×

Loading...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从《普拉扎协议》看人民币升值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从《普拉扎协议》看人民币升值


1985年美国强迫日本签署了《普拉扎协议》(又称《广场协议》),人为的日元升值成了日本泡沫经济的源头,并被经济学家认为是日本九十年代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近来,美元兑欧元和其他货币的汇率呈现持续下跌的态势,而人民币由于与美元挂钩,致使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此起彼伏,身为外行的人们也不禁要问,日本、美国为何要鼓吹人民币升值?中国究竟该何去何从?

或许已没有或许@世界军事论坛





《普拉扎协议》是日本泡沫经济的始作俑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遏制日本出口导向的外贸政策在全球刮起的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国借口缩小日本的贸易顺差,要求日本大幅升值日元,并以1985年的《普拉扎协议》让日本不得不执行。此事件是日本泡沫经济的起点。强势日元的第一个后果导致日本劳动力成本急剧升高,强势日元的第二个后果是日资的过度扩张。日本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入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公司,投向生产领域的银行贷款急剧衰退,贷款投向的比重发生逆转。非生产领域的日资扩张引发了虚拟资产的价值膨胀,进而被高估,形成泡沫经济。此期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以日元计算)每年只有5.7%,而股票(1986-1989年)、住宅用地(1987-1990年)、商业用地(1987-1990年)的价格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31.3%、14.41%和15.6%,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实质经济的正常循环,并为1990年的股市大跌、企业倒闭、泡沫经济破灭打下了伏笔。

令人诧异的是,日本对自己这段日元升值血的教训记忆犹新,近来却对中国频频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大有置中国于死地而后快、不让你重蹈覆辙不罢休的意味。




日本等国对人民币升值要求由来已久
1.日本等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日本的对华要求源自于国内经济的不景气。面对连续10年的经济困境,日本的历届政府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零利率”刺激国内消费,支持日元贬值促进出口等措施都收效甚微,但最让日本政府感到满意的是日元贬值。它使得日本的经常贸易顺差巨幅增加,成为日本经济中为数不多的亮点。问题是日元继续贬值的空间已经很小,因此,日本现在能采用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其他国家货币的升值来达到日元的相对贬值。环顾世界,一枝独秀的邻居——中国成了日本的首选目标,日本毫不犹豫地把中国视为转移危机的“对象”,并希望使用20世纪80年代美国压制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办法来遏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头、让中国步日本的后尘。

日本对华要求的第二个原因是在某种意义上是希望转移自己国民的视线,掩盖缓和国内矛盾。早在2001年,日本自民党为了赢得更多的农民选票对我国的农产品实施临时保障措施,引发中日贸易摩擦就是一个先例。很多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经济学家认为,“日本指责中国加剧了日本的通货紧缩,实际上是在给自己的金融政策失误寻找借口。” “日本抛出由于人民币定值过低导致其出口不振的说法,这是日本将国内矛盾际化,用外部因素来掩盖其内部问题的手法”,“具有混淆问题本质的危险性。”

在美国,尽管官方对此行事低调,但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一些有影响的经济学家都指出美中双边贸易逆差占美国经常账户总赤字20%以上,希望通过人民币汇率调整来校正美中贸易不平衡。因此我们也能听到来自美国的升值呼声。

2.日本等国妖魔化人民币的行径

2001年8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发表“中国的廉价货币”〔China’s cheap money”〕一文,认为中国应该提高人民币汇率。

2001年9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期盼人民币升值――日渐强烈的中国威胁论”。

2002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呼吁中国考虑采用更具弹性的汇率机制。

2002年12月2日,美国《商业周刊》放言:“中国的通货紧缩正在危及全球经济。”随后不久,路透社即引美国前白宫首席经济顾问言论称,美国政府希望努力说服中国将人民币升值。

2002年12月4日,日本副财相黑田东彦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称,中国的通货紧缩经出口扩散至台湾、香港甚至全球,中国应承担起将人民币升值的责任。黑田东彦还建议,如中方认为此代价过高,可考虑与发达国家合作行动。

2002年12月6日,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发表公开讲话说,“若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人民币显得过于疲弱。”

2003年1月28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题为《中国出口增长加剧日本通货紧缩》的文章,指责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日本国内的通货紧缩。

2003年2月,“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巴黎聚会前,日本财相盐川正十郎在各种场合宣称,将提交一份所谓的全球反通货紧缩计划,并将提请其他国家与日本一道通过一项协议,强行要中国将人民币升值,就像1985年西方国家签订《广场协议》强行要求日元升值那样。在七国财长开会当中,盐川正十郎再次谴责和抗议中国的人民币政策,说中国不断加大向日本输出廉价产品,是日本通货紧缩的重大原因,再次提出人民币应该升值。他说:“不仅日本的通缩是因为进口了太多的中国廉价商品,而且整个全球经济不景气也源于此。”

2003年3月2日,《日本经济新闻》再次发表文章称,中国向亚洲国家纷纷输出“通货紧缩”,说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及劳动力成本低廉,造成亚洲地区工资收入和房产价格下跌,导致通货紧缩的扩散。

2003年3月6日,日本国会参议员山本一太发表言论,指责中国应将人民币升值,以减轻因输出通货紧缩而对日本和全世界经济的影响。此人还把中国形容为“7头大怪兽”——即使有3个头出了问题也可前进,日本拿它没办法。与此同时,中国台湾媒体报道说:“日本朝野上下都开始担心中国廉价劳工及土地带来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日本政府的种种做法从来没有与中国官方有过沟通,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没有。日本只是一厢情愿地通过国际社会向中国施加压力,除了进一步损害两国关系外,难有其他作用。这是与“台独”类似的极端短视行为。而且,更讽刺的是最近IMF和中国政府对此类“担忧”、“呼吁”、“指责”的态度。

2003年3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外事司司长托马斯•达森直言不讳地说,IMF并不赞同日本关于中国人民币贬值导致通货紧缩波及其他国家的观点,他还重申IMF的长期立场是,不打算对中国施加压力使其采取更加自由化的外汇制度。此前,美国刚刚辞职的总统经济顾问也不支持日本的做法。

2003年3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2003年中国央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2003年3月18日,中国新一届政府领导人向中外记者表示,人民币的强劲和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


3.人民币升值的后果

可以从两个角度衡量某种货币的汇率是否合理。一要看其国内是否存在通货膨胀;二是看外汇储备。中国国内并不存在通胀的压力,相反是略有通缩,有学者甚至建议人民币应该适当贬值以进一步拉动内需;至于外汇储备,虽然2002年中国外汇储备超过3000亿美元。但此数字很大程度上是目前强制结售汇制度的产物。1995年之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分为政府、企业和民间三块。而在实施强制结售汇制度后,企业不得持有超过外汇账户上限的外汇,银行不得持有超过外汇结算周转头寸上限的外汇,甚至连外国直接投资也必须由央行通过人民币的外汇占款发行的方式全部吃进,本应并存的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块“蓄水池”的储备,基本都注入到了官方储备。所以人民币也不存在来自庞大外汇储备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很自然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日本的“新‘普拉扎协议’”阴谋得逞,人民币被迫大幅升值,会对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现阶段的中国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还是有本质区别。当年日本对外出口类型已经以汽车等高附加值产业为主,而目前而言中国的出口依然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加工为主,在国际市场上脆弱度更高。一旦新“普拉扎协议”形成,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后果可想而知。笼统来讲,人民币一旦升值,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标价会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会下降;中国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价格会下跌,本国产业的生存空间会遭到挤压,已经严重的就业问题会火上浇油;人民币更值钱了,买东西更便宜,通货紧缩进一步加剧、扩大需求更为困难;资本外逃更为严重;由于生产、办公成本的增加,升值对吸引外资也有不利影响。

以钢铁业和汽车业为例。人民币升值,日本在钢铁业高端产品上的竞争力就将增强,中国钢铁工业升级的进程就将严重受阻。目前中国正在扩张的轿车生产能力中,日资背景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人民币升值,靠进口部件组装的日本轿车就将获得极大竞争力,而我国提高汽车国产化率水平的进程就将举步维艰。

还有一个更引人注目的原因。现阶段升值人民币会对国内弱势群体造成严重影响。汇率的变动对所有人的利益都会有影响,但是,汇率的变动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是不同的。农民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工人,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人民币升值,在降低中国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必将减少弱势群体的就业机会与收入,进一步拉大已经惊人的贫富差距。这种“贫者更贫”对中国社会来说是灾难性的!





中国应该何去何从
法定货币乃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货币早已逾越国界而成为新的竞争利器。中国拒绝日本等国提出的升值人民币的建议,因为并不是要实现所谓的“强势的人民币”,或者是“灵活的人民币”,我们需要的,实际上是“自主思维的人民币”。只有一切以国家利益优先来考虑问题方是正道。

1.目前人民币与美元挂钩是好的选择。因为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挂钩可以使中美贸易不受美元贬值的影响。

2.中国应当优先解决银行坏帐、资本外逃的问题。此二为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所在,是比确定人民币汇率更为迫切和重要问题。

3.为了应对来自国外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说到底是为了防止类似《普拉扎协议》的重演,我们必须建立起必要的防护机制。因为自1997年以后,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贸易逆差国,未来欧美是否会采取类似"敲打日本"的政策来对待中国?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远东经济评论》乐观地描绘了人民币的远景蓝图:“人民币的影响力在变得越来越大,并将可能成为亚洲的地区性货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第四种全球性货币。”一个国家的货币想要走向世界,必然要走类似美元的升值后强劲扩张的道路。不过,人民币要成为全球关键货币,在国际货币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显然不是朝夕之事。“人民币终究会升值”和“人民币应该要升值”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是经济发展到达一定程度的必然,后者则是人为制造的某种可以导出偶然结果的阴谋。中国自己应有清醒的认识,那种不顾特定发展阶段的客观条件,在外部紧逼的“国际压力”下盲目实行的人民币国际化(例如实施升值或自由浮动汇率)的行为,将是极为危险的。



We meet here during a crucial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our nation and of the civilized world. Part of that history was written by others. The rest will be written by us.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理财投资税务 / 从《普拉扎协议》看人民币升值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从《普拉扎协议》看人民币升值


    1985年美国强迫日本签署了《普拉扎协议》(又称《广场协议》),人为的日元升值成了日本泡沫经济的源头,并被经济学家认为是日本九十年代经济衰退的罪魁祸首。近来,美元兑欧元和其他货币的汇率呈现持续下跌的态势,而人民币由于与美元挂钩,致使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此起彼伏,身为外行的人们也不禁要问,日本、美国为何要鼓吹人民币升值?中国究竟该何去何从?

    或许已没有或许@世界军事论坛





    《普拉扎协议》是日本泡沫经济的始作俑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遏制日本出口导向的外贸政策在全球刮起的廉价日货出口狂潮,美国借口缩小日本的贸易顺差,要求日本大幅升值日元,并以1985年的《普拉扎协议》让日本不得不执行。此事件是日本泡沫经济的起点。强势日元的第一个后果导致日本劳动力成本急剧升高,强势日元的第二个后果是日资的过度扩张。日本银行将大量资金投入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公司,投向生产领域的银行贷款急剧衰退,贷款投向的比重发生逆转。非生产领域的日资扩张引发了虚拟资产的价值膨胀,进而被高估,形成泡沫经济。此期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以日元计算)每年只有5.7%,而股票(1986-1989年)、住宅用地(1987-1990年)、商业用地(1987-1990年)的价格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31.3%、14.41%和15.6%,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实质经济的正常循环,并为1990年的股市大跌、企业倒闭、泡沫经济破灭打下了伏笔。

    令人诧异的是,日本对自己这段日元升值血的教训记忆犹新,近来却对中国频频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大有置中国于死地而后快、不让你重蹈覆辙不罢休的意味。




    日本等国对人民币升值要求由来已久
    1.日本等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日本的对华要求源自于国内经济的不景气。面对连续10年的经济困境,日本的历届政府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零利率”刺激国内消费,支持日元贬值促进出口等措施都收效甚微,但最让日本政府感到满意的是日元贬值。它使得日本的经常贸易顺差巨幅增加,成为日本经济中为数不多的亮点。问题是日元继续贬值的空间已经很小,因此,日本现在能采用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其他国家货币的升值来达到日元的相对贬值。环顾世界,一枝独秀的邻居——中国成了日本的首选目标,日本毫不犹豫地把中国视为转移危机的“对象”,并希望使用20世纪80年代美国压制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办法来遏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头、让中国步日本的后尘。

    日本对华要求的第二个原因是在某种意义上是希望转移自己国民的视线,掩盖缓和国内矛盾。早在2001年,日本自民党为了赢得更多的农民选票对我国的农产品实施临时保障措施,引发中日贸易摩擦就是一个先例。很多包括日本学者在内的经济学家认为,“日本指责中国加剧了日本的通货紧缩,实际上是在给自己的金融政策失误寻找借口。” “日本抛出由于人民币定值过低导致其出口不振的说法,这是日本将国内矛盾际化,用外部因素来掩盖其内部问题的手法”,“具有混淆问题本质的危险性。”

    在美国,尽管官方对此行事低调,但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一些有影响的经济学家都指出美中双边贸易逆差占美国经常账户总赤字20%以上,希望通过人民币汇率调整来校正美中贸易不平衡。因此我们也能听到来自美国的升值呼声。

    2.日本等国妖魔化人民币的行径

    2001年8月7日,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发表“中国的廉价货币”〔China’s cheap money”〕一文,认为中国应该提高人民币汇率。

    2001年9月6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期盼人民币升值――日渐强烈的中国威胁论”。

    2002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呼吁中国考虑采用更具弹性的汇率机制。

    2002年12月2日,美国《商业周刊》放言:“中国的通货紧缩正在危及全球经济。”随后不久,路透社即引美国前白宫首席经济顾问言论称,美国政府希望努力说服中国将人民币升值。

    2002年12月4日,日本副财相黑田东彦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称,中国的通货紧缩经出口扩散至台湾、香港甚至全球,中国应承担起将人民币升值的责任。黑田东彦还建议,如中方认为此代价过高,可考虑与发达国家合作行动。

    2002年12月6日,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发表公开讲话说,“若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人民币显得过于疲弱。”

    2003年1月28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题为《中国出口增长加剧日本通货紧缩》的文章,指责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日本国内的通货紧缩。

    2003年2月,“七国集团”财政部长巴黎聚会前,日本财相盐川正十郎在各种场合宣称,将提交一份所谓的全球反通货紧缩计划,并将提请其他国家与日本一道通过一项协议,强行要中国将人民币升值,就像1985年西方国家签订《广场协议》强行要求日元升值那样。在七国财长开会当中,盐川正十郎再次谴责和抗议中国的人民币政策,说中国不断加大向日本输出廉价产品,是日本通货紧缩的重大原因,再次提出人民币应该升值。他说:“不仅日本的通缩是因为进口了太多的中国廉价商品,而且整个全球经济不景气也源于此。”

    2003年3月2日,《日本经济新闻》再次发表文章称,中国向亚洲国家纷纷输出“通货紧缩”,说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及劳动力成本低廉,造成亚洲地区工资收入和房产价格下跌,导致通货紧缩的扩散。

    2003年3月6日,日本国会参议员山本一太发表言论,指责中国应将人民币升值,以减轻因输出通货紧缩而对日本和全世界经济的影响。此人还把中国形容为“7头大怪兽”——即使有3个头出了问题也可前进,日本拿它没办法。与此同时,中国台湾媒体报道说:“日本朝野上下都开始担心中国廉价劳工及土地带来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日本政府的种种做法从来没有与中国官方有过沟通,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没有。日本只是一厢情愿地通过国际社会向中国施加压力,除了进一步损害两国关系外,难有其他作用。这是与“台独”类似的极端短视行为。而且,更讽刺的是最近IMF和中国政府对此类“担忧”、“呼吁”、“指责”的态度。

    2003年3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外事司司长托马斯•达森直言不讳地说,IMF并不赞同日本关于中国人民币贬值导致通货紧缩波及其他国家的观点,他还重申IMF的长期立场是,不打算对中国施加压力使其采取更加自由化的外汇制度。此前,美国刚刚辞职的总统经济顾问也不支持日本的做法。

    2003年3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2003年中国央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2003年3月18日,中国新一届政府领导人向中外记者表示,人民币的强劲和稳定不仅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


    3.人民币升值的后果

    可以从两个角度衡量某种货币的汇率是否合理。一要看其国内是否存在通货膨胀;二是看外汇储备。中国国内并不存在通胀的压力,相反是略有通缩,有学者甚至建议人民币应该适当贬值以进一步拉动内需;至于外汇储备,虽然2002年中国外汇储备超过3000亿美元。但此数字很大程度上是目前强制结售汇制度的产物。1995年之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分为政府、企业和民间三块。而在实施强制结售汇制度后,企业不得持有超过外汇账户上限的外汇,银行不得持有超过外汇结算周转头寸上限的外汇,甚至连外国直接投资也必须由央行通过人民币的外汇占款发行的方式全部吃进,本应并存的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块“蓄水池”的储备,基本都注入到了官方储备。所以人民币也不存在来自庞大外汇储备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很自然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日本的“新‘普拉扎协议’”阴谋得逞,人民币被迫大幅升值,会对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现阶段的中国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还是有本质区别。当年日本对外出口类型已经以汽车等高附加值产业为主,而目前而言中国的出口依然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加工为主,在国际市场上脆弱度更高。一旦新“普拉扎协议”形成,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后果可想而知。笼统来讲,人民币一旦升值,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标价会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会下降;中国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价格会下跌,本国产业的生存空间会遭到挤压,已经严重的就业问题会火上浇油;人民币更值钱了,买东西更便宜,通货紧缩进一步加剧、扩大需求更为困难;资本外逃更为严重;由于生产、办公成本的增加,升值对吸引外资也有不利影响。

    以钢铁业和汽车业为例。人民币升值,日本在钢铁业高端产品上的竞争力就将增强,中国钢铁工业升级的进程就将严重受阻。目前中国正在扩张的轿车生产能力中,日资背景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人民币升值,靠进口部件组装的日本轿车就将获得极大竞争力,而我国提高汽车国产化率水平的进程就将举步维艰。

    还有一个更引人注目的原因。现阶段升值人民币会对国内弱势群体造成严重影响。汇率的变动对所有人的利益都会有影响,但是,汇率的变动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是不同的。农民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工人,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人民币升值,在降低中国农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必将减少弱势群体的就业机会与收入,进一步拉大已经惊人的贫富差距。这种“贫者更贫”对中国社会来说是灾难性的!





    中国应该何去何从
    法定货币乃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货币早已逾越国界而成为新的竞争利器。中国拒绝日本等国提出的升值人民币的建议,因为并不是要实现所谓的“强势的人民币”,或者是“灵活的人民币”,我们需要的,实际上是“自主思维的人民币”。只有一切以国家利益优先来考虑问题方是正道。

    1.目前人民币与美元挂钩是好的选择。因为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挂钩可以使中美贸易不受美元贬值的影响。

    2.中国应当优先解决银行坏帐、资本外逃的问题。此二为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所在,是比确定人民币汇率更为迫切和重要问题。

    3.为了应对来自国外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说到底是为了防止类似《普拉扎协议》的重演,我们必须建立起必要的防护机制。因为自1997年以后,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贸易逆差国,未来欧美是否会采取类似"敲打日本"的政策来对待中国?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远东经济评论》乐观地描绘了人民币的远景蓝图:“人民币的影响力在变得越来越大,并将可能成为亚洲的地区性货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第四种全球性货币。”一个国家的货币想要走向世界,必然要走类似美元的升值后强劲扩张的道路。不过,人民币要成为全球关键货币,在国际货币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显然不是朝夕之事。“人民币终究会升值”和“人民币应该要升值”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是经济发展到达一定程度的必然,后者则是人为制造的某种可以导出偶然结果的阴谋。中国自己应有清醒的认识,那种不顾特定发展阶段的客观条件,在外部紧逼的“国际压力”下盲目实行的人民币国际化(例如实施升值或自由浮动汇率)的行为,将是极为危险的。



    We meet here during a crucial period in the history of our nation and of the civilized world. Part of that history was written by others. The rest will be written by us.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该死的日本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