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闲聊从政府视角所看到的大学毕业分配

俺们这一代赶上的大学毕业包分配,那是80年代及90年代前半段的历史,上次有网友分享了为毕业分配的折腾经历,那是从学生家长视角的所见所闻,俺就来分享一下从政府有关部门角度所知的实情。

混政府的时间虽然不是特别长,由于机缘算是既见过一些猪跑也吃过几口猪肉吧,不过也主要限于省地级的衙门经历,对更高一层的中央政府和基层县市政府虽有所接触和见闻,但没亲身经历,故以下所述仅代表某省地级的视角,其它省或许有不同的做法,估计也就大同小异而已。


大学生分配在计划经济年代基本上是按计划进行的,即事先有白纸黑字的计划,然后才实施的。一般是由县、地的各拟用人单位逐级上报毕业生需求计划到省地级汇总,然后经相关部门会商、调剂之后形成一个文字加报表之类的计划。在大学毕业前几个月,政府将计划发给所涉大学及其所属部委/省市的相关部门,加上出差、开会、协调/商议等等类似供需的双向匹配过程,期间也会有个别变动/调整,最后才由大学落实到具体的毕业生名单。

那些分配计划中一般只有单位、专业、人数等指标,并没有具体的人名。当然,若经过用心安排,这些指标若完全匹配其效果差不多也等同于间接指定,加上都有人为的操作空间,最后都能落实到想要的具体某个人。

毕业生分配决定权貌似虽然有层级的服从,但如果没明确指定的话也是有一定选择/商讨空间的。最高权力当然是中央部委层级的需求,以及有关国家特殊政策比如支边援军的规定之类,然后才是省地的计划需求,这方面一般是以生源地为导向的(即“哪儿来的回哪去”),若生源地无需求或需求不足/不强烈,那就分配到其它地方满足其它省地需求。所以,即使有计划,届时也会有一定的商讨和调整的操作空间。于是,认不认识人、有无“后门”的门路可走以及走到什么程度?那就看这空间有多大了。

除了中央特权和特殊政策不能违抗外,计划经济年代最有权势的政府枢纽机构当然是各地的计划委员会啦,人财物无不掌控,虽常常简称“计委”,但若对政府系统不太熟的话,一不小心就把“计委”、“纪委”、“计生委”(计划生育委员会)给搅混了,呵呵......计委是各地搞毕业分配计划的牵头单位,主要协同部门是人事局和编委(编制委员会),制定计划的基础信息资料/依据,就是各地各单位提前报来的需求计划报告,而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他们有一定权利修改调整有关的数字。那时的大学毕业就是国家干部,各单位只能提出对毕业生的需求计划,其实就是个申请报告,人家批不批或批多少还另说呢。因为要进人得有编制指标,有了指标后财政部门才批钱有工资发,这些统统都在计委的统一掌控之下。

那仨单位的相关处室领导和工作人员,就形成了具体制定毕业分配计划的权力圈子,当年若直接认识此圈内的人或他们的领导,走后门搞掂分配去向几乎是举手之劳,一句话的事,太小儿科了。那些计划报表里的数字每年改来改去几乎是常态,报表某一栏中一个毕业生需求人数的数字儿,没定稿前加减个1、2就几秒钟的事,跟熟悉的领导打个招呼多数情况下根本不是个啥大事......但这些对于不了解内情的外围人士或底层百姓就像是另外的世界,他们往往只有叹息难呀难、好累人、好复杂,甚至跑断腿都未必知道门在哪,当然再怎么层层找人、托人,最终还是得落实到那个权力圈的领导及经办人员......


当年包分配的毕业去向,除了有特殊通道的军方系统和个别中央单位之外,基本上就是各级政府的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单位,且大部分是编制内吃财政皇粮的,小部分有可能是有编制但工资是由单位自筹的(亦称为“自筹编制”)。大部分人直接分配到具体单位,但也有少数经过了二次分配:比如毕业生拿到的分配通知上只写到某人事局报到,届时才知道具体去哪个单位。那可能是因为有些新单位正在筹建中,具体需求人数在做分配计划时未能明确;另外就是地方政府有意留出的一个灵活空间,看情况再作具体安排。

现在回头看,当年虽然是计划分配,但大学生数量哪能跟现在呜泱泱的相比?加上“哪来的哪回去”作为一个优先考虑条件,而事实上生源分布本身就不均衡,所以分配时各地的供求情况也是不均衡的。早期很多地方再怎么“走后门”,大学生还是不够分,根本不愁没单位要,只是毕业生愿不愿意去而已。“走后门”更多是为了到更理想的单位,因为也多数是有需求的,所以很多时候真的无可厚非。

那个“圈子”里的人,俺所熟识的人不少,就算有不太熟悉的要说上话也很容易,毕竟一个大院或大楼里上下班,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但那时也许俺太纯也太年轻,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周遭的环境蕴藏着多大的人际资源。后来知道多少人打破头的找人帮忙折腾分配之事,若找到俺那简直像举手之劳,是那么的轻而易举,或许俺在同学/朋友圈里平时也不爱张扬,所以也没人想起找俺吧,呵呵......

总之,混过某些地方或环境后才知道,对不少费时费力耗神耗钱折腾的事,对某个圈内或熟悉圈子的人而言,不过是嘀咕两句话、递张小纸条、路遇聊侃一下的“小事”而已。想想,多少人的人生走向、机遇、命运,就是这样被分配被安排了的,有的是大势使然,也有的就是些“小事”/小动作所致。呵呵,无处不江湖啊.......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人生足迹 / 闲聊从政府视角所看到的大学毕业分配 +3

    俺们这一代赶上的大学毕业包分配,那是80年代及90年代前半段的历史,上次有网友分享了为毕业分配的折腾经历,那是从学生家长视角的所见所闻,俺就来分享一下从政府有关部门角度所知的实情。

    混政府的时间虽然不是特别长,由于机缘算是既见过一些猪跑也吃过几口猪肉吧,不过也主要限于省地级的衙门经历,对更高一层的中央政府和基层县市政府虽有所接触和见闻,但没亲身经历,故以下所述仅代表某省地级的视角,其它省或许有不同的做法,估计也就大同小异而已。


    大学生分配在计划经济年代基本上是按计划进行的,即事先有白纸黑字的计划,然后才实施的。一般是由县、地的各拟用人单位逐级上报毕业生需求计划到省地级汇总,然后经相关部门会商、调剂之后形成一个文字加报表之类的计划。在大学毕业前几个月,政府将计划发给所涉大学及其所属部委/省市的相关部门,加上出差、开会、协调/商议等等类似供需的双向匹配过程,期间也会有个别变动/调整,最后才由大学落实到具体的毕业生名单。

    那些分配计划中一般只有单位、专业、人数等指标,并没有具体的人名。当然,若经过用心安排,这些指标若完全匹配其效果差不多也等同于间接指定,加上都有人为的操作空间,最后都能落实到想要的具体某个人。

    毕业生分配决定权貌似虽然有层级的服从,但如果没明确指定的话也是有一定选择/商讨空间的。最高权力当然是中央部委层级的需求,以及有关国家特殊政策比如支边援军的规定之类,然后才是省地的计划需求,这方面一般是以生源地为导向的(即“哪儿来的回哪去”),若生源地无需求或需求不足/不强烈,那就分配到其它地方满足其它省地需求。所以,即使有计划,届时也会有一定的商讨和调整的操作空间。于是,认不认识人、有无“后门”的门路可走以及走到什么程度?那就看这空间有多大了。

    除了中央特权和特殊政策不能违抗外,计划经济年代最有权势的政府枢纽机构当然是各地的计划委员会啦,人财物无不掌控,虽常常简称“计委”,但若对政府系统不太熟的话,一不小心就把“计委”、“纪委”、“计生委”(计划生育委员会)给搅混了,呵呵......计委是各地搞毕业分配计划的牵头单位,主要协同部门是人事局和编委(编制委员会),制定计划的基础信息资料/依据,就是各地各单位提前报来的需求计划报告,而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他们有一定权利修改调整有关的数字。那时的大学毕业就是国家干部,各单位只能提出对毕业生的需求计划,其实就是个申请报告,人家批不批或批多少还另说呢。因为要进人得有编制指标,有了指标后财政部门才批钱有工资发,这些统统都在计委的统一掌控之下。

    那仨单位的相关处室领导和工作人员,就形成了具体制定毕业分配计划的权力圈子,当年若直接认识此圈内的人或他们的领导,走后门搞掂分配去向几乎是举手之劳,一句话的事,太小儿科了。那些计划报表里的数字每年改来改去几乎是常态,报表某一栏中一个毕业生需求人数的数字儿,没定稿前加减个1、2就几秒钟的事,跟熟悉的领导打个招呼多数情况下根本不是个啥大事......但这些对于不了解内情的外围人士或底层百姓就像是另外的世界,他们往往只有叹息难呀难、好累人、好复杂,甚至跑断腿都未必知道门在哪,当然再怎么层层找人、托人,最终还是得落实到那个权力圈的领导及经办人员......


    当年包分配的毕业去向,除了有特殊通道的军方系统和个别中央单位之外,基本上就是各级政府的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单位,且大部分是编制内吃财政皇粮的,小部分有可能是有编制但工资是由单位自筹的(亦称为“自筹编制”)。大部分人直接分配到具体单位,但也有少数经过了二次分配:比如毕业生拿到的分配通知上只写到某人事局报到,届时才知道具体去哪个单位。那可能是因为有些新单位正在筹建中,具体需求人数在做分配计划时未能明确;另外就是地方政府有意留出的一个灵活空间,看情况再作具体安排。

    现在回头看,当年虽然是计划分配,但大学生数量哪能跟现在呜泱泱的相比?加上“哪来的哪回去”作为一个优先考虑条件,而事实上生源分布本身就不均衡,所以分配时各地的供求情况也是不均衡的。早期很多地方再怎么“走后门”,大学生还是不够分,根本不愁没单位要,只是毕业生愿不愿意去而已。“走后门”更多是为了到更理想的单位,因为也多数是有需求的,所以很多时候真的无可厚非。

    那个“圈子”里的人,俺所熟识的人不少,就算有不太熟悉的要说上话也很容易,毕竟一个大院或大楼里上下班,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但那时也许俺太纯也太年轻,根本就没意识到自己周遭的环境蕴藏着多大的人际资源。后来知道多少人打破头的找人帮忙折腾分配之事,若找到俺那简直像举手之劳,是那么的轻而易举,或许俺在同学/朋友圈里平时也不爱张扬,所以也没人想起找俺吧,呵呵......

    总之,混过某些地方或环境后才知道,对不少费时费力耗神耗钱折腾的事,对某个圈内或熟悉圈子的人而言,不过是嘀咕两句话、递张小纸条、路遇聊侃一下的“小事”而已。想想,多少人的人生走向、机遇、命运,就是这样被分配被安排了的,有的是大势使然,也有的就是些“小事”/小动作所致。呵呵,无处不江湖啊.......

    • 其实当年分配制度中最荒唐的是掌握着那些青年学子命运的计委/人事厅局官员们,很多就是初中毕业。 +1
      • 也看是哪一级的吧,俺知道省地级还好,起码多数至少是中专以上的,约1/3是大学生或工农兵学员,太离谱的貌似并不多.....基层县市级的可能会差些吧.....刚从那么多年的浩劫中过来没几年,倒也不奇怪.....
      • 我那时候叔叔找个关系, 将我送进了银行, 一个月一千多块的工资。比起上学时一百块的生活费, 我感觉陡然而富, 天天下班跟同学或同事打麻将喝酒, 美好的岁月啊。。。
        • 我们83年毕业的时候,班上年龄最小的一个同学受排挤,被分到大家都不愿意去的省行,因为属于不对口。结果人家没多久就以单身之身分到一套大三室一厅,让大家跌掉下巴。
          • 嗯,早期那些年,很多人毕业分配时没啥经验,都看着单位的名头大小,有不少以为去了名头大的就好,其实,一些地方比如省地的单位更有实惠,无论是后来的福利分房、升官、岗位、福利等等机会,很有可能比一些中央部委或看上去名头大的单位都强...
    • 朝中有人,说的就是你,部署院校,人事口更是一路通的
      • 部属院校,尤其是军工口的,肯定是相关基地、科研单位、军队等优先,有余地或地方有强烈需求的才照顾一下......
    • 我表姐,当年已经开始自己找工作了,有门路的家都自己找辙了,就剩几个人,我表姐就在里面,没想到某部委来了,把剩下的几个人全要了。有不少人自己家找的都没有他们分的好呢。
      • 那估计是后期90年代的事吧?在计划包分配时代,自己能找到的也是私企或不吃财政的“自筹编制”,否则没编制指标,单位都没法进人......
        • 90年代初。当然,她是北京市属院校。
          • 呵呵,说的就是包分配的后期(已经有所松动)或90年代,反正不大可能是80年代的事...
            • 前面的我们也不知道啊!以前都傻傻的,哪里知道那么多。
            • 80年代一样,进京指标和编制,都是人能操作的
              • tyra说的“自己找工作”与找人在分配时搞掂分配去向那是两码事,前者是直接去单位找工作,后者其实是落实分配指标,从大学那拿的报到通知.....
                • 哦,80年代是包分配,不大存在自己找工作,但可以单位调配
        • 我当年陪同学一起去广东找工作,去了试讲后当时的科组长同意要,然后管人事的副校长去教育局要不到指标,我们就走了,过了个把月忽然又打电话给我说正校长出国考察回来了,去教育局强要了指标,然后我就又南下了一回搞定了人生去向.
          • 哦,原来你曾经是中小学教师?教啥科的?说的那个指标是事业单位的编制指标还是别的......
            • 具体我也不是特别清楚,公校进人都需要教育局给指标的
      • 我们邻居儿子好像八几年沈阳农学院毕业分到北京农业部,去报道时他爸和他说去了看不对就回来自己省内找工作,结果去了真的挺好,不久被高干看上了,找了个高干女儿,然后就平步青云了,后来他两个弟弟都靠他这高干老丈人一个电话就进了土地局当公务员了
        • 80年代一个不太出名的大农学院能分配到农业部,那运气可不是一般的好啊,90年代后期以后没背景和门路的话,几乎不太可能吧.....
          • 嗯,的确是运气好、家里没有一点背景的,加上长得高又帅又被高干看上了,而且人家高干女儿还是北医的医生.
          • 80年代大学生很少吧,即使是小小的农学院也是现在的美国常春藤吧
        • 那时候的沈阳农学院是全国重点,排名好像挺靠前的。张铁生的母校。 +1
    • 往大了说是信息的不对等,往实际说是对背后机制的解读应答;90年代及以前的高考招生,来省里招生的各高校老师很多就是各系的年轻教师拿个出差旅游的机会,统一住在一个宾馆,你主动去接触了,20,30分的差距,都不是问题。
    • 当年我就是靠计委的关系把老婆的分配跑下来的
      • 好,你算是知道门在哪,没白跑......
        • 当时我工作的单位是计委下面的一个事业单位,所以认识几个处长。
          • 哦,那是近水楼台,张张嘴就完事了,相对很容易简单的小事一桩,估计人家也认为照顾系统内的同事(未来的?)家属嘛,应该滴,呵呵....
            • 在计委层面比较容易,但那时想着钱多离家近,所以挑了个相对热门的单位,费了些事。
              • 如果你认识那热门单位的头头脑脑,又有计委的牌子,更是小菜一碟,若你不认识那单位有实权的人,计委算是当年很强势的,压一下很多单位多数都会就范的,只是看计委是否愿意做而已....
                • 倒是认识学校的校长,但校长因病不管事了,人事处具体办事的拖着不办,后来只好靠计委的人找学校主管局的局长去压
                  • 这种事吧,说不准人家或许早就另有人选,但来头没你这边的大,拼不过,然后你就赢了,呵呵......
                    • 那个办事的很久没有被提拔,心中不满,就是要拖。那时,县官不如现管,人事处长也拿她没办法。因为跟人事处长没什么关系,他自然是能不管就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