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训导长陈雪屏跟沈崇一样的瓜葛

1946年12月25日的北平各报纸都没有刊登亚光社发的新闻。12月25日上午,北平各报社的记者看到亚光社的新闻和中央社的电令后愤愤不平,互相打听被害者的学校和姓名,有人透露是北京大学的女学生沈崇。为了弄清真相,各记者纷纷到沙滩北大校本部采访是不是确系沈崇。但访问了许多学生都不清楚,因为先修班在国会街的北大四院,校本部的同学都不认识沈崇。《益世报》记者刘时平是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同北大许多教职员和同学很熟,直接跑到北京大学教务处注册科采访,开始被拒,费了很大周折才允许查学生卡片。刘时平查到了沈崇的卡片,卡片上写着:“沈崇,19岁,福建闽侯人,北大先修班文法组学生,永久通信地址:上海古拔路25号”。注册组刘主任忙对刘时平说:“训导长陈雪屏今天吩咐过不要接待外人,并在先修班学生座次表上涂去了沈崇的姓名,因此你千万别声张。”刘时平采访后,立即把沈崇被美军强奸和北平市警察局、中央社、陈雪屏封锁消息的事告诉了他熟悉的北大学弟们。北大学生知道后奔走相告,串联开会,准备揭发抗议。当天下午沙滩北大广场上就出现了披露沈崇被美军强奸污辱的壁报。12月26日,北平《世界日报》、《北平日报》、《新生日报》、《经世日报》、《新民报》等,不顾中央社和北平警察局的禁令,刊登了案发当夜亚光社揭露一女大学生被美军强奸的新闻。《新民报》还将中央社发给各报不要刊出亚光社消息的电令改编成一条新闻登出来。

12月27日,中央社发消息:“沈崇似非良家女子”,“美军是否与沈女士认识,需加调查”。合众社报道“少女引彼等狎游,并曾商定夜度资”。北大训导长陈雪屏指责沈崇“也有不是之处,为什幺女人晚上要上街,而且还是一个人”“该女生不一定是北大学生,同学何必如此铺张”[4]。北大西斋学生宿舍的墙上贴出了一张署名“情报网”的大字报:“最近延安曾派若干女工作人员赴各地,专门以各种技术诱惑美军,造成事件。”

为弄清沈崇的真实身份,12月27日下午北大女同学会主席刘俊英等8位女同学到王府井八面槽甘雨胡同14号沈崇寄居住处—她的表姐杨振清女士的住宅慰问。表姐杨振清说:“我们曾受到治安当局的警告,不要随便接待外人,如果随便发言,便不负责个人的安全。”杨女士接着说:我不怕他们的威吓,把沈崇真实的身份告诉你们。沈崇决不是中央社、合众社造谣的那种人,她是名门闺秀,纯洁的少女。清朝两江总督沈葆桢是沈崇的祖父(经查沈崇是沈葆桢的玄孙女)。沈崇的父亲沈劭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简任技正。沈崇是北京大学先修班的学生,不仅认识训导长陈雪屏,而且同陈还有亲戚关系。陈雪屏的妻子是福建闽侯翻译家林琴南的族女,沈崇的母亲也是林家的女儿,沈陈两家素有往来。沈崇到北大入学后专门拜访过陈雪屏。沈崇不是在北平念书的中学生,不是二十多岁的妇女,是十九岁的少女,她是在12月初从南方刚到北平上北京大学先修班的学生,她借住在我们家里,没有住到北大国会街北大宿舍。平时除到国会街上课很少出门。她平时身穿蓝旗袍,脚穿一双绒布鞋,是一位正派、朴实的女学生,与美军素无往来。刘俊英等8位北大本部女同学回校后,立即将访问情况用大字报形式公布在北大沙滩广场,各大院校和中学纷纷转抄披露。[5]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历史 / 你不知道的余英时的前世今生 节选 +1

    可是台湾则早有人指责他是威权的护法。如《亡国之祸尽在司法!》(卢建荣、张友骅作,新高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副标题: 难道余英时许倬云不能讨论?)《余英时与台湾学术贵族制四十年》(卢建荣,新高地文化)等批评他的专著即是。原在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任职的卢建荣,炮火尤其猛烈。其批评,用他自己的概括,主要论点是:

    威严台湾时期(蒋经国当政之时)海内外共仰的余英时大师,一旦揭开其风华绝代的外表,所呈现的内里一样精采非凡:

    一、 娶国民党校园特务大档头的女儿为妻。

    二、 攀附海外院士头头为其博士生并获学位,最后荣膺“少年院士”纪录保持人。

    三、 夤缘美国汉学界皇帝,并附和其中国观,故尔得入哈佛教书。

    四、 台风天翻越管制中的北宜公路赶着去给独裁者蒋经国摸头。

    五、 凡有反对他的人,就师法独裁者伎俩,令彼辈前赴他驻锡的福华饭店受他招安。

    六、 表面自由主义,骨子里彻头彻尾专制、独裁、警备总部那一套。

    七、 破坏国家抡才制度,紊乱学术社群人伦秩序。

    余大师择徒不精、课徒不严还是小事。台湾文科的有心人士皆知奔赴余门乃现代登龙术,凡入其门者等于买了院士俱乐部的入门券,就等着当院士。余英时对摧毁台湾垂直社会流动,与有大功焉。君不见已有王汎森、黄进兴当了院士,之后排班候选院士者计有陈弱水、林富士,以及李建民。

    攀附海外院士头头为其博士生并获学位,指他与杨联升的关系;夤缘美国汉学界皇帝,并附和其中国观,指他与费正清的关系。针对这两点,余英时新近出版的《余英时回忆录》中对其哈佛生涯有详细的描述,其实就是委婉自辩,希望能洗刷台湾一些人长久的质疑。不过,洗不洗得清,见仁见智。

    娶国民党校园特务大档头的女儿为妻,则是指陈雪屏。陈雪屏历任燕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北大训导长,国民党中央青年部长,教育部政务次长、代部长等职。到台湾后,1949年出任台湾省教育厅长、考选部长、行政院秘书长、行政院研考会主委、国建会副主委、主委、国策顾问,总统府资政。着有《谣言的心理》(商务印书馆,1939年,是我国在这领域最早的一本)等书。

    其子女也很厉害。儿子陈棠为台湾土地银行董事长,女陈淑平,女婿就是余英时。

    由于陈雪屏一直位高权重,故在共产党前后公布两批战犯名单中,陈雪屏位居第54位,比胡适还靠前一位。

    而在知识人圈子中,陈的形象也较特殊。所以1948年底,陈寅恪曾对弟子邓广铭说:“前许多天,陈雪屏曾专机来接我。他是国民党的官僚,坐的是国民党的飞机,我绝不跟他走!现在跟胡先生(指胡适)一起走,我心安理得。”

    陈雪屏在台湾政界教育界之地位如此,余英时之所以能在台湾风生水起,不难理解。卢建荣批评余英时靠裙带关系走红,应该也非空穴来风。

    而最可玩味的,是他们翁婿相得,情感融洽,有共同的艺文爱好。这种契合,实更胜于余氏跟钱穆、杨联陞的关系。余的学问路数,事实上也更近于陈雪屏,善于“测人心术”,论朱熹、方以智、戴震、章学诚、陈寅恪等无不如此。这是心理学家老岳父的本领,钱穆、杨联陞,焉有此技?

    • 训导长陈雪屏跟沈崇一样的瓜葛 +1

      1946年12月25日的北平各报纸都没有刊登亚光社发的新闻。12月25日上午,北平各报社的记者看到亚光社的新闻和中央社的电令后愤愤不平,互相打听被害者的学校和姓名,有人透露是北京大学的女学生沈崇。为了弄清真相,各记者纷纷到沙滩北大校本部采访是不是确系沈崇。但访问了许多学生都不清楚,因为先修班在国会街的北大四院,校本部的同学都不认识沈崇。《益世报》记者刘时平是西南联大的毕业生,同北大许多教职员和同学很熟,直接跑到北京大学教务处注册科采访,开始被拒,费了很大周折才允许查学生卡片。刘时平查到了沈崇的卡片,卡片上写着:“沈崇,19岁,福建闽侯人,北大先修班文法组学生,永久通信地址:上海古拔路25号”。注册组刘主任忙对刘时平说:“训导长陈雪屏今天吩咐过不要接待外人,并在先修班学生座次表上涂去了沈崇的姓名,因此你千万别声张。”刘时平采访后,立即把沈崇被美军强奸和北平市警察局、中央社、陈雪屏封锁消息的事告诉了他熟悉的北大学弟们。北大学生知道后奔走相告,串联开会,准备揭发抗议。当天下午沙滩北大广场上就出现了披露沈崇被美军强奸污辱的壁报。12月26日,北平《世界日报》、《北平日报》、《新生日报》、《经世日报》、《新民报》等,不顾中央社和北平警察局的禁令,刊登了案发当夜亚光社揭露一女大学生被美军强奸的新闻。《新民报》还将中央社发给各报不要刊出亚光社消息的电令改编成一条新闻登出来。

      12月27日,中央社发消息:“沈崇似非良家女子”,“美军是否与沈女士认识,需加调查”。合众社报道“少女引彼等狎游,并曾商定夜度资”。北大训导长陈雪屏指责沈崇“也有不是之处,为什幺女人晚上要上街,而且还是一个人”“该女生不一定是北大学生,同学何必如此铺张”[4]。北大西斋学生宿舍的墙上贴出了一张署名“情报网”的大字报:“最近延安曾派若干女工作人员赴各地,专门以各种技术诱惑美军,造成事件。”

      为弄清沈崇的真实身份,12月27日下午北大女同学会主席刘俊英等8位女同学到王府井八面槽甘雨胡同14号沈崇寄居住处—她的表姐杨振清女士的住宅慰问。表姐杨振清说:“我们曾受到治安当局的警告,不要随便接待外人,如果随便发言,便不负责个人的安全。”杨女士接着说:我不怕他们的威吓,把沈崇真实的身份告诉你们。沈崇决不是中央社、合众社造谣的那种人,她是名门闺秀,纯洁的少女。清朝两江总督沈葆桢是沈崇的祖父(经查沈崇是沈葆桢的玄孙女)。沈崇的父亲沈劭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简任技正。沈崇是北京大学先修班的学生,不仅认识训导长陈雪屏,而且同陈还有亲戚关系。陈雪屏的妻子是福建闽侯翻译家林琴南的族女,沈崇的母亲也是林家的女儿,沈陈两家素有往来。沈崇到北大入学后专门拜访过陈雪屏。沈崇不是在北平念书的中学生,不是二十多岁的妇女,是十九岁的少女,她是在12月初从南方刚到北平上北京大学先修班的学生,她借住在我们家里,没有住到北大国会街北大宿舍。平时除到国会街上课很少出门。她平时身穿蓝旗袍,脚穿一双绒布鞋,是一位正派、朴实的女学生,与美军素无往来。刘俊英等8位北大本部女同学回校后,立即将访问情况用大字报形式公布在北大沙滩广场,各大院校和中学纷纷转抄披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