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管弦乐或是交响乐,大家都能想到一些宏大的曲子,比如贝多芬的交响曲,或是很多芭蕾舞曲。说起中国戏曲,虽然现在成了小众,但也曾有过辉煌的时期。两者可以说一直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本以为是“样板戏”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但其实之前就有过不同程度的尝试,其中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其中的杰作。它把越剧的旋律用小提琴和管弦乐交织在一起,配上很少在管弦乐中见到,却在中国戏曲中最常见的板鼓,将梁祝这一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似的凄美爱情故事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哭坟中板鼓的一段Solo将紧张的气氛推向高潮,成为点睛之笔。
年轻时最喜欢这首小提琴协奏曲,那时数码录音甚是流行,所以最喜欢的版本就是日本小提琴家西崎崇子演绎的《梁祝》,录音效果和演绎水平都非常高。
对于音乐盲的我,看一次现场音乐会已经是奢侈的了,更不要说参与其中演出了。没想到多年后的今天,我竟然有缘参与本地管弦乐团其中,一起演绎这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那是一个月前,一个一起唱戏的朋友说她小孩的小提琴老师准备在一场本地管弦乐团的音乐会上演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正缺一个板鼓演奏,于是向这位老师推荐了我。其实我也是近两年才开始自学板鼓,为龙声京剧团伴奏。接到任务后压力山大,生怕演砸了影响全团的演出。但是担任独奏的著名小提琴家叶晶老师和她的先生钢琴博士许东老师,一起在家中为我悉心指导,两人边弹边说,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详细讲解。经过不到三周的努力和四次乐队排练,总算不负众望,总体上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全曲的演奏。当然,就像我当初听过无数遍的梁祝,却很少注意到这段板鼓一样,可能很少有人会注意这段板鼓的演奏,但是没有引人注意,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说没有破坏整体的效果吧。
张爱玲在一篇谈音乐的散文中说道:我是中国人,喜欢喧哗吵闹,中国的锣鼓是不问情由,劈头劈脑打下来的,再吵些我也能够忍受,但是交响乐的攻势是慢慢来的,需要不少的时间把大喇叭小喇叭钢琴凡哑林一一安排布置,四下里埋伏起来,此起彼应,这样有计划的阴谋我害怕。
以前一直有争论,《梁祝》的作曲家中到底是何占豪的功劳大还是陈刚的功劳大?通过这次参与《梁祝》的排练,我认识到如果没有何占豪,那么就不会有这么动人的旋律;但如果没有陈刚,可能就像张爱玲说的,这些五六十人的乐队和大大小小的喇叭和乐器,也就不能很好地埋伏起来,不能此起彼迎,不能充分发挥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从而交汇成这样一段凄美动人的音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