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ZT: 闲谈抗美援朝战争的得失(岳东晓)
我读过不少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资料,有彭德怀,洪学智,麦克阿瑟,李奇微等人的回忆录,有后人写的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书(包括中美朝韩等国的作品),还有许多人亲身经历战争或参与有关的事件的回忆,以及有关的文学作品。其中我觉得徐焰的《第一次较量》(我是94年在图书馆借到的)写得很好,态度冷静客观,从军事,国际政治等多方面对抗美援朝战争进行了论述,资料详实,见解精到,分析问题深入透彻,看得出作者经过了很认真的思考。建议各位争论的网友看一看。朝鲜战争从三八线爆发,近二十个国家卷入(大部分是象征性的),双方投入军队多时均达百万以上,战争历时三年,死伤过百万人,军费达数百亿美元,最后又在三八线上停下来,从地图上看,似乎这仗算白打了。但这场战争对许多国家,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这场花费巨大,却几乎没有改变地图界线的战争中,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得与失是否“合算”?
苏、日和在台湾的蒋介石是大赢家。
苏联没有直接出手,而它的头号死对头却受到了沉重打击,其东方的战略态势改善,由于美陷在朝鲜战场,削弱了它在其他战略方向的力量。美的全球战略和国际声望受到严重打击。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长达四十多年的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中赢得了一个重要的回合。而苏联是在没有付出重大代价的情况下捞到这些好处的。另一方面,朝鲜战争打消了中美在相当时期内接近的可能,使得中国更靠拢苏联。一美国学者称朝鲜战争是斯大林的阴谋:鼓动北朝鲜进攻,如果得胜固然很好,如果失败,美国势力直逼鸭绿江,中美对抗,可以消除中国与美国缓和的可能性,让中国更彻底的倒向苏联一边。这个说法不一定可信,但事情的发展倒是差不多。
蒋介石捡了个大便宜。当时国民党政权在台湾实是摇摇欲坠,金门小胜吹得震天响,但无论国内国际,共产党,美国,还是国民党内部许多人,都毫不怀疑解放军在认真准备后可以拿下台湾。美国对蒋已经完全失望,官方称其防御圈从日本到菲律宾,却把台湾划在其外,蒋极依赖的美援已停了。当时公认的说法:美国已经抛弃了蒋介石。岛内人心浮动,秩序混乱,国民党达官要人携金带妻争相跑到美国香港,国军兵团司令跑到菲律宾当中学老师。朝鲜战争爆发第二天,蒋介石在南朝鲜的大使就发电报告此事并作了有见地的分析,称这对台湾是个好消息。蒋也兴奋异常。杜鲁门立刻下令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大批美援抵台。国民党政权起死回生。
朝鲜战争中,日本作为美国战争基地在经济上获得很大好处,对其经济恢复作用极大,据说三菱当时将倒闭,却接到了一批美军卡车定单,起死回生。而且在政治上,日本也捞到了很多好处,使其进一步逃脱了惩罚,其军国主义势力得以生存,军事力量得到恢复。韩战后的东亚局势使得美国不仅没有对日本在二战中的罪行进行惩罚,反而全力在经济政治上扶持日本。
美国是输家。美国挟二战之余威,乘原子弹冲击波,傲视全球,谋霸世界,动用了近一半的陆军,三分之一的空军,一半的海军,几百亿的军费,付出很大的人员伤亡,却在一个刚刚成立一年的国家面前碰了个大钉子,没有实现其战略目标。其全球战略和国际声望受到了严重打击,而他的敌人却信心倍增。总起说来,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在军事,政治上都是失大于得。而且这场战争使得美国在亚洲多了一个难以对付的敌手,一个刚站起来的巨人。
那么中国呢?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是输家还是赢家?
我同意徐焰的观点: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赢得了巨大的胜利。
代价是巨大的。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人员伤亡很大,有的资料说在百万以上,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我认为不可信。在《第一次较量》中,作者对各种说法进行分析后指出了一个比较可信的数字:牺牲近十五万,伤三十余万,被俘一万多人。(淮海战役解放军伤亡五万多)。除了人员伤亡,在经济上也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影响深远的是中美两国的关系,战争使得中美两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反而陷入了尖锐的对抗,由于美国特殊的国际地位,这种对抗给中国的外交和国际环境带来了很多的困难。特别严重的是朝鲜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使得解放台湾的计划一再拖延,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虽说台湾创造了经济奇迹,但国家长期的分裂,对整个民族是个大悲剧,给外国势力对付中国以极好的空子,这种分裂带来的痛苦和沉痛的代价,是加之于两岸的中国人身上的。
我们的胜利也是巨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避免了美国直逼我国东北边防的态势,消除了美国对我国国防安全,特别是东北的直接威胁,使得东北这个当时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得以发挥作用。
军事上,看起来双方打了个平手,志愿军无法把美国佬赶下海,美军也无法打到鸭绿江。但全面考虑一下当时的实际情况,就可以得出结论,美军大大的丢脸。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工业,装备一流,有最强大的海空军,而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工业极其落后,部队装备差,开始时说不上有海空军,陆军装甲力量极弱,一个军的炮兵装备不如美军一个师。通讯后勤医疗等各方面的装备水平和美军相差极远。由于没有制空权,大部队白天无法行动,补给极为困难,美海军在志愿军入朝后虽没有大的行动,但其威胁却使得志愿军不得不将大批力量部署在东西海岸反登陆(志愿军最多时有七十九个师在朝鲜,其中五十三个师部署在东西海岸防美军登陆)。在这么多不利的条件下,志愿军仍然能把美军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使其蒙受“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歼灭几十万“联合国军”,并能牢牢守住一条战线,虽然志愿军遭受过挫折,一些仗打得不好,但无论如何,他们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取得的战果是了不起的,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志愿军指战员是真正的英雄好汉,是民族的骄傲。而且,在停战前,志愿军在军事上是稍占优势的,美军几个月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损兵折将,每天前进不到一公里,后来上甘岭一战更是碰得头破血流,大败而归。而志愿军一次攻势就在“联合国军”的战线上打开几十公里宽,深二十多公里的缺口。单纯从军事上说,朝鲜战争就象两个人下象棋,我方比对方少两个“车”,少一门炮,只多了几个兵,而且对方走三步我方只能走两步(大部队白天无法行动给志愿军带来的困难恐怕比这个比喻还要大得多),结果是下成和局,谁敢说我们不是高手。应该说中国是胜利的,得到了一个较好的结果。
朝鲜战争对解放军的建设影响深远,在与世界第一流军队的较量中,解放军从正反两方面都学到了很多东西,人民空军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了。在美国出兵朝鲜的同时,国内土匪,国民党残余势力暴动四起,他们认定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解放军肯定不是美军的对手,一时气焰嚣张,高峰时全国土匪以百万记,还有许多反动势力跳出来大肆破坏。但志愿军在朝鲜的辉煌胜利一下子把他们的气焰打了下去,大大加速了匪患的平定和国内的政治,社会秩序的稳定。
抗美援朝运动打破了许多中国人心中的崇美恐美情绪,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抗美援朝战争给当时千创百孔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共产党创造了奇迹,经济不仅没有垮,反而抑制了通货膨胀,完成了经济的恢复,抗美援朝战争一结束,中国就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在朝鲜战场和经济战线的胜利使得无论敌人还是朋友,或是骑墙望风的资本家,都不得不佩服。
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和地位,赢得了一个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从鸦片战争百多年来,中国屡受列强欺凌,十来艘军舰,几万人就能让政府屈膝投降,割地赔款,国家内政外交,仰洋人鼻息。西方列强根本不把中国当一回事,国家民族受尽屈辱。到抗日战争,国人八年浴血,临到头来,雅尔塔协定上,“盟友”却拿中国的权益作交易,是怪苏联人野心太大,还是怪“民主自由,主持国际道义”的美国为了少死几个宝贵的美国人就出卖盟友?都有道理,但说到底怪我们自己没本事,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收复东北,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时,在豫湘桂战场上面对已是日薄西山,数量只有中方十分之一的日军却一溃千里。人家瞧不起中国,想涮就涮,你还得打落牙齿和血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实力就得受人欺负。
四九年,毛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真正让世人震惊的,是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一个百年积弱的民族,一个刚刚从战争废墟中站起来的国家,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面对气焰嚣张的超级大国,不仅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赢得了辉煌的胜利。有人称赞,有人漫骂,但没有人敢瞧不起,世界终于认识到,中国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力量,一个世界强国将崛起在东方。志愿军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洗去的是百年来蒙在整个中华民族身上的耻辱,捍卫的是整个民族的尊严,他们是民族的英雄和骄傲,应该得到全民族最崇高的敬意。
志愿军在朝鲜并非完胜,但志愿军无比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吃苦耐劳的作风和高超的军事素质和指挥艺术,彻底改变了世人眼中中国军队的形象,赢得了敌人和朋友的尊敬。志愿军的赫赫军威,新中国领导在外国侵略势力面前绝不低头的骨气,是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不知令多少想占中国便宜,看中国不顺眼的国家不得不三思。弱国无外交,国弱,外交主动权就少,别人有机会就欺负你。军威,是一种威慑,试想当时要是苏联红军在哈勒欣河的表现和在芬兰一样屁,而中国在“九一八”时英勇抵抗并大胜的话,日本后来是“南进”还是“北进”呢?如果中国当时能全歼封锁台湾海峡的第七舰队,菲律宾之流还敢在六七十年代打起南沙的主意吗?
我看过一位台湾的人写的研究中共军事的书,其中对中共军队多有指摘,一付不服气的样子,但其中有一段说中共政权曾经面临极危险的局面:当时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边界陈兵百万,美第七舰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我在其它资料上看到美第七舰队几年内举行过七次针对中国的演习,其中五次带核背景。〕,蒋介石积极准备要反攻大陆,印度蠢蠢欲动,要报当日一箭之仇。中国内部正陷于”文化大革命“一片内乱中,但是,面对如此“良机”,作者写道:各方慑于韩战中中共军队之威,竟无人敢先行发难。其遗憾之意,无奈之情,跃然纸上,那种酸溜溜的态度,教人又好气又好笑。
抗美援朝对中国外交也带来了很多好处,国际威望提高了,国际上得到了尊重,苏联东欧等国家对中国也好得多了,西方国家虽然和中国关系不好,但中国赢得了尊严,成为以后双方发展真正平等关系的基础。戴高乐对美国总统说:与其等到中共政权强大得你不得不承认他,不如现在就承认他。对于满清帝国他是绝对不会说这种话的。国与国关系好,一种是朋友对朋友,互相尊重,这种尊重绝非出于道义而来源于实力,新中国追求的是这种友好,还有一种是居高临下,表面上客客气气,其实根本不把你放在眼里,美国和巴拿马就是这样,抗战后国民党政权与美国的关系也差不离。
现在流行一种观点是一切要看实用,讲GNP,国际声望,军威,能当饭吃吗?这些东西不能当饭吃,却是任何一个有骨气的民族所必须的,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就象商家的牌子和信誉。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安全的保证,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就象空气和水一样普通,让人常常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但千万不要忘了,它们也象水和空气一样重要。
诚然,国家的地位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一个落后的国家不可能仅经过一场战争就成为世界强国,需要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政治多方面的努力,就象一个很饿的人不能只吃一个饼就饱,但是我们也绝不能说哪第一个饼是浪费的。我们四十多年作了很多事,有对的,有错的,这些事共同形成了国家今天的国际地位。虽不令人满意,但比四九年是强得太多了。不能因为我们经济工作没搞好就连军事上的成就也成了罪恶,强调发展经济也不能忽视军事,看看坐在金马桶上的科威特人就清楚了。如果因为国家今天的国际地位尚不令人满意或共产党作过些错事就认定抗美援朝也是错误的,那显然是讲不通的。
有几个问题我想特别讨论一下。
中美长期对抗仅仅是因为抗美援朝吗?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抗美援朝是不是非打不可?是否因为某些人的野心而驱使几十万中国老百姓当炮灰?中美关系的发展是复杂的,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四九年,那时双方都有接近的动作,司徒雷登留在南京,中共也派黄华到南京和他接触。但这并不是说两国关系有发展的坚实基础,这只是一种试探,据说司徒雷登要求中共遵守“中美通商协定”(名字记不准了,反正对中国很不利〕,并对中国的国际战略提出要求。美国内也分成两派,一派比较现实,承认中共,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另一派“不忘阶级斗争”,要扼杀中共政权,追究是“谁丢失了中国”,遗憾的是后一种意见占了上风。(据说解放军渡江时美国有一个以美军全面介入中国内战的计划,美国多年来一直试图构筑一道从朝鲜半岛到日本到台湾菲律宾越南的对华包围圈,就在最近还有人作这个梦呢〕。中共邀请司徒雷登借燕京大学校庆到北京一谈,美国政府阻止了司徒雷登,命其归国。就是中共“一边倒”后,也并没有排斥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的可能性,看看当时的文件就很清楚了。
中国当时并不想打仗,象毛那样的天才战略家再有野心也不会在那种时候去侵略。解放军制定了大规模裁军的计划。朝鲜战争爆发,中共还没有作出任何动作,美国就下令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进驻台湾。这是朝鲜战争中很重要的事件,而容易被许多争论的朋友所忽略。这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就为这,就有足够的理由跟美国打一仗。如果中国当时有强大的海空军力量,会立即对美宣战的。这也是二十多年中美关系的一个死结。
美军打到鸭绿江边,构成对中国国防安全的直接威胁,不把美国的气焰打下去,中国将处于极其不利的战略态势下,不可能有一个安心建设经济的环境,东北的这个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将被迫搬迁。国内反动势力会高涨,国际形势也很不利。周恩来当时说:看来非跟美国人较量一下不可了。地点可能有三个:台湾,越南,朝鲜。在朝鲜打,最有利。抗美援朝,是毛一生中最困难的决定之一。不是想打,是不得不打,不是为了出风头,管闲事,而驱使士兵手执简陋的武器与敌人拼杀,毛的口号清楚而老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不是为了个人野心驱使老百姓当炮灰,而是敌人的威胁,国家民族的利益要求人民作出牺牲,正如同不是罗斯福驱使美国青年牺牲在瓜岛一样。没有哪个野心家会驱使自己的儿子去当炮灰的。共产党比清政府强,他们敢于斗争,共产党比义和团强,他们善于斗争,能够赢得胜利。
美军不一定会侵略中国,但把国家安全建立在那样一种基础上是不可能的。俄国为何坚决反对北约东扩?北约并没有说要侵略俄国,大家还是“和平伙伴关系”嘛。那么当时中国忍下来是否就可以和美国友好,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美国当时可以和你友好,但要你按它的指挥棒跳舞,越忍,它越嚣张,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你给卖了,国民党在雅尔塔协定,金门炮战就被卖过。小国有小国的活法,大国有大国的活法,中国不可能象有些小国家那样借着别人的保护,听别人的摆布,一门心思搞经济。至于中国后来和许多国家关系紧张,是后来的内政外交整个指导思想出了问题,和抗美援朝没直接关系。
中共军队的“人海战术”
对此我想说明两点:
1、中共军队长期以来跟装备优于自己的敌人交战,部队装备差,自动火器少,为了达成一定的火力密度,人就得用多点,二十支步枪的火力,才抵得上一挺机枪。
2、战斗中用人多,并不等于人海战术。实际上,中共军队是很讲究战术的。中共很多指挥员没有进过正规军校,也有些一挥驳壳枪,呼拉拉冲上去的人。但更多的人从枪林弹雨中学会了战争,比起那些只会照搬书本,死打硬拼的人完全是两回事。我曾留意过中共指挥员一些比较注意研讨战术得失的回忆录,看过一些战争年代中共自办的军校的情况,本人虽不敢说知兵,却也感到中共指挥员一方面强调勇敢,一方面也很强调战术,其战术素养和指挥艺术都是很高的。在士兵的训练中同样注意这一点。一点两面,三三制,土工作业,以及朝鲜战场上提出“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以及令美军胆寒的近战夜战迂回穿插,志愿军空军从打对头到发明“筋半筋”战术,“一域多层四四制”战术等等,都是对战术的研究结果。那个时候的中共军队对步坦协同,空地战术不甚了然,但经过战争的磨炼,对与他们手中武器相适应的步兵战术却实在是很有水平的。这一点美国人日本鬼也不否认。严酷的战争,是最好的军校,最严格的考官,如果不讲战术,死拼烂打,怎么可能战胜装备远胜于己的敌人,怎么能战胜数量装备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我以为所谓中共军队的“人海战术”,和国民党宣传的“农民炮灰说‘一样,很大程度上是失败者用于遮羞的宣传借口。他们无法理解,无法接受,也无法向公众交代这样的事实,手握精良装备:却败在一支武器破烂的军队手里。那些真正研究战术的人是不会这么简单的用人海战术去解释中共军队的胜利的。一个日本军事研究员就在书中写到:人们从宣传媒介中得到中共军队靠人海战术取胜的印象,但实际上中共军队在进攻中绝非用密集的队形,他们多以连排为单位,战术灵活,多以散兵成“V”字队形冲击,将敌方逼入中间的火力夹击中……。在与国民党的战争中,大部分时候中共人数少于国民党,要是用人海战术去拚伤亡,早就死光光了。朝鲜,志愿军的伤亡也比“联合国军”小。
关于民意
在几位网友的文章中常看到诸如“一个不用对选民负责的政府……”,“不顾民意的……”,“…独裁……”等字样,当然现在中国民主状况不令人满意。但具体说到刚建国哪会儿,共产党是代表了全中国绝大多数的人的意志的,正因为民意如此,才能把蒋介石赶到台湾,那时国务院部长一半多是非共产党人士,政协也有广泛的代表性,比当年的“蒋记国大”和国民政府民主强多了。共产党的政策是受到广泛拥护的,包括海外华人。抗美援朝的决策征求了民主党派的意见,还因此引起泄密。就连“志愿军“这名字还是民主人士起的。抗美援朝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真心诚意的热烈支持,我的师长辈中有不少是亲历者。要是有人把人民不支持就作为独裁的证据,人民热烈拥护就是人民被奴化,那这就没法说了。
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国在近百年被凌辱的历史上反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伟大的胜利。每一个有良心,有血性的中国人无不为之感到自豪。
杨将军注:朝鲜南北方受损失最大,可以说双双失败。因为战前双方的目标都是以武力吞并对方,而结果付出惨重代价后,双方仅基本维持在三八线,而国际地位却无明显提高。尤其是南韩则失败得更厉害。李承晚当局一贯顽固坚持战争反共政策,企图武力吞并北方,凡是主张和平统一的人均遭其残酷迫害。比如金九是著名反共人士,和蒋介石过从甚密,只因主张和平统一而深得民心,有取代李承晚之势,竟被李承晚指使爪牙暗杀。从1946年到1950年,李承晚当局不断在南北分界线上武装挑衅。结果战争之初,面对朝鲜人民军凌厉攻势,韩国军队兵败如山倒,若无美国主子救驾,早被金日成灭掉了。战争结束前,李承晚仍不识时务地要“单独北进”,结果被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金城反击战打得丢盔弃甲,成为举世笑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虽然没有完成战争之初的目标,但金日成比李承晚强。李承晚是一个敌人都收拾不了;而金日成是在美军仁川登陆后才尝败绩的。在此之前,无论是韩国军队还是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都被人民军压缩在釜山防御圈内。仁川登陆,主力被围,但美军机械化部队竟未能将被围人民军一举全歼,使之凤凰浴火,很快就重上战场,给联合国军以沉重打击。更重要的是,朝鲜战争结束后,一贯自诩为“民主堡垒”的美国政府,竟不敢在日内瓦会议上同意朝鲜大选。由此可见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当时多么深得人心,就连其敌人也深知这一点。从这点来讲,金日成没有完全失败,甚至颇有所得。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我读过不少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资料,有彭德怀,洪学智,麦克阿瑟,李奇微等人的回忆录,有后人写的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书(包括中美朝韩等国的作品),还有许多人亲身经历战争或参与有关的事件的回忆,以及有关的文学作品。其中我觉得徐焰的《第一次较量》(我是94年在图书馆借到的)写得很好,态度冷静客观,从军事,国际政治等多方面对抗美援朝战争进行了论述,资料详实,见解精到,分析问题深入透彻,看得出作者经过了很认真的思考。建议各位争论的网友看一看。朝鲜战争从三八线爆发,近二十个国家卷入(大部分是象征性的),双方投入军队多时均达百万以上,战争历时三年,死伤过百万人,军费达数百亿美元,最后又在三八线上停下来,从地图上看,似乎这仗算白打了。但这场战争对许多国家,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这场花费巨大,却几乎没有改变地图界线的战争中,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得与失是否“合算”?
苏、日和在台湾的蒋介石是大赢家。
苏联没有直接出手,而它的头号死对头却受到了沉重打击,其东方的战略态势改善,由于美陷在朝鲜战场,削弱了它在其他战略方向的力量。美的全球战略和国际声望受到严重打击。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长达四十多年的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中赢得了一个重要的回合。而苏联是在没有付出重大代价的情况下捞到这些好处的。另一方面,朝鲜战争打消了中美在相当时期内接近的可能,使得中国更靠拢苏联。一美国学者称朝鲜战争是斯大林的阴谋:鼓动北朝鲜进攻,如果得胜固然很好,如果失败,美国势力直逼鸭绿江,中美对抗,可以消除中国与美国缓和的可能性,让中国更彻底的倒向苏联一边。这个说法不一定可信,但事情的发展倒是差不多。
蒋介石捡了个大便宜。当时国民党政权在台湾实是摇摇欲坠,金门小胜吹得震天响,但无论国内国际,共产党,美国,还是国民党内部许多人,都毫不怀疑解放军在认真准备后可以拿下台湾。美国对蒋已经完全失望,官方称其防御圈从日本到菲律宾,却把台湾划在其外,蒋极依赖的美援已停了。当时公认的说法:美国已经抛弃了蒋介石。岛内人心浮动,秩序混乱,国民党达官要人携金带妻争相跑到美国香港,国军兵团司令跑到菲律宾当中学老师。朝鲜战争爆发第二天,蒋介石在南朝鲜的大使就发电报告此事并作了有见地的分析,称这对台湾是个好消息。蒋也兴奋异常。杜鲁门立刻下令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大批美援抵台。国民党政权起死回生。
朝鲜战争中,日本作为美国战争基地在经济上获得很大好处,对其经济恢复作用极大,据说三菱当时将倒闭,却接到了一批美军卡车定单,起死回生。而且在政治上,日本也捞到了很多好处,使其进一步逃脱了惩罚,其军国主义势力得以生存,军事力量得到恢复。韩战后的东亚局势使得美国不仅没有对日本在二战中的罪行进行惩罚,反而全力在经济政治上扶持日本。
美国是输家。美国挟二战之余威,乘原子弹冲击波,傲视全球,谋霸世界,动用了近一半的陆军,三分之一的空军,一半的海军,几百亿的军费,付出很大的人员伤亡,却在一个刚刚成立一年的国家面前碰了个大钉子,没有实现其战略目标。其全球战略和国际声望受到了严重打击,而他的敌人却信心倍增。总起说来,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在军事,政治上都是失大于得。而且这场战争使得美国在亚洲多了一个难以对付的敌手,一个刚站起来的巨人。
那么中国呢?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是输家还是赢家?
我同意徐焰的观点:中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赢得了巨大的胜利。
代价是巨大的。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人员伤亡很大,有的资料说在百万以上,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我认为不可信。在《第一次较量》中,作者对各种说法进行分析后指出了一个比较可信的数字:牺牲近十五万,伤三十余万,被俘一万多人。(淮海战役解放军伤亡五万多)。除了人员伤亡,在经济上也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影响深远的是中美两国的关系,战争使得中美两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反而陷入了尖锐的对抗,由于美国特殊的国际地位,这种对抗给中国的外交和国际环境带来了很多的困难。特别严重的是朝鲜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使得解放台湾的计划一再拖延,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虽说台湾创造了经济奇迹,但国家长期的分裂,对整个民族是个大悲剧,给外国势力对付中国以极好的空子,这种分裂带来的痛苦和沉痛的代价,是加之于两岸的中国人身上的。
我们的胜利也是巨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避免了美国直逼我国东北边防的态势,消除了美国对我国国防安全,特别是东北的直接威胁,使得东北这个当时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得以发挥作用。
军事上,看起来双方打了个平手,志愿军无法把美国佬赶下海,美军也无法打到鸭绿江。但全面考虑一下当时的实际情况,就可以得出结论,美军大大的丢脸。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工业,装备一流,有最强大的海空军,而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工业极其落后,部队装备差,开始时说不上有海空军,陆军装甲力量极弱,一个军的炮兵装备不如美军一个师。通讯后勤医疗等各方面的装备水平和美军相差极远。由于没有制空权,大部队白天无法行动,补给极为困难,美海军在志愿军入朝后虽没有大的行动,但其威胁却使得志愿军不得不将大批力量部署在东西海岸反登陆(志愿军最多时有七十九个师在朝鲜,其中五十三个师部署在东西海岸防美军登陆)。在这么多不利的条件下,志愿军仍然能把美军从鸭绿江赶回三八线,使其蒙受“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歼灭几十万“联合国军”,并能牢牢守住一条战线,虽然志愿军遭受过挫折,一些仗打得不好,但无论如何,他们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取得的战果是了不起的,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志愿军指战员是真正的英雄好汉,是民族的骄傲。而且,在停战前,志愿军在军事上是稍占优势的,美军几个月的夏季攻势,秋季攻势,损兵折将,每天前进不到一公里,后来上甘岭一战更是碰得头破血流,大败而归。而志愿军一次攻势就在“联合国军”的战线上打开几十公里宽,深二十多公里的缺口。单纯从军事上说,朝鲜战争就象两个人下象棋,我方比对方少两个“车”,少一门炮,只多了几个兵,而且对方走三步我方只能走两步(大部队白天无法行动给志愿军带来的困难恐怕比这个比喻还要大得多),结果是下成和局,谁敢说我们不是高手。应该说中国是胜利的,得到了一个较好的结果。
朝鲜战争对解放军的建设影响深远,在与世界第一流军队的较量中,解放军从正反两方面都学到了很多东西,人民空军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起来了。在美国出兵朝鲜的同时,国内土匪,国民党残余势力暴动四起,他们认定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解放军肯定不是美军的对手,一时气焰嚣张,高峰时全国土匪以百万记,还有许多反动势力跳出来大肆破坏。但志愿军在朝鲜的辉煌胜利一下子把他们的气焰打了下去,大大加速了匪患的平定和国内的政治,社会秩序的稳定。
抗美援朝运动打破了许多中国人心中的崇美恐美情绪,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抗美援朝战争给当时千创百孔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共产党创造了奇迹,经济不仅没有垮,反而抑制了通货膨胀,完成了经济的恢复,抗美援朝战争一结束,中国就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在朝鲜战场和经济战线的胜利使得无论敌人还是朋友,或是骑墙望风的资本家,都不得不佩服。
抗美援朝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和地位,赢得了一个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从鸦片战争百多年来,中国屡受列强欺凌,十来艘军舰,几万人就能让政府屈膝投降,割地赔款,国家内政外交,仰洋人鼻息。西方列强根本不把中国当一回事,国家民族受尽屈辱。到抗日战争,国人八年浴血,临到头来,雅尔塔协定上,“盟友”却拿中国的权益作交易,是怪苏联人野心太大,还是怪“民主自由,主持国际道义”的美国为了少死几个宝贵的美国人就出卖盟友?都有道理,但说到底怪我们自己没本事,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收复东北,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时,在豫湘桂战场上面对已是日薄西山,数量只有中方十分之一的日军却一溃千里。人家瞧不起中国,想涮就涮,你还得打落牙齿和血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实力就得受人欺负。
四九年,毛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真正让世人震惊的,是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一个百年积弱的民族,一个刚刚从战争废墟中站起来的国家,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面对气焰嚣张的超级大国,不仅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赢得了辉煌的胜利。有人称赞,有人漫骂,但没有人敢瞧不起,世界终于认识到,中国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力量,一个世界强国将崛起在东方。志愿军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洗去的是百年来蒙在整个中华民族身上的耻辱,捍卫的是整个民族的尊严,他们是民族的英雄和骄傲,应该得到全民族最崇高的敬意。
志愿军在朝鲜并非完胜,但志愿军无比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吃苦耐劳的作风和高超的军事素质和指挥艺术,彻底改变了世人眼中中国军队的形象,赢得了敌人和朋友的尊敬。志愿军的赫赫军威,新中国领导在外国侵略势力面前绝不低头的骨气,是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不知令多少想占中国便宜,看中国不顺眼的国家不得不三思。弱国无外交,国弱,外交主动权就少,别人有机会就欺负你。军威,是一种威慑,试想当时要是苏联红军在哈勒欣河的表现和在芬兰一样屁,而中国在“九一八”时英勇抵抗并大胜的话,日本后来是“南进”还是“北进”呢?如果中国当时能全歼封锁台湾海峡的第七舰队,菲律宾之流还敢在六七十年代打起南沙的主意吗?
我看过一位台湾的人写的研究中共军事的书,其中对中共军队多有指摘,一付不服气的样子,但其中有一段说中共政权曾经面临极危险的局面:当时中苏关系紧张,苏联在边界陈兵百万,美第七舰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我在其它资料上看到美第七舰队几年内举行过七次针对中国的演习,其中五次带核背景。〕,蒋介石积极准备要反攻大陆,印度蠢蠢欲动,要报当日一箭之仇。中国内部正陷于”文化大革命“一片内乱中,但是,面对如此“良机”,作者写道:各方慑于韩战中中共军队之威,竟无人敢先行发难。其遗憾之意,无奈之情,跃然纸上,那种酸溜溜的态度,教人又好气又好笑。
抗美援朝对中国外交也带来了很多好处,国际威望提高了,国际上得到了尊重,苏联东欧等国家对中国也好得多了,西方国家虽然和中国关系不好,但中国赢得了尊严,成为以后双方发展真正平等关系的基础。戴高乐对美国总统说:与其等到中共政权强大得你不得不承认他,不如现在就承认他。对于满清帝国他是绝对不会说这种话的。国与国关系好,一种是朋友对朋友,互相尊重,这种尊重绝非出于道义而来源于实力,新中国追求的是这种友好,还有一种是居高临下,表面上客客气气,其实根本不把你放在眼里,美国和巴拿马就是这样,抗战后国民党政权与美国的关系也差不离。
现在流行一种观点是一切要看实用,讲GNP,国际声望,军威,能当饭吃吗?这些东西不能当饭吃,却是任何一个有骨气的民族所必须的,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就象商家的牌子和信誉。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安全的保证,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就象空气和水一样普通,让人常常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但千万不要忘了,它们也象水和空气一样重要。
诚然,国家的地位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一个落后的国家不可能仅经过一场战争就成为世界强国,需要在经济科技军事文化政治多方面的努力,就象一个很饿的人不能只吃一个饼就饱,但是我们也绝不能说哪第一个饼是浪费的。我们四十多年作了很多事,有对的,有错的,这些事共同形成了国家今天的国际地位。虽不令人满意,但比四九年是强得太多了。不能因为我们经济工作没搞好就连军事上的成就也成了罪恶,强调发展经济也不能忽视军事,看看坐在金马桶上的科威特人就清楚了。如果因为国家今天的国际地位尚不令人满意或共产党作过些错事就认定抗美援朝也是错误的,那显然是讲不通的。
有几个问题我想特别讨论一下。
中美长期对抗仅仅是因为抗美援朝吗?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的抗美援朝是不是非打不可?是否因为某些人的野心而驱使几十万中国老百姓当炮灰?中美关系的发展是复杂的,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四九年,那时双方都有接近的动作,司徒雷登留在南京,中共也派黄华到南京和他接触。但这并不是说两国关系有发展的坚实基础,这只是一种试探,据说司徒雷登要求中共遵守“中美通商协定”(名字记不准了,反正对中国很不利〕,并对中国的国际战略提出要求。美国内也分成两派,一派比较现实,承认中共,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另一派“不忘阶级斗争”,要扼杀中共政权,追究是“谁丢失了中国”,遗憾的是后一种意见占了上风。(据说解放军渡江时美国有一个以美军全面介入中国内战的计划,美国多年来一直试图构筑一道从朝鲜半岛到日本到台湾菲律宾越南的对华包围圈,就在最近还有人作这个梦呢〕。中共邀请司徒雷登借燕京大学校庆到北京一谈,美国政府阻止了司徒雷登,命其归国。就是中共“一边倒”后,也并没有排斥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的可能性,看看当时的文件就很清楚了。
中国当时并不想打仗,象毛那样的天才战略家再有野心也不会在那种时候去侵略。解放军制定了大规模裁军的计划。朝鲜战争爆发,中共还没有作出任何动作,美国就下令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进驻台湾。这是朝鲜战争中很重要的事件,而容易被许多争论的朋友所忽略。这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就为这,就有足够的理由跟美国打一仗。如果中国当时有强大的海空军力量,会立即对美宣战的。这也是二十多年中美关系的一个死结。
美军打到鸭绿江边,构成对中国国防安全的直接威胁,不把美国的气焰打下去,中国将处于极其不利的战略态势下,不可能有一个安心建设经济的环境,东北的这个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将被迫搬迁。国内反动势力会高涨,国际形势也很不利。周恩来当时说:看来非跟美国人较量一下不可了。地点可能有三个:台湾,越南,朝鲜。在朝鲜打,最有利。抗美援朝,是毛一生中最困难的决定之一。不是想打,是不得不打,不是为了出风头,管闲事,而驱使士兵手执简陋的武器与敌人拼杀,毛的口号清楚而老实“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不是为了个人野心驱使老百姓当炮灰,而是敌人的威胁,国家民族的利益要求人民作出牺牲,正如同不是罗斯福驱使美国青年牺牲在瓜岛一样。没有哪个野心家会驱使自己的儿子去当炮灰的。共产党比清政府强,他们敢于斗争,共产党比义和团强,他们善于斗争,能够赢得胜利。
美军不一定会侵略中国,但把国家安全建立在那样一种基础上是不可能的。俄国为何坚决反对北约东扩?北约并没有说要侵略俄国,大家还是“和平伙伴关系”嘛。那么当时中国忍下来是否就可以和美国友好,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美国当时可以和你友好,但要你按它的指挥棒跳舞,越忍,它越嚣张,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你给卖了,国民党在雅尔塔协定,金门炮战就被卖过。小国有小国的活法,大国有大国的活法,中国不可能象有些小国家那样借着别人的保护,听别人的摆布,一门心思搞经济。至于中国后来和许多国家关系紧张,是后来的内政外交整个指导思想出了问题,和抗美援朝没直接关系。
中共军队的“人海战术”
对此我想说明两点:
1、中共军队长期以来跟装备优于自己的敌人交战,部队装备差,自动火器少,为了达成一定的火力密度,人就得用多点,二十支步枪的火力,才抵得上一挺机枪。
2、战斗中用人多,并不等于人海战术。实际上,中共军队是很讲究战术的。中共很多指挥员没有进过正规军校,也有些一挥驳壳枪,呼拉拉冲上去的人。但更多的人从枪林弹雨中学会了战争,比起那些只会照搬书本,死打硬拼的人完全是两回事。我曾留意过中共指挥员一些比较注意研讨战术得失的回忆录,看过一些战争年代中共自办的军校的情况,本人虽不敢说知兵,却也感到中共指挥员一方面强调勇敢,一方面也很强调战术,其战术素养和指挥艺术都是很高的。在士兵的训练中同样注意这一点。一点两面,三三制,土工作业,以及朝鲜战场上提出“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以及令美军胆寒的近战夜战迂回穿插,志愿军空军从打对头到发明“筋半筋”战术,“一域多层四四制”战术等等,都是对战术的研究结果。那个时候的中共军队对步坦协同,空地战术不甚了然,但经过战争的磨炼,对与他们手中武器相适应的步兵战术却实在是很有水平的。这一点美国人日本鬼也不否认。严酷的战争,是最好的军校,最严格的考官,如果不讲战术,死拼烂打,怎么可能战胜装备远胜于己的敌人,怎么能战胜数量装备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我以为所谓中共军队的“人海战术”,和国民党宣传的“农民炮灰说‘一样,很大程度上是失败者用于遮羞的宣传借口。他们无法理解,无法接受,也无法向公众交代这样的事实,手握精良装备:却败在一支武器破烂的军队手里。那些真正研究战术的人是不会这么简单的用人海战术去解释中共军队的胜利的。一个日本军事研究员就在书中写到:人们从宣传媒介中得到中共军队靠人海战术取胜的印象,但实际上中共军队在进攻中绝非用密集的队形,他们多以连排为单位,战术灵活,多以散兵成“V”字队形冲击,将敌方逼入中间的火力夹击中……。在与国民党的战争中,大部分时候中共人数少于国民党,要是用人海战术去拚伤亡,早就死光光了。朝鲜,志愿军的伤亡也比“联合国军”小。
关于民意
在几位网友的文章中常看到诸如“一个不用对选民负责的政府……”,“不顾民意的……”,“…独裁……”等字样,当然现在中国民主状况不令人满意。但具体说到刚建国哪会儿,共产党是代表了全中国绝大多数的人的意志的,正因为民意如此,才能把蒋介石赶到台湾,那时国务院部长一半多是非共产党人士,政协也有广泛的代表性,比当年的“蒋记国大”和国民政府民主强多了。共产党的政策是受到广泛拥护的,包括海外华人。抗美援朝的决策征求了民主党派的意见,还因此引起泄密。就连“志愿军“这名字还是民主人士起的。抗美援朝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真心诚意的热烈支持,我的师长辈中有不少是亲历者。要是有人把人民不支持就作为独裁的证据,人民热烈拥护就是人民被奴化,那这就没法说了。
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国在近百年被凌辱的历史上反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伟大的胜利。每一个有良心,有血性的中国人无不为之感到自豪。
杨将军注:朝鲜南北方受损失最大,可以说双双失败。因为战前双方的目标都是以武力吞并对方,而结果付出惨重代价后,双方仅基本维持在三八线,而国际地位却无明显提高。尤其是南韩则失败得更厉害。李承晚当局一贯顽固坚持战争反共政策,企图武力吞并北方,凡是主张和平统一的人均遭其残酷迫害。比如金九是著名反共人士,和蒋介石过从甚密,只因主张和平统一而深得民心,有取代李承晚之势,竟被李承晚指使爪牙暗杀。从1946年到1950年,李承晚当局不断在南北分界线上武装挑衅。结果战争之初,面对朝鲜人民军凌厉攻势,韩国军队兵败如山倒,若无美国主子救驾,早被金日成灭掉了。战争结束前,李承晚仍不识时务地要“单独北进”,结果被中国人民志愿军一个金城反击战打得丢盔弃甲,成为举世笑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虽然没有完成战争之初的目标,但金日成比李承晚强。李承晚是一个敌人都收拾不了;而金日成是在美军仁川登陆后才尝败绩的。在此之前,无论是韩国军队还是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都被人民军压缩在釜山防御圈内。仁川登陆,主力被围,但美军机械化部队竟未能将被围人民军一举全歼,使之凤凰浴火,很快就重上战场,给联合国军以沉重打击。更重要的是,朝鲜战争结束后,一贯自诩为“民主堡垒”的美国政府,竟不敢在日内瓦会议上同意朝鲜大选。由此可见朝鲜劳动党和金日成当时多么深得人心,就连其敌人也深知这一点。从这点来讲,金日成没有完全失败,甚至颇有所得。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