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看看日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巨大影响[摘自"如果日本战胜了中国"]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日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巨大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都是这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即中国文化,尤其是近现代以来的文化,深受日本的影响。中日两国的文化交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是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的。这当然不是指中国人从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中,模仿了几句“大大的”、“统统的”、“米西米西”、“死了死了的”之类洋泾浜鬼子话。绝非那样简单可笑。中国的语言文字,政治军事,改革革命,科学教育,……乃至风俗礼仪,无一不受日本的巨大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上超过日本。

  早在1915年,一位署名“将来小律师”的作者在一本《盲人瞎马之新名词》的书中说,自戊戌变法以后,日文行于中土,列举流行的新名词五十九个。有少数除了历史题材的作品中还能见到,如支那、哀啼每吞书(哀地美敦书)之类,现在已不大使用。但绝大部分我们至今还广泛的使用着,并且早已成为现代汉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试想,如果我们象“抵制日货”那样,拒绝使用这些日本词语,中文将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取缔、取消、引渡、样、手续、的、积极的、消极的、具体的、抽象的、目的、宗旨、权力、义务、当事者、所为、意思表示、强制执行、第三者、场合、又、若、打消、动员令、无某某之必要、律、大律师、代价、让渡、亲属、继承、债权人、债务人、原素、要素、偶素、常素、损害赔偿、各各、法人、重婚罪、经济、条件付之契约、从而如何如何、卫生、文凭、盲从、同化。

  这还是民国初年的粗略统计,实际远不止59个。如果现在再来做这项工作,结果会更令我们惊叹。如:干部、代表、压力、排外、野蛮、公敌、发起、旨趣、什么什么族、派出所、警察、宪兵、检察官、写真,……简直俯拾皆是。“经济学”、“哲学”和“社会学”,中国以前叫“资生学”、“智学”和“群学”,——听起来这倒是象“日文”,但它们却是地地道道的中文。这些“日”常用语,有些其实是中国古代既有的名词,日本人将之赋予新意使用,遂成规范。而中国拿来,也易如反掌。孙中山发动反清起义,初始自称“造反”,陈少白拿了一份日本报纸给他看,云“支那革命党孙文”,孙抚掌曰:“好,好!自今以后,但言革命,勿言造反。”还有“经济”一词,原意为治理国家;如今谁还用“经济”来“治理国家”呢?早就专门用“政治”了!

  小学读书时,孩子们就被教导不要生造名词、形容词,要保持中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规范。可想“新词”的产生,不允许随心所欲和草率从事。词汇是一种概念工具,如此多的新名词,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语言表述方面的新意,而必然伴随着对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文化形态的巨大冲击和革新。当然并非所有“新”的都是好的。拿日本来说,它以“排日”为借口,不断对中国施加“压力”,“从而”“发起”“野蛮”“侵略”,终成为“世界”“公敌”(引号内为日本词定)。

  当年大量新名词涌入中国,一度引起一些人的不安,即使相当新派的人物也不能安之若素。大办洋务、以思想开明著称的张之洞,曾在一份文件上批云不要使用新名词,他的幕僚辜鸿铭却告诉他:“不要使用新名词”中的“名词”二字便是一个新名词,来自日本。辜鸿铭是一位学贯中西、享誉世界的大学者,爱中国爱到病态和盲目自大的地步。他也认为,继承了真正的中国文明之精华的是日本人而非中国人。汉唐时代形成的的中国文明,被元朝及后来游牧民族的入侵给打断,给蹂躏糟蹋了,因而大部分失传了。日本则成功地抵抗了忽必烈的进攻,在海外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真传。他甚至断言:“应该说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国人,是唐代的中国人”。(《辜鸿铭文集。中国文明的复兴与日本》,原文发表于1924年)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茶话 / 社会 / 近年来流行的一些日语词汇 (转载)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写真】XIE3ZHEN1.(1)名词.来自日语.指与卖钱,裸体,杂志封面,因特网,演艺圈等有关联的照片.用例∶刘翠花写真集.注意1∶"我昨天闲得无事,收拾了一下书房,发现了一张我太爷爷和太奶奶结婚时拍的老写真"这样的用法是错误的,请用"照片"或者"相片"代替.注意2∶日语里所有照片都称"写真".
    (2)名词.汉语里固有的词汇.真实写照,逼真的描写.用例∶现代白领的同居写真.注意∶这是恋恋风尘文库里一篇文章的标题.当初在导读上的时候,有人问∶写真在哪里? 这个人问错了,你以为能看到做爱的照片啊? 给你看吗?

    【写真集】XIE3ZHEN1-JI2.名词性复合词.来自日语.成册的写真.参照"写真".


    【人妻】REN2QI1.名词.来自日语.在与婚外情,卖淫,色情等有关的语境中,指(年轻)已婚女子.用例∶查看美丽人妻图片和订购美丽人妻请按这里.

    【熟女】SHU2NV3.名词.来自日语.在与婚外情,卖淫,色情等有关的语境中,指大年龄并有丰富男性经历的女人.用例∶《熟女欲望日记》性爱话题辛辣露骨[图]_TOM娱乐.注意∶以上两个词明显来自受到了日本污染的港台腐败文化,本辞典不主张使用.我们应该学习台湾好的地方,不应该学习腐败的地方.即使学也不应该先学腐败的地方.如果非要学,请正确使用,比如"他妈妈是个熟女"这样的用法就错了,因为这个词并不仅仅指年龄.应该说"他妈妈是个中年人".

    【周边国家】ZHOU1BIAN1-GUO2JIA1.名词性复合词.两个部分都是汉语已有的词,但是这种复合用法来自日语.用例∶我们将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江泽民的十六大报告).注意∶汉语本来有"近邻各国","周围各国","各友好邻邦"等等各种各样的说法,这种说法根本就是多余的.江泽民作为国家领导人,不注重汉语的纯洁.我们应该向无故使用英语单词要受罚的法国学习,本辞典建议对江泽民罚款!

    【周边各国】ZHOU1BIAN1-GE4GUO2.名词性复合词.见"周边国家".

    【中】ZHONG1.后缀.汉语中本来就有,最近的滥用是因为受到日语的影响.表示进行时.用例∶做爱中.

    【放送】FANG4SONG4.(1)名词.来自日语.本辞典的编者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无法举例.(2)动词.本辞典的编者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好象是"奉送"或者其他单词写错或者不会写的时候才用.用例∶免费伊妹帐号大放送.注意∶在日语中本来是"广播,播送"的意思,"日本放送协会(Nippon Hoso Kyokai)"并不是给人送礼的协会,而是一家半国营的电视台,通常称为NHK.汉语中根本用不着引进这个词.

    【人气】REN2QI4.名词.来自日语.指在一定范围内受到的属目或者其程度.用例∶章笑拳越来越没有人气. 注意∶"把人气死了"这样的用法里的"人"和"气"各是一个独立的词,请不要混淆.

    【空港】KONG1GANG3.名词.来自日语.机场.用例∶重庆空港经济开发区.注意∶这个词完全是多余的,给汉语带来混乱.即使台湾好象也没有使用这个词,比如,有"中正机场",并没有什么"中正空港".本辞典建议彻底调查是谁最先用了这个词,把他剁碎了当饲料!

    【物语】WU4YU3.后缀.来自日语.主要用于书名,标题名,相当于"~的故事"之类.用例∶星星物语.注意∶这个词语是多余的,可以用"~故事,~的故事,~记,~志,~谈,~传,~论,~篇,~集,~辑,~注,~疏,~奇谈,~怪论,~夜话,~演义,~传说,~写真,~志异,~传奇"等等来代替.本辞典建议废除并对使用者罚款.

    【欧巴桑】OU1BA1SANG1.名词.来自日语,汉字译法来自港台.指中年女人,稍有从"性"的角度加以评论的意味.注意1∶在日语里并不是汉字词语.注意2∶有性别歧视或者年龄歧视之嫌.

    【妈妈桑】MA1MA0SANG1.名词.来自日语,汉字译法来自港台.指酒吧里统率女招待的职务或者从事这个职务的女人,未必一定是老板.用例∶这家酒吧是妈妈桑先夫三十年前开的.注意1∶在日语里根本不是汉字词语.注意2∶这种说法本身就暗示着乱伦,靠!

    【不伦】BU4LUN2.来自日语.(1)名词.指男女双方或者一方为已婚者或者有情人者的男女关系,相当于汉语中的"婚外恋,婚外情,偷情,搞破鞋"之类.用例∶密室中偷偷发生不伦事 波霸女主持搞垮日名帅.
    (2)名词.指不符合伦理道德的男女关系.用例∶中正大学中文系的陈益源也以"金庸小说人物的不伦之恋"为题加以论述.注意∶日语的"不伦"只有上述(1)的意思,这种用法本是误用,不过现在是主要用法.
    (3)名词.和"乱伦"意思相同,属于错误用法.电影"不伦之恋"其实翻译为"乱伦之恋"才合乎逻辑.
    (4)非谓形容词.不符合伦理道德的.用例∶在古典西方文学里,一切不伦的东西都会被认为是unnatural的.


    【女体盛】NV3TI3SHENG4.名词.来自日语.饭店里在女性的身体上摆放各种饭菜让客人食用的一种过激的服务方式.用例∶子曰:"食色性也",而女体盛则把食和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金粒餐】JIN1LI4CAN1.名词.据传在日本的饭店里以特别豢养的少女的大便为材料经油炸制成的食物.注意∶日本并没有这种料理,这是谣传,甚至有可能是李登辉集团所为,请大家注意,不要以讹传讹,中了李登辉集团的圈套.这不属于历史问题等大是大非问题.

    【买春】MAI3CHUN1.(1)名词.来自日语.嫖妓.用例∶日本出版《台湾买春图》.(2)动词.来自日语.嫖妓.用例∶到东南亚买春的日本人很多.注意∶这个词完全是多余的,不需要引进.

    【物流】WU4LIU2.名词.来自日语.产品从生产者到包括下游生产者在内的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信息等各种活动的统称.用例∶物流中心.

    【急便】JI2BIAN4.名词.来自日语.快速传递,运输物品的服务及其服务方式.用例∶佐川急便.注意∶"便"在日语里的这种用法是班车,航班之类的意思,所以"急便"绝不是"紧急大小便"的意思.无论你多么紧急,千万不要躲在佐川急便的运输车后面大小便,否则会被老太太罚款.

    【宅急便】ZHAI2-JI2BIAN4.来自日语.(1)名词.将物品快速直接传递,运输到家庭的服务及其服务方式.用例∶我想在机场把行礼托付给一家宅急便公司.
    (2)名词.(1)的引申,指某种上门服务.用例∶据教导员说,穿墙屁经常利用爱情宅急便.

    【直面】ZHI2MIAN4.动词.来自日语.直接面对.用例∶直面激烈的竞争.注意∶并不是"歪脸"的反义词,而是经由港台引进的动词,港台比大陆更常用.

    【料理】LIAO4LI3.(1)名词.来自日语.用切割整理好的材料加佐料经煎炒烹炸蒸煮溜炖等方式做成的食物.用例∶中国料理闻名海外.注意∶汉语本来有"菜","饭菜","吃喝","菜肴","佳肴"等几个意思相近的词,但是"菜"多义,不准确,饺子就很难说是"菜".比如说,"广东菜"难道只有"菜",而不包括某种"饭"吗? 加之是单音节,不好用,比如"韩国泡菜料理"中的"料理"就很难替换成"菜".而"饭菜","吃喝"两个词比较浅薄,无法显示我们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两个即"菜肴"和"佳肴"又有些生硬,不太上口.所以,本辞典认为这个词可以考虑正式导入.
    (2)动词.汉语固有的词汇.对难于整理的事务按照某种顺序或方式全盘地加以处理.用例∶钱多的太太很会料理家务.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有点意思。看了这个连中午饭都吃不下去了
      • 看看日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巨大影响[摘自"如果日本战胜了中国"]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日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巨大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的都是这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即中国文化,尤其是近现代以来的文化,深受日本的影响。中日两国的文化交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是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的。这当然不是指中国人从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中,模仿了几句“大大的”、“统统的”、“米西米西”、“死了死了的”之类洋泾浜鬼子话。绝非那样简单可笑。中国的语言文字,政治军事,改革革命,科学教育,……乃至风俗礼仪,无一不受日本的巨大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上超过日本。

          早在1915年,一位署名“将来小律师”的作者在一本《盲人瞎马之新名词》的书中说,自戊戌变法以后,日文行于中土,列举流行的新名词五十九个。有少数除了历史题材的作品中还能见到,如支那、哀啼每吞书(哀地美敦书)之类,现在已不大使用。但绝大部分我们至今还广泛的使用着,并且早已成为现代汉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试想,如果我们象“抵制日货”那样,拒绝使用这些日本词语,中文将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取缔、取消、引渡、样、手续、的、积极的、消极的、具体的、抽象的、目的、宗旨、权力、义务、当事者、所为、意思表示、强制执行、第三者、场合、又、若、打消、动员令、无某某之必要、律、大律师、代价、让渡、亲属、继承、债权人、债务人、原素、要素、偶素、常素、损害赔偿、各各、法人、重婚罪、经济、条件付之契约、从而如何如何、卫生、文凭、盲从、同化。

          这还是民国初年的粗略统计,实际远不止59个。如果现在再来做这项工作,结果会更令我们惊叹。如:干部、代表、压力、排外、野蛮、公敌、发起、旨趣、什么什么族、派出所、警察、宪兵、检察官、写真,……简直俯拾皆是。“经济学”、“哲学”和“社会学”,中国以前叫“资生学”、“智学”和“群学”,——听起来这倒是象“日文”,但它们却是地地道道的中文。这些“日”常用语,有些其实是中国古代既有的名词,日本人将之赋予新意使用,遂成规范。而中国拿来,也易如反掌。孙中山发动反清起义,初始自称“造反”,陈少白拿了一份日本报纸给他看,云“支那革命党孙文”,孙抚掌曰:“好,好!自今以后,但言革命,勿言造反。”还有“经济”一词,原意为治理国家;如今谁还用“经济”来“治理国家”呢?早就专门用“政治”了!

          小学读书时,孩子们就被教导不要生造名词、形容词,要保持中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规范。可想“新词”的产生,不允许随心所欲和草率从事。词汇是一种概念工具,如此多的新名词,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语言表述方面的新意,而必然伴随着对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文化形态的巨大冲击和革新。当然并非所有“新”的都是好的。拿日本来说,它以“排日”为借口,不断对中国施加“压力”,“从而”“发起”“野蛮”“侵略”,终成为“世界”“公敌”(引号内为日本词定)。

          当年大量新名词涌入中国,一度引起一些人的不安,即使相当新派的人物也不能安之若素。大办洋务、以思想开明著称的张之洞,曾在一份文件上批云不要使用新名词,他的幕僚辜鸿铭却告诉他:“不要使用新名词”中的“名词”二字便是一个新名词,来自日本。辜鸿铭是一位学贯中西、享誉世界的大学者,爱中国爱到病态和盲目自大的地步。他也认为,继承了真正的中国文明之精华的是日本人而非中国人。汉唐时代形成的的中国文明,被元朝及后来游牧民族的入侵给打断,给蹂躏糟蹋了,因而大部分失传了。日本则成功地抵抗了忽必烈的进攻,在海外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真传。他甚至断言:“应该说日本人是真正的中国人,是唐代的中国人”。(《辜鸿铭文集。中国文明的复兴与日本》,原文发表于1924年)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直面恐怕不是吧,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
      • 鲁迅一贯亲日, 他的文章充斥日语词汇。难怪小时候读他的文章老是似懂非懂, 原来全是日文
        • 鲁迅在上海时,频频与“日本友人”交往,有事没事就去他家隔壁的内山书店闲聊。跟坛里的哈日分子汉奸们有得一拼。
      • 这个问题我早就拜问过修大侠,呵呵。
        鲁迅就是从日本回来的哈日分子啊!
      • Mr Lu blamed almost everything except: USSR, Communist party and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