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你们真的认为孩子的英语不是问题吗? (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枫园感怀
Are your sure your kid good in English
你孩子的英语真的过关吗?

● 北美老牛

  一个十三、四岁随父母移民加拿大的中国孩子,经过本地四年高中、三年名牌大学的学习,英文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吧?像大多数同胞一样,老牛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中文可能有问题,英文当然不会有问题。可事实并非如此乐观!

  这得从老牛目前所在的公司每年招实习大学生(Intern)说起。由于公司开发业务的需要,每年会从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女皇大学(Queens University)和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等招收大量科学工程类实习生。由于要求实习的时间至少一年,使得一些只提供四个月实习期的大学如著名的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就不能给我们提供实习生源。好在公司给实习大学生的工资相当不菲;打个比方吧,如果移民同胞夫妻两人都打一般的Labour工,那么老牛所在公司实习大学生的工资绝不少于这对夫妻的工资总和。另外公司每年还会从实习生中挑选部分优秀学生,在他们结束实习后提前一年给他们Offer,这样这些学生返回大学完成最后一年学业后,就可直接回公司上班。正是由于如此优厚的实习待遇,每年大学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大家都知道,科学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是来自亚洲及东欧国家移民的后代。这样一来,竞争一般会在华裔、印度裔和东欧裔学生之间展开;今年也不例外。不过例外的是,今年负责招聘实习大学生的任务是由老牛的顶头上司、一个至少祖宗三代生活在加拿大的本地人负责。虽然顶头上司负责招聘实习生,但分配到我们组的实习生最终干活还得老牛领着,所以无论如何老牛还是要稍稍关心一下的。

  谈起这次招聘的结果,顶头上司除了问老牛本文开头的这个问题外,还问道:为什么一个来自俄罗斯的学生,在加拿大只生活了三年,英文交流水平会高于在加拿大生活了七年的华裔学生呢?俄语和英语可也是不同的语系啊。老牛听完之后,非常震惊。心想,不会吧?老牛周围有不少朋友的子女可都是上了名牌大学,英语至少在老牛看来是不会有问题的。于是就追问,这是不是个别现象?顶头上司就说至少从这次的招聘面试来看,华裔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错甚至很好,但普遍有英语交流问题。顶头上司还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在加拿大,尤其是多伦多,华裔社区越来越大,华裔学生很容易找到同族裔的同学和朋友,互相之间很容易用母语交流;加上在家里和父母交流也是用母语;这自然会影响到英文交流水平的提高。

  无论老牛的顶头上司一家之言是否完全有道理,但移民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在中国接受了小学甚至中学教育的孩子,他们的英文水平真的过关了吗?真的能满足将来工作的需求吗?毕竟,移民他乡,没有一个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还像自己一样,因为憋脚的英语终身影响着找工和升迁,头顶上总有一块“玻璃天花板”,更枉论融入主流社会了。

  那么,在加拿大上了四年高中和三年大学的孩子,英语到底应该是在什么样的水平呢?按老牛顶头上司的说法是:英语交流应该完全没有问题。有没有口音呢?有,但只应该是一点点(原话是:a little bit)。这样的要求是不是有些苛刻?但这至少是一个本地人的真实期望。

  移民孩子的英语水平能否达到本地人的期望,不可否认有许多因素。孩子自身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作为父母的移民同胞是不是也有值得深思的部分呢?答案是不容置疑的。

  在过去的数年中,在我们的社区,在我们的免费中文报纸上,“名校区”这个词大概同胞们都不陌生吧,房产经纪对此可是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结果呢,华人同胞一哄而上,涌进了“名校区”。 “名校区”的房价扶摇直上,这可让原来的房主大大地赚了一笔;可从此“名校”也就成了“华裔名校”,一个班上清一色黑头发已不是个别现象。本文前面所提到的华裔大学生应该是在1998或1999年左右移民加拿大的,老牛不敢肯定是不是也是从一些“华裔名校”走出来的;但这“华裔名校”的后果肯定会慢慢呈现出来。

  老牛曾以为“名校区”这种现象在多伦多发生过,同胞们已经引以为戒。不想,随着华人同胞“西进”,这“名校区”现象在密西沙加正在发生。在密西沙加中部一所所谓的“名高中”,一个ESL班上清一色来自中国大陆的孩子,校方这么安排可能是便于管理。但后果呢?这些孩子除了上课用英文,写作业用英文,听说讨论完全可以接着用中文。可想而知,经过四年本地“名高中”,他们的英语水平能有多少提高?老牛不知道这些孩子的父母了不了解这个事实;而知道后又是如何感想的?毕竟孩子们将来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华人小圈圈的,是要在加拿大这个大社区工作生活的。

  其实,掌握语言技巧对孩子们来说仅仅是第一步,还要理解和掌握本地的文化风俗。这是必须的,但也是比较难的。老牛的小儿五岁移民加拿大,中文对他来说有问题,英语对他来说应该不成任何问题。可是,有一次和他的老师面谈时,他的老师诚恳地建议要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的课外活动或体育活动或社区活动。为什么呢?他的老师说,有时他不太理解她说的笑话。无疑,小儿遇到了一位很负责任的好老师,她点出了很多华裔孩子的一个通病。华裔孩子聪明好学,华裔家庭重视教育,但大多数华人父母是技术移民,由于在中国接受的教育以及过去大多从事技术工作等原因,往往看重知识的获取,而忽视其它人文方面的教育。由于华人家庭的社会活动大多局限于华人社区,孩子们除了学校外,也很难有机会和其它族裔的孩子真正交流,以致学习成绩很好,却听不懂一个笑话。

  很多同胞移民的一个理由是为了孩子,但如果孩子的英语水平都没有真的过关,我们对得起自己移民的初衷吗?是不是真的是时候问一问自己:孩子的英语是否真的过关?但愿老牛不是杞人忧天。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你们真的认为孩子的英语不是问题吗? (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枫园感怀
    Are your sure your kid good in English
    你孩子的英语真的过关吗?

    ● 北美老牛

      一个十三、四岁随父母移民加拿大的中国孩子,经过本地四年高中、三年名牌大学的学习,英文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吧?像大多数同胞一样,老牛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中文可能有问题,英文当然不会有问题。可事实并非如此乐观!

      这得从老牛目前所在的公司每年招实习大学生(Intern)说起。由于公司开发业务的需要,每年会从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女皇大学(Queens University)和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等招收大量科学工程类实习生。由于要求实习的时间至少一年,使得一些只提供四个月实习期的大学如著名的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就不能给我们提供实习生源。好在公司给实习大学生的工资相当不菲;打个比方吧,如果移民同胞夫妻两人都打一般的Labour工,那么老牛所在公司实习大学生的工资绝不少于这对夫妻的工资总和。另外公司每年还会从实习生中挑选部分优秀学生,在他们结束实习后提前一年给他们Offer,这样这些学生返回大学完成最后一年学业后,就可直接回公司上班。正是由于如此优厚的实习待遇,每年大学生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大家都知道,科学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是来自亚洲及东欧国家移民的后代。这样一来,竞争一般会在华裔、印度裔和东欧裔学生之间展开;今年也不例外。不过例外的是,今年负责招聘实习大学生的任务是由老牛的顶头上司、一个至少祖宗三代生活在加拿大的本地人负责。虽然顶头上司负责招聘实习生,但分配到我们组的实习生最终干活还得老牛领着,所以无论如何老牛还是要稍稍关心一下的。

      谈起这次招聘的结果,顶头上司除了问老牛本文开头的这个问题外,还问道:为什么一个来自俄罗斯的学生,在加拿大只生活了三年,英文交流水平会高于在加拿大生活了七年的华裔学生呢?俄语和英语可也是不同的语系啊。老牛听完之后,非常震惊。心想,不会吧?老牛周围有不少朋友的子女可都是上了名牌大学,英语至少在老牛看来是不会有问题的。于是就追问,这是不是个别现象?顶头上司就说至少从这次的招聘面试来看,华裔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错甚至很好,但普遍有英语交流问题。顶头上司还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在加拿大,尤其是多伦多,华裔社区越来越大,华裔学生很容易找到同族裔的同学和朋友,互相之间很容易用母语交流;加上在家里和父母交流也是用母语;这自然会影响到英文交流水平的提高。

      无论老牛的顶头上司一家之言是否完全有道理,但移民的孩子,尤其是那些在中国接受了小学甚至中学教育的孩子,他们的英文水平真的过关了吗?真的能满足将来工作的需求吗?毕竟,移民他乡,没有一个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还像自己一样,因为憋脚的英语终身影响着找工和升迁,头顶上总有一块“玻璃天花板”,更枉论融入主流社会了。

      那么,在加拿大上了四年高中和三年大学的孩子,英语到底应该是在什么样的水平呢?按老牛顶头上司的说法是:英语交流应该完全没有问题。有没有口音呢?有,但只应该是一点点(原话是:a little bit)。这样的要求是不是有些苛刻?但这至少是一个本地人的真实期望。

      移民孩子的英语水平能否达到本地人的期望,不可否认有许多因素。孩子自身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作为父母的移民同胞是不是也有值得深思的部分呢?答案是不容置疑的。

      在过去的数年中,在我们的社区,在我们的免费中文报纸上,“名校区”这个词大概同胞们都不陌生吧,房产经纪对此可是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结果呢,华人同胞一哄而上,涌进了“名校区”。 “名校区”的房价扶摇直上,这可让原来的房主大大地赚了一笔;可从此“名校”也就成了“华裔名校”,一个班上清一色黑头发已不是个别现象。本文前面所提到的华裔大学生应该是在1998或1999年左右移民加拿大的,老牛不敢肯定是不是也是从一些“华裔名校”走出来的;但这“华裔名校”的后果肯定会慢慢呈现出来。

      老牛曾以为“名校区”这种现象在多伦多发生过,同胞们已经引以为戒。不想,随着华人同胞“西进”,这“名校区”现象在密西沙加正在发生。在密西沙加中部一所所谓的“名高中”,一个ESL班上清一色来自中国大陆的孩子,校方这么安排可能是便于管理。但后果呢?这些孩子除了上课用英文,写作业用英文,听说讨论完全可以接着用中文。可想而知,经过四年本地“名高中”,他们的英语水平能有多少提高?老牛不知道这些孩子的父母了不了解这个事实;而知道后又是如何感想的?毕竟孩子们将来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华人小圈圈的,是要在加拿大这个大社区工作生活的。

      其实,掌握语言技巧对孩子们来说仅仅是第一步,还要理解和掌握本地的文化风俗。这是必须的,但也是比较难的。老牛的小儿五岁移民加拿大,中文对他来说有问题,英语对他来说应该不成任何问题。可是,有一次和他的老师面谈时,他的老师诚恳地建议要让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的课外活动或体育活动或社区活动。为什么呢?他的老师说,有时他不太理解她说的笑话。无疑,小儿遇到了一位很负责任的好老师,她点出了很多华裔孩子的一个通病。华裔孩子聪明好学,华裔家庭重视教育,但大多数华人父母是技术移民,由于在中国接受的教育以及过去大多从事技术工作等原因,往往看重知识的获取,而忽视其它人文方面的教育。由于华人家庭的社会活动大多局限于华人社区,孩子们除了学校外,也很难有机会和其它族裔的孩子真正交流,以致学习成绩很好,却听不懂一个笑话。

      很多同胞移民的一个理由是为了孩子,但如果孩子的英语水平都没有真的过关,我们对得起自己移民的初衷吗?是不是真的是时候问一问自己:孩子的英语是否真的过关?但愿老牛不是杞人忧天。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骤是这句子有问题:Are your sure your kid good in English 壮语从句里没有谓语。
      • 老牛好象是名人,名人英语都这样。
        • 哦,看来我们的名气不够
      • 应该是"are you sure your kid is good at English?"
        • are you sure that your kid is good at English
          • 口语里用得到那么多that吗?
      • 这是表语从句!你在国内语法怎么学的?
        • 又钉上一个
        • “没事儿看看”没学会说话客气点?只知道抓机会挖苦人。怎么没见你写过象样的东西。
          • 接受批评,再不敢了。以后光看不说。
    • 不是语言的问题, 是文化和个人性格的问题.
      •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