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ZT)美国ABC的生活点滴--偶之管见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来源: 偶行偶素
ABC是AMERICAN BORNCHINESE。也就是第一代中国移民在美国所生的孩子。偶要讲的关于他们的一些点滴现状,是偶在生活中经历过或是观察到的。也许不能以偏概全,但多少还是有一些代表性的。这些现状也适合一些很小就随父母移民来美国的中国孩子。

这些孩子在美国出生长大,生活优裕,衣食无忧。总的来说,还算快乐。可是他们的生活范围很小。一方面受父母的中国文化的潜移默化,他们跟其他美国孩子有很大的差别;另一方面,他们在美国的学校接受教育,思想和行为上与父母辈也不一样。他们一生要过几关。第一关:上幼儿园,面临语言转换的问题;第二关:上小学,努力学习,成为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第三关:青少年期,寻求认同和归属感;第四关:大学阶段,扩大交友范围,以及恋爱婚姻问题。此后他们还会面临别的特殊问题,那就不在本文所关注的范围了。

一。幼儿期:语言转换
ABC们从生下来,跟父母生活的圈子很小。不少家庭因为妈妈在工作,可能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美国帮忙带孩子。因为自小在家父母家人都跟他们说中国话,到三岁左右去幼儿园,刚开始与老师和小朋友交流都很困难。连最简单的口渴,上厕所这样的事也不会告诉老师。好些妈妈都曾跟偶提到,每次去接孩子回家,都看到孩子孤零零地一个人在一边看着其他美国孩子疯玩疯跑,可怜巴巴的。当妈妈的心里很不好受。有时候干脆会不争气地流下眼泪。又怕被老师和孩子看到,只好极力忍着。

偶家三个孩子也经历了类似的情况。每当一个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偶早早地就要开始教他们一些必需的会话。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起初偶这当妈妈的心一直都是揪着的。担心他们在幼儿园听不懂,担心他们吃不惯那里的饭食,担心他们被欺负。虽说小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可是前几个月的时间孩子在幼儿园还是会吃不少苦头。三岁左右的孩子,都比较自我中心。在幼儿园为抢个玩具就会彼此推搡,互不相让。而我们的孩子连告状和向老师分辩的能力都没有。胆子小点的就只有被人欺负了。孩子的性格也会多多少少地受到影响。

虽说我们为人父母的想教孩子从小养成有礼貌,与人为善的文明性格。可是听到自己的孩子总是吃亏,心里也渐渐沉不住气了。到后来就对孩子说:如果别人抢你拿着的东西,不要让他抢走。不然就要抢回来!别人要是推你打你,你也要推回去打回去。可怜我家三个孩子性格都很温和。听我这样教他们,连连摇头,说:老师不准这样!偶说:老师说了不准这样,为什么别的孩子还是老欺负你?你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只有以牙还牙,打回去。下次那些孩子才不敢再欺负你。你们长那么高的个子,不要怕。在家这样教,还是没有用。毕竟孩子在幼儿园跟别人不一样。一个班二十四个孩子,只有两三个不是白人。只有不出风头地在幼儿园混时间。

其实孩子在幼儿园大部分时间还是快乐的。偶也尽量多到幼儿园去帮忙。在家也随时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状态,教孩子一些对付的办法。每次幼儿园开PARTY,我们都会准备最好最COOL的玩意儿送到学校分发给小朋友们。慢慢地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学到了彼此共享玩具等规矩,其他孩子也慢慢习惯了这个跟他们不太一样的孩子。彼此相安无事了,只是偶尔会有点小矛盾。我们的孩子也学会了对付的办法。要不了多久就能交上几个小朋友,渐渐地跟他们学到不少的英语口语。

我们所遇到的美国的幼儿园的老师,一般的休养还算差强人意,对我们的孩子也比较照顾。但也遇到过水平低的人。孩子刚送去几天,老师就公然在放学的时候把偶叫到一边,对偶说偶的孩子不懂英语,很麻烦,给她们几个老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负担。偶知道这所幼儿园很紧俏,排在等候名单上的家庭一长串。不知她对偶说这话有无劝我们退学,好让其他孩子进来的意思。偶听这话的来路和语气都不对。不给她再说后话的机会。赶紧给她解释:偶的孩子在美国出生,虽说我们在家主要跟他讲汉语,但他的两个姐姐都跟他说英语,他从小也是看英语电视长大的,听力没问题。一来这是他第一次进入一个集体的环境,二来我们夏天刚回中国去了两个月,他的英语丢了一些。不过只要给他点时间,他会跟上的。再说偶的孩子性格温和,从来不会像有的孩子一样去惹别人,抢东西,推人打人。所以偶觉得我们的孩子也不是最难管的孩子。不过我们会配合老师,在家多帮他学一些英语。相信他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的。而且我们一次就交了半年的学费,就是打算在这个幼儿园呆下去的。

那老师见偶说话滴水不漏,不是好惹的。也就不再说什么。而偶抓住感恩节圣诞节这样的机会就给四个老师都送上比别人送的价值更高的购物礼卡。以后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们一个劲地夸偶家孩子又聪明又乖,是其他孩子的好榜样。但是我们自己还是能看出我们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别。白人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三岁说话已经很流利了。幼儿园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让小朋友们席地而坐围成个圈,讲一讲自己或家里的新鲜事。别的孩子都可以哇啦哇啦地说几句。轮到我们的孩子就说不出来。幼儿园表演唱儿歌,别的孩子会大声地唱,而我们的孩子只是在那里伊喱呜噜地混。尤其是我们的男孩子,更是不怎么会唱。

二。小学阶段:努力学习
好歹从幼儿园毕业,该上小学了。孩子的英语与其他美国孩子比还是有挺大的一段距离。五岁的白人孩子有些已经会读一些简单的书了。特别是一些家庭环境好一点的孩子,阅读能力可达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说起话来也是头头是道,清清楚楚。而我们的孩子连简单的日常口语和词语可能都还有问题。

我们在家从三岁开始教孩子学中文,五岁开始让孩子学钢琴。英语就主要留给学校的老师去教。我们在家只是给孩子读一些儿童书籍。但是我们的孩子智力都是最好的。进小学不久,每个孩子都会接受智力考试。我们的孩子总能被选进只招智商在前百分之五的孩子的智力超常班,每周一个下午会与其他同样超常的孩子们一起,集中起来学一些不同于普通班的东西。从三年级起改成每周一天到GIFTED教育中心去上课。这种班里亚裔特别多,给人的感觉是亚裔孩子的智商大多挺高的。其实本地是个大学城,这里的亚裔多少都跟大学有联系,他们的孩子都是比较优秀的。一般的白人孩子都没法跟这些亚裔孩子比,更不要说其他种群的孩子了。

经过学前班(小学第一年)的学习,我们的孩子在听说读写上都会有飞跃的进步,渐渐赶上并超过其他孩子。小学前三年,我们的孩子的统考成绩越来越好,从第四年开始,可以说就会一直高居不下,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在各种比赛中也会频频拿奖。

这些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还比较轻松。一般家庭作业与年级成正比。一年级只需要做十分钟的作业,二年纪做二十分钟。依此类推。不过有的老师会自己加一些数学或阅读的额外作业,但都不多。有一点,这些孩子渐渐地被一个个老师培养成爱读书的孩子。课外要看很多书。他们的主任老师的教室里,都有一个小型的书库。书架上摆满了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这里面很多都是一批批的家长每年按老师开的书单买来送给老师的,或是老师自己通过其他渠道收集来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把书借回家去看。学校也有一个小图书馆,每周有一天各班集体去图书馆一次,每个学生一次可借两本书回家。每个城市还有比较大的图书馆,环境好。各种各样的图书应有尽有,开架自由浏览借取。还有电脑可以查书玩游戏。我家孩子都喜欢去图书馆。

华人的家庭,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和阅读,很多家庭都会给孩子开小灶,补数学。另外让孩子每周日到中文学校学中文。还有从四五岁开始,学钢琴小提琴游泳棒球武术等等,五六年级开始又有学校的交响乐团,BAND等活动。课外的时间排得满满的。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钢琴比赛,球类比赛,游泳队的比赛等等,没完没了。家长们忙完工作还要东跑西颠地送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课外课。很多人都知道国内的孩子学业很重,竞争激烈。其实在美国的这些ABC们和他们的家长也活得不轻松。他们面临的竞争也很激烈。大家都知道,要想挤进美国的名牌大学,很多时候我们华裔是在跟其他同样优秀的亚裔在竞争。非得出类抜粹不可。也许在美国没有像在中国那样迫切的生存竞争,但要出人投地却也不容易。也需要家长帮助孩子从小不断努力。

三。青少年期:寻求认同和归属感
到了十几岁的年龄。ABC们也像其他青少年一样,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开始跟华裔小范围以外的其他孩子接触来往,形成一个个的小团体。听说中学的孩子最怕吃午饭的时候没人跟自己坐在一起,孤零零地很尴尬。所以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抓住一些朋友,一起有说有笑地吃午饭。这期间有的孩子会故意掩盖自己的超常才能,PLAY DUMB。以免别人说自己是书虫(BOOKWORM)或NERD,因此找不到朋友。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他们会有甚至超过来自家长的影响,需要家长有策略地引导,也要帮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和交友的平衡关系。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很关心自己在学校是不是很受欢迎(POPULAR)。很多孩子在繁重的学习和课外活动之外,还要积极地加入学校的BAND,就是想寻求一种归属感。因为亚裔在学校是绝对少数,不可能是最受欢迎的人。我总是对女儿说,只要你有几个相好的朋友就行了。自己快快乐乐地做好自己的事,比别的什么都重要。

这个年龄的ABC们渐渐地对异性也会有些模糊的想法了。学校里其它族裔的孩子开始交男女朋友了。中国人的家教一般都很严,不许孩子小小年纪就谈恋爱。我知道的很多家庭都是交代孩子要等到上大学,甚至更晚才考虑。

中学和高中就在忙碌的学习比赛,和模糊而莫名的青春躁动中缓慢地过去。以前一直很听话的乖孩子开始跟父母顶嘴甚至吵架了,开始有自己的主意了,开始重视自己的隐私了。这是让父母最头疼的时候。怕孩子自以为是,误入歧途。怕孩子交友不慎,染上坏习惯。女孩子的父母更是担惊受怕,怕孩子出事。

高中毕业前,是最忙碌的时候。ABC们除了正常学习,还要选学很多AP课,就是提前选学一些大学的课程。同时联系大学。这是全家人的大事。父母也要花很多精力去查找各个大学的入学申请需要的材料和费用,以及从各种渠道可以找到的奖学金助学金等等,帮孩子参谋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这是关系到孩子一生要走什么路的重大决策,一般家庭都会很慎重地处理。


四。 大学阶段:扩大交友范围,以及恋爱婚姻问题


有一天,终于把孩子送到大学去了。孩子像小鸟一样飞出了父母温暖的窝。不在一个屋檐下了。做父母的从此睡不成好觉了。担心远在外地的孩子能否处理好学业和生活中的一切。也担心他们某一天会带一个什么样的爱人回家。可怜天下父母心!

ABC们从各自的中小城市和小环境进入美国的名牌大学,生活的圈子一下变大了许多,接触的人也是从全美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来的人,都是最优秀的人才。这时候,有的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的人突然面临从未遇到过的激烈竞争,有不胜重负之感。这时候过去十几年培养起来的心理素质就显出优劣来了。大学四年,以及以后为更高的学位奋斗的干劲如何,因人而异。

ABC们在大学里谈恋爱也显出个人的差别来了。有的人可能发现还是跟老美(白人)更有共同语言而找白人恋爱结婚生子。有的人,特别是从小上中文学校,主要跟华裔来往的人可能觉得还是跟中国人或华裔更接近,而找从大陆台湾香港等地来的中国人或在美国长大的华裔恋爱结婚生子。各取所需。人各有志,各有归宿。

ABC的下一代又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呢?不好说。。。说不好。。。生活就像万花筒,千变万化。各人有各人的缘分和命运,随它去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ZT)美国ABC的生活点滴--偶之管见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来源: 偶行偶素
    ABC是AMERICAN BORNCHINESE。也就是第一代中国移民在美国所生的孩子。偶要讲的关于他们的一些点滴现状,是偶在生活中经历过或是观察到的。也许不能以偏概全,但多少还是有一些代表性的。这些现状也适合一些很小就随父母移民来美国的中国孩子。

    这些孩子在美国出生长大,生活优裕,衣食无忧。总的来说,还算快乐。可是他们的生活范围很小。一方面受父母的中国文化的潜移默化,他们跟其他美国孩子有很大的差别;另一方面,他们在美国的学校接受教育,思想和行为上与父母辈也不一样。他们一生要过几关。第一关:上幼儿园,面临语言转换的问题;第二关:上小学,努力学习,成为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第三关:青少年期,寻求认同和归属感;第四关:大学阶段,扩大交友范围,以及恋爱婚姻问题。此后他们还会面临别的特殊问题,那就不在本文所关注的范围了。

    一。幼儿期:语言转换
    ABC们从生下来,跟父母生活的圈子很小。不少家庭因为妈妈在工作,可能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美国帮忙带孩子。因为自小在家父母家人都跟他们说中国话,到三岁左右去幼儿园,刚开始与老师和小朋友交流都很困难。连最简单的口渴,上厕所这样的事也不会告诉老师。好些妈妈都曾跟偶提到,每次去接孩子回家,都看到孩子孤零零地一个人在一边看着其他美国孩子疯玩疯跑,可怜巴巴的。当妈妈的心里很不好受。有时候干脆会不争气地流下眼泪。又怕被老师和孩子看到,只好极力忍着。

    偶家三个孩子也经历了类似的情况。每当一个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偶早早地就要开始教他们一些必需的会话。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起初偶这当妈妈的心一直都是揪着的。担心他们在幼儿园听不懂,担心他们吃不惯那里的饭食,担心他们被欺负。虽说小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可是前几个月的时间孩子在幼儿园还是会吃不少苦头。三岁左右的孩子,都比较自我中心。在幼儿园为抢个玩具就会彼此推搡,互不相让。而我们的孩子连告状和向老师分辩的能力都没有。胆子小点的就只有被人欺负了。孩子的性格也会多多少少地受到影响。

    虽说我们为人父母的想教孩子从小养成有礼貌,与人为善的文明性格。可是听到自己的孩子总是吃亏,心里也渐渐沉不住气了。到后来就对孩子说:如果别人抢你拿着的东西,不要让他抢走。不然就要抢回来!别人要是推你打你,你也要推回去打回去。可怜我家三个孩子性格都很温和。听我这样教他们,连连摇头,说:老师不准这样!偶说:老师说了不准这样,为什么别的孩子还是老欺负你?你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只有以牙还牙,打回去。下次那些孩子才不敢再欺负你。你们长那么高的个子,不要怕。在家这样教,还是没有用。毕竟孩子在幼儿园跟别人不一样。一个班二十四个孩子,只有两三个不是白人。只有不出风头地在幼儿园混时间。

    其实孩子在幼儿园大部分时间还是快乐的。偶也尽量多到幼儿园去帮忙。在家也随时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状态,教孩子一些对付的办法。每次幼儿园开PARTY,我们都会准备最好最COOL的玩意儿送到学校分发给小朋友们。慢慢地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学到了彼此共享玩具等规矩,其他孩子也慢慢习惯了这个跟他们不太一样的孩子。彼此相安无事了,只是偶尔会有点小矛盾。我们的孩子也学会了对付的办法。要不了多久就能交上几个小朋友,渐渐地跟他们学到不少的英语口语。

    我们所遇到的美国的幼儿园的老师,一般的休养还算差强人意,对我们的孩子也比较照顾。但也遇到过水平低的人。孩子刚送去几天,老师就公然在放学的时候把偶叫到一边,对偶说偶的孩子不懂英语,很麻烦,给她们几个老师增加了很多额外的负担。偶知道这所幼儿园很紧俏,排在等候名单上的家庭一长串。不知她对偶说这话有无劝我们退学,好让其他孩子进来的意思。偶听这话的来路和语气都不对。不给她再说后话的机会。赶紧给她解释:偶的孩子在美国出生,虽说我们在家主要跟他讲汉语,但他的两个姐姐都跟他说英语,他从小也是看英语电视长大的,听力没问题。一来这是他第一次进入一个集体的环境,二来我们夏天刚回中国去了两个月,他的英语丢了一些。不过只要给他点时间,他会跟上的。再说偶的孩子性格温和,从来不会像有的孩子一样去惹别人,抢东西,推人打人。所以偶觉得我们的孩子也不是最难管的孩子。不过我们会配合老师,在家多帮他学一些英语。相信他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的。而且我们一次就交了半年的学费,就是打算在这个幼儿园呆下去的。

    那老师见偶说话滴水不漏,不是好惹的。也就不再说什么。而偶抓住感恩节圣诞节这样的机会就给四个老师都送上比别人送的价值更高的购物礼卡。以后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们一个劲地夸偶家孩子又聪明又乖,是其他孩子的好榜样。但是我们自己还是能看出我们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别。白人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三岁说话已经很流利了。幼儿园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让小朋友们席地而坐围成个圈,讲一讲自己或家里的新鲜事。别的孩子都可以哇啦哇啦地说几句。轮到我们的孩子就说不出来。幼儿园表演唱儿歌,别的孩子会大声地唱,而我们的孩子只是在那里伊喱呜噜地混。尤其是我们的男孩子,更是不怎么会唱。

    二。小学阶段:努力学习
    好歹从幼儿园毕业,该上小学了。孩子的英语与其他美国孩子比还是有挺大的一段距离。五岁的白人孩子有些已经会读一些简单的书了。特别是一些家庭环境好一点的孩子,阅读能力可达到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说起话来也是头头是道,清清楚楚。而我们的孩子连简单的日常口语和词语可能都还有问题。

    我们在家从三岁开始教孩子学中文,五岁开始让孩子学钢琴。英语就主要留给学校的老师去教。我们在家只是给孩子读一些儿童书籍。但是我们的孩子智力都是最好的。进小学不久,每个孩子都会接受智力考试。我们的孩子总能被选进只招智商在前百分之五的孩子的智力超常班,每周一个下午会与其他同样超常的孩子们一起,集中起来学一些不同于普通班的东西。从三年级起改成每周一天到GIFTED教育中心去上课。这种班里亚裔特别多,给人的感觉是亚裔孩子的智商大多挺高的。其实本地是个大学城,这里的亚裔多少都跟大学有联系,他们的孩子都是比较优秀的。一般的白人孩子都没法跟这些亚裔孩子比,更不要说其他种群的孩子了。

    经过学前班(小学第一年)的学习,我们的孩子在听说读写上都会有飞跃的进步,渐渐赶上并超过其他孩子。小学前三年,我们的孩子的统考成绩越来越好,从第四年开始,可以说就会一直高居不下,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在各种比赛中也会频频拿奖。

    这些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还比较轻松。一般家庭作业与年级成正比。一年级只需要做十分钟的作业,二年纪做二十分钟。依此类推。不过有的老师会自己加一些数学或阅读的额外作业,但都不多。有一点,这些孩子渐渐地被一个个老师培养成爱读书的孩子。课外要看很多书。他们的主任老师的教室里,都有一个小型的书库。书架上摆满了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这里面很多都是一批批的家长每年按老师开的书单买来送给老师的,或是老师自己通过其他渠道收集来的。每个学生都可以把书借回家去看。学校也有一个小图书馆,每周有一天各班集体去图书馆一次,每个学生一次可借两本书回家。每个城市还有比较大的图书馆,环境好。各种各样的图书应有尽有,开架自由浏览借取。还有电脑可以查书玩游戏。我家孩子都喜欢去图书馆。

    华人的家庭,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和阅读,很多家庭都会给孩子开小灶,补数学。另外让孩子每周日到中文学校学中文。还有从四五岁开始,学钢琴小提琴游泳棒球武术等等,五六年级开始又有学校的交响乐团,BAND等活动。课外的时间排得满满的。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钢琴比赛,球类比赛,游泳队的比赛等等,没完没了。家长们忙完工作还要东跑西颠地送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课外课。很多人都知道国内的孩子学业很重,竞争激烈。其实在美国的这些ABC们和他们的家长也活得不轻松。他们面临的竞争也很激烈。大家都知道,要想挤进美国的名牌大学,很多时候我们华裔是在跟其他同样优秀的亚裔在竞争。非得出类抜粹不可。也许在美国没有像在中国那样迫切的生存竞争,但要出人投地却也不容易。也需要家长帮助孩子从小不断努力。

    三。青少年期:寻求认同和归属感
    到了十几岁的年龄。ABC们也像其他青少年一样,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同。开始跟华裔小范围以外的其他孩子接触来往,形成一个个的小团体。听说中学的孩子最怕吃午饭的时候没人跟自己坐在一起,孤零零地很尴尬。所以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抓住一些朋友,一起有说有笑地吃午饭。这期间有的孩子会故意掩盖自己的超常才能,PLAY DUMB。以免别人说自己是书虫(BOOKWORM)或NERD,因此找不到朋友。孩子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他们会有甚至超过来自家长的影响,需要家长有策略地引导,也要帮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和交友的平衡关系。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很关心自己在学校是不是很受欢迎(POPULAR)。很多孩子在繁重的学习和课外活动之外,还要积极地加入学校的BAND,就是想寻求一种归属感。因为亚裔在学校是绝对少数,不可能是最受欢迎的人。我总是对女儿说,只要你有几个相好的朋友就行了。自己快快乐乐地做好自己的事,比别的什么都重要。

    这个年龄的ABC们渐渐地对异性也会有些模糊的想法了。学校里其它族裔的孩子开始交男女朋友了。中国人的家教一般都很严,不许孩子小小年纪就谈恋爱。我知道的很多家庭都是交代孩子要等到上大学,甚至更晚才考虑。

    中学和高中就在忙碌的学习比赛,和模糊而莫名的青春躁动中缓慢地过去。以前一直很听话的乖孩子开始跟父母顶嘴甚至吵架了,开始有自己的主意了,开始重视自己的隐私了。这是让父母最头疼的时候。怕孩子自以为是,误入歧途。怕孩子交友不慎,染上坏习惯。女孩子的父母更是担惊受怕,怕孩子出事。

    高中毕业前,是最忙碌的时候。ABC们除了正常学习,还要选学很多AP课,就是提前选学一些大学的课程。同时联系大学。这是全家人的大事。父母也要花很多精力去查找各个大学的入学申请需要的材料和费用,以及从各种渠道可以找到的奖学金助学金等等,帮孩子参谋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这是关系到孩子一生要走什么路的重大决策,一般家庭都会很慎重地处理。


    四。 大学阶段:扩大交友范围,以及恋爱婚姻问题


    有一天,终于把孩子送到大学去了。孩子像小鸟一样飞出了父母温暖的窝。不在一个屋檐下了。做父母的从此睡不成好觉了。担心远在外地的孩子能否处理好学业和生活中的一切。也担心他们某一天会带一个什么样的爱人回家。可怜天下父母心!

    ABC们从各自的中小城市和小环境进入美国的名牌大学,生活的圈子一下变大了许多,接触的人也是从全美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来的人,都是最优秀的人才。这时候,有的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的人突然面临从未遇到过的激烈竞争,有不胜重负之感。这时候过去十几年培养起来的心理素质就显出优劣来了。大学四年,以及以后为更高的学位奋斗的干劲如何,因人而异。

    ABC们在大学里谈恋爱也显出个人的差别来了。有的人可能发现还是跟老美(白人)更有共同语言而找白人恋爱结婚生子。有的人,特别是从小上中文学校,主要跟华裔来往的人可能觉得还是跟中国人或华裔更接近,而找从大陆台湾香港等地来的中国人或在美国长大的华裔恋爱结婚生子。各取所需。人各有志,各有归宿。

    ABC的下一代又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呢?不好说。。。说不好。。。生活就像万花筒,千变万化。各人有各人的缘分和命运,随它去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这些人在大学的朋友很多华人
    • 白色主流里的一条黄鱼(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白色主流里的一条黄鱼
      (“管窥美国主流社会系列”结束篇)
      爱河鱼饵

      美国主流社会绝不是美国的上流社会。明星,政客,医生,律师,金融经济人,企业家只是美国社会的一小部分人,虽然他们拥有着美国社会大部分的财富。因他们的生活方式每日被大量报道于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媒体上,让人觉得好象这就是美国的主流社会,这实在是一种误导。美国的主流社会其实是由那些大多数沉默的,勤劳努力的,早九晚五艰辛地维持一房两车三保险的低中产阶级们组成的。他们的家庭年收入范围是3-13万。(东西两岸大城市夫妻两人工作,收入在13- 25万的也应归于此阶层)这里面白人大约占50%,其它各族裔相加占50%。

      当我们今天大陆第一代靠知识移民的华人正为自己不能溶入管理阶层,社会上层而自怨自艾时,白人们正极度妒忌我们才第一代移民就摆脱了餐馆,洗衣店,杂货铺的低收入光景,以强大的智力优势抢走了他们高科技的金饭碗;当我们正为如何应付文化差异而苦恼时,他们正羡慕华人的再穷也不负债的民族传统和丰厚的银行存款;当我们正为孩子如何学好中文,SAT考满分烦闷时,他们正为孩子未婚先育,枪支,酒精,毒品发愁;当我们的主妇们正抱怨老公加班,上网,看球而不管家务时,我们邻居的白领丈夫已经在为维持体面的中产家庭生活水准,而在星光下开始第二份蓝领小时工了。我们因不够了解真实的美国人主流社会,而将媒体光环中美化过的上流社会误当做主流社会而盲目地抬高了。

      盎格鲁萨克逊人,是我见过的最要面子的人种。在公司的午餐桌上,有外种族人在场的地方,他们绝对不外扬白人的家丑,只是高谈棒球,美式足球,高尔夫球,曾经的明星,政治逸闻,祖辈流传的幽默笑话,让外国人或者听不懂或者没兴趣加入他们的夸夸论谈。但是在少有外种族人与之出入的专业酒吧,高档美容理发店,他们才伤心露出真实一面,敞开心蜚倾倒里面的苦水。因为面子,星吧克咖啡在白人上班一族人中大行其道;因为面子,白人小费平均付到15-20%;因为面子,同一类衣服白人要买上六七件;因为面子,八十岁的寡居老太每月要花120元在头发吹剪洗理上;因为面子,他们在豪华毕业典礼或婚礼花尽最后一个便士,然后默默加入信用卡高利贷债务大军。在外人看见的地方,他们将自己种族的优秀方面尽善尽美地表现出来,在外人看不见的地方,他们酗酒浇愁,刮骨疗伤。用一袭长满虱子的华丽外袍来形容这个主流社会比较恰当。美国是世界上最滥用药片的国家也可见一斑,若不是亲眼所见,我不绝敢想象一个20岁的看似正常美丽的白人女孩每天要靠安眠药片入睡,隔天要用镇痛剂对付头疼。问何故?曰:你不能也不想听我的问题和烦恼。

      我理解的溶入美国社会,不是要随从白人的异我族类的生活方式,而是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人情,精彩活出自己族裔的优秀品德和善良天性。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不论身在何方,“参与”是将自己融入一个主流社会的最佳捷径。当我为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长联谊会提供义务咨询;当我勇于在一个相识不深的白人少女未婚妈妈生活最困难时,开出无偿资助的支票;当我在一个白人同事旅游回来,下周工资单还没有发出时,跟她悄悄说自己有些余款可以借给她先周转时,我就觉得自己主动溶入了这个社会。当我到当地救火站参加邻居联席会议举起投票的右手;我在为社区的学校募集新建玩耍场地短缺资金;我在每年一度庆贺“当地日”走在游行队伍中;我和街角老太太一同聊天议论选举,到附近农庄买一瓶缝蜜,送给老农一小串中国结,到美国邻居家做客带上青岛啤酒;我在七月四日门前自愿挂起美国旗;我全心全意感谢并自豪地使用,包括我纳税款在内建立的社区新图书馆时,每做这一些小事我都觉得自己是溶入了美国社会的。溶入美国社会其实并不难,只要你不把自己当外人,美国人天真直率大度的天性就自然包容了你,因为这本是一个由各国移民组成的大熔炉国家,不过是先来后到而已。

      当我不再抱怨头上升迁的“玻璃天花板”,而是庆幸自己不用去处理黑白雇员中那我们中国人闻所未闻的麻烦时;当我在俭朴生活中节省余钱奉献资助美国人需要的时;当我在做义工握着无家可归的“白色垃圾”们的手听他们说,你是第一个握我手的东方人时;当我雇佣当地农民剪草,施肥,铲雪,照看孩子后感谢地将钱付给他们时,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社区的主人而不是客旅。把自己的税单主动如数纳给政府,因为我感恩这方地土养育了我这个外乡人。主人的心态是“给予”而不是 “索取”,我对这个社会不能给出金钱就给点时间,不能给出时间就给个微笑,不论给点什么予周围的人,对这一片你生活的土地有热爱,有责任,有索取,有奉献,有眼泪,有欢笑,我就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尽管我从没打算终身加入美国国籍,但我从心底深处真诚地将这个国家当做自己的家,爱这个国家的土地和人民。

      当星条旗永不落歌声响起,我也感动地将右手放在胸口,毫无虚假地美国人一样热泪盈眶,当我用英文和美国教会的信徒跪在一起为纪念911祷告时,我的心告诉我自己真正融入了这个叫做美国的主流社会。“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当诗人讴歌他的大堰河保姆时,哈德逊河谷的活水正滋润着我这个中国人的身心魂体,这方水土同样赋予我智慧和健康。冲破种族偏见的藩篱,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是我的兄弟姊妹父老乡亲,因为我信仰美元钞票上镌刻的那个上帝!我知道那是一种来自天上的爱让我内心涌出爱泉,冲我轻松地溶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汪洋,并成为其中一条快乐的小黄鱼。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