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5)齐秦——一匹孤独的狼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齐秦是我们大陆耳熟闻详的一位流行歌手,他的歌声曾经伴随我们度过整个青春期,而他的歌声里最为动人的就是记载了我们难忘的青春期情结:反叛中的孤独和晦涩的初恋,而今这一切正在离我远去,他的歌声也正从我的记忆里淡去,而今,再重听他的歌,勾起了我对往昔的回忆,翻开了尘封已久的青春日记……
  齐秦真正树立自我的音乐风格是在1985年出版的他个人第二张专辑《狼》(第一张为一张民歌专辑《又见溜溜的她》(1981),可能是受了他姐姐的影响,但反响不大),他退伍回来后,当时台湾乐坛正是风景独好,许多有创造力的乐队和乐手都在那时初露头角(如庾澄庆、赵传各自都在不同的乐队里玩摇滚),齐秦也和一些音乐同好组了一个乐队“虹”,期间推出了他的第三张个人专辑《出没》,这两张专辑里的摇滚味较重,而他的主要音乐风格几乎也展现出来,大体可称之为“抒情摇滚”,或是叫Pop-Rock,当时也正是欧美流行摇滚乐队最红火的时候,在1987年出版的《冬雨》,更是让齐秦红遍了整个台湾和大陆,其实我们最初听到齐秦的歌大多是从这张专辑开始的,最受欢迎的却是一些爱情民谣小品,如“大约在冬季”、“原来的我”、“太阳雨”、“花祭”、“外面的世界”……这成了齐秦早期作品里最成功的一个标志,只需怀抱一把吉他,坐在青草地上就可弹唱,accousic是最容易打动学生的,而且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一个与齐豫一样动人的嗓子。
  随后,齐秦成立“虹”音乐工作室,并在这个工作室里出版一张最出色的作品《纪念日》,虽然在歌曲的意境上变化不大,但在编曲上,较之前三张专辑就更为精巧和丰富些,虽然它的流行程度并不如《冬雨》,但在音乐风格上,是他所有音乐作品里最独特的一张,这与“虹”的其他成员(涂德昌、刘天建)的协助是分不开的,我仍记得春节晚会上齐秦唱的就是这张专辑里的“荒”,“虹”(在我的心中有一道的彩虹,在年少忧郁里几度的出现;在我的心中有一道的彩虹,在无知的岁月里几度的出现)贴近了我们年少孤独而又敏感的心。“给未来的孩子”反衬是我们对未来的担忧和不愿长大的少年维特的烦恼。
  齐秦随后的专辑开始了一个长长的爱情表白,从《爱情宣言》至《柔情主义》为齐秦的热恋篇章,而《无情的雨无情的你》至《痛并快乐着》为齐秦的失恋畅怀,而后的两张闽南语专辑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虽为翻唱,但自有他个人的韵味,那首日本歌谣被他改为“怀念的播音员”和台东曲“青蚵仔嫂”是最为出色的两首改编翻唱。
  到了九八年,在《我拿什么爱你》实在让人失望,不仅绝大多数歌曲都非他本人作曲(以前他的经典几乎都是他作曲的),除了他和他的老搭档词作者李格弟合作的一首“猫眼看人”外,无一可入耳,而且他人做的情歌也完全非齐式情歌风格(伤心的柔情),屈指一算,齐秦也快进入不惑之年,为何还在爱情的潮水里翻来覆去,勉强为了商业上的打算而为之,只能让他的音乐越来越失去色彩和光泽。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转贴文章:台湾歌手图鉴(1)罗大佑——吟游诗人和布道者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一个来自乡下的少年在台北跌跌撞撞地在各个唱片公司推行着他的小样,最后在一家新近成立的唱片公司:滚石公司发行了了这张专辑:《之乎者也》,正如这张专辑文案所言“这里没有不痛不痒的歌,假如不喜欢的话,请回到他们的歌声里,因为这中间没有妥协。”,在这张专辑里我们第一次听到了一个真实记载下我们青春期的声音,他的独特的嗓音和民谣式的曲调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这里有我们的“童年”的欢乐和少年的烦恼还有那青春期的多愁善感“光阴的故事” 和我们少年的独有的世界观和爱情观“恋曲1980”,罗大佑的这张处女作如同一本真实的像册,里面有他的眷恋“乡愁四韵”(词取自余光中的诗),他的批判 “鹿港小镇”(这里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这张专辑不但“有如在台湾乐坛投下了一颗原子弹”,我相信在二十世纪的华语流行乐坛上也会留下一个里程碑位置。
      罗大佑相对崔健而言,他的步调更为平稳和扎实,周围的环境也许更能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创作上,在1983年,他又推出了他的第二张专辑《未来的主人翁》,这张专辑的封面依旧保持了他那一副反叛和孤独的形象——长发、墨镜和冷漠的表情,这也与他音乐中所表达的愤怒和批判息息相关,在这张专辑里,他显得更为成熟,“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他所批判和嘲弄的不仅只是台湾社会种种“现象七十二变”,我们也能清楚地感受到那无处不在的“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和“电脑儿童/钥匙儿童” 而且在这张专辑里罗大佑站在了远远的地方唱出了一个台湾不敢面对和承认的现实“亚细亚的孤儿”,他对两岸敏锐的关注使得我们在以后的许多歌曲里听到了他独有的诠释(这也是我非常喜欢他的一个原因),罗大佑天才般的对词曲非凡的驾驭能力还体现在“青春舞曲”上,当我们听到“我的青春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时,心中的感触已在歌曲外得到了延伸和思索。同时这张专辑也是罗大佑以后迈向幕后制作的一个转折点,他担当了全部词曲创作、大部份的编曲和配器。
      有人把罗大佑的创作生涯分为了四个时期,在1981-1984被称为“黑色时期”,而作为黑色时期的结束作品就是“家”,这张专辑延续了前两张专辑的风格,并蕴涵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关于家所牵引出的爱情,或者说大部分歌曲都是与爱情有关,“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我所不能了解的事”(里面只有一句话我特别欣赏‘拿一支铅笔画一个真理,那是个什么样的字’)、“家Ⅰ”、“家Ⅱ”等,但从“青蚵嫂”和“吾乡印象”里,我们还是能感受到罗大佑独有的离愁。
      罗大佑的第二个创作高峰应该是出现在1988年发行的《爱人同志》专辑里,在这张专辑中,他早期的激烈的讽刺和批判变成了意味深长的隐喻,他对社会问题和两岸的关注依旧未改,但他把这种感触换成了绝妙的讽刺,从“爱人同志”到“你的样子”、“暗恋”,他巧妙地把爱情嫁接到政治,以表象化的语言对当时的……进行了畅快淋漓的批判。他所关注的不再是台湾,而是整个“黄色脸孔”,所以我们听到了他的“京城夜”中对首都的深邃的描述。
      可惜我们引进时将它改为了“恋曲1990”,并流传于大街小巷。这也许就是我们大陆唱片公司愚蠢的“游戏规则”,为什么删掉“东方侏儒”!
      在1989年,罗大佑开始登陆香港,并有了他的合作伙伴意大利人“花比傲”,所以在后期的罗大佑作品集中,我们都能听到那起初好听,后来烦了,最后反胃的曼陀铃声,花比傲为罗大佑的音乐增加了管弦乐、键盘和程式合成。罗大佑的音乐变得更有层次感和丰富了的音色(花哨和轻浮?),其实在1991年《原乡》(台语专辑)和1991年《皇后大道东》、1992年《首都》(粤语专辑)中,这种变化是让我们感到惊喜和愉悦的,在这三张分别见证了大时代下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社会意义很强的专辑里,我们在配器和编曲的人名里都见到了这个意大利人的名字,他是多才多艺的,甚至可以担任弦乐指挥,但他的“多” 才也削弱了罗氏音乐的本色,但不管怎样,在《原乡》里的“大家免着惊”、“火车”、“长征”、“原乡Ⅰ、Ⅱ”、“母亲”都是乡土题材的精品。而“皇后大道东”、“飞车”(虽曲与火车一样,但总感觉林夕的词更精彩一些)、“亲亲表哥”(林夕的词写得太痛快了)、“首都”也可谓是将罗大佑的社会政治意识一览无遗。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2)黄舒骏——音乐精灵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一个来自校园的歌手和被罗大佑的歌声所吸引和决定要超越罗大佑的歌手,一个类似于“加菲猫”的歌手在歌曲里不停地嘲弄着青春、男女恋爱、两岸政治、歌坛偶像……所有的一切可以嘲弄和挖苦的对象和应该嘲弄的事物都在他的嗓子里“无地自容”,这种恶作剧的歌曲不仅在台湾罕见而且在整个华语歌坛也不多见,但他的“恶作剧”与罗大佑的“批判”是不同的两个类型,前者让我们感到是“恶作剧”后的快感和惬意而后者给我们是沉重和反思,孰高孰低,我想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论,我只能说同类者亲,我认为他在诠释爱情上已经超越了罗大佑。
        在1988年,黄舒骏从校园毕业并加入了福茂唱片公司,当时他是作为一个校园民谣歌手加入了歌坛,而在同年推出的《马不停蹄的忧伤》,在这张专辑里,他在文案里正式提出了要超越罗大佑,并且以让人佩服的音乐证明了自己狂妄但有才,同样是一张记载了青春期声音的专辑,但我自己是最为欣赏这张专辑甚过《之乎者也》,只因它记载了青春期的失落、忧伤、孤独和单恋,“未央歌”(未央歌的背景实际上来源于在台湾很有名的一部同名小说,歌中出现的人名都是书中的人物。这部小说其实解放前就有了,在台湾可说是受过一定教育的人大多都读过)里所记载高中兄弟各散东西、人事全非的感伤,谁不曾经历过?“马不停蹄的忧伤” 里的对爱情的感伤和独特的质朴和粗糙的少年情怀是能够勾起我们对逝去的回忆?而“听不懂的话”也是少年情怀所独有的感觉。而其实这张专辑是他所有青春期作品和音乐历程的一个最好的总结。
        黄舒骏所带来他自我独特的音乐风格和题材在台湾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当然这也为他更好地创作音乐提供了一个好的客观条件,于是在1989年他的第二张专辑《雁渡寒潭》可谓是他总结整个学生时代(国中、大学时代)的完美答卷,他的幽默、敏锐、机智和独特的音乐天分都在这张专辑里完全释放,而且这张专辑所表达的爱情、政治观也在学子中得到了共鸣和肯定,而且,他的制作和编曲的才能也得到了音乐界的肯定,这也是他在入伍前所带给大家最好的一份音乐作品,无论是在“恋爱症候群”里所描述的我们年轻时对爱情的盲目和单纯、幼稚和难以抑制的荷尔蒙情结而引发他那事后诸葛亮的讽刺、挖苦、嘲弄和末尾的深情感触都是可谓精彩和深刻——“我认识很多人,以不断的恋爱,试图接近上帝”,在“她以为她很美丽”中,我们第一次在歌曲中对“酸葡萄”式的少年情愫得到了同感和阿Q 式的满足,他对我们的少年情愫进行了几乎完美的刻画——“这首歌隐藏着一颗愤怒的酸葡萄,心情激动又疲倦”,“我们被教育成一种期待落空的成果——适度的安慰自己,也适度的讽刺他人”。而在“雁渡寒潭”里,我们听到的是他音乐的丰富变化和更加成熟的音乐理念,而“三跪九叩”差点使我笑出声,我不知这是他对台湾政治的讽刺还是对几千年的中国儒家政治的洞察和了解,总之,我以为这是黄舒骏六张专辑里最值得谈论和收藏的一张专辑,如果有经典之说,请允许我斗胆说:“这绝对是一张经典”。
        从1988到1998的DECADE里,我们听到了黄舒骏独特的歌声,他的音乐是可以从头再重新鉴赏,他的六张专辑里几乎没有一张水准低下和参差不齐,他的音乐富于变化和讲究旋律,并与台湾本土音乐一脉相承,我们曾想过“罗大佑之后谁能担当这个历史的音乐见证人”,我想也许就是这个音乐精灵,他是被赋予诗人的称号的,也许“嘲弄”作为他歌词中最醒目的亮点也正是他的不足和缺憾吧!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3)陈昇——率真音乐的“魔鬼”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一个有着与罗大佑相似的背景的青年在台北踏上了一条与罗大佑相似的道路,他的嗓音也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情,但与罗大佑有别的是他的音乐和他所处的时代。在1988年的5月,陈昇的首张专辑——《拥挤的乐园》出版,在这张蕴涵了陈昇的个人自我的思想和感触的专辑里,充满了他的反流行、颓废、自由和放纵的歌声,这张专辑在学生和一些乐评的眼里成了一个不媚俗文化象征,它虽然有些粗糙,但却极为真实,并且整张专辑的歌曲都是一脉相承,真实地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个人世界,这也为他的音乐风格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和起步。
        于是在1989年的4月,唱片公司为了挖掘和包装这个颇具音乐天赋的歌手,展开了一系列的宣传攻势,在这张专辑——《放肆的情人》出版同时,陈昇的散文集“9999滴眼泪”同时上市,并且还伴随了他所主演的一部电影《太保的五个朋友》和在电视上的一个运动饮料的广告片。
        这张专辑在各电台的主打歌“我的明天”(与赵传合唱)也为《太保的五个朋友》主题曲,他在电影里扮演了一个模范生,而他的广告歌——世界的主人,也是一个励志题材,他的形象被包装得惨不忍睹,而他在首张专辑所带来的真诚也得到了怀疑,而他的偶像之路也宣告失败,这也是一个公司包装的苦果,陈昇也品尝了其中不由自主和忘记自己的苦涩。整张专辑唯一值得一听的是“温柔的迪化街”、“呜哩哇啦ROCK'N ROLL”。 在此张专辑后,陈昇又回到了起点。
        陈昇开始有些沉默,他也许在默默蕴涵反击的力量,终于在1989年12月出版的一张不含任何商业因素的专辑《新乐园》里,他的“细汉仔”一歌成了整张经典专辑中的经典,在近五百字的描述了一个南部少年来到台北在社会底层生活挣扎的故事,他对词曲的驾驭能力完全超越了同一张专辑的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建、张洪量、赵传等歌手。同时这首歌也未能通过新闻局的审查而被禁播。陈昇自己非常满意自己的这首作品并多次选入进了他后来的专辑里。而且他的音乐工作室就起名叫“新乐园”。
        在1990年的9月,陈昇的第三张专辑——《贪婪之歌》出版, 这张专辑正好为宝岛填补了在罗大佑走后留下的社会意识音乐的空白。其主题歌非常值得我们回味和思索。
        在1991年8月, 陈昇的个人音乐工作室“新乐园”推出了他的第四张专辑——《私奔》,在此阶段陈昇的创作才华得到了充分验证,在1992年7月的电影《无言的山丘》中与李正帆合作电影配乐“纠缠”,并与同伴组成“新宝岛康乐队”出版了首张专辑(台语),在11月出版的第五张个人专辑《别让我哭》,在这几张专辑里他尝试了多种音乐形式:配乐、台语、客家语、日语、京剧、原住民歌等,其间的佳作屡见不鲜:“连邦!我的乡”、“西门浪子”、“黑水沟”、“龙舞”、“一百万”、“坏子”等,充分反映了他的社会政治意识和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心声。
        随后,陈昇把自己更多的心血放在了“新宝岛康乐队”的台语专辑上,在此乐队的四张专辑里,我们体会到他那颗敏锐的底层之心,他几乎都是站在一个比“鹿港小镇”更为黑暗的下层批判了这个光怪突离的商业世界所缺乏的公正、怜悯和丧失人性,这也是他与罗大佑非常显著的差异:他更象一个真实的魔鬼而非一个人文的布道者。
        在1995-1997年,他的最佳作品不是我们引进的《夏》和《六月》,恰恰是我们出于某种考虑而未引进的《恨情歌》,在这张专辑里,我是张着嘴听完第一遍的,它的音乐风格和词曲完全出人意料,也可以说是异常精彩,这张专辑可以为陈昇最值得回味和思考的经典,它决非一个简单的“恨”,而是对我们所处的商品作坊的包装音乐一次不顾后果的反击和对我们的音乐启迪!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4)张洪量——学子的音乐情人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张洪量,第一次真正走进我的心灵,是在那张《新乐园》里的“孔子不要打我”里他的愤怒,这首歌彻底改变了我对他的初浅认识——“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后在D版市场里对他的苦心寻觅,终于得到了答案:
        张洪量是成长于80年代末的一个创作歌手,并且在电影和音乐上都颇有建树,他的首张专辑是于1987年8月出版的《祭文》。在这张专辑里,他的学子气质展现无遗,他的独特的青春感受真实而感人,值得我们回味和品尝的歌曲如“祭文”、“我想我疯了”、“中国的小孩”,这张专辑蕴涵了他的(或是我们大家的)青春期的爱情、社会、政治……感触。这张专辑更象一本诗集,歌词写得异常真实和感人。
        随后在1989年2月出版的一张合集《美丽新世界》里,他无心创作的一首情歌“你知道我在等你吗”让他大红大紫,其流行性可以覆盖了整个台湾、香港和大陆,随后,也许是唱片公司看出了他歌曲的流行潜质,也许是他本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和更自由的空间,他作品里的情歌数量开始增加,他的爱情触觉也重复地在几首歌里反复体验,在1989年7月出版的《心爱妹妹的眼睛》中,他的情歌“在意的并不是你的美”、“心爱妹妹的眼睛”、“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几乎重复着同一个爱情故事,而且他似乎要对爱情下一个全面的定义,各类失恋、单恋、热恋都来啦,:-( 什么“我爱你”、“从一而终,对你”但有一个精彩的题材被他借用了“情人岗七十二烈士”,xixi......其含义不言而喻。
        后来听说,他看了唐朝“太阳”的MTV很受感触,加上可能是失恋的缘故,就跑到新疆采风和寻找音乐灵感去了,在1990年12月出版了他的第三张专辑《蜕变》,但到底还是没蜕变成功,还是对失恋刻骨铭心呀,:-P 专辑里的几首情歌又流行了一阵子,什么“罪人”“分手的那一夜”、“美丽花蝴蝶”,但这张专辑后半部却较为独特,首首都是值得一听的,并且情人岗开始成了张洪量的连续剧本“情人岗第一乐章-中国人海”,“失真”也不错。
        随后,在1992-1995年的四年里,可能是因为他的思想上的变化(成熟),这段时期,他对于社会政治方面的题材特别显著,也可能是他有了一些名气和地位,可以更自由表达自我的思想的缘故(唉,商业社会就这样啊),反正他的“情人岗”系列、“这个种有种”、“邋遢姑娘”、“刺青”、“领袖”、“老子有理”……都是很不错的经过思索的厚积薄发之作,当然在这几年里,他又跑了一回,不过在这三张专辑里,我个人认为最精彩的应是他的95年作品——《老子有理》,最为精彩,还记得当时,我们所发生的那件大事吗?他作为音乐人做出了他应有的反应。
        然后,他又跑了,不过这次好象是跑远了些,他去纽约艺术学院进修他所爱好的电影艺术(注意:他以前的“难以作摸你的心”的MTV就是他执导的),三年后,又回来,并带给大家一张“精选+新作”作品,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滚石为了打开唱片市场惯用的商业手段,所以里面堆积了他的曾经流行的所有情歌,还有再加上与现在大红大紫的“全身”莫文蔚的合唱作品,听完这张专辑,我似乎摸索出了商业音乐规律性的东西。^-^ 幸好这张专辑还有人想要!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5)齐秦——一匹孤独的狼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齐秦是我们大陆耳熟闻详的一位流行歌手,他的歌声曾经伴随我们度过整个青春期,而他的歌声里最为动人的就是记载了我们难忘的青春期情结:反叛中的孤独和晦涩的初恋,而今这一切正在离我远去,他的歌声也正从我的记忆里淡去,而今,再重听他的歌,勾起了我对往昔的回忆,翻开了尘封已久的青春日记……
        齐秦真正树立自我的音乐风格是在1985年出版的他个人第二张专辑《狼》(第一张为一张民歌专辑《又见溜溜的她》(1981),可能是受了他姐姐的影响,但反响不大),他退伍回来后,当时台湾乐坛正是风景独好,许多有创造力的乐队和乐手都在那时初露头角(如庾澄庆、赵传各自都在不同的乐队里玩摇滚),齐秦也和一些音乐同好组了一个乐队“虹”,期间推出了他的第三张个人专辑《出没》,这两张专辑里的摇滚味较重,而他的主要音乐风格几乎也展现出来,大体可称之为“抒情摇滚”,或是叫Pop-Rock,当时也正是欧美流行摇滚乐队最红火的时候,在1987年出版的《冬雨》,更是让齐秦红遍了整个台湾和大陆,其实我们最初听到齐秦的歌大多是从这张专辑开始的,最受欢迎的却是一些爱情民谣小品,如“大约在冬季”、“原来的我”、“太阳雨”、“花祭”、“外面的世界”……这成了齐秦早期作品里最成功的一个标志,只需怀抱一把吉他,坐在青草地上就可弹唱,accousic是最容易打动学生的,而且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一个与齐豫一样动人的嗓子。
        随后,齐秦成立“虹”音乐工作室,并在这个工作室里出版一张最出色的作品《纪念日》,虽然在歌曲的意境上变化不大,但在编曲上,较之前三张专辑就更为精巧和丰富些,虽然它的流行程度并不如《冬雨》,但在音乐风格上,是他所有音乐作品里最独特的一张,这与“虹”的其他成员(涂德昌、刘天建)的协助是分不开的,我仍记得春节晚会上齐秦唱的就是这张专辑里的“荒”,“虹”(在我的心中有一道的彩虹,在年少忧郁里几度的出现;在我的心中有一道的彩虹,在无知的岁月里几度的出现)贴近了我们年少孤独而又敏感的心。“给未来的孩子”反衬是我们对未来的担忧和不愿长大的少年维特的烦恼。
        齐秦随后的专辑开始了一个长长的爱情表白,从《爱情宣言》至《柔情主义》为齐秦的热恋篇章,而《无情的雨无情的你》至《痛并快乐着》为齐秦的失恋畅怀,而后的两张闽南语专辑倒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虽为翻唱,但自有他个人的韵味,那首日本歌谣被他改为“怀念的播音员”和台东曲“青蚵仔嫂”是最为出色的两首改编翻唱。
        到了九八年,在《我拿什么爱你》实在让人失望,不仅绝大多数歌曲都非他本人作曲(以前他的经典几乎都是他作曲的),除了他和他的老搭档词作者李格弟合作的一首“猫眼看人”外,无一可入耳,而且他人做的情歌也完全非齐式情歌风格(伤心的柔情),屈指一算,齐秦也快进入不惑之年,为何还在爱情的潮水里翻来覆去,勉强为了商业上的打算而为之,只能让他的音乐越来越失去色彩和光泽。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6)补遗篇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1、蔡琴:蔡琴的嗓音一直被公认为“最有味道”的,她那低沉、淳厚的嗓音是记录台湾民歌时代最好的见证。特别是她80年代的几张专辑无一不是台湾民谣佳作,可惜她在 90年代转型后,由一个极具古典气质变成了一个寂寞伤心的都市女性后,风光不再(个人意见)。其实象这类嗓音优美的女歌手(包括齐豫、苏芮等),其音乐作品的好坏很大程度依赖于她的合作者(制作人、词曲作者、编曲)。象她80年代与吴楚楚、李寿全合作的几张专辑无疑会是不会因光阴消逝褪色的佳作。在《出塞曲》(1981)、《此情可待(最后一夜)》(1984)里有最让我感动的蔡琴。听过她的“读你”、“蝶衣”、“过尽千帆”、“油麻菜籽”,她的嗓音不再是一个个简单的音符,而换做了一个个极赋诗意的暇思,给我带来了回味无穷的享受。所谓“绕梁三日”,也许正是这种感觉吧。
        2、李亚明:如果有可能,我很愿意把这位歌手介绍给大家。无力成文的原因是对于他的了解实在太少,寥寥数语,难以凑成一篇短文。而且,他的歌自己也听的不多,只在高中时听过他的一张名叫《酷》(1987)的专辑,当时听完后感觉非常奇怪,想把这张专辑里的歌词写到一篇名为“代沟”的命题作文里(自然挨了语文老师一顿数落)。“什么时候学会的一种心情叫做酷,不轻易的动情像是一种冷血动物”,而“最后的辉煌”成了自己高考前每日面对无数模拟题时的无奈的呤唱。李亚明的嗓音、音乐并无什么特殊或是精心雕琢的感觉,反而是由一些平淡、暗淡的琐碎小片段链接而成,但这种感觉就象电影里的黑白影片。每一次重温,都会有一些苦涩与甜蜜交织的感触。在97年,他退出歌坛时推出的一张《永忘了歌坛》里,我又找到一首相同感觉的歌“成长”(越来越平凡叫做顺其自然,越来越认命那叫做—— 成长),难忘李亚明不如说是难忘自己正在已经消逝的青春罢了。这位歌手虽然在1983-1997年的歌唱生涯里,没有大红大紫过,但我想总有一些人会记得、怀念他。最后别忘了这张专辑的制作人齐秦所显露出的幕后音乐才华,台湾80年代的台前幕后音乐人(象齐秦这种身兼数职的全能音乐人如:李宗盛、马兆骏等)也是一道台湾流行音乐瑰丽的风景线。
        3、齐豫:她的歌声是我们最早听到的港台流行歌曲之一,她的《橄榄树》曾被许多的大陆流行歌手翻唱过(自然都没她唱的好),而且她的歌声还带来了一位擅长描写浪漫生活的女作家——三毛的文学作品。如果能给齐豫的专辑打分的话,最出色的应该是她的演唱,她的嗓音清新脱俗,亮丽自然,而且她很少在歌中采用炫技式的唱腔,更不会象惠特尼一样把 I Always love you 切成八大块来唱。听她的歌,犹如仙乐飘飘。很奇怪这位大学里读历史的女生,从未经过专业的声乐训练,一个校园民谣歌手,却能有如此好的嗓音,从《橄榄树》到《你是我所有的回忆》乃至现在的《骆驼·飞鸟·鱼》里,一直保持着她优美的嗓音。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她早期的那种清醇、纯净的校园民谣系列。她也是和李泰祥合作最成功的女歌手,在她与李泰祥合作的几张专辑里,几乎都可作为齐豫的珍藏系列了。她的“欢颜”、“答案”、“七点钟”、“有一个人”……都是百听不厌的好歌。
        4、赵传:赵传早期曾作为摇滚乐团“红十字”成员活跃在台湾乐坛上。在加盟滚石唱片公司后推出的《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里,被成功包装成了一个温柔男性,这张以情歌为主的专辑,也让许多大陆歌迷首次认识了他,但我自己并不是很喜欢这张专辑,而后由齐秦制作的《我终于失去了你》更是把这个外刚内柔的男性形象推上了顶峰。其实要寻找赵传这么多年来在音乐上的总结和回顾,去了解一个更自我的赵传,我觉得应该是《赵传·四》(1991)这张专辑,这张专辑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帮要混”、“废话摇滚”等都是带有赵传自己个人音乐历程的影子。能留下深刻印象的还包括那首比较走红的“男孩看见野玫瑰”。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顶一下,看香港片听台湾歌,港台歌相对来说我更喜欢台湾歌手。
    • 希望有人提提侯德健,这人才是真牛
    • 归去来兮(1)--许鞍华拍的侯德健的记录片.
      • 我看过这个,其实不能算纪录片,是把他出逃的经过又重新演绎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