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再听一下Bach的这个小曲?...Air on the G String...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再听一下Bach的这个小曲?...Air on the G String...
    • YJ 曲
      • I am not a new cop but what does YJ stand for? 。。。
        • monthly cycle I guess?
          • thx for letting me know this anyway! :)
          • i would say lunar-monthly, just to be more accurate...
    • ZT: ... ,随即打开唱机,播出的曲子是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在静谧平和的旋律中,老威廉在思考,他们继续打牌取乐。先贤的知识高雅的音乐被人们漠视,在这样的情节中,这个曲子就像文明退化的哀乐 ...


      ZT: 关于seven

      荒原

       悬疑、惊悚电影我最喜欢的只有两部,一是沉默的羔羊,二就是七宗罪。前者是因为霍普金斯的表演,后者则是因为全片营造的气氛。七天,七罪,七雨。构造上虽然不自然,却因为衔接的顺利得到掩饰。阴雨的城市,全片灰黑的色调,阴暗的室内灯光,紧张的音乐,完美流畅的剪接(特别是图书馆一段的剪接),都值得后来的悬疑片借鉴。摩根弗里曼的表演细致内敛,值得细细品味。
        在主题诠释方面,大半部电影都是很统一的。以摩根弗里曼为代表的New Yorker类型的现代城市人的因失望而造成的冷漠从开始就被导演不断强调。而这种冷漠的体现就是逃避。摩根弗里曼的台词写得很好:I don't know this place any more…… 在上出租车以后,司机问去哪里,他看着窗外的斗殴说:far far away.与之相对的是david和tracy与这样一个城市的格格不入。john貌似以传道者的身份出现,他说,I didn't choose,I was chosen.然而实际上他承认杀死tracy是他的sin(因为envy),从而导致david的wrath,正说明了上帝意旨的不成立。伦理和价值观的缺失通过这个矛盾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了。照我看来,seven到这里已经非常完美了。很可惜,最后导演引用了海明威的话,This world……and worth fightin' for.然后摩根弗里曼说,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这种鸡肋般的添加照我看很没有必要,因为这种类型的希望明显的和整部片的格调不相一致,如同一首nat king cole的歌结尾突然起了个玛丽亚凯利的海豚音……
        不过这样的电影已经是很难的,很少见的了。



      最震惊的是最后两宗罪

      kirk

        七宗罪是:暴食、贪婪、淫欲、懒惰、骄傲、嫉妒、复仇
        整个影片就是按这个线索来演的。
        最让我震惊的是那个所谓替天行道的罪犯最后是通过他嫉妒警官麦克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完美的家庭而杀死其妻子又主动让警官因为复仇而用枪把他干掉,正好圆满了他的替天行道的七宗罪。他犯的是嫉妒罪该死,警官呢是复仇心让他杀死犯人,也是逃不了罪责的。就这样诠释了七宗罪,绝对让人不能平静,我们也是应该用七宗原罪来检验自己的。



      FREEDOM 来自: ☜lesbaobao☞ (武汉)

        自己仍然很清楚记得第一次看《七宗罪》时的情形。当字幕出现,影片落幕的时候,自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门冲出房间,打开走廊里的窗户,让凌厉的寒风来冷静和释放自己的情绪。的确,很少有什么电影,能够让我如此的投入和压抑。影片的压抑和阴暗之处并不在于变态杀手是如何地残暴,杀人犯罪的手段如何匪夷所思乃至毛骨悚然,而是贯穿整部影片的无可奈何的氛围和情绪。摩根·弗里曼饰演的老探员可谓是看透时世,既不喜欢世间丑恶却又已经没有了去管“闲事”的动力,只是独善其身,冷眼旁观而已。布拉德·皮特扮演的小伙子则是冲劲十足乃至有些莽撞,但他真心地希望去改变一些事情。
       
          印象很深的一个桥段是两人在酒吧喝酒。弗里曼以一种过来人的语调试图开导皮特,说道:世人不需要英雄,只是需要庸俗的慰寄而已,你的所作所为于事无补。皮特则反嘲:真正麻木是你,你自以为独醒于世,其实却和别人一样都变得冷漠。按他的话来说就是“你说这个世界的问题就是在于人们漠不关心,所以我也漠不关心。这没道理。你不是因为有这些想法才会退休,而正式因为有这些想法才会想去退休。”皮特的想法看似积极,但是在影片的最后也正是这种想法葬送了他自己。而这正是影片最大悲剧性所在即在最后一刻无情地掐灭那么一丝的希望。
       
          而作为凶手的约翰,每一桩骇人听闻的凶案却都有一个看似“上和天道”的理由。其实,某种意义上,他和片中的皮特是一类人,他同样无法像弗里曼那样去容忍这一切。他同样渴求改变,只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方法而已。这种方法可怕的让人窒息,但却真的如此有效,充满着震撼。正如弗里曼在片中的所说:“如果他真是魔鬼,我们反而会觉得好过些。然而他一个人”。而约翰自己也说:“把我当成疯子,你可能会觉得舒服些”。然而,他的确是一个人,一个无异于常人的人。
       
          在皮特无比痛苦面对最后抉择的时刻,何去何从仅仅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在此处,导演大卫·芬奇又耍弄了一个“恶劣”的坏习惯-偷格加映,皮特妻子-翠西的脸庞忽然一闪而过,这也预示了皮特将要作出的选择。对此,我们无法指责,实际上无论皮特选择何者都意味着一种丧失,理性或是人性。
       
          最后一幕,老弗里曼重复着海明威的名言“世界是一个好地方,值得为它而奋斗”。“我同意后半句”,弗里曼又加上了自己的评价。日后,重看此片时,却又从这里咀嚼出了大卫·芬奇在绝望中埋下的希望。
       
          行文至此,自己想到的则是另一句话:“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没错,世界并不美好,但依旧值得去奋斗。



      Sin
      来自: Crow (北京)

        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
         —— Ernest Hemingway
        如我这般坚信人性本善的人看《七宗罪》Se7en这部电影应该算是对自己一个不小的挑战,同时也注定有一些事情会被颠覆,有一些观点会被刷新,有一些疑问会被解答……
        这绝对不仅仅是一部充满悬疑的犯罪电影,其中宗教概念的“七宗罪”也远非只是堂而皇之的噱头(毕竟在西方世界,任何跟宗教有关的争议都将受到最广泛的关注,而这种关注意味着相当可观的票房),尽管我个人认为David Fincher未免过于悲观!只是我不应该忘记悲观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悲观甚至可能是一种欲望!
        所谓的七宗罪——饕餮 Gluttony、贪婪Greed、懒惰Sloth、傲慢Pride、淫欲Lust、嫉妒Envy、暴怒Warth——在我看来也是人类各种正常欲望的一个极端,但因为走了极端所以不再正常,这些劣根性成了John Doe建立自己使命感的基础,他以上帝的代言人自居,精密有序干净利落的一步步完成自己的使命,同时也把原本毫无关联的Mills拉入其中!最后的结局让人相当无话可说,当一件荒谬透顶的无稽之谈成为现实的时候,除了无话可说你还能怎样呢!悖论面前人人平等。
        当Mills以执法者自居,质问John Doe的时候,John Doe的回答让他无言以对——
        “Innocent? Is that supposed to be funny? An obese man... a disgusting man who could barely stand up; a man who if you saw him on the street, you'd point him out to your friends so that they could join you in mocking him; a man, who if you saw him while you were eating, you wouldn't be able to finish your meal. After him, I picked the lawyer and I know you both must have been secretly thanking me for that one. This is a man who dedicated his life to making money by lying with every breath that he could muster to keeping murderers and rapists on the streets! ”
        他无言以对的不只是John Doe的回答本身,还是对活跃于大街小巷江湖庙堂之间的不公平的无言以对……所以Somerset探长会一脸无奈的说——“Ernest Hemingway once wrote, "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 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也许这是心存公理正义的人对抗那些不公平的最后借口和安慰吧!
        我们终日在国家机器里心安理得井然有序的生活着,相信国家会保护我们的安全、相信法律会保障我们的权利、相信政府会行使最广泛的民主、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志者事竟成……我们被教育被灌输了那么多的常识,但是当我们实践这些常识的时候社会却总是迫不及待的把理应正确的这一切通通打破,让你不知道究竟是自己真的不对还是因为现实出现了错觉!屡屡碰壁之后,少数执迷的人可能还会有所保留的坚信那些淳朴的真理,而大多数人已经通过教训学会了另一套应对社会的方法,于是尔虞我诈虚情假意成了普遍的社会行为准则,种种歪风邪气成为了整个社会的主旋律——跟膨胀的欲望比起来那些所谓的公理正义实在是太寸步难行太没有竞争力了——当这些膨胀的欲望最终进化为罪恶的时候,John Doe们也为自己的行为越发的理直气壮甚至引以为豪了!
        John Doe有自己的信念,并且坚信自己的信念,他们像所有打着替天行道旗号的人那样把自己的道德准则强加到那些道德薄弱的人身上,诚然这对有的人未尝不可,但是有的就明显过于偏激了,尤其是最后的两宗罪!如果说之前他以贪婪的名义杀死律师还有种劫富济贫式的正义感在里面,能博得观众的些许认同,那么他最后的嫉妒跟暴怒就是把自己完全置于丧心病狂的臆想型犯罪中去了!但这也更证明了他对于自己信念的盲目执着,也许他的悲哀在于他被所见到碰触完全蒙蔽并与所有的美好完全隔绝了,那种全然的黑暗把他推向了万劫不复(不过对他来说这种万劫不复是最好的赎罪方式)!
        说回电影本身,本片的成功首先应当归功于那个堪称完美的剧本,不管是之前五次谋杀的纷至沓来,还是其间逐渐露出冰山一角的蛛丝马迹,到最后那个石破天惊的结局,即使是单线直叙的手法依然让整个影片充满着让人欲罢不能的张力!我竭尽全力的睁大双眼生怕忽略了任何细节和线索,但最后还是会发现自己之前的种种努力和猜测都全部落空了,而且我毫不怀疑的相信绝大部分人也会跟我一样!本片的另一成功之处在于几个演员Morgan Freeman、Brad Pitt、Kevin Spacey甚至Gwyneth Paltrow所表现出的跟电影相匹配的水准!



      绝望的《七宗罪》
      来自: 香草美人

        昨天深夜看完了《七宗罪》。
       
          这是一部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片子,看到片名,就想起与之相似的《第七封印》。如果说伯格曼在《第七封印》中对信仰的根源和上帝的存在进行了追问和探讨,那么《七宗罪》展示的就是如果丢掉信仰,世界将会怎样。

          影片中的纽约,灰暗、潮湿、肮脏、混乱,接连不断的命案,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开头是老少两代警官追查杀人凶手,感觉好像一部侦探片。被杀者的惨象和阴森的作案现场在影片开头就让人心理紧张。在案子进行到第三个时,他们突然领悟到凶手是以杀戮的方式进行传道,在以上帝之名惩罚被天主教认为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嫉妒。片子的宗教意义也就从这里开始显现,并在剧情行进中愈加强调,特别是将近影片最后,凶手极力控诉的一段话,他说自己是被上帝选中的,来惩罚那些有罪的人。
       
          影片似乎只是在向世人展示:人性堕落,有罪之人会遭惩罚。这样片子就有种道德劝诫的警世意味,让人看后可能反省自身是否有罪。然而,什么原因让这些人产生罪恶,让凶手不可忍受而以上帝之名以杀戮的方式来进行惩戒,影片好像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是因为信仰的缺失吗?在西方,启蒙运动发现了理性,自此,理性被逐渐推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充分肯定了人类的理智,开始蔑视上帝。到了近代,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理性摧毁了宗教信仰精神,认为科学技术万能的人类觉得理性可以实现一切。不错,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的确推动了西方社会的飞速进步,促其完成了现代化的过程。可是,理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束缚自身的枷锁。依照齐美尔的看法,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诸如效率、计算、守时这些“理性化”的东西,这样的理性化其实就是一种“物化”,金钱和商业价值成为衡量一切价值的唯一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金钱的厉害变得日益冷漠。影片中,对现代城市的冷漠现实不断被展示。比如威廉提到遇到强奸犯的女士不要喊救命要喊救火才会有人关注;受到房东欺骗的大卫和tracy住着一栋不断受地铁震颤的房子;房东把被折磨成活鬼的房客当做最好的房客,因为他会定期收到放在邮箱的房租.
        
        老威廉的态度其实就是现代城市人的代表,他对这个世界很是厌恶,在目睹一场街边的抢劫案后钻进出租车,司机问他去哪里,他说:“far far away…I don't know this place any more……。”他选择的态度是逃避。他这种心理在一次和大卫的酒吧谈话中被大卫揭穿,大卫还表示自己不会如此,知道这个世界的罪恶,但仍然坚持下去与它斗争。威廉没有反对,他的想法的确如此,他意识到自己也应该积极面对这个世界,不能再逃避,所以他回家后砸掉了那个让他更感孤独的闹表。并且最后警官问他退休后将要去哪里时,他说:“around,I’ll be around。”可是,大卫的坚持不是盲目乐观,是因为他有动力有信念,那就是对妻子的爱。片子中,可以看到大卫结束和威廉的内心对话回到家后,抱着妻子说:I love you,very much…但是威廉的坚持就有些不得已,而且仅仅是种个人行为。
        
        这是部绝望的片子,它向人们展示了世界的罪恶和冷漠,但是没有告诉人们怎样避免这种境况的恶化。是保持人性的善和对上帝的皈依吗?可是片子塑造的拥有美好人性的tracy最后也被凶手残忍杀害。片中展示的是世界最为阴暗的一面,对于美好光明温暖的一面完全遮蔽,大卫与tracy的爱情尚且算作这个黑暗底色的一束光线,最后也由于tracy的被杀而消逝。人的出路在哪里?影片最后老警官威廉援引了海明威的一句话: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and worth fighting for。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这个结尾太没有说服力,这个世界不是个好世界,如何值得人们去奋斗?
        
        
        
        此外,在这个片子中还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波兹曼在《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中反复论述的观点,新媒介的出现对人们认知世界方式的改变。老少警官威廉和大卫,代表了受不同媒介影响的两代人。老威廉是在印刷媒介的环境里成长的,他应该出生在20,30年代,那个时代电视还没有普及。而大卫显然是看电视长大的一代。所以他们处理案件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印刷品是有字符构成的,阅读时需要大脑不断的解码、记忆、呼应、总结、抽象,是一个典型的逻辑思维过程,老威廉正是秉承印刷媒介造就的逻辑的、缜密的、深刻的思维方式,善于发现细节,并以此为线索进行逻辑推理,遇到问题甚至会翻阅古典著作,表现了沉着谨慎的侦案风格。电视是光影和声音组合物,看电视不需要动脑子,人们不费任何力气就能理解电视上的通俗语言和画面,从小就看惯图像偏向视觉体验的大卫的表现是狂噪、冲动、易怒、油腔滑调、满嘴脏话,侦案时也是对着几副现场图片翻来覆去没完没了的看个不停。老威廉给他的几本但丁的书,被他诅咒并扔进抽屉里。
       
          另外,老威廉去图书馆查资料时,遭遇一拨无所事事的同事。他们整年呆在图书馆,只知道喝酒、打牌,威廉责问他们为什么不学习知识时,他们自嘲自己有文化,随即打开唱机,播出的曲子是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在静谧平和的旋律中,老威廉在思考,他们继续打牌取乐。先贤的知识高雅的音乐被人们漠视,在这样的情节中,这个曲子就像文明退化的哀乐。
        
        还有,就是morgan freeman这个老黑人演技实在太棒了,尤其最后回答警官提问退休后将去哪里,他说““around,I’ll be around”时的表情和声音。第一次看见他是在《肖申克的救赎》,当时就觉得他演的那个黑人犯人真特别好。听说他还演过《冒牌天神》,以后一定找机会看。再有就是pitt啦,狠帅,虽然扮演的年轻警官冲动鲁莽。
      ZT
      • thx for giving me a chance to review 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