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抡了这么多, 你好象只在试图说明光靠听现场听一辈子也只能领略到曲目的一小部分, 这好象并不支持你的音乐会形式会被淘汰的观点, 最多能佐证唱片是对音乐会的方便补充. 请再抡抡. 此外我略算了算, 一个我这样的资深labor师,

闲暇时间和精力都有限, 一天听2小时唱片,每周3次, 要听遍古今所有曲目好象一辈子也是不够用的, 除非用fast forward模式听. 所以从这个角度可能说明不了问题.

我的个人观点是, 完整的音乐只存在于音乐厅和歌剧院中, 存在于演奏和演唱的瞬间, 从唱片上听到的, 只是唱片producer意图让你听到的, 很大程度上属于2手货3手货, 与现场聆听相比感受上有巨大的差异. 许多演奏演唱者在面对听众与面对麦克时会有不同的performance和情感投入, 录音时经常需要根据producer因为技术上的要求对声音和演奏加以调整, 仅仅这些差别就足够注定了录音产品无法取代现场欣赏, 正如在家嚼罐头代替不了下馆子的朵颐之快.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古典音乐中的年轻人
    前不久Los Angeles 爱乐乐团刚聘用委瑞内拉二十六岁的Gustavo Dudamel为首席指挥, 今天纽约时报又报道纽约爱乐将任命四十二岁的Alan Gilbert 为其下一任音乐总监,而今秋的北京音乐节简直就是郎朗音乐节, 他将与国内外乐团合作演奏十部不同的钢琴协奏曲.

    这些现象说明古典音乐后继有人,还是由于危机四伏因而要靠年轻人来注入一些生命力?
    • 答案:C。
    • 我的回复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古典音乐的未来, if there is one, 只会在唱片业中延续。 音乐会这个tradition以后会渐渐被历史淘汰。 这个问题上我同意古尔德的观点。

      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乐团一个季度只有五十多场音乐会,平均每场演两首大作品的话,一年能够上演的作品就是100到150部。 我们来看一下,莫扎特一生写了600多部作品,光交响乐就47首,钢协30多首,各类乐器的协奏曲20首左右,各类夜曲嬉游曲再算上几十首。 如果一个乐团一年到头只演莫扎特的作品,这样抡圆了演,如果把上述这些作品通通演一遍需要一年的时间。 请注意,我说的是只演一遍。 何况,一年只演莫扎特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如果再算上贝多芬、勃拉姆斯、老柴、肖邦、德沃夏克etc etc呢?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通过音乐会接触古典作品,那么把standard repertoire的曲目都听一遍,这个人可能已经40多岁了;再听一遍,我怕他在人世剩的时间不够了。

      这是standard repertoire。

      我们再把视野扩充一倍,把时间坐标向两头伸展一百年,上至1500年,下至2000年。 这里面涵盖了多少作曲家和多少作品,大大小小,有名的没名的,我估计一下,作品数量在十万件以上。 取其精华,平庸的不管,只听精品,那么值得听的音乐也有5000部以上。 按照现在音乐会的曲目范围、上演率和上演能力,如果我想听Manfredini的协奏曲可能要等上5年,听Atterberg的一首交响曲可能要等上10年,听Monteverdi的声乐作品可能要等上。。。forever.

      假如你是一个ambitious或者有足够热情的人,如果要听这些被遗忘的精品的话,等到七窍生烟也等不到一场这样的音乐会。 所以,指望现场音乐会来肩负古典乐未来的重任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turn away from concerts,因为音乐会能够给予的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古典音乐的未来,和有没有年轻人注入新血液毫无关系。现在的趋势是,曲目范围逐渐缩小,人们关注更多的是艺术家,而不是音乐本身。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上次在伦敦的Wigmore Hall听音乐会, 旁边坐的是一个老太太. 我问她是从小就喜欢古典音乐还是到年纪大了以后才喜欢的, 她的答案是后者.
        我问过许多老人, 她的回答还是有代表性的. 去古典音乐会的老人多, 不是因为古典音乐是几十年以前的流行艺术, 而是因为欣赏古典音乐需要时间的积累, 大多数年轻人由于生活太忙碌而不愿意投入太多的时间, 更愿意从流行音乐里得到及时的满足. 但随着年纪的增大, 人会变得更加有闲(+有钱), 因此也更有可能花时间欣赏古典音乐. 现在全世界都在年龄老化, 对古典音乐的需求可能会更高也说不定.
        • 好象欧洲的古典音乐听众要比北美年轻,纽约比多伦多也年轻。
          • 是的, 平均来说, 听歌剧的比听交响乐的年轻, 听recital的最老.
            • 因为人老了时间多,什么都听。听歌剧可以用来泡妞。
              • 对了, 下次去欧洲别忘了去德累斯顿, 那里歌剧院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一个, 而且 Dresden Staatskapelle 也是欧洲的top 5 orchestras 之一.
      • 古典音乐的未来,不会"只会在唱片业中延续",音乐会的形式更不会被淘汰。唱片(包括古尔德当年还没有的DVD)只是一种载体,是记录艺术表演的载体。 随着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将来还会有新的技术取代这样的载体,但被载物本身的内涵(古典音乐会的演奏形式)是不会变的。
        高科技产品让我们欣赏到越来越逼真的演出效果,但这种产品给我们带来的永远是“高保真”。越是视听这样的“高保真”作品,就越想体验真实的音乐会现场感受,所以音乐会形式是无法被音响业取代的。

        对于那些协奏曲作品,独奏演员的演奏技巧和神韵,是唱片和2维的DVD无法完美再现的,指挥的技巧和指挥与乐队的互动,也只有在现场才能体会深刻。。。
        • 瞎吵瞎吵,都是太闲的缘故,转个唱片公司简介,读去吧,,,,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转贴]唱片公司简介

          虽然这是一篇主要讲各公司录音历史的文章,但对购片不无借鉴作用。



          美国Telarc(泰拉克)唱片公司

          宝丽金·环球唱片集团代理的一家以录音效果新颖,具有震撼力而闻名于世的唱片公司,译为"泰拉克"公司。比起DG,EMI,Decca等老牌厂商,这家
          1977年成立于美国克利夫兰的公司的历史绝对算不上长久,但这个由当年两位发烧友创业起家的黄金品牌经过了20多年的快速成长,今日已经成为全美乃至全球最著名的发烧唱片公司。这一伟大奇迹,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时至今日,以古典音乐和发烧录音树立声望的Telarc已经将录音曲目拓展至跨界音乐(电影音乐,百老汇音乐,流行音乐改编曲),传统爵士乐,蓝调音乐,现代爵士乐等多种音乐领域,所有的产品均以特别的声音品质驰名,所采用的数码录音技术一直走在科技的前端。从1980年该公司总裁罗伯特·伍兹赢得第一座格莱美大奖起,到1998年,
          Telarc已经在演出,制作,录音工程等方面赢得了31座格莱美大奖(包括总裁兼资深制作人伍兹的10个奖座,主席兼首席录音师杰克·雷纳的六项殊荣)。

          近年来,随着RCA,Mercury等老资格发烧品牌的没落,
          Telarc更成为了每年TAS唱片榜上的主要力量。如此可观的荣耀都证明了Telarc在今日唱片业中的非凡成就和地位。在艺人团体方面,
          Telarc的镇山之宝当首推"大众音乐王子"艾瑞克·孔泽尔(Erich
          Kunzel)指挥的辛辛那提Pops通俗管弦乐团,这个悠游于古典和通俗之间的乐团组合自从1978年正式与Telarc合作以来,便创下了一连串的第一:卖座最好,表演场次最多,灌录唱片最频繁,音乐范围最广泛等等。其当红程度远远超过当年阿瑟·费得勒指挥的波士顿Pops通俗管弦乐团。几乎每一张
          "孔泽尔/辛辛那提Pops"的唱片都包含着旋律通俗,节奏明快,题材新鲜时髦,演奏精彩而且录音一流的魅力,在音乐日益"速食化"的今天,他们几乎成为了Telarc的摇钱树。为此,孔泽尔曾在1988-1991连续四年获得美国《BillBroad》杂志"最佳古典跨界艺人奖"的荣誉。20年前,孔泽尔指挥辛辛那提交响乐团与Telarc合作录出一张令人面无人色的柴柯夫斯基《1812年庄严序曲》(片号:Telarc
          CD-80041),不知"摧毁"了多少人的喇叭单元。随着大炮的轰鸣,也硬生生的把老柴的这首偏门曲目打红。据说如果不是Telarc出版了这张唱片,恐怕有很多人一生都不会听到这首作品。此后,孔泽尔和他的辛辛那提Pops通俗管弦乐团/辛辛那提交响乐团接连推出了火力强大的《施特劳斯家族》(双张),《大峡谷》(片号:Telarc
          CD-80086),《鬼屋》,《侏罗纪公园》,《西部大赶集Round-Up》(别名"万宝路",片号:Telarc
          CD-80141),《快乐之旅Round-Up2》,《音乐之声》(片号:Telarc CD-80162),《星空奇遇》(片号:Telarc
          CD-80388),《大电影》(片号:Telarc CD-80437),《美丽的好莱坞》(片号:Telarc
          CD-80440),《海洋之心》(片号:Telarc
          CD-80510)等惊世猛片,每一张都创下了"卖翻天"的销量,不计其数的音响发烧友在电闪雷鸣,牛嘶马叫,炮火连天的神奇效果和优美的流行音乐改编曲中被带入音乐发烧的大门。

          在古典音乐方面, Telarc拥有刚刚谢世的大师罗伯特·肖指挥的亚特兰大交响乐团及合唱团,马丁·帕尔曼指挥的波士顿巴洛克合唱团,杜南伊指挥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斯拉特金指挥的圣路易斯交响乐团,马克拉斯爵士指挥的威尔士国家歌剧院,鲁道夫·威尔森指挥的法兰德斯管弦乐团,普列文指挥的皇家爱乐乐团,马泽尔指挥的匹斯堡交响乐团,柯布斯指挥的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等。另外,大卫·辛曼,小泽征儿,里维等指挥也常在Telarc录制唱片。演奏家方面,
          Telarc则有老牌钢琴家塞尔金的绝世名演,此外约翰·奥康纳也签约于Telarc,克利夫兰四重奏团,帝国铜管五重奏团等也是当今乐坛上著名的艺术团体。由此可见,
          Telarc旗下人才济济,古典音乐唱片绝对有十足的含金量。

          1989年Telarc正式创立了爵士音乐品牌,吸引了爵士钢琴之王奥斯卡·彼德森,大卫·布鲁贝克,贝司传奇大师雷·布朗,吉他大师吉姆·霍尔,法国爵士三重奏,贾克·陆西耶等重量级乐手加入其阵容。1993年,
          Telarc更将音乐路线延展到蓝调领域,短短三年内便有朱尼斯·威尔斯,慕迪·沃特斯等获得格莱美奖提名,战绩彪炳。1996年,
          Telarc再发展出一个爵士品牌Jazz Zone,专门力推更新,更直接的现代爵士乐,一时间吸引了众多年轻一代乐迷。目前,
          Telarc已推出了近500多款唱片,《滴水再现》(双张)以及由电子合成器演奏的《电子贝多芬》(片号:Telarc
          CD-80153),《电子巴赫》,《电子莫扎特》等唱片动态极大,均已成为著名的试音天碟,其限量发行的特制直刻LP唱片更是发烧友抢购的珍品。

          言至于此,我们的话题还是要回到Telarc唱片让人乖乖掏钱的最大卖点上那就是录音。分析起来,
          Telarc唱片长久以来能够大卖特卖,吊住发烧友胃口的绝招有以下几个:一,大鼓的声音录的特别好,既软绵绵又有弹性,既像麻薯又像篮球,人家说低音无形,可Telarc的大鼓打在心坎上都有印痕,这种温暖细致,丰富而又深沉的低频是其他品牌所不具备的。二,
          Telarc的大钹也录的一流,时强时弱时大时小,往往一张唱片听下来耳朵都会冒金星,金属的质感和透明度之强烈言语无法形容。三,
          Telarc的噱头特别多,他们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故意告诉你唱片中有哪几首要小心,如果自己开大了音量烧坏了机器他们不负责。我们都知道,越是不让你看的书你越要看,越是禁得厉害的东西人的尝试欲越强,越是叫我小声听可我偏要大声放。如此这般,音响迷就像沾上毒品,只要一听便终生上瘾,自然钱也就不住的流进了Telarc的账户。

          事实上, Telarc除了商业策略上极其成功,在录音科技方面确实也是相当有"料"的一方翘楚。尤其是他们对于尖端技术的前瞻意识更是让人高山仰止。早在1977
          年公司刚一成立, Telarc遍发行了全球首张现场直刻LP唱片,一举轰动整个录音界。这张由洛林·马泽尔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的唱片几乎呈现了录音现场最真实的细节和动态,成为当年人手一张的试音天碟。1978年,
          Telarc采用当时最先进的Soundstream数码录音设备录下了叫发烧友"鼻血狂喷"的《1812年庄严序曲》,开创了数码录音商业化的风气之先。1983年,
          Telarc成为唱片工业界率先进入CD时代的公司之一,当时他们已经改用Sony的数码器材,Sony的PCM 1610与Sony DAE
          1100带领着Telarc独家迈入全数码录音/剪接的领域(当时多数公司都是将数码母带转录到半英寸模拟工作带,剪接完成后再转为数码储存的)。到了
          1989年, Telarc以dbx/CT1发展出18Bit
          A/D转换器再创业界纪录,将数码录音由传统的16Bit带往更高解析度的世界。旋即在Ultra-Analog
          20Bit/128KHz超取样A/D转换器的席卷下,全世界的专业录音室都不得不改装其他的高比特录音机,而Telarc却以
          SonicSolutious从苹果电脑硬盘发展的剪接系统领先群论,他可以处理1/4800秒的音乐讯号。少了它,像《奇幻历险记》中的恐龙脚步声,太空爆炸声等效果都是无法实现的。现在,
          Telarc又是第一家将好莱坞电影采用的Spatializer编码技术引入古典录音的厂商。 Spatializer是一种相当于Dolby
          Pro-Logic与Dolby
          Surround的编码系统,但可以在两只喇叭的平常音响中产生喇叭之外,喇叭上方与后方的3D立体效果。其原理是改变原有信号相位差,通过录音人员的构思做方便的即时操作,如此就能让舞台上的乐器形成包围房间的效果,从已经推出的《滴水再现》等唱片中证实非常有效。

          近年,Telarc更引进比Dolby
          AC-3更具保真度的DTS环绕声编码科技炮制真正5。1声道的发烧碟,而在数码录音方面更划时代的采用Sony与Philips联合开发的全新DSD
          24Bit/192KHz系统制作《从心开始》等新唱片。这一系列新科技和新器材的采用,俨然使Telarc成为当今发烧录音界的豪华之师。

          在众多的唱片公司中, Telarc很特别的将每次录音所使用的录音器材,线材以及附属设备,录音地点,时间等都详细列出(香港雨果唱片公司也是如此),很有为音响迷度身定做之意。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知道了《1812年庄严序曲》中最后的大炮动用了弗吉尼亚州第十五军团的三种19世纪加侬巨炮,钟声也是在辛辛那提东部一座百年教堂钟楼前实地收录的。《大峡谷》中的雷鸣电闪,则是冒着生命危险花了一年时间在峡谷收集真实雷声所得。至于《阿波罗13号》中的火箭升空效果,更是不惜代价的在亚利桑纳洲的发射基地周围铺上数公里长的"麦克风阵"记录下来的,难怪由近至远的隆隆声贴地而行,绵延不绝。那嬷恐龙的音效呢?这是动物园中狮虎的咆哮加上建筑工地的压路机轰鸣,在五角大楼的电脑系统合成起来的。匪夷所思的惊人之举真是数不胜数,令人难以置信。你不禁要慨叹:美国人要是发起烧来真是什嬷事都干的出来!这些录音资料还告诉我们,
          Telarc在录音时经常使用非常昂贵的Monster或MIT发烧线材,试想一下这些千金一尺的发烧线在偌大的录音现场要铺设多长?你不吓出一身冷汗才怪呢!至于周边的录音设备包括监听器材,也是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录音内容精心搭配和选择的,几乎是什嬷好用什嬷。在录音控制室,
          Telarc一直使用RPG声波扩散器来调整空间,以求录音师像发烧友一样在第一时间听到最真实的效果。更为过分的是,
          Telarc所使用的Sony等现成录音设备,在采购之后均请专人进行打磨,以使其音质绝对符合自己的一贯要求。至于录音场地,与Decca拥有
          KingswayHall,RCA拥有芝加哥音乐厅,Mercury拥有罗彻斯特大学的伊斯曼剧院等靓声场地一样,
          Telarc拥有美国第二老的音乐厅辛辛那提音乐厅。这个至今未被改建的音乐厅有大约两秒的天然混响,为Telarc的大部分录音提供了优越无比的空间感。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到Telarc的掌门人首席录音师杰克·雷纳。这位现代录音史上的"摩西"曾六次获得格莱美最佳古典录音大奖,也是历史上第一位连续四年得奖的录音工程师。其录音手法和成果连他的竞争对手都赞扬不已。尽管有日新月异的器材助阵,雷那对传统录音哲学仍极为坚持,他认为母带经过均衡,压缩,限制都将有害音质,所以绝对避而远之。通常情况下,他一般都是以三支麦克风的方式收音,近年来更加入电子管麦克风,使整体音色更为圆润饱满。他以少量麦克风中距离收录的《曼奇尼名曲集》就因为太像现场音乐会的感觉,被美国TAS选为发烧天碟。而Telarc早年的录音几乎全部由他一手炮制。身为
          Telarc的创始人之一,雷纳现任Telarc的集团主席,而新一代录音师麦克尔·毕晓普几经磨练,也已正式挑起大梁。但雷纳老当益壮,不原意坐享清福,至今仍活跃于录音的第一线。据说为了找到最佳声学平衡点,这位主席还经常爬上爬下,不怕赃累在现场一寸一寸的前后移动麦克风,敬业精神极其可贵。
          美国水星(Mercury)唱片公司


          宝利金·环球唱片集团旗下的一家以制作唱片精品而久负盛名的名牌公司,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芝加哥.与Decca和RCA一样,
          Mercury被认为是象征本世纪录音"黄金年代"的三大典范之一.所出的"Living
          Presence"唱片几乎款款精彩,质量上乘,尤其是Mercury早年出版的唱片,每一张都是最发烧的绝响,令唱片迷搜寻不已.
          Mercury公司旗下的古典音乐艺术家和艺术团体主要有指挥家保罗·帕里,杜拉蒂等;底特律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休斯敦交响乐团等欧美各大乐团.
          Mercury唱片公司有着极富传奇色彩的历程和录音特色.1945年公司由I.格林创立时,录音工业已从"转速之战"中解脱出来,录音磁带的发明和普及给录音工业带来蓬勃的朝气,令小公司也可以携带轻便的器材前往欧洲录音,打破了录音工业长久以来被大公司垄断的局面.总部设于芝加哥,由流行音乐起家的
          Mercury公司就是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投入到古典音乐唱片市场的.由于财力所限,涉足古典音乐对于初创的Mercury来说无疑是一种冒险行为.
          1947年刚加盟Mercury的哈默德先生决定尝试性的把一些他们所制作的78转(SP)的老唱片转制成LP
          (33.3转)密纹唱片重新发行.这批老录音中,包括有斯特拉文斯基亲自指挥的《敦巴顿橡树园》协奏曲.没想到这批打上
          Mercury商标重新面世的老录音一经销售,就赢得了不错的声誉.1948年,哈默德先生聘请著名录音评论家霍尔掌管新成立的古典部门.很快他们便取得了二战期间德国录音在美国的代理权.这些录音大部分是从广播中录下来的,制成唱片内容十分新鲜,因而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佳绩.真正为Mercury打响知名度的是1950年他们发行的俄国作曲家哈恰图良小提琴协奏曲的世界首演录音.这场音乐会在前苏联举行,由当时富有传奇色彩的小提琴大师大卫·奥依斯特拉赫担任独奏.由于俄方使用的是早已被西方淘汰的次等录音设备,因此母带效果十分不理想.
          Merctury取得发行权后,将母带移交给录音师罗伯特·法恩(Robert Fine),当时他主持的Reeves Sound
          Studio主要负责处理Mercury的录音事宜.
          罗伯特·法恩不负重望,以脱胎换骨的效果挽救了这张纪录奥依斯特拉赫艺术的重要录音.这张唱片的发行,使Mercury在世界受到极大关注,空前的市场反应更令之大受鼓舞,坚定了他们继续开拓古典市场的信心.
          随着经营状况的愈来愈好, Mercury与罗伯特·法恩建立了长远而密切的合作关系.法恩从40年代末一直到80年代初一直掌握着Mercury最重要的录音工程,这段后来被录音界传为佳话的"姻缘"奠定了Mercury自成一派的录音特色.尽管法恩一直没有成为Mercury公司的编内成员,但法恩这个名字几乎就是
          Mercury录音夺目音色和浓烈质感的代名词,是发烧友为Mercury录音深深着迷的先觉人物.事实上,法恩在50年代初就离开了Reeves
          Sound Studio,自组公司从事电影,电视及相关录音技术的研发.肩负起Mercury的录音重任后,他创立了独特的录音方法.他是全世界第一位使用德律风根
          U-47麦克风的工程师.这种电子管电容麦克风由于具备高灵敏度和宽广的频响,非常符合他理想中的管弦乐音色,后来这种麦克风几乎成为Mercury的
          "Living Presence"录音不可或缺的主角.
          在与芝加哥交响乐团的第一次合作时,法恩天才的创造出一种简单有效的录音方式:他仅使用一支麦克风来录制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这个为时两天的录音在1951年4月进行,由库贝利克担任指挥.法恩在指挥台上方25英尺左右悬挂了一支U-47麦克风,这个位置是在乐团排练时决定的,他利用整首曲子最爆棚的段落调整讯号的大小.从"古墓"的轻柔到"基辅大门"的猛烈高潮,这个录音从头到尾的动态都未经加工修饰,绝无加料或压缩,忠实的传达了指挥心目中要求的音色.纽约时报的著名乐评家塔伯曼在听过这次历史性的录音后惊呼:令人觉得好像在现场聆听活生生的音乐会!
          "Living Presence!"
          Mercury公司对塔伯曼的这一评价十分兴奋,他们立刻选用了他在评论中的这一用词作为一系列唱片的副标题.一时间Mercury的"Living
          Presence"唱片不但为声音的传真重现开创了新纪元,也得到乐评家和发烧友的一致喝彩,成为闻名世界的发烧品牌.
          在法恩创立的单点录音风靡全球后,1955年起Mercury的唱片进行全面的立体声化.他们最初是用的是1/4英寸的Ampex器材.后来法恩根据电影录音的经验,请Ampex厂制造了一架特别规格的半英寸,三轨录音机.这种设备非常适用于古典音乐的录制,有着十分惊人的立体声定位以及音场重现能力,以至于这种器材最后成为Mercury的"Living
          Presence"唱片录音的标准器材.在声音的平衡度上法恩的大部分录音仍是用一支麦克风进行收录,有时为增加立体音像的表达,他还会在两侧添加两支麦克风进行辅助.录音开始前.法恩会费时费力的找出音响的焦点,以让每支麦克风像投射而出的一束光线般在重叠后将乐团照亮,最后才将最佳的音响纪录到
          Ampex的三轨录音机上. 罗伯特·法恩为Mercury带来的另一大贡献是他破天荒的采用35mm电影胶片的录音技术,这种技术在Living
          Presence系列的后期得到广泛使用.事实上,35mm电影胶片比传统录音磁带拥有更凌厉的动态,更清晰的音质和更敏锐的瞬态反应,并几乎没有嘶嘶的噪声.这一优势在Mercury历史性的一款收录有原汁原味的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音乐和战场音效的《南北战争》(
          The Civil War片号:MERCURY
          432591-2)中得到极大体现,战争场面可怕而宏大的音效被呈现得淋漓尽致.60年代初,Westrex电影录音设备正式加入Mercury的录音阵容,并参与伦敦的录音,甚至远征莫斯科.
          在Mercury发烧天碟的录音历史中,除了录音师法恩之外,另一位与他名字相连的女中豪杰也不可不提,她就是制作人威马·柯扎特(Wilma
          Cozart).这位来自密西西比的音乐行政人员1950年加入到Mercury古典部门的工作行列,有着很强的曲目和艺术理念.根据她曾在达拉斯和明尼阿波利斯等乐团的工作经验,柯扎特相当了解美国乐团的优点与弱点.她很快提出建立一套管弦乐曲的制作计划,尝试与优秀的本土指挥家,乐团合作.在她的协助下,
          Mercury首先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然后杜拉蒂领导的明尼阿波利斯管弦乐团与帕里执掌的迪特律交响乐团频频参与Mercury的录音计划.1952
          年伊士曼音乐学院的理事长汉森与Mercury签下专属合约,专门录制美国音乐家的作品.后来录音计划扩展到芬尼尔与伊士曼铜管乐团的录音,其参与制作的大量唱片至今都常驻于TAS榜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碟.柯扎特的才干使Mercury在古典音乐市场上的地位更加稳固.1954年,
          Mercury公司在其策划下着手进行了一项空前庞大的录音计划:以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原稿录制《1812序曲》.曲中用上了真正的教堂钟声,加农炮和一支铜管乐团.这个录音分三个场地进行,其中包括在耶鲁大学的纪念塔和西点军校实地收录钟声和炮火的轰鸣.这张唱片的推出巩固了Mercury在音响界和录音界的地位,成为当时展示新型音响器材的必播示范碟.
          1950年开始,柯扎特频繁率领Mercury的录音小组远赴伦敦,维也纳,巴黎和莫斯科,与欧洲的乐团,音乐家展开密切的合作,令Living
          Presence戏剧性的扩充了曲目.除了精选录音的场地,他们更配备了录音专车,以保证Mercury的录音无论在何处都能够保持一贯杰出的音效.在她的不懈努力下,
          Mercury的唱片目录中有了巴比罗利,李希特,杜普雷,普亚纳,巴夏尔,坚尼斯和史达克等世界顶尖音乐大师的名字.
          作为制作人,柯扎特在录音中亦亲身投入技术的操控.她和法恩组成黄金搭档,在制作后期担当着三轨转两轨的母带修整工作.由于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加之全程参与录音,她制作的母带和唱片母模能保留原来三轨录音所凝结的精确定位和庞大的动态,将法恩创立的Mercury录音哲学贯彻始终.由于日久生情,
          1957年她与法恩结婚.这对工作伙伴终成眷属,在业界传为佳话.后来,柯扎特于50年代末出任Mercury公司副总裁,1964年辞职专心持家.
          1961年, Mercury被电器巨子飞利浦的Philips唱片公司在美国的分公司收购,成为宝丽金·环球唱片集团旗下成员,负责统筹Philips古典音乐在美国的发行业务.1967年,
          Living Presence系列的最后一次录音宣告完成,内容是吉他大师罗梅洛的罗德里戈吉他协奏曲.
          Mercury的最辉煌时代虽然已经远去,但Living
          Presence一听就可分辨的音质,独树一帜的曲目却已成为录音史上令人艳羡的经典,至今都倍受发烧友的赞美.与Decca和RCA当年以留下的优秀录音一样,
          Mercury的Living Presence拥有极其平衡的音域,非常宽大深阔的音场,相当凌厉的动态和十分立体而富有层次的乐器定位.略有不同的是,据说Mercury的录音结像更鲜锐,乐器质感更强烈,音色的鲜艳度更为浓郁,稍显粗矿的音响线条似乎更能展现美国人大刀阔斧的音响美学观念.
          香港雨果(HUGO)唱片公司


          "正大国际"旗下一家以录制中国民乐而闻名的唱片公司.1987年由音乐家出身的易有伍先生创办.其特色是以出版中国民歌民乐,戏曲曲艺,管弦乐作品以及由中国人演奏或指挥的外国音乐,其核心便是以"中国"二字为其一切制作选题的出发点.十年来该公司一直不遗余力的开拓录音新领域;发掘,培养中国音乐人才.通过雨果的唱片发行,许多中国或华裔音乐家得到了鼓励和重视,而且还带动了一批新生代音乐人的成长.可以说,雨果与"台湾风潮"和"西曼·马可波罗"
          一起,为中国民族音乐和中国新音乐的发展以及华夏音乐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目前雨果阵容强大,旗下云集了吴兆基(古琴),陈培勋(作曲)曹桂芬(古筝),夏飞云(指挥),朱哲琴(歌唱),张维良(埙,萧)以及陈蕾士,李汴,邱雾,戴琦,罗小慈,祁瑶,林乐培等众多民族音乐艺术家.而且,雨果还与华裔小提琴家薛伟,华裔大提琴家兰洁,钢琴家许忠等华人艺术家广泛合作.同时,雨果旗下还拥有俄罗斯爱乐管弦乐团,中央民族乐团,华夏室内乐团,上海音乐家协会少女合唱团,青岛少年儿童合唱团等优秀的艺术团体.
          多年来,雨果公司在录音设备和录音技术方面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这为众多民乐发烧友的唱片收藏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其24Bit/192khz的取样率和先进的录音器材都可称得上"世界顶尖".雨果公司的当家录音师易有五先生生于新加坡,1977年到香港中乐团任演奏员,后又在香港音统处任二胡教员与乐队指挥,1984年后又从事音统处推广组的工作,1987年创建了雨果唱片公司,如今易有伍先生的录音水准在全亚洲已经是有口皆碑的.
          雨果公司近年来比较引人注目的唱片有:"HRP7"系列(中国音乐以及由中国人演绎的外国音乐作品);"HRP9"系列(中国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经典作品);"KG奇雨果"系列(由中国人创作的New-aged新音乐作品);"LT莲花版"系列(通过精心挑选并高于普通CD制作水平的一批在演奏上以忠于原作为特色的民乐作品);"金碟系列"等.
          华纳唱片(Warner/Wea)集团


          20世纪全球五大唱片集团之一,隶属于拥有好莱坞华纳兄弟(Warner
          Brother)影片公司,时代杂志,财富杂志,CNN有线电视新闻网等传媒巨子的时代华纳(Time Warner)集团.Warner
          Bros公司1930年因收购了Bruck唱片公司而顺利进军唱片业.随后又分别于1968年和1970年兼并了Atlantic(大西洋)和
          Elektra Nonesuch两家唱片公司,并成立了华纳唱片集团(简称WEA).近年来,
          Wea先后将法国Erato公司,德国Teldec公司,芬兰Finlandia公司收归帐下.2000年随时代华纳被美国在线(AOL)出资1600亿美元合并,并随即又出资200亿美元与英国EMI唱片公司合并,组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唱片集团.
          在古典音乐领域,Wea被称为Warner Classics,旗下拥有Erato , Teldec, Elektra Nonesuch,
          Finlandia等多家规模不大但实力强劲的唱片公司,是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
          宝丽金·环球(Polygram·NIVERSAL)唱片集团


          20世纪全球最大的唱片(音像制品制作,出版,发行)集团,1972年由德国Polydor
          International(德国DG唱片公司1941年以后的国际业务名称)与荷兰Phonogram(荷兰Philips唱片公司当时的名称)联合组建,从此Polygram便开始了她传奇的发展史.在1961年,
          Polygram通过Philips将美国Mercury(水星)唱片公司收归帐下.1980年,又将名扬全球的英国Decca唱片公司收归其下.进入
          20世纪90年代, Polygram又先后收购了美国A&M公司,Motion公司,英国Island公司.1998年,Polygram与环球音乐公司和并成为
          UNIVERSAL MUSIC GROUP(环球音乐集团UNIVERSAL MUSIC
          LIMITED),成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唱片帝国",在全球几十个国家设有子公司发行各种类型的音像制品,与BMG(贝图斯曼), EMI,
          Sony/CBS(索尼/哥伦比亚),Wea(时代华纳)并称为世界五大唱片集团.
          在古典音乐领域,环球唱片集团旗下拥有DG, Decca, Philips, Mercury, Impulse, VerveGRP,
          Archiv, PointMusic,
          MCA等重量级唱片公司,还代理Telarc等公司的业务,有众多超一流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作为其坚强的后盾.而在流行音乐领域,环球唱片集团同样享有极高的声誉,旗下拥有Polydor,
          MCA, Decca, Philips, Mercury, Island, Geffen, A&M, Motown, Interscope,
          Dreamworks, Walt Disney(迪斯尼影片公司所属的唱片公司), DefJam, Argo, BAM,
          WhatsMusic(上华唱片),福茂唱片,正东,新艺宝等众多唱片公司,还直接以Polygram和UNIVERSAL(环球音乐)为商标发行唱片.
          索尼哥伦比亚(Sony/CBS)唱片公司


          哥伦比亚(Columbia)唱片公司属于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其余为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
          ABC),成立于1890年,历史上与宝丽金,贝图斯曼并称为三大唱片集团.该公司1948年制成世界首张12英寸密纹唱片,1965年在伦敦设立分公司,成为横跨欧美的唱片集团.1989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与日本索尼财团合并,成为20世纪五大唱片集团之一.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phonograph),并于第二年4月成立了爱迪生留声机公司(Edison Speaking
          Phonograph Company).1885年左右,电话发明人贝尔与朋友丁特合作改进了爱迪生的留声机,取名为Graphophone,向爱迪生提出合作,结果惹来了官司.1886年,二者自行组建了美国留声机公司(American
          Graphophone Company)以推销其新型唱机.正在双方竞争之际,jesse
          Lippincott在他们中间左右逢源的取得了爱迪生留声机的制造权和贝尔留声机的贩卖权,并于1888年7月成立了北美留声机公司(North
          American Phonograph
          Company),还在各地开设了30多家子公司,但是只有在华盛顿的哥伦比亚留声机公司(Columbia Phonoguaph
          Co.)没有亏本.所以North American Graphophone Company于1894年宣布破产,仅存的Columbia
          Phonoguaph Co.与American Graphophone Company合并成立了Columbia
          Graphophone公司.同时爱迪生也将自己的公司改组为国家留声机公司(National Phonograph
          Company).自学成才的贝纳林随即将唱片业搅得风起云涌,他于1887年发明圆盘唱片(Gramophone),并于1893年在华盛顿成立了美国留声机公司(American
          Gramophone Company),这使Columbia相比爱迪生的优势丧贷尽.1922年,斯特林与一些英国股东将设在英国的Columbia公司收购,与美国
          Columbia使用相同商标.1923年美国Columbia宣告破产,1925年又恢复经营.1927年,一个叫Arthur
          Jadson的音乐经纪人与Columbia合伙以16300美元收购了联合独立广播公司(United Independent
          Broadcast),并成立了日后闻名于世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简称CBS).三个月后,费城的Bill
          Palet将16家联合独立广播公司的电台一举买下,开始转播大都会歌剧院的演出,业务蒸蒸日上,1934年,CBS又与托斯卡尼尼麾下的纽约爱乐合作推出了星期天午后音乐会,大获成功.1938年,CBS将原是其母公司的Columbia收归帐下,将名称改为Columbia
          Record Division of CBS.至此,闻名全球的Columbia
          唱片公司正式诞生了.今天日本天龙(Denon)唱片公司就是当年Columbia的日本分公司.80年代,Columbia曾有意与英国EMI合并,结果却于1989年被日本索尼财团以20亿美元收购,成为了Sony
          Music集团.1991年起,废除原有的Columbia和CBS商标,改用全新的Sony Music和Sony
          Classical商标发行唱片.
          在古典音乐方面,Sony旗下拥有以色列爱乐乐团和美国NBC交响乐团等欧美各大乐团;指挥家塞尔,梅塔,托斯卡尼尼等;大提琴家马友友,钢琴家泽尔策尔,古尔德等.在流行音乐方面,Sony是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好的唱片公司.
          德国Teldec唱片公司


          华纳唱片集团旗下一家规模不大,但极具实力的老牌公司,1950年成立于德国.其前身是成立于1920年的德国Vitraphon唱片公司.由于一战后的经济萧条,Vitraphon公司不得不于1932年将经营权转让给德国特律风根(TELEFUKEN)电器制造公司,并使用了TELEFUKEN商标.
          1950年, TELEFUKEN公司与英国Decca唱片公司签约进行合作,并根据两家公司名称的前三个字母创立了新的Teldec商标,译作"泰尔迪克"唱片公司.
          Teldec虽然算不上主流唱片公司,但从一成立就在唱片界占有重要位置.一些名家大师如约胡姆,克莱伯,埃里希,曼格尔堡及柏林爱乐,德累斯顿国家乐团,莱比锡凡豪斯管弦乐团等世界一流乐团都与该公司合作录音.目前在该公司录制唱片的指挥家有哈农库特,马舒尔,巴伦波依姆,梅塔,殷巴尔,安德鲁·戴维斯等,钢琴家席夫·柯赫丽姬等,小提琴家克莱曼,大提琴兼指挥家罗斯特波维奇等;交响乐团有伦敦爱乐,柏林爱乐,芝加哥交响乐团,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BBC交响乐团等.该公司录音曲目多样化,尤其注重录制室内乐作品,录制了很多作曲家的室内乐全集,它旗下的鲍罗丁四重奏团,柏格四重奏团,丰特奈三重奏团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品味.在早期音乐的演录方面,该公司也频有成就.早在50年代就设立了一个"Das
          Alth Werk古乐系列",曲目可上溯到12世纪,乐团当时的乐器和乐队编制,由著名的古典指挥家哈农库特指挥专门演奏古乐的维也纳音乐会乐团演奏,获得广泛的赞誉.该公司还录制了用贝多芬时代乐队编制演奏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可谓独树一帜.Teldec重新发行的许多历史性录音也是乐迷们十分感兴趣的.
          由于早年与Decca唱片公司的合作关系,Teldec公司还与多明歌,卡雷拉斯等艺术家有着广泛的合作.全球闻名的"三大歌王世界杯演唱会"系列中,除了1990年,1998年(片号ecca
          460500-2)由Decca发行外,1994年(片号:华纳 4509-96200-2)也是由Teldec出版发行的.最近,
          Teldec公司在华纳唱片集团的支持下又推出了宏伟的"Bach 2000"计划,将出版全套153张CD的巴赫作品全集,引起业界的极大关注.
          美国广播(RCA)唱片公司


          BMG唱片集团旗下的一家规模庞大,历史悠久而且品质上乘的名牌唱片公司,全称为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成立于1901年,总部设在纽约.作为立体声萌芽时期的三大发烧品牌之一,RCA旗下艺人众多,录音宝藏俯视皆是,尤其是"Living
          Stereo"系列几乎是张张精彩,款款热买.多年来, RCA为推动20世纪唱片工业的发展缔造了许多丰功伟绩.
          在古典音乐方面,RCA旗下拥有曾红极一时的NBC交响乐团(现已解散),波士顿交响乐团,波士顿Pops通俗管弦乐团等世界级的一流乐团;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莱纳,马泽尔,费得勒,孟许,奥曼底和莱文,罗伯特·肖,斯托科夫斯基等;钢琴大师霍洛维茨,鲁宾斯坦,范克莱本等;小提琴家海菲茨,西格提,米尔斯坦等;长笛演奏家高尔韦等;歌唱家普莱斯;以及东京四重奏团等.而在流行音乐方面,RCA同样名将如云,成绩卓著.我们所熟悉的乡村歌手约翰·丹佛
          (John Denver),"嘉得母女合唱团"以及五十年代摇滚巨星"猫王",Lou Reed,David Bowie等等均出自RCA.
          说起RCA的前身可追溯到1901年所成立的胜利唱机公司(Victor Talking
          Machine),由于他们采用的圆盘式唱片比爱迪生留声机所用的圆筒式录音无论在方便性,实用性上都有所超越,因此一举成为今日唱片业的先驱.胜利唱片公司的创始人是约翰逊和有"唱片之父"之称的艾米利·贝林纳.贝林纳这位圆盘唱片的发明者1898年在伦敦成立了留声机唱片公司(EMI唱片公司的前身),并将留声机工厂设在了德国汉堡(后来发展成了DG唱片公司).他在美国的胜利唱机公司是为了与爱迪生抢生意而成立的,起初以硬件产品为主,后来开始发行唱片.第一张Victor的10厘米小唱片是1901年底录制的军乐队演奏《康乃迪格进行曲第二号》.从1902年起,
          Victor的唱片开始打上EMI和DG都曾用过的"狗听喇叭"商标.随着无线电广播的逐渐普及,唱片需求量开始激增,
          Victor正式开始向唱片录音工业发展.1929年,无线广播网的巨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所属的RCA广播公司并购了Victor的唱片部门,开始了RCA-Victor传奇而又辉煌的唱片历史.
          RCA在创立之初并非一帆风顺,首先遇到的是1929年纽约华尔街的股票崩溃.此时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爱迪生的留声机公司应声而倒.
          RCA唱片公司也是奄奄一息,差点夭折.幸好RCA制造的收音机一路走红,市场占有率竟高达25%,才得以支撑起录音计划的发展.这段时期RCA记录了大提琴泰斗卡萨尔斯,皮亚蒂格斯基;钢琴家鲁宾斯坦,拉赫玛尼诺夫;小提琴巨匠海菲茨等人的精彩演出.指挥家方面,斯托科夫斯基与库塞维斯基领导的波士顿交响乐团,以及托斯卡尼尼等的加盟,使RCA的红色商标一度成为古典音乐的代名词.1934年以后电器录音普及化,录音频率从机械时代的100Hz-
          5KHz提高到30Hz-8KHz,有了质的飞跃.
          RCA躬逢其时,规模和产量迅速递增.这种喜人的局面在1941年达到了巅峰.随着美国卷入二战,唱片所需的虫胶原料减产了七成多,留声机工厂与录音业被军方征用,唱片业进入了第二个暗淡的阶段.不过早已站稳脚跟的RCA在战争的凄风苦雨中屹立未倒,靠先前积累的元气艰难的经营.战争结束,哥伦比亚公司开发出33.3转的LP唱片,给唱片业带来了再次复苏的生机.
          RCA随之加入LP阵营,表现相当杰出.他们的"New Orthophonic"压片技术在当时好评如潮.进入50年代后,
          RCA为对抗美国另一发烧厂牌Mercury的"Living
          Presence"唱片的竞争,积极投入立体声录音的研究试验.1953年,蒙都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成员在纽约曼哈顿中心实验性的录制了的德利波的芭蕾《葛培利亚》选曲效果出奇的好.同年10月,
          RCA工程师在纽约的音响大战上示范了他们炮制的两声道与三声道的实验录音带,被美国《留声机指南》杂志主笔Peter
          Reed形容为"当今最震撼耳朵及心灵的'立体身厉声'设计……"RCA由此得到灵感,节选评语中"Living
          Stereo"一词作为自己后来一系列唱片的副标题.1954年2月,
          RCA在波士顿音乐厅第一次以单声道和两轨录音机同时作业,收录了蒙许指挥的伯辽兹《浮士德的天遣》.接着,他们在芝加哥音乐厅录制了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演奏的理查德·施特劳斯的《英雄生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个录音随着1958年"Living
          Stereo"系列LP的问世,成为该系列的首张唱片.至此, "Living
          Stereo"系列LP唱片一直发行到1964年左右,总数约有600种.继"Living Stereo"系列名震全球之后,
          RCA在60年代再度推出发烧概念更为强烈的"Soria"和"Dynagroove"系列,效果有过之而无不及,几乎将立体声录音推向极至.不过,进入
          70年代后,随着全球音乐文化日益"流行化","素食化",古典唱片市场份额大大削减,加上受到欧洲品牌的强烈挑战,
          RCA古典唱片的品质已不复当年,"黄金录音年代"宣告结束.但是今天蓦然回首,我们还是发现,
          RCA在五六十年代为唱片工业带来的辉煌竟是那嬷灿烂.他们在当年留下的大量珍贵录音无论从艺术价值或从品质方面去衡量都是无价之宝,令今日发烧友搜寻不厌.总结起来RCA的普通唱片以标准不同分为红,金,银印签系列:红印签,表示大师演艺,录音水平一流的最高规格;金印签,表示具有历史文献性的不朽录音;银印签,表示廉价唱片或再版唱片.
          RCA之所以在立体声初期创下辉煌业绩,有其特殊背景.例如当时古典音乐市场蓬勃,唱片公司愿意投下巨资进行制作.不容忽视的是,战乱使大批欧洲顶尖音乐家尤其是犹太血统的艺术家移居到美国,而RCA当年网罗的音乐家如鲁宾斯坦,海菲茨,霍洛维茨,莱纳,孟许,费得勒,范克莱邦等人更处于艺术的巅峰时期,
          所以他们的唱片弥足珍贵,始终令人念念不忘.另一方面,早期的立体声还是新科技,令录音师不能利用先进设备偷懒,只能凭借自身艺术修养和技术功底进行制作.
          RCA的录音师往往仅利用2到3支麦克风进行实地收录,中间不经任何处理,便能录下指挥所要得音色,这种"不役于物"的制作态度在今天的新辈录音师身上已很难见到.再者,当时他们使用的器材都是电子管产品,音色相当温暖自然.加上RCA的录音场地都特别靓声,像波士顿交响音乐厅,芝加哥管弦乐厅,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等都有极其良好的建筑声学特性,混响时间和反射时间都十分恰当,在此录下的音乐自然拥有一流的平衡度和空间感.根据资料记载,
          RCA早期的立体声录音采用的设备包括RCA专利的RT-21四分之一英寸两轨录音机,每一轨各用一个单声道混音控制器,分别控制Neumann
          U-47 cardioid与M-49/50无指向性麦克风,监听音箱是RCA自己开发的两路扬声器(低音单元有15寸).1956起,RCA改用三轨录音机,使用
          Ampex 300的1/2英寸磁带录音座,所有的放大器与电子设备当然都是电子管制品.
          RCA的立体声录音以贝尔实验室所研究的麦克风摆位法为主(该实验室从3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立体声录音,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也是试验的对象),视不同音乐的需要而使用2支或3支麦克风.当时RCA的录音师认为用两支麦克风可以模拟人耳听到的三维空间感,第三支麦克风则用来捕捉现场与乐器的细节.反观现在的古典录音,使用麦克风的数量越来越多,有时甚至多达几十支,经过混音,临场感便打了不少折扣.这就是RCA当年的老录音没有"罐头味",听起来鲜活,迷人的一大秘密.
          Mrecury的"Living Presence"与RCA的"Living
          Stereo"相比:据说前者的音响比较靠前,是以观众前排作为标准;木管音色鲜明,铜管与打击乐的动感与冲击力强烈;透明度与音场表现均属上乘;唯独弦乐质感突出,缺少了一点温暖与柔美.后者的唱片音响据说是以音乐厅座席的中间为标准,纵深感相当好;乐器质感较之前者不那嬷直接猛烈,但弦乐的音色却异常甜美,富有光泽;木管的音色也十分丰润,很讨人喜欢;铜管乐与打击乐则不太稳定,有些唱片动态极为惊人,而有些就有点欠火候.
          由于当年RCA与英国的Decca唱片公司有着密切的伙伴关系,
          RCA在欧洲的录音多委由Decca的王牌录音师威尔金森(Wilkinson)负责,其效果之优异自然可想而知.在美国本土,最早的制作人
          Richard Mohr与录音师Lewis Layton被分成一组,负责单声道唱片的录制;而制作人Jack
          Preiffer与录音师Leslie Chase被分到另一组,负责立体声唱片的录音.后来, Richard Mohr, Lewis
          Layton和Jack Preiffer三个人成为RCA幕后的灵魂人物.这组"三剑客"几乎见证了RCA在"黄金年代"所有的辉煌历程.尤其是Jack
          Preiffer,更是缔造RCA"Living Stereo"历史名盘的最大功臣,在此我们必须特别提到他.
          Jack Preiffer在大学获得音乐与电子工程双学位后,与1949年加盟RCA,不久,他的才华便引起注意,被调到Artist &
          Pepertoire部门开始应付那些难缠的艺人.他第一个碰到的女钢琴家兰朵夫斯卡让其他人大伤脑筋.当时这位正在录制巴赫钢琴协奏曲集的老人家已有
          70高龄,她不愿意到纽约奔波往返,令唱片公司束手无策. Jack
          Preiffer接手后很快获得老太太的信任,干脆让技术小组开赴到康内迪格洲她的家里进行录音.后来直到老人去世,都视Jack为知己. Jack
          Preiffer负责过的艺人还有指挥家托斯卡尼尼,费得勒,孟许,罗伯特·肖,斯托科夫斯基,莱纳;小提琴家海菲茨,西格提,米尔斯坦;钢琴家鲁宾斯坦,霍洛为此,范克莱本;歌唱家普莱斯;以及瓜乃里,东京四重奏等.在30多年的制作生涯中,
          Jack Preiffer还多次获得各项唱片大奖,其中包括1990年国际录音艺术与科学协会授予的最佳制作人终生成就奖.1994年《托斯卡尼尼全集》最高成就奖;1996年《海菲茨全集》格来美奖等等.1992年RCA的"Living
          Stereo"唱片以CD版再次发行,Jack Preiffer再次出任监制.1996年他正在录音室监听一张即将推出的"Living
          Stereo"CD母版,不幸心脏病发作去世,是真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
          除了Jack Preiffer,在发烧友中名声最大的应该是RCA的金牌录音师Lewis Layton.在再版的"Living
          Stereo"系列CD中以他的作品最多.Lewis
          Layton操刀的大部分录音都保有凶狠的动态,音场深远,透明度极佳.最难得的是他录制的管弦乐作品钢中带柔,有厚实而甜美的灯胆味道.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大型唱片公司,
          RCA在爵士乐,蓝调音乐以及流行音乐等方面也是明星云集,有数不完的珍品,比如一张"蓝雨楼"(片号:RCA258418)已被音响界公认为测试人声的必备唱片.1987年,加入BMG唱片集团后,
          RCA的录音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在美国唱片业中继续保持领导地位之外,还与前苏联的"旋律"唱片公司展开合作,整理了俄罗斯不少珍贵的历史录音资料.最近,该公司出版了1998年9月在紫禁城太庙所上演的北京版实景"图兰多"CD(片号:BMG
          RCA 74321 606172),LD及4方位多视角的DVD.另外RCA音乐制作也日趋国际化,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音乐家也相继签约其下,大大丰富了这个品牌的艺术资源.
          贝图斯曼(BMG)唱片集团


          20世纪全球五大唱片集团之一,全称为Bertelsmann Music Group,隶属于德国贝图斯曼集团(Bertelsmann,世界第二传媒帝国).
          Bertelsmann于1835年由卡尔·
          贝图斯曼在德国创立,最初以图书出版为主要经营范围,如今已经是拥有300多个子公司,6万多名员工,业务范围覆盖传播事业中的各项业务并分布于40多个国家的媒体公司,年营业额118亿美元.1958年Bertelsmann首次涉足音乐领域,分别收购了德国与奥地利的Ariola和Sonopress
          两家唱片公司.1979年,Bertelsmann又将著名的Arista唱片公司收归其下.1987年,Bertelsmann一举买下了美国著名的唱片大厂RCA,并且正式成立了贝图斯曼唱片集团(BMG).九十年代,BMG又兼并了大量的中小唱片公司,并且建立了分布在40多个国家的全球业务网.在成功的涉足音乐领域之后,Bertelsmann又进军广播和影视行业,并同样取得了成功.
          在古典音乐领域,BMG Classics旗下拥有RCA Red Seal, RcaVictor,
          Eurodisc等唱片公司,还代理Naxos, RR,
          Melodiya等公司的业务,实力不容忽视,1981年的歌王卡鲁索全集,1984年的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全集,1989年的拉赫马尼诺夫全集,
          1996年的海飞茨全集,1997年的克莱斯勒全集等等都充分显示了BMG的雄心与实力,1999年,BMG又推出了94张CD组成的鲁宾斯坦全集.
          EMI唱片公司


          EMI公司的录音曲目,应该说最为广泛,也有人认为EMI的片子,文化色彩最浓.但EMI生产的CD片,正价、中价、廉价的差异较大;不似
          Philips,廉价片的录音也不错.EMI公司正价片的色彩特别鲜艳,而中价、廉价片往往就有音色发乌的毛病.在EMI公司录音的乐团,面很宽,在
          EMI公司录制作品的优秀指挥家也很多,如克莱姆佩雷尔、比彻姆、巴比罗里、卡拉扬、明希、普列文、朱里尼、马尔蒂农等.EMI公司的交响乐作品中的精品,如克莱姆佩雷尔与爱乐乐团演奏的贝多芬第三交响曲(CDM
          7 63855 2),第五、第七交响曲(CDM7 63357 2),第六交响曲(CDM7 63385 2),第九交响曲(CDM7 63359
          2).明希指挥巴黎管弦乐团和马尔蒂农指挥法国广播交响乐团演奏的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CDC7 47372 2.CZS7 62739
          2);比彻姆指挥爱乐乐团演奏的比才《阿莱城的姑娘组曲》(CDC7 47794 2);克莱姆佩雷尔与爱乐乐团演奏的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CDM7
          69651 2),第二交响曲(CDM7 69650 2),第三、第四交响曲(CDM7 69649
          2);马尔蒂农指挥法国广播交响乐团演奏的德彪西管弦乐作品全集(CDM7 69587 2, CDM7 69588 2,CDM7 69589
          2,CDM7 69668 2);比彻姆指挥爱乐乐团演奏戴留斯管弦乐作品(CDS7 47509
          8);巴比罗里指挥新爱乐乐团演奏埃尔加的作品(CDC7 47537 2);普列文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奏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CDC7
          47160 2);巴比罗里指挥新爱乐乐团演奏马勒的第五交响曲(CDM7 64749
          2)、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马勒第九交响曲;马尔蒂农指挥巴黎交响乐团演奏拉威尔的管弦乐作品(CDM7 69568 2,CDM7 69563
          2,CDM7 69566 2,CDM7 69567 2);比彻姆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演奏舒伯特的第三、第五、第六交响曲(CDM7 69750
          2);萨瓦利什指挥德累斯顿乐团演奏的舒曼交响曲(CDM7 69471 2,CDM7 69472
          2);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与罗斯特罗波维奇合作的《唐吉诃德》(CDM7 49308
          2);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CDM7 69043 2);克莱姆佩雷尔指挥爱乐乐团演奏的瓦格纳序曲(CDM7
          63617 2,CDM7 63618 2)和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瓦格纳的序曲(CDM7 64334
          2).EMI公司协奏曲中的精品,如卡拉扬与罗斯特罗波维奇、里赫特、大卫·奥伊斯特拉赫合作的贝多芬三重协奏曲(CDM7 64744
          2);梅纽因与克莱姆佩雷尔合作的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CDM7 66324
          2);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与法国广播交响乐团、克路易坦合作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CDM7 69261
          2);罗斯特罗波维奇与圣马丁乐团合作的海顿大提琴协奏曲(CDC7 49305
          2);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一、第二、第三:CDM7 69176 2;第四、第五:CDM7
          69064 2);多诺霍和巴尔沙伊、伯恩茅斯交响乐团合作的柴科夫斯基钢琴协奏曲(第一:CDC7 49939 2;第二、第三:CDC7
          49940 2).
          EMI公司的室内乐作品,明显弱于Philips公司,顶尖的钢琴、小提琴等独奏作品有:帕尔曼的巴赫奏鸣曲与帕蒂塔(DCS7 49483
          2);科瓦塞维奇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27、28、32(CDC7 54599 2);梅西安演奏自己的全套管风琴作品(CZS7 67400
          2);齐默尔曼演奏的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CMS7 63994 2);齐默尔曼演奏的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CDM7 64625
          2).顶尖的室内乐作品有:帕尔曼、祖克曼、哈雷尔合作的贝多芬弦乐三重奏(CDS7 54198
          2);贝尔格四重奏团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早期:CDS7 47127 8;中期:CDS747131 8;晚期:CDS7 47135
          8);布里顿四重奏团的拉威尔弦乐四重奏(CDC7 54346 2);鲍罗丁四重奏团的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第二、第三:CDC7 49267
          2,第四、第六、第十一:CDC7 49268 2,第五、第十五:CDC7 49270 2,第十、第十三、第十四:CDC7 49269
          2,第七、第八:CDC7 47507 2);帕尔曼、阿什肯纳济和哈雷尔的柴科夫斯基钢琴三重奏(CDC7 47988
          2);鲍罗丁四重奏团的柴科夫斯基弦乐四重奏(CDS7 49775 2).
          与EMI公司签约的指挥新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西蒙·拉特尔,他指挥伯明翰市交响乐团演奏的马勒第二交响曲(CDS7 47962
          8)、尼尔森的第四交响曲、西贝柳斯的第五交响曲(CDM7 64737
          2),乐评界给予极高评价.其次是扬颂斯,他在EMI录的优秀作品,有德沃夏克的第七、第八交响曲(CDC7 54663
          2)、第九交响曲(CDC7 49860 2)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CDC7 49181 2)和第六、和交响曲(CDC7 54339
          2)、第七交响曲(CDC7 49494 2).钢琴新秀则是谭梅文,他弹奏的贝多芬有相当的特色.
          EMI公司的历史录音,则几乎任何公司都无法与之比拟.他们搜罗了几乎所有的名人佳作.顶尖作品,如菲舍尔的巴赫《平等律钢琴曲集》(CHS7
          63188 2);卡萨尔斯的巴赫大提琴组曲(CHS7 61027 2);兰多芙斯卡用大键琴演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CDH7 61008
          2);富特文格勒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CHS7 63606 2);施纳贝尔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CHS7 63765
          2);卡萨尔斯三重奏团的贝多芬三重奏(CDH7 61024 2);魏因加特纳的布拉姆斯交响全集(CHS7 64256
          2);李帕第的肖邦圆舞曲(CDH7 69802 2);托斯卡尼尼的德彪西《大海》(CDH7 63044
          2);吉泽金的德彪西《前奏曲》(CDH7 61004 2);卡萨尔斯的埃尔加与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CDH7 63498
          2);海菲茨的格拉祖诺夫小提琴协奏曲(CDH7 64030 2);克莱斯勒演奏自己的作品(CDH7 64701
          2);吉泽金演奏的莫扎特(CHS7 63688 2);布什三重奏团演奏的舒伯特(CDH7 61014
          2);富特文格勒指挥的瓦格纳序曲(CHS7 64935
          2).EMI公司发行了全套卡拉斯演唱的歌剧录音.在歌剧方面的优秀作品,除全套卡拉斯外,还有卡拉扬指挥的德彪西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CDS7
          49350 2);朱里尼指挥的莫扎特的《唐璜》;卡拉扬指挥普契尼的《蝴蝶夫人》(CDS7 47959
          2);罗斯特罗波维奇指挥肖斯塔科维奇的《麦克白夫人》(CDS7 49955 2);卡拉扬指挥理查·斯特劳斯的《玫瑰骑士》(CDS7
          49354 2)和《莎乐美》(CDS7 49358 2);卡拉扬指挥威尔第的《阿伊达》(CMS7 69330
          2).EMI公司的歌剧作品中,最值得收藏的历史录音,是马斯卡尼指挥自己的《乡村骑士》(CHS7 69987
          2)和富特文格勒指挥的瓦格纳全套的《尼伯龙根指环》(CZS7 67123 2).
          Decca唱片公司


          Decca公司的片子,在录音制作上,与DG的片子很不相同.Decca公司拥有像威尔金森这样世界闻名的录音大师,因为威尔金森的录音个性,导致了
          Decca的录音一般都追求动态和音场效果.在Decca公司录音的核心指挥家是索尔蒂.威尔金森几乎一直是环绕着索尔蒂和芝加哥交响乐团,为他们服务
          (也有例外,比如为阿什肯纳济与爱乐乐团录制的西贝柳斯《芬兰颂》,417
          762-2).芝加哥乐团大厅是世界三大最优秀的录音地点之一(其余两处是伦敦的金斯韦大厅和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索尔蒂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录制的极品,
          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430 438-2),海顿的第九十三、第九十九交响曲(417 620-2)、马勒的第八交响曲(414
          493-2)、瓦格纳的全套《尼伯龙根指环》(414
          100-2).但我个人认为威尔金森对音场的处理, 常常因为追求音场的音响效果破坏了音乐的细微处的丰富,反而使音乐显得单薄.芝加哥乐团的铜管本来强得惊人,弦乐相比而显得稍弱,对音场的处理又强化了铜管,使两者的差异非常明显.我以为威尔金森与索尔蒂的合作,除动静好之外,对音乐丰富性的诠释还是值得商榷.我个人认为Decca公司的优秀交响乐作品,倒是克尔特斯的德沃夏克全集(伦敦交响乐团,430
          046-2)、多拉蒂指挥的海顿全集(匈牙利爱乐乐团,430
          100-2)和海丁克指挥的肖斯塔科维奇全集.Decca签约的指挥家中,另有两位新秀,一位是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使这支乐团扬名于天下的迪图瓦,另一位就是意大利籍,现在被评为"管弦乐色彩大师"的夏伊里.迪图瓦录制的法国音乐,比如《阿莱城的姑娘》与《卡门》组曲(417
          839-2)、拉威尔管弦乐作品全集(421
          458-2),夏伊里录制的普契尼作品选曲、柴科夫斯基的《曼弗雷德交响曲》,都很优秀.Decca公司录制的布里顿指挥自己的全套作品,就布里顿的作品而言,也是别人无法企及的.
          Decca公司的钢琴协奏曲因为巴克豪斯与阿什肯纳济具有相当的实力.他们的协奏曲与Philips公司的协奏曲风格上极不相同,他们所追求的音场动态与
          Philips公司追求的清晰与透明的层次恰恰形成鲜明对比.阿什肯纳济的作品,当然首推与普列文、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全集
          (425 567-2)和与索尔蒂、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巴托克钢琴协奏曲全集(425
          537-2).而巴克豪斯与施米特-伊施泰特、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433
          891-2)、与伯姆、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433 896-2)以及他自己演奏的贝多芬全套钢琴奏鸣曲,都有相当的优势.
          Decca公司的古乐专辑和DG的Archiv一样出色.相比较,也许Archiv更为厚重一些.Decca公司的古乐,优秀的指挥家是霍格伍德.
          Decca公司的名家历史录音,应该说制作的都比EMI公司的好,优秀者如拉赫玛尼诺夫自己演奏自己的钢琴作品(20世纪初的历史录音,425
          964-2)、瓦尔特与费里尔合作的马勒《大地之歌》(414 194-2)、赛尔指挥的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425
          994-2).因为Decca公司追求音场与剧场效果,它们的由博宁奇与兰奇贝里指挥的芭蕾音乐几乎张张出色,老一辈专门指挥芭蕾音乐的昂塞梅指挥瑞士罗曼德乐团的版本,则与博宁奇、兰奇贝里成鲜明的对比.Decca的歌剧比较突出歌唱者的演唱.博宁奇与萨瑟兰、帕瓦罗蒂合作版、塞拉芬与罗马圣切契里亚歌剧院版,以及卡拉扬的《蝴蝶夫人》(421
          247-2)、梅塔的《图兰朵》(414 274-2)、索尔蒂的《尼伯龙根指环》(414 100-2),都是名片.
          DG唱片公司


          目前国内市场的进口古典音乐唱片,PolyGram(宝丽金)的量最大,在PolyGram所属的公司中,DG公司在录音上追求的是整体的效果,是一种对德国式严谨结构的追求.为了整体效果,他们甚至削弱乐队中某一件具体乐器的音质.DG公司拥有两支超一流的乐队:柏林爱乐乐团与维也纳爱乐乐团,这两支乐队本身也是以整体素质而称雄于天下的.对整体的完美艺术追求,使DG公司的交响乐作品一般都具有很优质的厚度与力度.
          在DG公司录音的指挥家,当然首推卡拉扬与伯恩斯坦.除他们两位外,还有约胡姆、库贝利克、阿巴多、朱里尼、布列兹、西诺波里、小泽征尔、莱文等.卡拉扬的风格,追求的是严谨的结构、强烈的跌宕起伏和通过这种强烈的起伏而构成的幅度与力度. 在他的作品中,快与慢、亮与暗、柔和与犀利,常常像梭子一样来回交织,充满了潇洒的帅气.卡拉扬与沉闷无缘,他的作品在戏剧冲突之后,常常是亮丽的辉煌. 他所指挥的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序曲、交响诗,你见到买了就是,绝对都是最好的.他所指挥的浪漫主义时期德奥作曲家的作品,60年代、70年代的ADD录音一般都比较贴近于作曲家的原创作.80年代的数码版则往往视作曲家的原创作不顾,完全按他的结构需求去做,在速度上的差异非常大.他可以把《田园交响曲》演奏成一部速度极快、张力极强的作品.卡所扬的录音上是非常讲究的,他经常自己操作录音,录制一部作品常常要做许多遍,这种制作,使他的整体效果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地.要是抛开作曲家作品的背景,几乎任何作品都是听他的远比听别人的过瘾.卡拉扬所指挥的交响乐中的极品,我以为是贝多芬、布拉姆斯、布鲁克纳、西贝柳斯、理查·斯特劳斯和马勒.
          伯恩斯坦与卡拉扬,正好形成了两极.卡拉扬是严整,伯恩斯坦则是极度的浪漫;卡拉扬是典型的德国文化风格,伯恩斯坦则是典型的美国文化风格.伯恩斯坦常常追求极端的效果,他的作品似乎一直是对浪漫的酝酿、发挥和爆发过程.他可以把这个过程的时间施得很长,发挥到淋淳尽致的程度.他在DG录制的作品中,凡是美国作曲家的作品,包括他自己与别人的作品,都是首选.极品还有他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录制的马勒第二交响曲(423
          395-2)与他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427
          632-2).前者的末乐章与后者的第一乐章,都把浪漫发挥到了极点.马勒第二交响曲的末乐章他用了40分钟,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则用了
          30多分钟.
          约胡姆是老资格的德国指挥家,是研究布鲁克纳的专家.他录制的全套布鲁克纳交响曲,虽然在效果与音响技术上不如卡拉扬,却有一定深度.他的布鲁克纳全套弥撒曲(423
          127-2)也很出色.库则利克是捷克人,是公认的德沃夏克的专家,他录制的全套德沃夏克交响曲(423
          120-2)与匈牙利籍的克尔泰斯在Decca公司录制的那一套同被认为是德沃夏克交响乐的首选,两套比较,克尔泰斯版更为活泼,但库贝利克这一套因为柏林爱乐乐团的技术,色彩感更为丰富.阿巴多与卡拉扬相比,显然不如其厚重,但歌唱性特别好,他的色彩是那种温暖的五彩缤纷的组合,别有一种味道.他指挥的贝多芬、马勒,我们可能感觉有些薄,但他指挥的歌剧序曲则套套精彩.他指挥的柴科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429
          527-2)、拉威尔的作品(伦敦交响乐团 429 768-2)、门德尔松(伦敦交响乐团,415
          353-2)的作品都很优秀.他的作品中最杰出的,我以为是指挥欧洲室内乐团的那一套舒伯特的交响曲(423
          651-2).布莱兹是演奏20世纪作品的专家.他指挥的20世纪音乐都很出色,最优秀者是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演奏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435
          769-2).小泽征尔指挥的舞剧音乐,莱文指挥的歌剧,也都有相当的优势.
          DG公司的CD,要说装帧设计,大约哪一个公司都无法与之比拟, 许多乐友从装帧设计的角度,就为它所倾倒.DG录制的交响曲,从整体水平说,优势相当突出.但协奏曲,往往不出色.也许是过于追求整体效果,而使独奏的位置不突出的缘故.DG的室内乐、奏鸣曲,又因整体效果而优势突出.吉列尔斯、波里尼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波里尼的肖邦,肯普夫与梅纽因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415
          874-2),肯普夫和富尼埃的大提琴奏鸣曲(415 874-2),肯普夫和谢林、富尼埃的三重奏(415
          879-2),以及梅洛斯、哈根四重奏团的贝多芬和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肯普夫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霍洛维茨的舒曼钢琴作品,都是精品.DG公司的歌剧,
          乐队优势非常明显,但演唱者的位置常常相同于协奏曲中的独奏者.他们也有相当多的歌剧极品,比如布列兹指挥的《璐璐》(415
          489-2).伯恩斯坦指挥自己的《老实人》(429 734-2)和《西区故事》(415 253-2)卡拉扬和阿巴多指挥的《卡门》(410
          088-2,419 636-2),阿巴多指挥的《阿伊达》(410 092-2),卡拉扬指挥的《图兰朵》(423
          855-2),以及卡拉扬指挥的全套《尼伯龙根指环》(435
          211-2).DG公司的莫扎特交响曲,一般都不好,卡拉扬的莫扎特太硬,自不消说.伯姆虽然优雅与细腻,却又太学究气而远不如瓦尔特有生气.DG公司的
          Archiv古乐专辑,所收的都是16、17、18世纪作品,充满了古典气息,录音几乎张张出色.Archiv版的巴赫的宗教音乐,无论卡尔·里希特版还是加德纳版,显然都是这类曲目的首选.
          Philips唱片公司


          与Philips公司签约的乐队,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为主.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是全世界三大优秀录音地点之一.Philips录制的管弦乐作品,往往突出每一乐器声部的效果,使人感觉每一把乐器的表达、色彩都非常亮丽.Philips的交响曲的总体实力,应该说不如DG,但马舒尔指挥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演奏的全套贝多芬交响曲,科林·戴维斯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演奏的全套柏辽兹,海丁克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演奏的德彪西管弦乐作品和马勒的交响曲,马里纳指挥圣马丁乐团演奏的巴赫、亨德尔以及莫扎特与舒伯特,却都是这些曲目的最佳或较佳选择.
          Philips的协奏曲和室内乐,则因其录音质量,往往都是佼佼者.协奏曲中的顶尖作品,如:谢林和马里纳、圣马丁室内乐团合作的巴赫小提琴协奏曲
          (422 250-2);格吕米奥与格雷兹、新爱乐乐团合作的巴赫小提琴协奏曲(420
          700-2);布伦德尔和海丁克、伦敦爱乐乐团合作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422
          937-2);科瓦塞维奇和科林·戴维斯、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第三、第四(426 062-2)、第五(422
          482-2);格吕米奥与科林·戴维斯、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420
          348-2);里赫特与康德拉辛、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李斯特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434
          163-2);布伦德尔与马里纳、圣马丁室内乐团合作的23首莫扎特钢琴协奏曲(412
          856-2);哈丝姬儿与马克维奇、拉穆勒管弦乐团合作的莫扎特20、24钢琴协奏曲(412
          254-3);格吕米奥和科林·戴维斯合作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422
          938-2);阿卡多与拿波里独奏家合奏团演奏的维瓦尔第的《四季》(422
          065-2)等.小提琴与钢琴作品中的顶尖作品,如:格吕朱奥的巴赫小提琴帕蒂塔(438736-2);格吕米奥的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426
          452-2);布伦德尔的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412 575-2);奥伊斯特拉赫和奥伯林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421
          570-2);科瓦塞维奇的贝多芬钢琴小品(426 976-2);布伦德尔的贝多芬《狄里贝亚变奏曲》和《英雄变奏曲》(426
          232-2,412 227-2);科瓦塞维奇的布拉姆斯幻想曲与即兴曲(411 137-2);内田光子的德彪西练习曲(422
          412-2);内田光子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和钢琴小品全集(422 517-2,422 518-2);格吕米奥等的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全集(422
          515-2);布伦德尔的舒伯特钢琴作品集(426 128-2)等.室内乐中的顶尖作品,如:意大利四重奏团的贝多芬晚期四重奏(426
          050-2);美艺三重奏团的贝多芬钢琴三重奏(432 381-2);里赫特、鲍罗丁四重奏团的布拉姆斯钢琴四重奏(420
          158-2);美艺三重奏团的布拉姆斯三重奏(416 838-2);美艺三重奏团的海顿钢琴三重奏(432
          061-2);圣马丁室内乐团的门德尔松八重奏(420 400-2);意大利四重奏团的莫扎特弦乐四重奏(422
          521-2);布兰德尔和克利夫兰四重奏团的舒伯特《鳟鱼》五重奏(400 078-2)等.
          Philips为纪念莫扎特逝世200周年制作的莫扎特作品全集套套精彩、超值.加德纳在Philips录制的宗教音乐都是超水平发挥.顶尖者如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432
          140-2);亨德尔的《弥赛亚》(434 297-2).在与Philips签约的新秀中,贝奇科夫(Semyon
          Bychkov)越来越受乐评界关注,他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录制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作品,被认为是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其中,尤以第五交响曲(420
          069-2)和第八交响曲最为出色.Philips的歌剧作品,科林·戴维斯指挥的柏辽兹歌剧是权威作品,布列兹用现代手法处理的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则相当有特点(434
          421-2,434 422-2,434 432-2,434
          424-2).Philips历史录音中的精品,如哈丝姬儿与格吕米奥的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422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能不能来个中心思想, 段落大意什么的?
            • 1)是技术和录音师的理念推动了唱片业的发展;2)这些大唱片公司里有一大堆名录音;
              • 凡事经过录音,经过麦克风和喇叭的东西,包括人声和乐器声,都已经相当难听了。嗯,俺的要求是高了些,但是,俺就是想说那些录音水平都太差了,不要崇拜了。
                • 还得看用什么去重放了,我的经历是用好的音响,播放这些经典录音,包括人声和乐器声,效果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好;那些交响乐的分离度比现场要好;
                  • 你改明叫瞎说吧。
                    • 录音中交响乐的分离度比现场要好的原因是不管用单点录音或多点录音,麦客风都靠近乐器,唱片加音响比现场有更好的音场在唱片界以是不争的结论;人声和乐器声频率集中在 在音频的中段,录音和重放都没什么难度;...
                      有人做过实验: 在幕后用高级音响重放音乐(包括人声)比较真实演奏(演唱);结果是很难区分的;
                      • 都什么耳朵啊。经过麦克风和喇叭,明显地改变了气息和共鸣,怎么听怎么不一样,让专业的和非专业的分不出好坏。
                        • 看看这个,看看这个:“吴碧霞示范演唱《我亲爱的爸爸》和《枫桥夜泊》” – 近距离一看,感觉唱歌不仅是个技术活儿,也还是个力气活儿:
                          • 开不了,回家再看。不过基本上唱歌是力气活,但用了麦克风的人都不用力气了,声音不坚实,虚飘着。
                            • 摆脱! 麦克风是用来拾音的不是用来扩音的. 别瞎搅呼了,麦克风和唱歌没关系,我们在这里谈的是用麦克风录音再回放.
                              • 你把麦克风和喇叭分开讲有什么意义吗?他们单独一个存在有意义吗?不用喇叭,怎么证明你的麦克风只是拾音的而不扩音?现场听就是麦克风进来,立刻从喇叭出去了。录下来,就是先经过麦克风然后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再经过喇叭传出来。
                                回放还不得用喇叭?你看我从来都是“麦克风和喇叭”连在一起说的呀。
                                • 还在瞎搅呼,你不是说"但用了麦克风的人都不用力气了,声音不坚实,虚飘着"吗? 我在告诉你这时候是不用喇叭的.
                        • 听了好的录音和回放再说吧;按你的逻辑,你唱的现场要比怕瓦落地的录音要好听了?并且还是专业人士的意见
                          • 你该去现场听听了。顺便问一下,你那个那么好的技术哪个歌剧院或者音乐厅有哇?有空我去听听。每个人的现场都好过他自己的录音。
                            • 我一直有NAC的季票,我看过顶级音响的展示会,转贴中的CD我都有一部分;我并没靠想象发言;还想干争的话就顺着一个逻辑线忘下走,说说怎么"经过麦克风和喇叭的东西,包括人声和乐器声,都已经相当难听了。"?
          • BS你这种用ZT的大部头来砸我们的行为,上班哪有时间来研读这样的大部头?因为没有看,也就无话可说,也就显得你老高深莫测,I 服了U。。。
            • #3814399@0
      • 抡了这么多, 你好象只在试图说明光靠听现场听一辈子也只能领略到曲目的一小部分, 这好象并不支持你的音乐会形式会被淘汰的观点, 最多能佐证唱片是对音乐会的方便补充. 请再抡抡. 此外我略算了算, 一个我这样的资深labor师,
        闲暇时间和精力都有限, 一天听2小时唱片,每周3次, 要听遍古今所有曲目好象一辈子也是不够用的, 除非用fast forward模式听. 所以从这个角度可能说明不了问题.

        我的个人观点是, 完整的音乐只存在于音乐厅和歌剧院中, 存在于演奏和演唱的瞬间, 从唱片上听到的, 只是唱片producer意图让你听到的, 很大程度上属于2手货3手货, 与现场聆听相比感受上有巨大的差异. 许多演奏演唱者在面对听众与面对麦克时会有不同的performance和情感投入, 录音时经常需要根据producer因为技术上的要求对声音和演奏加以调整, 仅仅这些差别就足够注定了录音产品无法取代现场欣赏, 正如在家嚼罐头代替不了下馆子的朵颐之快.
        • 就我听过的音乐会来讲,没有一场在效果感觉上可以超过录音给我的震撼的,即便是一些非常intimate的室内乐演奏,我也并没有感到什么特殊的现场感。 所以我很同意古尔德说的,从来没有什么观众和演奏者之间所谓的“互动”,那些很大程度上是意淫和wishful thinking
          所谓这种rapport,只能发生在演奏者和演奏者之间(比如协奏曲和室内乐),和观众没有关系。 鲁宾斯坦、霍洛维茨录音时需要观众在场,这表明大多数艺术家受到了现场音乐会习惯的污染(pollution)了。 这是一种非常做作的行为。

          您每天都有2个小时闲暇啊? 那您真是幸福哦。 Technically speaking,您一个月就可以把马勒的全部symphonies and orchestral songs听一遍,时间还绰绰有余。 半年的话可以听五六遍,到时候您对马勒音乐的understanding肯定要比在音乐会意淫两个小时所体会到的多得多。 这真是录音技术造福于人类的有力印证。:)
          • 我要是你,可不会因为自己体会不到现场聆听的妙处便断言那妙处压根就没有. 以后别再轻易花钱去音乐厅, 都留着买唱片吧. 另外即便是古尔德的信徒也该知道他在否定所谓互动说的同时并没同时否定现场聆听与唱片聆听存在差别吧?
            • 是,我现在主要以听录音为主。音乐会的选择空间太窄了,而且条件也受限制,诸多不便啊。Here is an interesting discussion.
              • 从讨论看,去音乐厅的不少啊. 不过那个调查样本空间太小了点. 我猜想唱片派乐迷听现场常遇到的问题有三个, 一是用自家音响的acoustic去套音乐厅的acoustic,习惯了唱片上人工的dynamic,proportion和scale后对音乐厅acoustic不能适应和接受,
                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脑子里的"权威演绎"作怪, 不自觉地期待现场演奏能纳入既定的框框, 而忽视了音乐表达可以是多样化的性质, 你讲到从没得到过听唱片的那种震撼, 也许跟这个有关. 第三就是过于认真严肃, 太当回事.
                • “你讲到从没得到过听唱片的那种震撼, 也许跟这个有关” --- 不全是,名演的震撼确实是很难approach。不过我对名演并不迷信,我并没有说现场“达不到”名演的水准,我的意思是现场不像人们说的有多好,到了不可取代的地步云云,不是这样的。
                  我听过的现场与录音比没有什么improvement。当然,可能是我听的不够多,没碰上真正好的现场。

                  至于迷信权威演绎,我想原因主要还是听的少,或者是银子有限,不得不把自己局限在权威演绎的框框里。 这个随着时间,听的多了,看的多了,眼界自然就会打开,这是积累,需要时间的。 同理,曲目狭窄也是这个原因,刚听几年的爱乐者可能就在3B前后打转转,等时候久了,阅历广了,就明白其实3B远非全部,就会开始actively seek没听过的东西。 当然,这也需要一些adventurous的精神。 实际上古典音乐的乐趣就在这里,探索和尝试,能够通过自己的尝试找到喜欢的东西,获得的乐趣和满足是非常rewarding的。
    • 古典音乐只是古典音乐的扇子喜欢的,因为音乐里烘托的情感与现代人的生活不合拍,不协调,不一致,不互应,古典和流行也互不买账。所以是危机四伏。
      • 正好相反, 好的古典音乐表达的是最深层次的, 最具有人性的感情, 因此不会象流行音乐那样时过景迁.
        • 在10分钟的曲子里面感受大喜大悲实在是难为现代人了。也没有心境欣赏持续的大欢乐和大伤悲。现代人就是事过境迁的,今天高兴的时候是不能坐下来聆听昨天的悲伤的,那种对昨天悲伤的叙述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地没有说服力。
          • 我们可能对古典音乐的过去有太浪漫的想象. 其实这个现象不是现代人才有的. 十八世纪时大部分的人连温饱的问题都没解决, 哪还谈得上坐下来静心欣赏艺术啊? 当时欣赏古典音乐的人也是人口中的少数. 问题是这个比例现在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 古典其实早就通俗化了,古典乐迷其实不少,英国British Talent 的Paul Pott能拿第一就是个好的例子(#3787971),至少说明大家不排斥,其实古典里不仅是大部头,38这样谈古典是对古典的误解,再流行的人,听到贝四钢协这种曲子都没感觉,都要佩服一下.
              • 我看超女,快男,绝对唱响都有反应。现在每天听两个小时96.3了,只能说不排斥,但是也不喜欢,因为没感觉。真的有感觉就是每次有人声的时候,比方歌剧啊,童声合唱啊,。。。,没有唱的时候,听听主持人的声音也挺美的,。。。,反正就是扇子才喜欢的东西了。
                • 请问你家公主在合唱团的几排第几个,我等一行几百人要前去观摩滴。
                  • 嗯,关于这个,我倒是想单独发个贴。等发完我连过来。
                    • (感动地)你总是这么nice。等待ing,。。
                      • (#3814531@0),你看,我这么nice,那个noproblem还老骂我,他应该改名叫problem嘛!专门欺负老实人!
                        • 老实人就是用来欺负的。。。
                        • x.888, 不要上他的当, 他逗你玩的….. 哈哈. : )
                          • 你怎么知道我不是逗他玩呢?
                • 不是所有的“人声“都是扇子追捧的东西。38大叔可以听听巴洛克时期的歌剧和清唱剧,那真是古典乐里的大雅~~
                  • 偶更喜欢这个大雅:#3806699@0
                  • 给个连接。//你不是追捧人声的扇子。鉴定完毕。
                    • 错,偶也曾经看超女,而且偶是李宇春的fans,娃哈哈哈~~
                      • 啊?!//倒抽一口凉气。
            • 再炒英国British Talent 的Paul Pott:(#3787955)
              • 确实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但他更象Bocelli, Groban, 不代表古典或歌剧.
                • 我认为这是古典的新口味。古典不仅有深刻,也有通俗。
                  • 这从三高开始就有了, 叫cross-over.
                • 歌剧是一定时间的产物,也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过去是这样,没理由现在就不应该有所改变。
                  • 变了,变成闹哄哄的音乐剧了,不过俺也挺喜欢。
                    • 音乐剧可是用麦克的,你也不在乎?
                  • 早就有改变了, 从约函.斯特劳思等的轻歌剧, 到百老汇的音乐剧. 但变了以后就不再叫歌剧了.
                    • 噢,壁垒这么森严哪。是不是说Metro今年初的《塞尔维亚理发师》就不算是“所谓典型意义上的”歌剧了?
                      • 你别说, 还真有很多歌剧迷瞧不上西尼的歌剧.
                        • 嘿,“但变了以后就不再叫歌剧了”不算歌剧,“西尼的歌剧”不算歌剧,Paul Potts唱的歌剧不算歌剧,歌剧爱谁谁。
                          • 拜托, Paul Potts唱了歌剧中的一首歌, 还用了麦克风, 就成唱歌剧了?
                            • Paul Potts不是专业的歌剧演员。该场演出不是专业的歌剧演出。该场地不是专业歌剧院和音乐厅。
                              • 那凭什么把他与歌剧连在一起呢? 难道以后歌剧演员都应该是苦大仇深的? ;)
                                • Paul Potts唱的是歌剧选段。观众对Paul Potts演唱演绎的广为接受从侧面反映了当今歌剧届演唱演绎的一种缺失。不能打动人心的艺术是腐朽的。
                                  • 一时打动人心的人流行音乐里多了去了, 而且Paul 打动人心与音乐之外的因素有关.
                                    • 偶是听了Paul的唱之后,才了解到他的故事的。偶对Paul个人、未来并不十分关心。偶关心的是Paul那场演出所表现出的歌剧能够表现出的巨大感染力。之所以觉得难得,是以为
                                      这种感觉本应是歌剧应该带给观众听众的,而观众听众又从很多专业歌手(包括名角儿的许多演出或录音)那里没有得到。

                                      偶以为,Paul的演出让相当多的观众听众释然:“不是我incompetent,而是没有传达(到)。”
                                      • Try listen to Pavarotti's singing of this son (Ro-Ro 帖过), tell me if it is less touching than Potts'
                  • 以前有莎士比亚, 现在有Harry Potter, 我都看. Harry Potter 看一遍就够了, 但莎老的我每隔段时间就又想再看.
                    • 隔一段时间就要自虐一次,嗯,这是文艺爱好者共有的特点。
                      • 以苦为乐, 还是以乐为苦?
                  • 我看歌剧变到今天也就舞台制作变了,歌唱本身却没变,不能有任何电声。将来也许会把剧本演绎成现代题材,音乐却不会变。
                    • 不管是歌剧的舞台制作变,还是歌剧的剧本变,都是变。潭盾的《秦始皇》里的音乐也变了,算不算歌剧?
                      • 我是说以前的歌剧为了让现代观众所接受,可以改这改那,却不会改音乐。
              • 早知道你炒Paul Potts老迷就会跳出来。嘎嘎。
                • 哈哈, 他上次帖时我忍了, 今天又想忍, 但还是没忍住. :)
                • 学习不认真,惭愧。技术上大家对他就不要严苛了,主要一是现代灰姑娘翻版,二是今夜无人入睡依旧可以打动人。古典的冬冬对现代人来说需要有取舍.
      • “古典和流行也互不买账”?你好大的胆子!俺一手古典,一手流行,又协调,又互动,相互买账,你自己不买账倒是真的。。。
        • 每次看你发贴都有臭味,都知道你是个异类,就是扇子中的扇子,属于少而又少,少到没有代表性,你的观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
          • 软柿子变成了冻豆腐,硬起来了。。。
            • 我不是在做梦吧? MP与砖头齐飞的时代有回来了???
    • 古典不过时,主要是要发掘那种古典曲子适合现代人的口味而已,用年轻人就是希望用他们的口味来谋取更大的商业利益。现场是不可能被取代的,演奏者和观众的互动也是表演的一部分,好的观众甚至能提升演奏者的表演水平,没有知音是难受的,快乐必须分享。
      • Lang Lang的商业效果确实很好, 有他演出连节目单都要贵十元.
        • 好帖岂能跌入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