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haha, 就知道你会跳出来。你肯定他们是音乐家不是忽悠你的?;)

Hard to Be an Audiophile in an iPod World By ANTHONY TOMMASINI

要注册了才能读.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读今天的<纽约时报>时看到一篇有关古典音乐发烧友的文章, 文中指出这样一个事实: "专业音乐工作者中音响发烧友很少, 但听iPod的却非常多." 发烧友听的是什么? 音乐家们听的有是什么?
    • 发烧友听的是sound, 音乐家听的是music.
      • 其实音乐家们也很注重sound, 可能是他们知道音响的sound 与现场的sound差太多, 追求是徒劳的, 因此更多的是听音乐其它的方面.
        比如作者说的斯拉贝尔的贝钢奏, 三十年代的录音, sound肯定不好, 但就是在他很普通的唱机和音响上都还是可以听到很多斯拉贝尔演绎的独特之处.
        • 怎么定义“专业音乐工作者”?我认识的不多,个个都有很高级的音响,当然他们也听 iPod
          开车、坐车的时候...
          • 可惜我不象你们那么牛, 认识很多专业音乐工作者. 但我认识的音响发烧友倒是不少, 他们没有一个是搞音乐的.
    • 抗议,XB听ipod的素质高,专业。
      • 不要舞蹈, 否则又被人称为专业人士, 我可担当不起.
        • ;-)
    • 是不是又断章取义了? 先联上个全文再说吧。音乐家和音乐家不一样,发烧友和发烧友也不一定一样;找种结论性的论段没意义; 我的一个旧CD player 就卖了一个本地的老音乐家(小提琴),他玩器材的热度比我高多了, 他就要追求真实;
      我的mcintosh又是从另一个音乐家(独立歌手);他要用hi-end器材听他的CD回放效果。。。
      • haha, 就知道你会跳出来。你肯定他们是音乐家不是忽悠你的?;)
        Hard to Be an Audiophile in an iPod World By ANTHONY TOMMASINI

        要注册了才能读.
        • 一个我去过他家,另一个给过我他的网站, 过些时他还会寄他的新CD来;其实Audiophile 和 ipod 完全是两个世界,就像歌剧和流行歌曲一样,不会造成相互冲击; 如果说音乐家认为用ipod听音乐比hifi/hi-end好,那完全是无稽之谈。
          • 在上面吵着要看原文, 看来你还是没有读原文.
            • 我看写这文章的是ipod的推销员,他自己都承认不懂MP3,我看他更不懂hi-fi; ipod当然有他的方便性,但不能说这就比hifi还好了。
              • 此人原来是Boston College 的音乐学教授, 现在是纽约时报的资深乐评专栏作家.
                • 如果是这样,他更应该专著与于音乐评论,不应掺乎到商业上来; ipod 是什么? 是苹果公司产的MP3播放器,为什么只提ipod? 是不是收了苹果公司的回扣?
                  • 这么大的火气, 你是推销hi-fi的? ;)
                    • 那天看你弄个什么肖伯纳的话上来,还乐得满地打滚,我气就不打一处来。。。
                      • 那个不是已经被群殴海扁了吗? :)
                        • 看他还很不服气得样子。
                        • 我就知道你们要气炸了, 有意挑最损人的话帖出来的 :) 其实萧在那句话之前的一段还是很有意思, 很到位的, 让你们先缓气三个月, 到时候我再贴出来. ;)
                  • 苹果公司的一个注册商标是:Macintosh,知道怎么来的吗? 20年前从著名的Hi_FI公司买的,这家公司就是:
                    Mcintosh:

                    • 你看看, 发烧友的毛病体现出来了吧, 不光觉得自己的器材好, 还要把所有的好事都和自己的器材联系起来. 这个Macintosh是不是还可以壮阳补肾啊? :)))))
              • 你到底读了原文没有? 他当然没有说iPod的音质比hifi好, 他说的是听iPod的和听hifi的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当然不排除有交集), 而许多人, , 包括许多音乐工作者, 因为iPod方便, 更多的时间是听iPod, 而不是因为iPod的音质不好就干脆不听了.
                • 我当然读了原文, 但您老的原贴,断章取义地来一句,经接着再来个misleading 的问题,就不是原文的意思的,看把楼上的ro-ro就带到沟里去了;
                  • 不算断章取义吧, 看看这句话:
                    “Any discussion of recording technology has to note one intriguing quirk in the story: Few musicians have been audiophiles. More than the average music-loving amateur, working musicians understand the big gap between recorded music and the real thing. They can listen through the inadequacies of any recording and focus on what they want to hear.“
                    • 把这个当成谋生工具和我们这种消遣态度应该不一样吧?就像我用的电脑是386,但我不认为我的386比现在所谓双core的要好了,或者说我这个专业人士都用386,不能说明当前高性能双core计算机没必要.
                      • 既然Renee Fleming 可以用iPod来听不同版本的咏叹调,我用iPod听贝多芬应该可以了吧。
                        你现在还在用386? 分明是有意装酷!
          • 歌剧Diva Renee Fleming 谈iPod
            “I use it mostly for work. I input recital and concert programs for memorization and re-learning. I just spent 20 hours researching my next recording, much of it on iTunes&#8482;. I love choosing a song and finding several interpretations for comparison.”
    • ”发烧友听的是什么? 音乐家们听的有是什么?“---我对您老这种misleading的问题很搓火。
      即使您诱导出一个”发烧友听器材,音乐家们听音乐“的驳论,也说明不了什么。

      其实ipod和hi-fi器材都是重放音乐的工具,
      这样问是不是逻辑性好点:
      Hifi器材能播放出什么? iPod能播放出什么?
      这样音乐家们是用什么? 发烧友用什么?其他人用什么? 还有您老在用什么?就全不是问题了。 :-)
    • 音乐是心灵的,音响是物质的。
      • 物质是精神的载体
        • 贝多芬那会儿有音响吗?
          • 所以听的人少
    • 一大忽悠,"专业音乐工作者中音响发烧友很少, 但听iPod的却非常多。" 不发烧音响,不等于不听HI-FI音响。对他们来说,器材是生活必需,看得淡一些是正常的。
      • 扯远一点, 我对钢琴作品的版本了解绝对比我钢琴老师要多很多,但我对钢琴作品的欣赏是不能和她相比的。
        • 俺认识的“专业音乐工作者”,其实对音响是非常非常挑剔的,一个真实的例子:
          某公司某新型音乐播放概念机的演示会上,播放JAZZ,所有人听后,都对音效很满意,只有一个开录音公司的牛人,指出高频部分衰减太大,不如另一套XXX系统。别人不服气,现场搬来那套系统,当场对比,所有人都同意,另一套XXX系统确实好一些。

          该牛人,号称“金耳朵”。
          • "开录音公司的牛人", 当然要“对音响是非常非常挑剔的”,夏老师就是被这样的牛人给忽悠了。
            • 现在交叉学科太多,搞得搞音响的人忽悠音乐,搞音乐的人来忽悠音响; 卡拉扬也是一个发烧友,传闻一次他录完音后,要回放听效果, 听完后非要把低音再调低,录音师见不好得罪,什么都没做,告诉他已调好了, 他又听了听,嗯!, 就很满意地走了...
              所以,别信那些搞音乐的瞎忽悠..
    • 古典专业音乐工作者俺认识的不多,不过就搞流行乐的来说,我认识的不少人pro, 半pro的的确是这样,对他们来说,能听出各种乐器,各个声部,音质中等就成,很多人用100左右的监听耳机就觉得可以了。出发点不一样,都是有追求的人。另外,搞音乐的很多很穷也是个原因
      • 对,发烧的一个条件是经济基础,让我省钱少买碟,少看现场去买高档音响我觉得不值。
        • 我买音响正是同样的原因, 北美HI-FI 市场完善, 那天不想要了,就卖掉,损失不了什么,买来收音机,老唱机,还开阔音乐的来源渠道;
    • 见林见木, 各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