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白雪公主内容过度血腥暴力,皇后唆使杀人还要吃掉肝脏,并且还有说谎、做假、嫉妒。没空码字。狗了一篇文章给你参考一下吧。(ZT)慎给孩子讲格林童话中的这些糟粕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对于格林童话中的故事,除了小时候知道的几篇经典(如小红帽、白雪公主、灰姑娘、渔夫和金鱼等)之外,还真从未细细读过里面其它的故事。托儿子的福,为了满足儿子听故事的愿望,我们买了一本格林童话。刚开始出于对格林童话的信任,我自己看都没看就直接给儿子读了起来。可是读着读着我就读不下去了,因为里面有些情节实在不适宜讲给孩子听,可孩子又在旁边催着,于是赶紧急中生智自己将内容改编改编给儿子讲了一个妈妈版的格林童话。趁儿子睡着了,我拿起格林童话仔细地研究起来,发现里面有许多内容实在是少儿不宜,妈妈们在给孩子们讲这些内容时一定要慎重选择,千万不能全部照搬地灌输给孩子,否则真地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我简单总结了一下,格林童话里的故事包含的不良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有些内容太残忍,容易培养孩子的暴力倾向

如《没有手的姑娘》,内容是有个恶魔与一个磨坊主做了一笔交易,磨坊主把女儿给他,他给磨坊主大笔财富。女儿不愿意恶魔没办法接近,于是恶魔就让磨坊主砍掉了自己女儿的双手。又如在《莴苣姑娘》中,一对夫妻吃了巫婆的莴苣,只好把女儿给了巫婆。巫婆把长大后的莴苣姑娘囚禁起来。后来一个王子与莴苣姑娘相爱,巫婆为了阻止两人相爱,弄瞎了王子的眼睛。还有下边的《金鹅》中,不是砍伤胳膊就是砍伤腿。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这样的内容你敢给孩子读吗?这是不是在培养孩子的暴力倾向?

二、故事人物的成功都不是靠自己的努力,不宜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格林童话里许多主人公不是靠仙人帮助就是靠天上掉馅饼的运气获得了最终的成功。如后边讲到的万能博士,本来是个大字不识的农夫,胡乱说了几句话后便好运连连;又如灰姑娘,靠着仙女的帮助成了王子的妻子;再如〈金鹅〉里的小傻瓜,居然靠着给了小老头一点吃的就娶上了国王的女儿,而且还继承了国王的王位……我当然知道这是童话故事,也就是说看这些故事的时候不能当真。但是到底应该不应该当真得等到我们有了辨别能力之后才能确定,所以在给孩子们讲这些故事时,给孩子补充点适当的内容还是应该的。

三、有些内容没有是非观念,容易教坏孩子

如大家很熟悉的《大拇指》故事。一个农夫和老婆生了一个孩子,只有大拇指那么大,但却很聪明。一天大拇指钻在马耳朵里指挥马,被两个过路的人看见了,过路人就想把大拇指买走赚钱。大拇指爸爸本不同意,说“这是我的孩子,给多少钱也不会给你们。”但大拇指悄悄告诉他爸爸,让爸爸卖了他,他还会回来的,于是他爸爸就把大拇指给卖了。看看大拇指的爸爸,刚开始说话还真像个父亲,可一听到大拇指说不但可以得钱,人也还能回来,马上就将良心掖到腋下,把钱揣进了裤兜。不管那两个人出于什么目的,你不卖孩子不就算了吗?孩子没有非观念,出了那样的主意,那当父亲的也没有吗?这样做岂不是在鼓励孩子骗人吗?但故事显然是在夸大拇指的机智,但这也能算是机智吗?这种机智你敢教给孩子吗?

再如《万能博士》,说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夫在医生的指点下自己挂牌当了“万能博士”。一次有个贵族老爷丢了钱,请万能博士到家帮忙找出小偷。万能博士随便说了几句话就让做贼心虚的小偷误以为自己被发现了,小偷怕事情败露,许诺万能博士只要不告诉老爷就可以得到一大笔钱。结果万能博士最后分别从老爷与小偷那里各收了一大笔酬金,而且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看清楚这个万能博士是什么人了吧?一个黑白两头吃的贪心之徒!但格林童话中讲述这个故事的态度却明显偏向于这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万能博士。如果照读,则可能误导孩子,让孩子认为小偷的钱或坏人的钱就是可以拿的。这种教育对小孩子思想的形成是非常危险的。

四、有些故事中报复心理太强,不适宜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

在《格林童话》中,因为一点小事就极为狠毒地报复别人的故事比比皆是,而且很多报复手段都让人不寒而栗。比如在故事《金鹅》中,有个男人养了三个儿子,最小的叫小傻瓜。大儿子去森林砍柴,碰到一个小老头,小老头向他讨东西吃,他不给,结果砍柴的时候就砍伤了自己的胳膊;二儿子也不给,就砍伤了自己的腿;三儿子给了,最后就娶了公主,还当了国王。

同样的还有《森林中的三个小矮人》,小姑娘把吃的分给了三个小矮人,三个小矮人就祝她长得越来越美丽,说话就吐金子,还让国王娶她做王后;小姑娘继母的女儿没分给他们吃,他们就让小女孩长得越来越丑,说话吐癞蛤蟆,还不得好死。

这两个故事应该主要是在讲好人有好报,但听起来总有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气势在里边。只是因为人家不给他吃人家的东西,故事里的小老头和三个小矮人就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报复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充其量只能说不善良,但小老头和三个小矮人与这几个小孩子相比起来就可以用“恶毒”两个字来形容了。但故事并未对小老头和小矮人进行批判,因为给了他们东西吃的人以后还要靠这些恶毒的人走向幸福呢。如果毫不选择地把这些内容讲给孩子听,除了能把孩子吓得以后无论见了谁都要把手中的东西拱手相让外,就是让孩子学会了如果别人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就可以不择手段地报复他们,即使孩子想要的东西的所有权本来就是属于别人的。

  再如《吹笛手》,意思是讲以前有一座城市里有许多老鼠,人们想了许多办法都不能把老鼠赶走。后来来了一个吹笛手,人们向吹笛手承诺,如果他能把老鼠消灭掉就付给他1000个金币。后来吹笛手吹起笛子把老鼠引到河里淹死了,人们却不讲信用,拒绝付钱。于是吹笛手又吹起笛子将全城所有的小孩子都引到一个山洞里,之后将洞口关闭。故事的最后一句话是“很多年过去了,小孩子一个也没有回来。”城里的人们肯定是错误的,对此我不想多费口舌。我只是想问一问大家,如果你是那个吹笛手的话,你会不会效仿吹笛手的做法?

  最后看看《山雀和熊》的故事。就因为熊说了句小山雀是私生子,山雀的父母就发动了一场鸟兽之战,用兄弟姐妹的血肉之躯换得了战争的胜利,最终以逼熊认错了事。熊信口雌黄固然是不道德的,山雀父母的做法难道就值得肯定吗?在我的眼里,他们只不过是一群鸡肠狗肚之徒而已。如果不加评论地给孩子讲这些故事,岂不是在培养孩子牙眦必报的狭隘心理?

  格林童话能够流传到今天,确实有许多值得人称道的地方。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经典之中也难免会包含些许糟粕。看到《猫和老鼠合伙》的时候(讲的是猫突然要和老鼠合伙,共同弄了一罐油说是备过冬之用。结果猫却偷偷自己把油都吃完了。老鼠意见还没提完,猫就很不讲理地把它也给吃了),文章是以“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收了尾。看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格林兄弟可能就是想把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以童话的方式展现给我们,他们并未想对这个世界做更多的评判。但实际上在他们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他们还是或多或少地融入了一些自己的感情色彩。优秀的前人也不一定都是完人,所以无论如何,在我们给孩子讲这些故事的时候还是应当慎之又慎,给孩子过滤掉那些不适宜他们的东西,让孩子在接受经典的同时能培养一颗健康的心灵。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what would be you answer if your child keep asking if Santa is real?
    • He Is real
    • 讲真话.
    • 我家老大直到11岁还在相信tooth fairy 的存在,我小女儿4岁就不相信由Santa这回事。
    • truth, nothing else but truth. If they believe there is a santa, they won't bother to ask.
    • 所以这事儿得从小教育。从小给孩子讲童话故事的时候就告诉他们这不是真的。电视里的也不是真的。孩子上学后学校也教fiction story和non-fiction story的概念。
      • em. I always answer by "you can do some research to find out the answer yourself,then let's see if we have same answer", or just "what you think", avoiding answering it directly. hard to spoil kids' dreams or someone they really love.
        • 多大点的孩子才会自己research呀。告诉他们这些故事不是真的,但是道理是真的就行了。一个好处是避免小小孩听了那些童话故事晚上做恶梦,落下不必要的心理阴影。一些很平常的童话故事都会给小孩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比方说白雪公主的故事。
          • what's wrong with SW?
            • 白雪公主内容过度血腥暴力,皇后唆使杀人还要吃掉肝脏,并且还有说谎、做假、嫉妒。没空码字。狗了一篇文章给你参考一下吧。(ZT)慎给孩子讲格林童话中的这些糟粕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对于格林童话中的故事,除了小时候知道的几篇经典(如小红帽、白雪公主、灰姑娘、渔夫和金鱼等)之外,还真从未细细读过里面其它的故事。托儿子的福,为了满足儿子听故事的愿望,我们买了一本格林童话。刚开始出于对格林童话的信任,我自己看都没看就直接给儿子读了起来。可是读着读着我就读不下去了,因为里面有些情节实在不适宜讲给孩子听,可孩子又在旁边催着,于是赶紧急中生智自己将内容改编改编给儿子讲了一个妈妈版的格林童话。趁儿子睡着了,我拿起格林童话仔细地研究起来,发现里面有许多内容实在是少儿不宜,妈妈们在给孩子们讲这些内容时一定要慎重选择,千万不能全部照搬地灌输给孩子,否则真地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我简单总结了一下,格林童话里的故事包含的不良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有些内容太残忍,容易培养孩子的暴力倾向

              如《没有手的姑娘》,内容是有个恶魔与一个磨坊主做了一笔交易,磨坊主把女儿给他,他给磨坊主大笔财富。女儿不愿意恶魔没办法接近,于是恶魔就让磨坊主砍掉了自己女儿的双手。又如在《莴苣姑娘》中,一对夫妻吃了巫婆的莴苣,只好把女儿给了巫婆。巫婆把长大后的莴苣姑娘囚禁起来。后来一个王子与莴苣姑娘相爱,巫婆为了阻止两人相爱,弄瞎了王子的眼睛。还有下边的《金鹅》中,不是砍伤胳膊就是砍伤腿。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这样的内容你敢给孩子读吗?这是不是在培养孩子的暴力倾向?

              二、故事人物的成功都不是靠自己的努力,不宜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格林童话里许多主人公不是靠仙人帮助就是靠天上掉馅饼的运气获得了最终的成功。如后边讲到的万能博士,本来是个大字不识的农夫,胡乱说了几句话后便好运连连;又如灰姑娘,靠着仙女的帮助成了王子的妻子;再如〈金鹅〉里的小傻瓜,居然靠着给了小老头一点吃的就娶上了国王的女儿,而且还继承了国王的王位……我当然知道这是童话故事,也就是说看这些故事的时候不能当真。但是到底应该不应该当真得等到我们有了辨别能力之后才能确定,所以在给孩子们讲这些故事时,给孩子补充点适当的内容还是应该的。

              三、有些内容没有是非观念,容易教坏孩子

              如大家很熟悉的《大拇指》故事。一个农夫和老婆生了一个孩子,只有大拇指那么大,但却很聪明。一天大拇指钻在马耳朵里指挥马,被两个过路的人看见了,过路人就想把大拇指买走赚钱。大拇指爸爸本不同意,说“这是我的孩子,给多少钱也不会给你们。”但大拇指悄悄告诉他爸爸,让爸爸卖了他,他还会回来的,于是他爸爸就把大拇指给卖了。看看大拇指的爸爸,刚开始说话还真像个父亲,可一听到大拇指说不但可以得钱,人也还能回来,马上就将良心掖到腋下,把钱揣进了裤兜。不管那两个人出于什么目的,你不卖孩子不就算了吗?孩子没有非观念,出了那样的主意,那当父亲的也没有吗?这样做岂不是在鼓励孩子骗人吗?但故事显然是在夸大拇指的机智,但这也能算是机智吗?这种机智你敢教给孩子吗?

              再如《万能博士》,说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夫在医生的指点下自己挂牌当了“万能博士”。一次有个贵族老爷丢了钱,请万能博士到家帮忙找出小偷。万能博士随便说了几句话就让做贼心虚的小偷误以为自己被发现了,小偷怕事情败露,许诺万能博士只要不告诉老爷就可以得到一大笔钱。结果万能博士最后分别从老爷与小偷那里各收了一大笔酬金,而且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看清楚这个万能博士是什么人了吧?一个黑白两头吃的贪心之徒!但格林童话中讲述这个故事的态度却明显偏向于这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万能博士。如果照读,则可能误导孩子,让孩子认为小偷的钱或坏人的钱就是可以拿的。这种教育对小孩子思想的形成是非常危险的。

              四、有些故事中报复心理太强,不适宜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

              在《格林童话》中,因为一点小事就极为狠毒地报复别人的故事比比皆是,而且很多报复手段都让人不寒而栗。比如在故事《金鹅》中,有个男人养了三个儿子,最小的叫小傻瓜。大儿子去森林砍柴,碰到一个小老头,小老头向他讨东西吃,他不给,结果砍柴的时候就砍伤了自己的胳膊;二儿子也不给,就砍伤了自己的腿;三儿子给了,最后就娶了公主,还当了国王。

              同样的还有《森林中的三个小矮人》,小姑娘把吃的分给了三个小矮人,三个小矮人就祝她长得越来越美丽,说话就吐金子,还让国王娶她做王后;小姑娘继母的女儿没分给他们吃,他们就让小女孩长得越来越丑,说话吐癞蛤蟆,还不得好死。

              这两个故事应该主要是在讲好人有好报,但听起来总有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霸道气势在里边。只是因为人家不给他吃人家的东西,故事里的小老头和三个小矮人就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报复几个孩子。这几个孩子充其量只能说不善良,但小老头和三个小矮人与这几个小孩子相比起来就可以用“恶毒”两个字来形容了。但故事并未对小老头和小矮人进行批判,因为给了他们东西吃的人以后还要靠这些恶毒的人走向幸福呢。如果毫不选择地把这些内容讲给孩子听,除了能把孩子吓得以后无论见了谁都要把手中的东西拱手相让外,就是让孩子学会了如果别人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就可以不择手段地报复他们,即使孩子想要的东西的所有权本来就是属于别人的。

                再如《吹笛手》,意思是讲以前有一座城市里有许多老鼠,人们想了许多办法都不能把老鼠赶走。后来来了一个吹笛手,人们向吹笛手承诺,如果他能把老鼠消灭掉就付给他1000个金币。后来吹笛手吹起笛子把老鼠引到河里淹死了,人们却不讲信用,拒绝付钱。于是吹笛手又吹起笛子将全城所有的小孩子都引到一个山洞里,之后将洞口关闭。故事的最后一句话是“很多年过去了,小孩子一个也没有回来。”城里的人们肯定是错误的,对此我不想多费口舌。我只是想问一问大家,如果你是那个吹笛手的话,你会不会效仿吹笛手的做法?

                最后看看《山雀和熊》的故事。就因为熊说了句小山雀是私生子,山雀的父母就发动了一场鸟兽之战,用兄弟姐妹的血肉之躯换得了战争的胜利,最终以逼熊认错了事。熊信口雌黄固然是不道德的,山雀父母的做法难道就值得肯定吗?在我的眼里,他们只不过是一群鸡肠狗肚之徒而已。如果不加评论地给孩子讲这些故事,岂不是在培养孩子牙眦必报的狭隘心理?

                格林童话能够流传到今天,确实有许多值得人称道的地方。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经典之中也难免会包含些许糟粕。看到《猫和老鼠合伙》的时候(讲的是猫突然要和老鼠合伙,共同弄了一罐油说是备过冬之用。结果猫却偷偷自己把油都吃完了。老鼠意见还没提完,猫就很不讲理地把它也给吃了),文章是以“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收了尾。看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格林兄弟可能就是想把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以童话的方式展现给我们,他们并未想对这个世界做更多的评判。但实际上在他们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他们还是或多或少地融入了一些自己的感情色彩。优秀的前人也不一定都是完人,所以无论如何,在我们给孩子讲这些故事的时候还是应当慎之又慎,给孩子过滤掉那些不适宜他们的东西,让孩子在接受经典的同时能培养一颗健康的心灵。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所以现在应该给小朋友讲 IQ 博士,樱桃小丸子,忍者乱太郎,或者咕噜咕噜魔法阵之类的故事
          • 我女儿问我,WHY EVERY PRICESS HAS A STEPMOTHER?
            • because kings like to divorce!
              • do your research. 教坏小孩子。
    • since no one can testify he is not real and many people have seen him, he is real
    • 有梦,真好。上个周日和儿子看了 Fred Claus。如果知道那些都是假的,那少了多少乐趣?童真是可贵的。
    • 我对孩子说那是故事。我们看的电影、读的书、玩的游戏等等,很多都是故事,是根据真事编的,但不是真事。他听了很高兴,玩游戏时杀人更狠了 —— 反正不是真的。
      • 哈哈,几岁?曾几何时,我儿子认为彼得潘不是真的因为人不可能会飞,上来汇报给大家,记得还接了你一砖 :)
        • 哈哈哈。给个链接,让我为当初扔的砖再过把瘾。
    • 在西方文化里,告诉一个小小孩santa不是真的,是一件很残忍的事情。孩子的童年有个梦多好,如果你选择告诉你的孩子santa不存在,请不要告诉别人的孩子,尤其是6岁以下的孩子。孩子相信不相信完全是父母的选择。
      • 残忍?我们的童年根本就没有Santa,没觉得啥呀。残忍的是你现在告诉他们一切都是真的,等有一天他们大了,忽然明白那些全是假的,一直都被你欺骗了。
        • 不对,我们小的时候,周围的小朋友没有一个相信santa,环境不一样,怎么能一样处理呢?你现在生活在西方文化里,孩子周围的小朋友都热爱santa,他能不爱吗?!
          • 喜欢的东西并不一定要是real的呀。俺到现在还喜欢孙悟空呢。
        • 对于4-5岁的小孩,残忍是别人都拥有和热爱的东西,他却没有。
          • 他照样可以拥有呀。就象芭比娃娃,没有一个孩子认为世界上有个真的芭比吧。
      • 这个绝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孩子不一样,不能规定统一答案。比如我儿子对Tooth Fairy,第一次掉牙时将信将疑,后来就直接跟我要钱了。你要让他一定相信那是真的,反倒是残忍的了。
        • 都掉牙了,好多事情自己就明白了。。。。
      • 其实没啥残忍的。孩子会理解那是大人们善意的礼物。我小女儿明知道santa 是不存在的。但他说还是喜欢santa的样子。
        • 我不想跟大家争论了,残忍这个词每个人有不同的定义。各自的孩子怎么处理都是自己的自由,也有各自的理由。只是希望不要轻易打破别人的孩子的美好的童年之梦,只是为了逞一时之口舌之快。
          • 偶同意你
    • Haha I told my 5-year old son he's real. And he told me he has met Santa three times this year (Santa Claus Parade, a Xmas Party and another place I don't remember).
    • 如果她希望是真的,就告诉她是;如果她知道不是真的,告诉她不是。
      • Good answer!
    • 老大很早就觉得Santa不是真的,因为同一年她分别收到两封Santa的信,-一封从学校,另一封是游行时寄的收到的回信,下面的签名不一样。她第一次掉牙也就发现tooth fairy是假的,因为老妈只留了钱,没把牙齿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