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给儿子编过一个寓言,说世上有一种水果叫空无,据说味道鲜美,但要经历千辛万苦才能吃到。一天终于有人吃到了空无,吃完满嘴留香,回味无穷,遂写了一篇文章叫"空无的味道"。后来学者有熟读空无文章,以至成诵且句读不差,或专事训诂注解洋洋万言,进而成为空无学大师并开山收徒者,历代均有其名姓。他们对空无文章的语法、结构、谋篇布局及词源语义等均能详加论述,说来头头是道。然而他们并没有亲自吃过空无,他们只是空无文章专家,他们的论述不敢越原文的雷池一步,跳不出原文文字的局限。这种人虽天天讲授空无的味道,而实不知空无味道究竟为何。
毕竟天下吃过空无的并非一人,因而关于空无味道的文章绝非一篇。这些文章相似而不相同,文风甚或迥异,用词相去甚远。在祖与祖,则心有灵犀;在徒与徒,则分若泾渭。对抗攻讦之风,每每有愈演愈烈之势。
其实,真懂了不必拘泥于祖师的文字;若没懂,注释也只能是以己之昏昏,示人之昏昏而已,更不用说还可能会以讹传讹了。我这样说,绝无要抹杀清一朝以来学人在训诂及整理古籍方面的杰出成就,只是就振兴中华文化而言,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天下吃过空无的并非一人,因而关于空无味道的文章绝非一篇。这些文章相似而不相同,文风甚或迥异,用词相去甚远。在祖与祖,则心有灵犀;在徒与徒,则分若泾渭。对抗攻讦之风,每每有愈演愈烈之势。
其实,真懂了不必拘泥于祖师的文字;若没懂,注释也只能是以己之昏昏,示人之昏昏而已,更不用说还可能会以讹传讹了。我这样说,绝无要抹杀清一朝以来学人在训诂及整理古籍方面的杰出成就,只是就振兴中华文化而言,这些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