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圣诞老人的形象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圣尼古拉圣诞老人此一神秘人物带给小孩子们礼物的概念衍生自圣尼古拉(Saint Nicholas)。尼古拉是一位4世纪生活在小亚细亚的好心主教,荷兰人在圣尼古拉斯节(12月6日)便会模仿他送礼物。

在北美洲,荷兰和英国殖民者把这一传统融入圣诞节日的庆祝里,荷兰语的圣尼古拉(Sinterklaas)传进英语成为Santa Claus也就相应的成为圣诞老人的人物了。在英籍美国人的传统中,圣诞老人总是快活的在圣诞前夜乘着驯鹿拉的雪橇到来,他从烟囱爬进屋内,留下给孩子们的礼物,并吃掉孩子们为他留下的食物。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里,都是忙于制作礼物和监督孩子们的行为。

法国与圣诞老人类似的形象是Père Noel,他和圣诞老人几乎完全一样,其红白相间的衣服曾经使可口可乐公司获得灵感,在1930年代画出了传遍世界的圣诞老人形象。在一些文化中,圣诞老人身旁跟随着Knecht Ruprecht,或是称作“黑彼得”(荷文:Zwarte Piet)的家伙。一些版本中,玩具作坊里的侏儒制作了节日礼物,有时圣诞老人与圣诞夫人是夫妻。圣诞季期间,在北美和联合王国的很多超市里,都有小孩可以向其要礼物的圣诞老人出现。

在冰岛的传说中,圣诞老人并不只一位,而是共有九位圣诞老人,各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挑皮活泼,有的慈祥温柔。


Thomas Nast 笔下的 Santa Claus 1863年1月3日, 由 Harper's Weekly发行.在许多国家里,圣诞节前夕,孩子们会准备好空的容器,以便圣诞老人可以装进一些小礼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在美国, 孩子们圣诞夜会在壁炉上悬挂圣诞袜,因为圣诞老人说过要在圣诞前夜从烟囱下来把礼物放到袜子里。在其他国家,孩子们把空鞋放到户外,以便圣诞老人可以在圣诞夜(或圣尼古拉斯节前夕的12月5日)送礼。

对于圣诞老人在北极的情形的描绘,巧妙地反映了人们对工业的印象。二十世纪早期,圣诞老人有些形象是他亲自以手工制造玩具,就像小工作坊里的工匠一样。后来,印象变成圣诞老人手下有许多小精灵制造玩具,但玩具依旧是各个精灵以传统方式手工完成的。等到二十世纪末,西方大众充分接受了大量机器生产的现实。现代对于圣诞老人的住处的描绘,反映了这点:人们幽默地讲说他的住处乃是高度机器化的生产设施,配备了最先进的制造业科技,由精灵还有经理一般的圣诞老婆婆管理。有很多电视广告将这场景经营成公司喜剧,将精灵描绘为心怀不满的员工,搞笑和作弄老板。


其他
每年接近圣诞节,总会有(相信有圣诞老人的)小孩子寄信给圣诞老人,内容如告知其自己希望收的圣诞礼物之类,而在某些国家的邮局,为了免让他们失望,更会有专人回复这些信件[1][2][3]。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小女问我,圣诞老人到了澳大利亚穿棉袄不会热吗?该怎么回答,总不能说他在澳洲就穿红白相间的短裤吧。
    • 她没问新加坡吗?
      • 新加坡有什么特别的回答吗?说来借鉴借鉴。
    • 不会热,因为他穿的是空调衣,自动调温的.
      • 好办法,谢谢。
    • 如果我是妈妈,我会建议宝贝自己写信给圣诞老人问一问的,嘿嘿
      • 写过。但寄的地址是santa north pole, 人家不管soth part。
        • 笑死啦,嘿嘿
    • good question, 假话总有穿帮的那一天, 越聪明的孩子越难蒙....
    • 没有错,那里的圣诞老人就是穿短裤的。。。
    • 儿子也怀疑公司圣诞派对上的圣诞老人是不是真的,他在想这么多的派对,老人家哪忙得过来,爸爸说Santa像孙悟空一样会72变,后来人家自己解释可能那是他的表兄弟吧。
    • 那里圣诞老人就是穿短裤冲浪来的。不是骑鹿来的,有时候答案就是这么简单
    • 多大呀?竟然知道澳大利亚现在是夏天。如果有这样的地理知识,圣诞老人哄不了她了吧?
      • 他今年8岁,学校科学课教过地理, 明白南北半球的区别。本来也怀疑过圣诞老人, 但去年给圣诞老人写信, 得到了回信,据说信还是冰冰凉的,很像是从北极邮来的,拿给老师看,老师坚定的告诉她确实是santa 回的信。所以今年才有此一问。
      • 刚刚又问孩子你怎么知道santa 懂英语, 告知santa是白人,当然懂英语。又问:中国孩子要写信怎么办?答:....英语都不会说,干嘛过圣诞?
        • 我跟孩子说过,并不是世界上每个地方的人都庆祝圣诞,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人们不庆祝圣诞。
    • 唉,楼上那么多大人,为什么要变着法子骗孩子玩呢?为什么不告诉他们真的东西?比方说圣诞节是纪念耶稣诞生,没圣诞老人什么事。
      • 那他们就会问, 耶稣是怎么诞生的? 要说实话, 不要变着法子骗孩子玩
        • 做父母的知道多少就告诉他们多少,别说一些自己都不信的假话骗自己的小孩就是了。即使你是基督徒,也无可否认耶稣基督在历史上的真实性。
      • 那是不是还要告诉他,耶稣存不存在还有问题,而且即使存在生日也肯定不是圣诞那天,那个日子只不过是教会把异教徒的节日变了个名字。。。。
        • 耶稣存不存在没有问题,生日不是在圣诞那天也没错,那个日子只不过是教会把异教徒的节日变了个名字这也是事实。圣诞老人是假的,可是节日是真的,孩子同样可以享受节日的快乐,同样可以了解节日的意义。
          • 圣诞老人也是真的,不过没有神话中神奇而已。
            • Saint Nicholas是真的,Santa Claus不是。
              • 一种文化的传承必然有其过程。佛祖也不过是大彻大悟的人,同样可以神话成无所不能的存在。老子不过写了道德经,却被道家供奉为三清之一。弄明白,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真明白?
          • 多说了只能带来更多疑问和漏洞,比如圣诞老人santa Clause是历史上真人,比耶稣在历史书上明确
            • 耶稣在历史书上也很明确。即使是反基督教的人,也没有人否认耶稣在历史上的真实性。
      • 因为这样就少了文化的乐趣。孩子有孩子的思维方式,富于想象力,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就是成年人的思维方式,那是很可怕的事情。
        • 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圣诞老人就跟任何一个童话故事里的人物,就如白雪公主、小仙女等等一样是fake的,但他们照样喜欢过圣诞节,并没有因此缺乏了想象力。
          • 的确,道不同,难为谋.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孩子有自己的世界.别用大人的价值观去观察.同样的圣诞节,在不同的人眼中完全是不同的.宽容也包括容忍孩子眼中的世界,而不是以你的意志去强加给他,哪怕你的思想是正确的.
            • 对了,不是以你的意志去强加给他。孩子本来并不知道圣诞老人这么个东西,你们强加给他,甚至在孩子开始表示怀疑的时候,还要想尽办法圆自己的谎,要孩子接受一个错误的事实,去接受一个你为他描绘的世界。这就是你的宽容?这就是你的乐趣?这就是你的道?
              • 说了这是社会文化,每一个孩子不仅生活在家庭中,也生活在社会中,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是很重要的阶段.在读童话的时候告诉孩子这些不是真的,是虚构的.我看不出其中有什么智慧,有什么价值.
                • 你给孩子读童话的时候告诉他们那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真的?I服了U。要说社会文化,不过是一个商业文化而已。你可以跟一下身边的同事调查一下这个“社会的做法”。哦,对了,现在这个社会文化还崇尚同性恋,又Pride又Proud,你跟不跟?
                  • 那是成人的世界,不是孩子的世界。孩子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一点一滴早就了孩子未来的人生。每种教育方式都融合了父母的人生阅历和价值取向。不同的特质体现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让孩子开心的度过他的童年,是我的第一准则。
                    • 没错,每种教育方式都融合了父母的价值取向。让孩子开心的度过他的童年也是我的原则。我在说的是,让孩子开心和一而再再而三的骗他们之间不划等号。
                      • 我只能说别扼杀孩子的心,只是因为那是真实的。
                        • 如果一开始就不骗他们,就不存在扼杀一说。相反可以和他们一起更好地编织他们自己的圣诞老人的故事。我的孩子就是那样子的。因为知道那不是真的,他们反而可以更好的让自己成为故事里的角色。
                          • 他们将少了感动和感恩的锻炼。
                            • 他们一点不缺感动和感恩。不明白你为什么一定要把那些美好的东西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你难道只会被谎言感动和感恩么?那样的感动和感恩实在是太脆弱了。
                          • 也许在这个激烈和现实的世界中,你的做法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更加的现实。如果是这样,我想说国内的环境更加现实。2岁的孩子已经拥有不下于成人的务实。我宁可我的孩子傻一点。
                            • 在给孩子快乐、感恩、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我也教他们诚实。世俗一点的说,诚实并不完全适和“激烈和现实的世界中”。
      • 真的想问一下圣诞老人是怎么来的。
        • 原型是基督教诸圣之一
            • 你错
              • 基督教只有圣父、圣子、圣灵,还有Satan(撒旦),没有Santa。你说我错的理由是什么?
                • 不知道不要紧,外事不明问谷歌
                  • 很遗憾的告诉你,那些所谓的圣人都是天主教皇(人)弄出来的,没基督教什么事。就跟佛教里面7大姑8大姨一样。基督教基督教,顾名思义,只有耶稣基督。
                    • 别遗憾了,你说的是神,基督教是一神的。基督教圣人可不是神,是教徒应该学习的教徒榜样而已,佛教的多神跟这完全不同。你说是天主教教皇弄出来的也不对,东正教、新教,一样承认很多同样的圣人
                    • Saint Nicholas是真的,Santa Claus不是。 -bdbs(别的不算); 你这里也说saint Nicholas了,saint不是他的名字,就是说他是圣人。所以我没错,你也承认了
                      • 但他不是基督教的圣人好不好。基督教没有圣人这一说的。
                        • 信基督的都可以说是基督教啊,你说的是那部分不信,不会是耶和华见证者吧?看来你也懒得看我给你的网页。上面可是说的“基督教聖人列表”
                          • 基督教和信基督的差异很大.不过不在这里展开了.
                            • 但广义的基督教是包括天主教的这没错吧?肯定有些分舵不认圣徒,不过我想知道是那些
                              • 很复杂,如果列世系表,下次在心灵感悟中单独列出来。基本很多现代的基督徒否定基督教。也是近代发展的产物。
                          • 信基督的就是只信耶稣基督,不是什么阿狗阿猫沾亲带故的都信。你的网页我看了,不认同。也许是翻译的问题吧。
                            • 你得知道基督的事是怎么传出来的,要是你不信12-1圣徒,哪来的基督教啊
                              • 我们叫使徒,不叫圣徒。传的也是耶稣基督,而不是那些阿狗阿猫沾亲带故的。
                                • 你信就信,不信就不信,其他人圣徒再不济也是个人。老阿猫阿狗的真没什么意思,又不是佛教里众生平等
                                  • 阿狗阿猫就是张三李四的意思,对于给你造成的误解我深表歉意。
                                    • 好说好说
                • 圣诞老人来也
        • 圣诞老人的形象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圣尼古拉圣诞老人此一神秘人物带给小孩子们礼物的概念衍生自圣尼古拉(Saint Nicholas)。尼古拉是一位4世纪生活在小亚细亚的好心主教,荷兰人在圣尼古拉斯节(12月6日)便会模仿他送礼物。

          在北美洲,荷兰和英国殖民者把这一传统融入圣诞节日的庆祝里,荷兰语的圣尼古拉(Sinterklaas)传进英语成为Santa Claus也就相应的成为圣诞老人的人物了。在英籍美国人的传统中,圣诞老人总是快活的在圣诞前夜乘着驯鹿拉的雪橇到来,他从烟囱爬进屋内,留下给孩子们的礼物,并吃掉孩子们为他留下的食物。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里,都是忙于制作礼物和监督孩子们的行为。

          法国与圣诞老人类似的形象是Père Noel,他和圣诞老人几乎完全一样,其红白相间的衣服曾经使可口可乐公司获得灵感,在1930年代画出了传遍世界的圣诞老人形象。在一些文化中,圣诞老人身旁跟随着Knecht Ruprecht,或是称作“黑彼得”(荷文:Zwarte Piet)的家伙。一些版本中,玩具作坊里的侏儒制作了节日礼物,有时圣诞老人与圣诞夫人是夫妻。圣诞季期间,在北美和联合王国的很多超市里,都有小孩可以向其要礼物的圣诞老人出现。

          在冰岛的传说中,圣诞老人并不只一位,而是共有九位圣诞老人,各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挑皮活泼,有的慈祥温柔。


          Thomas Nast 笔下的 Santa Claus 1863年1月3日, 由 Harper's Weekly发行.在许多国家里,圣诞节前夕,孩子们会准备好空的容器,以便圣诞老人可以装进一些小礼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在美国, 孩子们圣诞夜会在壁炉上悬挂圣诞袜,因为圣诞老人说过要在圣诞前夜从烟囱下来把礼物放到袜子里。在其他国家,孩子们把空鞋放到户外,以便圣诞老人可以在圣诞夜(或圣尼古拉斯节前夕的12月5日)送礼。

          对于圣诞老人在北极的情形的描绘,巧妙地反映了人们对工业的印象。二十世纪早期,圣诞老人有些形象是他亲自以手工制造玩具,就像小工作坊里的工匠一样。后来,印象变成圣诞老人手下有许多小精灵制造玩具,但玩具依旧是各个精灵以传统方式手工完成的。等到二十世纪末,西方大众充分接受了大量机器生产的现实。现代对于圣诞老人的住处的描绘,反映了这点:人们幽默地讲说他的住处乃是高度机器化的生产设施,配备了最先进的制造业科技,由精灵还有经理一般的圣诞老婆婆管理。有很多电视广告将这场景经营成公司喜剧,将精灵描绘为心怀不满的员工,搞笑和作弄老板。


          其他
          每年接近圣诞节,总会有(相信有圣诞老人的)小孩子寄信给圣诞老人,内容如告知其自己希望收的圣诞礼物之类,而在某些国家的邮局,为了免让他们失望,更会有专人回复这些信件[1][2][3]。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谨记孩子最大财富是童真,请呵护孩童时期的想象力。
        • 童真和想象力不需要靠欺骗来实现。就象我们小时候看西游记,没有人会以为孙猴子是真的吧?
          • 这是种游戏,是种文化,不是欺骗。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会自己去找出答案。 对于孩子,童年的乐趣远比了解真相来的重要。
            • 不是欺骗?你如果那么想那就是自己骗自己了。童年的乐趣不是一定要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的。我上面说了,圣诞老人是假的,可是节日是真的。你仍旧可以和孩子一起享受节日的乐趣,而不是苦恼如何不断地编织一个个谎言去继续欺骗孩子。
              • 看得出你没有一个很快乐的童年。孩子的世界和成年人是不同的。他们可以想象不存在的朋友,可以相信小牙仙。可以扮家家。所有的这些只是为了寻找快乐。孩子常能说出大人忽略的话。有着简单而富于想象的思维。不存在欺骗孩子的问题。这是种社会文化。
                • 你怎么看出来了?我的童年很快乐,我的孩子的童年也很快乐。没错,孩子可以想象不存在的朋友,可以相信小牙仙,可以扮家家,明知道那些不是真的,不存在的,他们一样可以想象,一样可以充满了乐趣和童真。
                  • 因为你缺少宽容的心。不需要刻意的让孩子感受到这个世界上不好的事实。营造一个属于孩子的快乐童年,考验,真实,社会的压力和竞争,等他/她成长之后,自己学着去解决。
                    • 这是哪儿跟哪儿呀?什么叫宽容?孩子犯错误不生气这叫宽容。没有必要刻意的让孩子感受到这个世界上不好的事实,但不等于就要刻意去欺骗他呀?你的前提是:只有欺骗才可以营造一个属于孩子的快乐童年。而我要说的是,没有谎言,孩子照样能有一个丰丰富富快乐的童年。
                    • 他分不轻游戏的乐趣和欺骗的区别。他大概永远不能理解你的话的意思,别费劲了。道不同,不与之谋。
                      • 这正是我想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言传身教,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作父母的,我们在一些小事上面,游戏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潜移默化在教孩子什么呢?游戏的乐趣是不需要建立在欺骗的基础上的。
    • 美丽的谎言
      丹麦儿童文学大师安徒生有一次陪着邻居家的小女孩玩耍。他告诉那个小女孩,小精灵常常在草地的蘑菇下藏着宝贝。小女孩好奇地掀开草地上的小蘑菇查看。呀!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小玩具,小女孩惊喜万分。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安徒生事先藏在那里的。当时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一位牧师。小女孩回家后,牧师生气地说:“ 你这是欺骗!”她总有一天会发现这些都是假的,她会感到痛苦的!” “不,你不明白的。”安徒生回答:“她当然会发现这些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但我为她做的这一切,将使她葆有一颗生机勃勃、充溢着美和神奇的心灵。”
      • 日本临床心理学创始人,著名教育家河合隼雄,在一次演讲后与听众分享他的教育心得时说。
        他的孩提时代每年圣诞老人都会到他们家里来。12月24日晚,孩子们睡着的时候圣诞老人会来送礼物。第二天一早孩子们全都兴奋地到处找。他觉得没有什么比这更神奇,更不可思议,更高兴的了。

        其实孩子只要够七岁或更小就会知道,是爹妈或爷爷奶奶放的礼物。特别是城里的孩子,那来个烟囱啊?只是心中人人都愿意接受那个从烟囱爬进来送礼物的不可思议的圣诞老人。

        是假的,但人人都心照不宣的享受这种美,这种美丽的谎言。因为这种美丽的谎言只会让我们觉得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 “其实孩子只要够七岁或更小就会知道” -- LZ的孩子8岁了,你们还帮着LZ在琢磨怎么把这个谎言继续下去,即便这个谎言是美丽的。
      • 有一位美国的小孩写了一封信问美联社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美联社的编辑在圣诞节的前一天写了一封信刊登在报纸上,信中说,世界上当然是有圣诞老人的,没有看到过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不存在的。我们相信世界上有圣诞老人,是因为我们相信世界上有美好的爱。
        • 没有看到过的东西,并不一定是不存在的 -- 我们接着圣诞节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更纪念他为我们死。我们*不*相信世界上有圣诞老人,是因为我们相信世界上有更美好的爱。我们相信耶稣基督的大爱,也愿意听他的教导:“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
          • 看完全部的帖子,也许对于你有所启迪。我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件事情做了一个基本的解释。寻找了一些支持我的观点的文字。你的方法,我不能说是错。但是有种感动不是轻易可以获得的。太过冷静的孩子太不像孩子了。
          • 基督不是你这么解的,以后可以在心灵感悟中和你讨论这个题目。
            虽然不是基督徒,但是我认同基督的精神,圣经也研究了很久。之所以不是基督徒。因为我同时研究佛经和道教。是研习,而非信。所以我不是基督徒。但是我想我可以解释基本的基督耶稣的论题。当然我不会和基督徒讨论,因为和一个信徒讨论他的神,本身就是不尊重,对于基督徒来说,信是绝对的,然后才学习圣经。所以如果你不是基督徒,我可以和你讨论这一命题。
            • ”对于基督徒来说,信是绝对的,然后才学习圣经“ -- 不敢苟同。你去心灵感悟问问,有多少信基督的是这样的过程?
    • 谈亲子沟通有趣的策略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不少父母都感觉跟孩子讲道理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父母说得天花乱坠,孩子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一不留神,孩子还逮着个错反父母半天。有些父母能与孩子说得眉飞色舞、热火朝天,有些父母却很少与孩子讨论什么。他们与孩子说话,往往说上个三五句,孩子不耐烦,父母也没词了。这些父母也很着急: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和孩子深入讨论呢?怎样让我们的亲子沟通更有趣呢?在下列方面好好体悟摸索,相信与孩子的心灵会越来越近,“越说越投机”不是什么难事。
       家庭游戏的魅力
        家庭游戏和趣味活动能自然而然地在家里营造一种轻松欢乐、自由自在的气氛。如“家庭捉迷藏”。我们先把家里怕摔怕碰的东西一律搬进厨房或放进柜子里。然后猜手猜出第一个输的人,大家帮他蒙上眼睛,转上几圈,然后大叫“开始啦!”于是大家四处躲藏。这时蒙上眼的“瞎子”开始满屋子摸人,大家可以鼓掌、喊叫或故意弄出响声诱骗他,还可以跑来跑去。“瞎子”抓到人后,被抓的人又当起了“瞎子”。每次都要玩一两个小时,全家人玩得满头大汗,开心的笑声一阵接着一阵。
        家庭游戏是使家庭成员达成美好沟通的桥梁。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他们需要在游戏中找到快乐,也许要在游戏中成长,父母们也会在游戏中重新觅回已逝的童心。游戏使家庭成员融为一体,使大家有更多更有意思的话题,使沟通更轻松、有趣。家庭游戏和家庭趣味活动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先由一个人在纸上画出一个图形:一个圆,一个三角形甚至一个墨水点,其他的人在这个形状上加工,画出一幅完整的图画,这个游戏为“怪东西”。“家庭卡拉ok”、“家庭讲谜语故事”、“家庭画展”、“家庭数学扑克牌”、“集体做饭”、“绕口令比赛”、“家庭成语接龙”、“家庭机智问答”等等室内趣味活动,都可以丰富家庭文化,增进家庭成员间的交流。户外游戏的形式,那就更加丰富多采了。
        家庭游戏和趣味游戏能自然而然地在家里营造一种轻松欢乐、、自由自在的气氛。孩子不再感觉父母是威严不可抗拒的铁面家长,而是有意义的玩伴。父母也暂时收起了严肃的面孔,和孩子一起欢笑玩闹。这样一个欢乐的家庭之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必然也是亲密的、和谐的。
        大自然是一位永恒的老师,是一本读不进的书,也是人类最初和永恒的家。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需要经常亲近大自然,在山水花木之间放松心灵,陶冶性情。在这里,人们可以抛弃生活中一切烦恼和痛苦,尽情放松心灵,可以洗涤灵魂、增强体魄。全家人一同去郊外、公园,这能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提供良好的环境。也许是因为蕴藏在大自然中的色彩、组织以及形式的和谐,激起了我们内在的和谐。在大自然里,我们感到自己成为整个宇宙的一部分。
       巧妙构设孩子的想象世界
        有的时候,父母不妨忘记现实的日常生活,在孩子周围创造一种童话般的氛围,努力与孩子的童心进行诗情画意的交流。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浪漫、神多姿多彩的。父母应该珍惜孩子的这份童心,努力与孩子的童心进行诗情画意的交流。
        有的时候,父母不妨忘记现实的日常生活,再孩子周围创造一种童话般的氛围。圣诞节的前一天下午,五岁儿子从幼儿园回来,一下车,眼里透着向往的样子,说:“老师说明天外国人过圣诞节。”谁都知道,那几天街上的商场、娱乐场所早就争先恐后地竖起了圣诞树、贴上了圣诞老人头像、挂上了糖果气球、比自己的春节还热闹。商家找个借口吸引顾客。本想算了,可孩子问了,就应该给他一个交代,有什么比孩子的笑脸更让父母开心的?于是给他讲圣诞老人会从烟囱里钻进来给孩子们送礼物的故事。但我多了一个心眼,说哪个孩子乖,才会得到他的礼物,像他这样老师在幼儿园里疯上课讲话的孩子可就得不到礼物了。他说那他改正。我问他最想得到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奥特曼”书。于是我在中午悄悄地买了他心仪的一直未答应的全套六册的系列书藏在他的小枕头下。他的晚饭吃得出奇的快,我深知其缘。吃好饭,我们故意去逛公园。接下来的事可想而知,儿子回家后,立即在房间里转了几转,无限失望地说:“刚才我们出去了,圣诞爷爷进不来、没有给我送礼物。”我赶紧说:“他会飞的,你再找找看,要不,他想等你睡着了再来吧?”他说:“那我就睡吧。”他自己脱掉外衣,爬到床上。我暗暗等待他的反映。只见他一掀开被子,突然发出狂喜的哈哈大笑,掀开一点,一本,再掀开一点,又是一本,一共是六本。他长这么大,我从未看过他这样哈哈哈地傻笑过,这笑里有意外的惊喜,更多的是被圣诞老人承认、喜欢、惦记的幸福。后来,他特别宝贝,每看的时候总要说是圣诞爷爷送的礼物!我故意说:“是有人事先买好放的吧?” 他坚决地说:“不是的!是圣诞爷爷给我送的!”
        没有想到父母小小的伎俩,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巨大的欢乐,我们也和他一样高兴起来。原来,情人之间需要通过玫瑰传递一份浪漫,孩子和父母之间同样需要通过不存在的圣诞老人来传递爱。夜深了,儿子一反常态,静静地躺着,眸子熠熠闪光,默默地遥想着什么,我知道,他小小的心正在想着他新交的朋友、那个神通广大、善解人意的圣诞老人。这是欺骗吗?也许对大人而言是这样,但孩子心中的“真实”,也许正是这些我们认为不可能发生的“神话”。
        丹麦儿童文学大师安徒生有一次陪着邻居家的小女孩玩耍。他告诉那个小女孩,小精灵常常在草地的蘑菇下藏着宝贝。小女孩好奇地掀开草地上的小蘑菇查看。呀!在这里他发现了一个小玩具,小女孩惊喜万分。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安徒生事先藏在那里的。当时和他们在一起的还有一位牧师。小女孩回家后,牧师生气地说:“你这是欺骗!”她总有一天会发现这些都是假的,她会感到痛苦的!”“不,你不明白的。”安徒生回答:“她当然会发现这些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但我为她做的这一切,将使她葆有一颗生机勃勃、充溢着美和神奇的心灵。”
        延伸孩子的心情
        一切语言刺激最好都带有孩子喜欢的趣味性;而在一切孩子所喜欢的活动中,都不要忘了进行必要而有效的语言交流。
        爱玩,爱做游戏,这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能使孩子情绪愉快,兴高采烈。而这种作用对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是大有好处的,而且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好方式。聪明的父母和教师应当努力把与孩子的交流变成游戏,应当做到:一切语言刺激最好都带有孩子喜欢的趣味性;而在一切孩子所喜欢的活动中,都不要忘了进行必要而有效的语言交流。如;孩子拿着一根棍当马骑,并用小树枝或小布条当作马鞭抽打着,孩子玩得很高兴,可是当他玩够了的时候,就会仍下木棍跑去玩别的了。这样的游戏反映了什么呢!只是表现了孩子把木棍当马骑这一天真的天性。父母对孩子这样游戏往往是听之任之、不加理会,有时说话也只是说:“把棍子放到原来的地方,别到处乱扔!”如此而已。其实,这种情况正是父母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的大好时机。譬如,妈妈可以提来小桶对孩子说:“看,马跑了半天,一定累坏了,让它喝点水吃些草吧。”那么,孩子就会很高兴地接过小桶给马“喝水”,还会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马儿,你喝饱了吗!现在我牵你到马棚里喂草吧┄┄”孩子玩完“骑马”的游戏,再也不会把木棍一扔了事,而是对“马”关怀备至。既发展了语言和想象的能力,又培养了良好的品格和习惯。而这一切都是在轻松愉快的玩耍中进行的。父母与孩子在游戏中沟通,既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拉近亲子间的距离,创造美好的沟通氛围。如:儿子三岁多的时候,有一天在床上舞起了被单儿,累的红扑扑的脸儿上渗出一层细细的汗珠。他刚刚在电视上看过“海之魂”舞蹈表演,自己也要当一回舞蹈演员。我的眼睛被儿子掀起的天真的浪花溅湿了,情不自禁地赞叹说:“多美的舞蹈啊,大海的儿子!”儿子一下子惊住了,仿佛自己真的走进了童话的世界,不得不提出现实的疑问:“啊,你是大海!”我严肃地摇摇头说:“不,我们都是大海的孩子。”儿子拍手欢呼,指着我的鼻子说:“你成了小孩儿了!”说完,浪花又在他的小手里欢跳起来。
        多么美好的亲子沟通!父母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在孩子各式各样的游戏中找到交流的最佳契机。
        说话中多用形象、类比的方法
        父母的语言,可能是具体生动、敏锐有力的。也可能是空洞、愚钝的、干巴、软弱的。父母只有使用具体形象的话语,进行生动类比,才便于孩子接受和理解,才能打开通往孩子心灵的道路,也才能富有趣味,让孩子感受真正的快乐。
        六岁大的儿子坐在父亲的汽车里,问“为什么前面那辆汽车会冒烟?”父亲答:“儿子会吃饭、喝水,而运动以后,不要的东西就变成”尿”和“便”,排泄出来。车子也一样,吃进去汽油就像你吃了饭一样,才有力气跑;发动了车子,汽油使用后会变成黑烟,从车后排除来,就仿佛车子在“尿尿”一样。所以要把窗子关上,才不会吸到臭味。”这是将车比喻成“人”的答法,使问题回答的很形象,也能使小孩很容易了解。如果父母是从汽车的原理等理论去阐述,那么,会使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并且难以理解。生活中,孩子会经常冒出许许多多的“为什么”,父母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理解力运用不同的类比方式去说。父母多用形象的比喻会使自己的语言更具有吸引力和艺术性,孩子在快乐交流的同时,也会吸收父母的语言艺术和精华。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圣诞老人真存在吗?, 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前言:这是美国新闻史上最有名的一篇社论,虽然距今已有106年,但是,在美国,每当圣诞节来临,各地的一些报纸、杂志,总要重新刊登一次。
      ● 弗朗斯 . 比 . 恰奇 (1897年9月21日纽约太阳报社论〕

      纽约太阳报社,最近收到了下面这样一封来信。立即用社论的方式给以回答。
      发出这封信的人,向我们提出了这么重要的问题,是对我们的信赖,我们全体记者感到非常高兴。

      记者先生:
      我八岁。我的朋友里边,有的小孩说“圣诞老人是没有的。”
      我问爸爸,爸爸说,“去问问太阳报看,报社说有,那就真的有了。”
      因此,拜托了,请告诉我,圣诞老人真的有吗?
      帕吉尼娅,欧汉劳恩纽约市西95街115号

      帕吉尼娅,让我们来回答你的问题。
      你的朋友说没有圣诞老人,那是错的。
      在那个孩子的心中,肯定是形成了现时流行的什么都怀疑的习性。
      什么都怀疑的人,只相信眼睛看得见的东西。
      什么都怀疑的人,是心地狭窄的人。因为心地狭窄,不懂的东西就很多。虽然那样,还断定自己不懂的事情都是谎话。
      不过,人的心这个东西,大人也好,小孩也好,本来是非常的小啊。
      在我们居住的这个无限广阔的宇宙里,我们人的智慧,就象一条小虫那样,是的,就象蚂蚁一样小。
      要想推测广阔的、深奥的世界,就需要能够理解所有事物,了解所有事物的巨大的、深邃的智慧。

      是的,帕吉尼娅,圣诞老人是有的,这绝不是谎话。在这个世界上,如同有爱,有同情心,有诚实一样,圣诞老人也确确实实是有的。
      你大概也懂得吧,正是充满这个世界的爱、诚实,才使得你的生活变得美好了,快乐了。
      假如没有了圣诞老人,这个世界该是多么黑暗,多么寂寞!
      就象没有你这样可爱的孩子,世界不可想象一样,没有圣诞老人的世界,也是不可想象的。
      没有圣诞老人,减轻我们痛苦的孩子般的信赖,诗,爱情故事,也许全都没有了。我们人类能体味得到的喜悦,大概只剩下眼睛能看到的,手能摸到的,身体能感觉到的东西了。并且,儿童时代充满世界的光明,说不定也会全都消失了。
      怎么说没有圣诞老人呢?
      不相信有圣诞老人,和不相信有精灵是一样的。
      试试看,圣诞节前夜,让爸爸给你雇一个侦探,让他监视一下全纽约的烟囱怎么样?也许能抓住圣诞老人噢!
      但是,即使看不到从烟囱里出来的圣诞老人的身影,那能证明什么呢?
      因为,这个世界上最确实的东西,是孩子的眼睛、大人的眼睛都看不见的东西。

      帕吉尼娅,你看到过精灵在草地上跳舞吗?肯定没有吧?虽然如此,也不能说精灵是胡编的瞎话。
      这个世界上某些看不见的东西,不能看到的东西,绝不是人们在头脑中创造出来的,想象出来的。
      我们能分解婴儿的哗啷棒,看它的声音是怎样出来的,里面是怎样组装的;但是,眼睛看不见的覆盖著世界的大幕,不管有多大力气的人,不,即使全世界的大力士一起上,也是拉不开的。
      只有信赖、想象力、诗、爱、爱情,才能在某一个时刻,把它拉开,看到大幕后面的,无法形容的美好的、闪闪发光的东西。
      那样美好闪光的东西,难道是人们编造的瞎话吗?
      不,帕吉尼娅,那么确实,那么永恒的东西,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
      说没有圣诞老人?
      哪儿的话!让我们高兴的是,圣诞老人的确存在。不止如此,他大概永远不会死亡。
      一千年以后,一百万年以后,圣诞老人也会同现在一样,让孩子们的心高兴起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作为成年人,曾几何时,我们失去了感动的能力,在每日朝九晚五的奔波之后,我们的心更加的坚强。如同包裹坚硬外壳的松果。今天在圣诞节即将来临之际,各位爸爸妈妈同自己的孩子一同感动一下,体味许久未尝试的软弱的味道。因为有爱,这个世界才一直有着希望。
      • 在一百年前,有个小女孩问了一个问题。 “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In the fall of 1897 a little girl named Virginia O’Hanlon wrote a letter to her local newspaper asking an age-old question: Is there a Santa Claus? n her query lies the essence of human disire for faith and inspiration. Is there reason to believe in things that cannot be seen, to hope for that which cannot be proved?



        The answer to Virginia’s question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Sun and is as relevant today as it was nearly one hundred years ago. There is a Santa Claus as surely as love and joy and beauty exist. In this Christmas season we can all take time to rediscover him and share in the spirit of selfless love that Santa Claus embodies. For young and old alike, Yes, Virginia, There a Santa Claus will warm our hearts.


        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城市中心的那个纪念碑旁边,有个红白喜庆可爱的邮箱,给圣诞老人写的信都投放到这里面。小朋友们都会写给他告诉他今年的圣诞节他们想要什么礼物,装到信封里,外面写着地址:
        Santa Claus
        North Pole

        然后大人们就会在圣诞节前把信件都收集起来到一个什么地方,然后开始给每一个留了回信地址的孩子写回信。信是电脑打印的,但是都是些很sweet的话语和告诉孩子们要‘be good’这类的让小孩子听话的回信。这是孩子们童年的美好回忆之一。不管他们长大之后还信不信有圣诞老人这回事。

        在纽约州,这个处理圣诞老人信件的机构还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因为他们收到了很多很sad很触动人的信件,有些孩子会说,圣诞老人,我今年圣诞节什么礼物都不想要,我只想我姐姐的病能快点好起来…… 或者,我想要的礼物是,能不能给我妈妈一份工作?……

        到底是不是有理由相信一些我们看不见的事物呢?
        我相信美好。

        我写了一封信给Santa,今天投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亲子:别急于惩罚爱说谎的孩子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请不要轻易将谎言与孩子的品质划等号,因为谎言有时只不过是幻想,或者孩子小小的如意算盘。

        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懂事了,不再是个小宝宝了,所以孩子们应该很明白自己说的话是事实还是谎言。其实不然!事实上,说谎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相信看完以下对孩子说谎问题的分析和解释之后,父母们就会松一口气了。

        5岁以下的孩子常常说大话,因为他们不能把事实和幻想区分开来,说大话完全不同于说谎;5岁以上的孩子不再有说大话的情况存在了,他们会因为种种原因而说谎……

        2~4岁:爱说大话

        孩子为什么说谎: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生活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所以他们常常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当你带孩子从公园回家的时候,他告诉你他在公园里看见了独角兽。他并不是在有意欺骗你。换个角度想,这说明他的智力还在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你的孩子还不能分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他也同样不能把他的梦和真实生活区分开。

        也有些时候父母们会发现,孩子的谎言就是他的如意算盘。一个4岁孩子的母亲曾问幼儿园老师:“我的孩子一个星期最少从幼儿园拿回家一个玩具,他告诉我是老师说他可以拿的。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不过,老师的分析消除了这位母亲的不安和尴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认为,如果他们非常非常想拥有这个玩具,那么这个玩具就一定是自己的。这就是孩子们想‘占为己有’的逻辑。”

        当然,也有的孩子说一些小慌是害怕父母的责备和惩罚。他们会指责那些自己想象出来的朋友,告诉父母是他们做出了这些错事。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淘气会使爸爸妈妈不高兴的,所以撒了个谎。

        听到谎言怎么办: 这么大的小孩子因为说谎就受到惩罚,不仅没有任何意义,也许还会有负作用。如果你的孩子打了其他小朋友,或者抢了小朋友的饼干吃,你肯定会对他训斥一番。但是,如果他同时还对你说了谎,你你注意力就转移到说谎这个问题上,并为此更加严厉地惩罚他。

        但事实上,你对诚实和正直的长篇大论,对孩子来说,只是耳边风;你的惩罚也不能使他知道问题的所在。相反,他只知道他又淘气了,而且将来他肯定不愿意让你知道这些淘气的事儿。所以,更加关注他的不良行为效果会更好一些。你可以告诉你的孩子:“我知道你是怕我不高兴,所以不想告诉我真相。但是我亲眼看见你打了小朋友。如果你下次对他有礼貌些,我想他会把他的玩具给你玩的。

        另外,要向孩子解释清楚他想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就属于他了。如果你的孩子在商场拿到喜欢的玩具就说是他自己的,那么你就要清楚地告诉他:“我知道你非常非常想拥有这个玩具,但是它并不真正属于你,它属于这个商场。”慢慢地,孩子将学会把事实和幻想区分开来。但是,如果你对孩子的小小谎言过于在意的话,将会或多或少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与其揭穿孩子的谎言,不如把它看作孩子学习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机会。做父母的肯定不想压制孩子的幻想,因为有了幻想,才会有创造力嘛。因此,父母惟一应该做的就是确保孩子的幻想不会伤害自己和他人。比如说,父母可以让孩子相信圣诞老人,但是必须让孩子知道人是不能飞起来的,即便插上翅膀也不能。

        如果孩子的话总是不着边际,那么父母最好给孩子讲一讲《狼来了!》的故事了,让孩子懂得为什么对人诚实很重要。

        5~7岁:逃避训斥

        孩子为什么说谎: 快到上学年龄的孩子,他们就会意识到说谎是解决问题或者逃避惩罚的一个好办法。因为孩子们要让他们的谎言更加可信,所以他们的谎言就会经过更好的加工了。6岁的孩子已经知道如果他告诉老师他的家庭作业被狗吃掉了,那老师肯定不相信,但是,如果他说‘我病了,所以没有做作业’,那也许能够蒙混过关。

        毋庸置疑,你的孩子肯定会不断提高他的欺骗技能,试探他欺骗的限度有多大。这个时候,父母的“杀手锏”就是不能让孩子因为说了慌丶解决了问题就任他洋洋得意地逃脱掉。而且,父母向孩子灌输诚实的美德的时候,最好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可能地自己先做到诚实,不说谎。另外,也要让孩子知道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

        如果你的孩子听到你对婆婆说你有多么喜欢她送给你的那件毛衣,事实却是你从来不穿,那么你就是在向你的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说谎是可以让你接受的。通常,孩子们是看见父母在说谎,他们才效仿父母这样做的,或者模仿周围成年人的一些做法。孩子们并不能分清哪些是善意的谎言,哪些是恶意的。

        听到谎言怎么办: 告诉你的孩子有时候善意的谎言是为了不伤害其他人的感情。给孩子举个例子能够使他更加明白这个道理:“比如说,当你被同班小朋友邀请到他家做客的时候,如果你直接告诉他你不喜欢他,所以你不去,那么你的话就会伤害他,使他很伤心。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你有别的事情不能去,虽然并不是真正的实话,可是不会令他伤心和难过。”另外,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善意的谎言也能够使孩子明白他们需要替别人想一想,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他的感受。

        然而,当你发现你的孩子说谎只是为了掩盖他的错误和做的错事的时候,你就应该立刻清楚地告诉他你不允许他这样说谎。父母立场鲜明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孩子说谎了是不是就应该受到处罚呢?也不一定……

        如果孩子针对有没有刷牙的话题而说谎,那么父母可以提醒他赶紧去刷牙,并且以后多多检查和监督他。慢慢地,孩子就不会因为刷牙问题而说谎了。反过来,如果父母因为这些无关痛痒的谎言而把孩子痛斥一番,甚至惩罚他,那么,父母的这些做法就能促使孩子变成一个更棒的谎言大师了。因此,应该说处罚孩子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办法。

        如果孩子偷了别人的玩具或者做了其他行为极其恶劣的事情,而且为了掩盖这些行为对你说了谎,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孩子必须受到惩罚的时候了,并且要让他知道第一天剥夺他看动画片的权利是因为他的行为,第二天则是因为他说谎了。但是,父母应该明白,惩罚并不能使孩子马上意识到他的错误;想让孩子真正改正错误是需要时间和父母的信任的。

        针对孩子的说谎行为,有的父母认为还可以试一试下面的做法:

        1丶如果你明知孩子说谎,不要对他一再追问。其实,父母是希望能够再给孩子一次说实话的机会,结果反倒又给了孩子一次说谎的机会。因此,如果父母知道真相,就不要再反问孩子;当父母不知道真相,但是能够肯定孩子的答案也不可信,那么也不要向孩子提问题。总之,不要向对你说谎的孩子提问题。否则,只能迫使孩子再用谎言遮掩他先前的谎言,既加深了孩子心理的内疚和不安,也使父母更加火冒三丈。与其这样,还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断,告诉孩子你希望或要求他如何去做。

        通过与我4岁儿子的反复“唇枪舌战”,我从中领会到不能要求他向我坦白事实真相,直截了当地告诉他真相反而更简单。就拿我儿子喜欢用铅笔在墙上乱画的行为举例吧,以前我看到后会问他:“这是谁画的?”,而现在我就直接告诉他:“我看见你在墙上画了。到厨房拿一块儿擦桌布,然后蘸点水把墙上画的东西擦掉。”前者给了他一个说谎的机会,后者则没有……

        2丶如果孩子是习惯性的说谎,那么向孩子提问题之前你就先告诉孩子你知道他会对你说谎,然后允许他给你一个更好的说法。很多孩子在说谎之前根本就没想他们还能说点别的理由。因此,父母可以先发制人:“我知道,如果我问你,你肯定不想对我说实话。不过,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更好的说法。准备好了吗?我要问了。”然后向孩子提出问题。这种做法有3个好处:一丶它给孩子时间去决定是张口就说谎呢还是说些其他的;二丶它避免了相互争执激烈化;三丶既然父母允许孩子说谎了,有了心理准备,那么父母就不会生气或者烦躁不安了。

        3丶为了让孩子也尝尝谎言的滋味,父母可以对孩子也说谎。比如,孩子想去看电影,父母答应他了。可是一会儿父母又不承认了,孩子就会问为什么爸爸妈妈说谎。这时候,父母可以很轻松地告诉他:“我认为有没有说实话并不重要。也许刚才我是顺口说‘好吧’,但是并不真的说明就得带你去。我感觉你在家里愿意我们用这种方式和你说话,你也这样对待我们。你是在告诉我“我”必须说实话吗?但是,说不说实话对你就不重要了吗?这样做公平吗?”听完这样的一番话,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不急于惩罚爱说谎的孩子,而是要惩罚爱说谎话的父母。
      • “让孩子懂得为什么对人诚实很重要。” -- 呵呵,你怎么开始左右互搏,自己证明自己的不是了?对人诚实很重要啊。
        • 这就是教育的艺术。如果佛家所说,真如本性。所谓的根本是在乎一心,而非万法。动机才是衡量行为是非的尺度。而非所行本身。
          • 言行不一致,说一套做一套,严以律人,宽以待己,你称之为艺术?呵呵,新鲜。
            • 那就是说你要多些阅读了。
              • 我不记得佛学里有教唆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我只记得有古话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 那是因为你分不清善恶的边际。
                  • 蛇就是这样欺骗了夏娃的。
                    • 刚在心灵感悟中发了两个帖子,已经表达了我的意思。多辩无益了。
    • 圣诞老人的形象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圣尼古拉圣诞老人此一神秘人物带给小孩子们礼物的概念衍生自圣尼古拉(Saint Nicholas)。尼古拉是一位4世纪生活在小亚细亚的好心主教,荷兰人在圣尼古拉斯节(12月6日)便会模仿他送礼物。

      在北美洲,荷兰和英国殖民者把这一传统融入圣诞节日的庆祝里,荷兰语的圣尼古拉(Sinterklaas)传进英语成为Santa Claus也就相应的成为圣诞老人的人物了。在英籍美国人的传统中,圣诞老人总是快活的在圣诞前夜乘着驯鹿拉的雪橇到来,他从烟囱爬进屋内,留下给孩子们的礼物,并吃掉孩子们为他留下的食物。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时间里,都是忙于制作礼物和监督孩子们的行为。

      法国与圣诞老人类似的形象是Père Noel,他和圣诞老人几乎完全一样,其红白相间的衣服曾经使可口可乐公司获得灵感,在1930年代画出了传遍世界的圣诞老人形象。在一些文化中,圣诞老人身旁跟随着Knecht Ruprecht,或是称作“黑彼得”(荷文:Zwarte Piet)的家伙。一些版本中,玩具作坊里的侏儒制作了节日礼物,有时圣诞老人与圣诞夫人是夫妻。圣诞季期间,在北美和联合王国的很多超市里,都有小孩可以向其要礼物的圣诞老人出现。

      在冰岛的传说中,圣诞老人并不只一位,而是共有九位圣诞老人,各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挑皮活泼,有的慈祥温柔。


      Thomas Nast 笔下的 Santa Claus 1863年1月3日, 由 Harper's Weekly发行.在许多国家里,圣诞节前夕,孩子们会准备好空的容器,以便圣诞老人可以装进一些小礼物,如玩具、糖果或水果。在美国, 孩子们圣诞夜会在壁炉上悬挂圣诞袜,因为圣诞老人说过要在圣诞前夜从烟囱下来把礼物放到袜子里。在其他国家,孩子们把空鞋放到户外,以便圣诞老人可以在圣诞夜(或圣尼古拉斯节前夕的12月5日)送礼。

      对于圣诞老人在北极的情形的描绘,巧妙地反映了人们对工业的印象。二十世纪早期,圣诞老人有些形象是他亲自以手工制造玩具,就像小工作坊里的工匠一样。后来,印象变成圣诞老人手下有许多小精灵制造玩具,但玩具依旧是各个精灵以传统方式手工完成的。等到二十世纪末,西方大众充分接受了大量机器生产的现实。现代对于圣诞老人的住处的描绘,反映了这点:人们幽默地讲说他的住处乃是高度机器化的生产设施,配备了最先进的制造业科技,由精灵还有经理一般的圣诞老婆婆管理。有很多电视广告将这场景经营成公司喜剧,将精灵描绘为心怀不满的员工,搞笑和作弄老板。


      其他
      每年接近圣诞节,总会有(相信有圣诞老人的)小孩子寄信给圣诞老人,内容如告知其自己希望收的圣诞礼物之类,而在某些国家的邮局,为了免让他们失望,更会有专人回复这些信件[1][2][3]。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