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答复如下:

在作曲理论中的“动机”一词,指的是一部作品中的音乐形象的雏形,是音乐表达的最基本元素,可以说是作曲家内心在构思一部作品时的一种精神“骚动”。

动机可以是几个和弦的连接,也可以是一种节奏模式。比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动机,就是那个著名的“命运的敲门声” XXX,X---,这是一种节奏的模式。

又比如,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
31-,6(低)4-,27(低)-,3(低)3-,66(低)-,13-,55(低)-,7(低,降)2-
这个主题以叹息的模式进行,这个叹息就是动机。

以上两种动机都是直接派生出主题的旋律,也就是主题由动机直接发展而来。

再比如,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就是引子之后弦乐组紧接着呈示的那个激越的旋律,这个旋律背后的和弦连接不是别的,正是引子奏出的那三个和弦:F - bA - F(移位) 。记住,旋律的构筑不是随便乱来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和声规则。和声是旋律的“命根子”。这就是为什么一支好的歌曲,当你只用一把吉它来给他伴奏,听来就相当入耳的原因。伴奏不是随便乱搞的,是按照旋律背后隐藏的和声规则来进行的。这三个和弦连接,就是动机,而且这个动机贯穿整个乐章,即使它已经变性,但你还是看出它的影子。你的,明白?



上面介个例子的动机,是和弦的一种进行模式。

至于瓦格纳的“Siegfried funeral”中的那个乐队强奏,为什么当时我说是一个动机呢?因为这个音型贯穿了整部葬礼进行曲,表达一种强烈感情的宣泄。但它前后N次“怒吼”并不是保持同一个和弦,甚至调性也不同。这部作品中,我看不出来主题是由动机直接派生而来,但强奏的和弦在主题进行过程中时不时的蹦出来,它的前后呼应是遵循和声的进行规则,从和声的高度上说,他们是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了。

推荐一本书,勋伯格<作曲基本原理>,从目录你可以看到动机的构筑在音乐创作中的地位: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283002

酱紫。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请教马儿岛主:
    记得你解说瓦格纳的“Siegfried funeral”时,说那两个短促的和弦是动机。但是我听了多遍,觉得那个长旋律才是主题,这个主题好像并不是那和弦发展出来的,我理解对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主题不是由动机发展出来?

    请详细解释一下,谢谢!
    • 注意到了,我一定尽快作复!
    • 答复如下:
      在作曲理论中的“动机”一词,指的是一部作品中的音乐形象的雏形,是音乐表达的最基本元素,可以说是作曲家内心在构思一部作品时的一种精神“骚动”。

      动机可以是几个和弦的连接,也可以是一种节奏模式。比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动机,就是那个著名的“命运的敲门声” XXX,X---,这是一种节奏的模式。

      又比如,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
      31-,6(低)4-,27(低)-,3(低)3-,66(低)-,13-,55(低)-,7(低,降)2-
      这个主题以叹息的模式进行,这个叹息就是动机。

      以上两种动机都是直接派生出主题的旋律,也就是主题由动机直接发展而来。

      再比如,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就是引子之后弦乐组紧接着呈示的那个激越的旋律,这个旋律背后的和弦连接不是别的,正是引子奏出的那三个和弦:F - bA - F(移位) 。记住,旋律的构筑不是随便乱来的,而是遵循一定的和声规则。和声是旋律的“命根子”。这就是为什么一支好的歌曲,当你只用一把吉它来给他伴奏,听来就相当入耳的原因。伴奏不是随便乱搞的,是按照旋律背后隐藏的和声规则来进行的。这三个和弦连接,就是动机,而且这个动机贯穿整个乐章,即使它已经变性,但你还是看出它的影子。你的,明白?



      上面介个例子的动机,是和弦的一种进行模式。

      至于瓦格纳的“Siegfried funeral”中的那个乐队强奏,为什么当时我说是一个动机呢?因为这个音型贯穿了整部葬礼进行曲,表达一种强烈感情的宣泄。但它前后N次“怒吼”并不是保持同一个和弦,甚至调性也不同。这部作品中,我看不出来主题是由动机直接派生而来,但强奏的和弦在主题进行过程中时不时的蹦出来,它的前后呼应是遵循和声的进行规则,从和声的高度上说,他们是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了。

      推荐一本书,勋伯格<作曲基本原理>,从目录你可以看到动机的构筑在音乐创作中的地位: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283002

      酱紫。

      • 葱白
        • ??
      • 解释得很好,我有点明白了,谢谢。建议设置精华!
        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平时听得不多,正好再听一遍。
      • 附E版网上读
        • 蛙~~真是太好了,原版的勋伯格<<作曲基本原理>>!讲的真的很通俗了,看第9页。我以前读得是前苏的同类教材,谁写的都忘记了。
          • 这个“疯狂的狼群”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 英雄所见略同,俺读的总谱,都是从那里找的。
          • 好好好,要读谱,要读谱!酱紫就对罗!!有老乡现跟我同道,咱再也不怕敌人的群殴了!嘿嘿~:)))
            • 对对对,要读谱,要读谱!
              读谱之后向马儿砸砖,更准更狠...... ;-))
            • 呵呵, 读谱很重要 %_%
      • 谢岛主总谱, 受益匪浅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