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可恶的肉联坑人害人,这次俺先写好再贴,以免丢失,哼哼。
------------------------------------------------------------------------
《孔雀东南飞》这样的名篇,千古传诵,其篇法,修辞,用韵,比兴等等等等俺就不唐僧了,有兴趣的朋友去网上自己搜寻学习。俺只聊聊自己的读诗体会。
俺觉得,叙事诗与律绝很不同的地方,在于其篇幅和叙事。很多时候,它并不明说深写,而是不写而写,“让事实说话”。需要用心去体会,才能领悟言浅而意深的地方。
《孔雀东南飞》,波澜壮阔,荡气回肠,浑然而成,粗看似乎没有什么峻句,但是如果仔细体悟,值得品味的地方多着呢。
男主人公的母亲,只是一个配角,笔墨不多,但是听听这句话:“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你感觉怎么样?俺的感觉是,这个老太太酷到家了!慈禧,江青,王母娘娘?跋扈刚愎专横之形象跃然纸上,对自己儿子尚且如此,何况对于儿媳?想来半点恩情都没有。
不止这个,还有呢。“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意,会不相从许。”
而刘兰芝辞别婆家的一段,更是浓墨重彩。入门以来,勤劳贤淑,与夫君恩爱和谐,却无端被生生拆散,此时此刻,她该是何等的伤心悲凉?但是诗中直接的伤心描写几乎没有,反而是大量笔墨写 “新妇起严妆”。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
我猜想,刘兰芝的心情也许是心如死灰。虽然身上衣裳光鲜,都是给别人看,也是掩饰自己的内心。这样的严妆,准确的说,是视归如死的“寿衣”。此情此景,何等的诡异和惊心动魄?
与小姑作别这几句,最是断人心肠。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初来之时,小姑还刚蹒跚学步;今日被休弃遣,小姑已经长得和自己一般高了。其中多少心酸,作者不说,靠读者自己去体味。
而最后,二人殉情身亡,悲剧也发展到了极点。但是作者如何下笔?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如此惨痛悲剧,作者却冷静客观得可怕,几乎可以用无情来形容。而“举身赴清池”“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几乎有种冷酷的美感。作者何以如此?难道他不惋惜悲恸?显然不是。我想,之所以如此下笔,是因为作者觉得任何语言都太苍白无力了吧,反而不如让事实说话,热不如冷,繁不如简,把空间留给读者自己吧。这样冷酷的笔法,《圣经》里也曾有过。
好了,这个【阿甘抛砖】到此结束。俺长跑运砖了半天,也没有看到别人来跑步,都沉默是金,叹息。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孔雀东南飞》这样的名篇,千古传诵,其篇法,修辞,用韵,比兴等等等等俺就不唐僧了,有兴趣的朋友去网上自己搜寻学习。俺只聊聊自己的读诗体会。
俺觉得,叙事诗与律绝很不同的地方,在于其篇幅和叙事。很多时候,它并不明说深写,而是不写而写,“让事实说话”。需要用心去体会,才能领悟言浅而意深的地方。
《孔雀东南飞》,波澜壮阔,荡气回肠,浑然而成,粗看似乎没有什么峻句,但是如果仔细体悟,值得品味的地方多着呢。
男主人公的母亲,只是一个配角,笔墨不多,但是听听这句话:“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你感觉怎么样?俺的感觉是,这个老太太酷到家了!慈禧,江青,王母娘娘?跋扈刚愎专横之形象跃然纸上,对自己儿子尚且如此,何况对于儿媳?想来半点恩情都没有。
不止这个,还有呢。“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意,会不相从许。”
而刘兰芝辞别婆家的一段,更是浓墨重彩。入门以来,勤劳贤淑,与夫君恩爱和谐,却无端被生生拆散,此时此刻,她该是何等的伤心悲凉?但是诗中直接的伤心描写几乎没有,反而是大量笔墨写 “新妇起严妆”。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
我猜想,刘兰芝的心情也许是心如死灰。虽然身上衣裳光鲜,都是给别人看,也是掩饰自己的内心。这样的严妆,准确的说,是视归如死的“寿衣”。此情此景,何等的诡异和惊心动魄?
与小姑作别这几句,最是断人心肠。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初来之时,小姑还刚蹒跚学步;今日被休弃遣,小姑已经长得和自己一般高了。其中多少心酸,作者不说,靠读者自己去体味。
而最后,二人殉情身亡,悲剧也发展到了极点。但是作者如何下笔?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如此惨痛悲剧,作者却冷静客观得可怕,几乎可以用无情来形容。而“举身赴清池”“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几乎有种冷酷的美感。作者何以如此?难道他不惋惜悲恸?显然不是。我想,之所以如此下笔,是因为作者觉得任何语言都太苍白无力了吧,反而不如让事实说话,热不如冷,繁不如简,把空间留给读者自己吧。这样冷酷的笔法,《圣经》里也曾有过。
好了,这个【阿甘抛砖】到此结束。俺长跑运砖了半天,也没有看到别人来跑步,都沉默是金,叹息。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