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循环往复,冷暖交替。春华、夏秀 、秋实、冬藏,各有各的风光,各有各的美丽。
而与此相映成趣的是,似乎诗人的灵感也是季节性的,与万物的盛衰息息相关。如果你留心一下古今的诗篇,你会发现,写春天的诗作最多,秋次之,然后是冬,最少的是夏。究其原因,可能是春天一元来复,万物荣发,四处充满生机。于是诗人的心中也是一片盎然,灵感蓬勃喷涌,喜春,咏春之作勃然而发。正所谓,“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但是诗人同时又是矛盾的,面对姹紫嫣红,风景无边的美丽春天,诗人在喜悦的同时,又充满伤感。俗话说,“好花不长开,好运不长在”,万物有荣就有枯,有盛开就有凋零。美丽的东西总是那么短暂,今日的绚烂注定了明日的神伤。于是,“惜春长怕花开早”,惜春,叹春,悲春之作接踵而至。关于这一点,看看“红楼梦” 里面贾府四姐妹的名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即可略见一斑。这种既欣喜又伤感,既期盼又叹惜的复杂矛盾心情,为诗人提供了无尽的素材,于是春天成为诗人最高产的季节。
至于秋天,与春天的生机盎然相反,总是充满萧杀之气。风高木落,秋雨霏霏,诗人感物伤己,诗歌里面也满是悲凉。自古以来,吟咏秋天的诗词也是连篇累牍,早已滥觞。
夏天,夏日炎炎,酷暑逼人,诗人的才思也大受影响。估计诗人避暑尚来不及,何有心思作诗?于是,咏夏诗无论从总量还是名篇佳作数量看,都远远不及咏春咏秋之诗。广为传诵的名句有诗人王维的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此诗明净开阔,在炎热的夏天读之凉气顿生。而最脍炙人口的就是杨万里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冬天,朔风凛冽,寒冷刺骨,诗人本来应该是冬眠的。但是,幸运的是,冬天有雪,是雪花挽救了诗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