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暮光之城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暮光之城
文章提交者:RENRENZHENZH 加帖在 心灵驿站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暮光之城

今天是学校校历通知开会的日子,110路车八点多从飞天家园的出发朝学校开去,也许是潜意识的缘故,时间已经迟到,当然,不喜欢开会,不喜欢看见“循吏”的嘴脸:和“朝廷命官”曲意迎合,对下级装潢刁难,胸无点墨,官腔一端唾沫横飞的样子,天天想着如何的升官赏识上投其所好,粗人的领导面前装的粗俗一点,要有一样的嗜好和缺点,表示是穿一条裤子,既给领导提供了相同点和信任,是自己人,也给上级壮势,上级领导眼里这样的人手头有些差错,不能调查,就是查处问题也好从轻处理,给下级要蔑视,一幅满不在乎的样子训斥,就你的小样能干啥,我的后台有枪杆子,你算个什么……这是官场哲学,也属于抵制鞭挞的丑恶现象 。当然 ,我们校长属于工作关系,没有深交,不知道开会急于在主席台就位的那些人底细,另当别论。但我还是不喜欢在那里浪费生命。

在到书店路上接到北京华为混饭的弟弟短信,说开学后要我接父亲上来,絮絮叨叨一大堆,简略看了看,没有想到如此烦人,操心父母“孝心”可以理解,但聒噪的心烦,还是另有难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反正现在对弟弟斤斤计较当作聪明精致的做法很反感,和反感裹脚布一样。反正学校的会议已经没有参加,一些人想发火骂我也骂不着,恐吓要挟也做不到,一天说一天,先到书店再说。

海尔公司张瑞敏比较赏识的企业家,但从来看过张瑞敏的书,昨天在报纸上看到海尔事情,但现实中和这些企业家距离太远,真的不知道海尔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购买书手头并不宽裕,时间也不宽裕,所以,看看张瑞敏的书就笑张瑞敏的封面上踌躇满志的样子,没有想如何购买的书,找了一本专业性的管理书籍,关于企业的问题,国内企业家的管理书很多,总觉得是不是仅仅作广告赚钱的内容。管理学之外还有两本书产生了兴趣:《暮光之城》和《袁世凯窃国记》,前者因为电影知道,但因为价格没有购买,后本则在收入囊中。

《暮光之城》的电影没有字幕,没有翻译过来,以前不愿意看,这和人相处的一样:当初觉得很一般,回头看还不错。《暮光之城》的书籍上介绍说推翻了《哈利波特》,又是一个新的轰动,回家后不妨复习复习《暮光之城》的电影。《暮光之城》的电影光碟没有翻译和字幕,看了一遍也是囫囵吞枣的白看,不知道具体详细内涵。其中的演员和曾经一位见过的一个人人很像,不过这种类型的演员现在都比较流行:浅酒涡,披肩发,说话稍微好像有些咬舌一样,淡淡的眼神……活泼大方的那种气质。台湾出的《袁世凯窃国记》更好,幽默中纪录真实的历史,很有唐德刚味,更有郭德刚的相声气质,读来很有兴趣。

看电影不知道谈话的内涵,只知道大概的意思,在主人公贝拉在爱德华背上飞的时候,那些树木和印象中电影上金陵紫金山的树木一样,在那里孙中山就任第一任零时大总统,在那里六朝金粉的地方,王安石吟哦着《桂枝香》评论历史,石头城上,天低吴楚,生命不能承受历史之重……

百年前清朝沉浸在暮色之中的时候,暮色之中的北京城来了两个南方人,康有为和梁启超,康有为和梁启超不是清朝的敌人,他们目的是清朝的格局中开出万世太平的时代潮流,而腐朽的清朝已经和这格格不入。康梁之所以成功是朝廷提供了光绪这样的结合点,制造了轰动效应,而慈禧太后从骨子里和这些理性的文人有隔阂,她所看中的官场上的循吏和庸俗保守的人员:只知道利益和用忠诚和奴性换取利益。理性学者和官僚之间这之间的矛盾从来不会抹平,要抹平这样的矛盾那是存在幻觉或者被利益的毒药迷失知觉的人,但矛盾可以激化也可以消弭,但急于振兴朝廷的光绪无疑加剧了矛盾,遂有戊戌变法后的六君子死难。慈禧太后的“胜利”胜利于时间上,在她身后才出现了清朝的土崩瓦解。为什么慈禧太后赢得了“时间”,这正是其后毛泽东等人看到的康梁变法没有群众基础,列强侵略和孙中山的革命都没有足于造成清朝倒塌的致命力量。当然,康梁变法的目的和清朝开明贵族结合,根本没有群众基础,如果假设太平天国迟于维新变法的时候爆发,慈禧太后绝对不会对维新人士如此手段恶劣,因为太平天国的威胁可能促使慈禧太后和光绪的合作而暂时的消弭矛盾,就是这样没有联系的群众基础也很重要。毛泽东的成功不仅仅在军事,而且在有结合群众利益的经济方略:土地革命。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没有房地产经济,没有电子科技,土地革命是最合适最恰当的经济手段,这是毛泽东取得成功的重要方略。

孙中山图谋武力推翻清朝,但一直没有建立像样的军队队伍,这是孙中山多次被武夫袁世凯所愚弄的原因,而袁世凯所继承的衣钵则是慈禧太后的衣钵:守旧,权术,迷信武力和暴力,迷信强权和霸权,在这当时确实很有土壤,从官场和民众依然未开化,所以,这才有袁世凯的成功,但袁世凯低估了民众觉醒的民权意识和革命党人的决心和能力,这是袁世凯被历史淘汰的原因,当然也和袁世凯不收敛逆行倒施有关:不然要说灭亡也不会如何的短促。

对清朝来说,维新派的君主立宪是最好的方法,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在英国可行、在中国不可行?英国有合适的中产阶级,有这样理性的民众基础,而中国没有,朝廷的循吏和颟顸武夫们不可能领导理性的改良过程,到慈禧太后干灭“维新六君子”之后,以后谈君主立宪,民众都认为那是包着毒药的“立宪糖”,立宪之路失去民众支持,是慈禧太后灭绝了清朝唯一可以苟延残喘的可能。92年上大学到北京的时候,到革命博物馆看看,太多的带血的历史令人感觉阴森感:绞刑架屠刀等。在菜市口那里想到这些历史也毛骨悚然。维新六君子确实可惜。

清朝末年的湖湘子弟中,从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开始,其后还谭嗣同、蔡锷,杨度等可以说是蔚为大观。这些仁人志士做事只为真理而热切而奔跑,不太看重利益,这是这些人物没有被历史所淹没的重要原因。百年之后圈点清朝末年奔走暮色中的京城名流和名人,尤觉得有需要细细体察的故事和情节:和穿梭于清朝和海外的熊希龄,这个夺取著名学者吴宓倾慕女士的民国总理;评论为眼高于顶的康有为,和一个能吹一个能写的康梁组合;王恺运帝王学培养出的得意门生杨度;……但在这些人物中还是最比较推崇黄兴:在黄花岗多次受伤没有撤出战斗,冲锋在前,大义凛然,作为一个先驱,作为难得的人才,置于生命与不顾,为正义拼死而战,这是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不是跑到宴席上酒喝多了开始没有意识胡乱吆喝“一民主义,二民主义,三民主义,四民主义”的墙上芦苇,阅读黄兴之个性之才器,阅读后依然栩栩如生,气节昂然,令人肃然,对于黄兴黄克强,孙中山和黄兴因为立场屡屡不合,但孙中山的评价最为恳切合适:
“此 才 不 易”

原发小百合海外站个人博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情随笔 / 暮光之城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暮光之城
    文章提交者:RENRENZHENZH 加帖在 心灵驿站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暮光之城

    今天是学校校历通知开会的日子,110路车八点多从飞天家园的出发朝学校开去,也许是潜意识的缘故,时间已经迟到,当然,不喜欢开会,不喜欢看见“循吏”的嘴脸:和“朝廷命官”曲意迎合,对下级装潢刁难,胸无点墨,官腔一端唾沫横飞的样子,天天想着如何的升官赏识上投其所好,粗人的领导面前装的粗俗一点,要有一样的嗜好和缺点,表示是穿一条裤子,既给领导提供了相同点和信任,是自己人,也给上级壮势,上级领导眼里这样的人手头有些差错,不能调查,就是查处问题也好从轻处理,给下级要蔑视,一幅满不在乎的样子训斥,就你的小样能干啥,我的后台有枪杆子,你算个什么……这是官场哲学,也属于抵制鞭挞的丑恶现象 。当然 ,我们校长属于工作关系,没有深交,不知道开会急于在主席台就位的那些人底细,另当别论。但我还是不喜欢在那里浪费生命。

    在到书店路上接到北京华为混饭的弟弟短信,说开学后要我接父亲上来,絮絮叨叨一大堆,简略看了看,没有想到如此烦人,操心父母“孝心”可以理解,但聒噪的心烦,还是另有难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反正现在对弟弟斤斤计较当作聪明精致的做法很反感,和反感裹脚布一样。反正学校的会议已经没有参加,一些人想发火骂我也骂不着,恐吓要挟也做不到,一天说一天,先到书店再说。

    海尔公司张瑞敏比较赏识的企业家,但从来看过张瑞敏的书,昨天在报纸上看到海尔事情,但现实中和这些企业家距离太远,真的不知道海尔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购买书手头并不宽裕,时间也不宽裕,所以,看看张瑞敏的书就笑张瑞敏的封面上踌躇满志的样子,没有想如何购买的书,找了一本专业性的管理书籍,关于企业的问题,国内企业家的管理书很多,总觉得是不是仅仅作广告赚钱的内容。管理学之外还有两本书产生了兴趣:《暮光之城》和《袁世凯窃国记》,前者因为电影知道,但因为价格没有购买,后本则在收入囊中。

    《暮光之城》的电影没有字幕,没有翻译过来,以前不愿意看,这和人相处的一样:当初觉得很一般,回头看还不错。《暮光之城》的书籍上介绍说推翻了《哈利波特》,又是一个新的轰动,回家后不妨复习复习《暮光之城》的电影。《暮光之城》的电影光碟没有翻译和字幕,看了一遍也是囫囵吞枣的白看,不知道具体详细内涵。其中的演员和曾经一位见过的一个人人很像,不过这种类型的演员现在都比较流行:浅酒涡,披肩发,说话稍微好像有些咬舌一样,淡淡的眼神……活泼大方的那种气质。台湾出的《袁世凯窃国记》更好,幽默中纪录真实的历史,很有唐德刚味,更有郭德刚的相声气质,读来很有兴趣。

    看电影不知道谈话的内涵,只知道大概的意思,在主人公贝拉在爱德华背上飞的时候,那些树木和印象中电影上金陵紫金山的树木一样,在那里孙中山就任第一任零时大总统,在那里六朝金粉的地方,王安石吟哦着《桂枝香》评论历史,石头城上,天低吴楚,生命不能承受历史之重……

    百年前清朝沉浸在暮色之中的时候,暮色之中的北京城来了两个南方人,康有为和梁启超,康有为和梁启超不是清朝的敌人,他们目的是清朝的格局中开出万世太平的时代潮流,而腐朽的清朝已经和这格格不入。康梁之所以成功是朝廷提供了光绪这样的结合点,制造了轰动效应,而慈禧太后从骨子里和这些理性的文人有隔阂,她所看中的官场上的循吏和庸俗保守的人员:只知道利益和用忠诚和奴性换取利益。理性学者和官僚之间这之间的矛盾从来不会抹平,要抹平这样的矛盾那是存在幻觉或者被利益的毒药迷失知觉的人,但矛盾可以激化也可以消弭,但急于振兴朝廷的光绪无疑加剧了矛盾,遂有戊戌变法后的六君子死难。慈禧太后的“胜利”胜利于时间上,在她身后才出现了清朝的土崩瓦解。为什么慈禧太后赢得了“时间”,这正是其后毛泽东等人看到的康梁变法没有群众基础,列强侵略和孙中山的革命都没有足于造成清朝倒塌的致命力量。当然,康梁变法的目的和清朝开明贵族结合,根本没有群众基础,如果假设太平天国迟于维新变法的时候爆发,慈禧太后绝对不会对维新人士如此手段恶劣,因为太平天国的威胁可能促使慈禧太后和光绪的合作而暂时的消弭矛盾,就是这样没有联系的群众基础也很重要。毛泽东的成功不仅仅在军事,而且在有结合群众利益的经济方略:土地革命。这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没有房地产经济,没有电子科技,土地革命是最合适最恰当的经济手段,这是毛泽东取得成功的重要方略。

    孙中山图谋武力推翻清朝,但一直没有建立像样的军队队伍,这是孙中山多次被武夫袁世凯所愚弄的原因,而袁世凯所继承的衣钵则是慈禧太后的衣钵:守旧,权术,迷信武力和暴力,迷信强权和霸权,在这当时确实很有土壤,从官场和民众依然未开化,所以,这才有袁世凯的成功,但袁世凯低估了民众觉醒的民权意识和革命党人的决心和能力,这是袁世凯被历史淘汰的原因,当然也和袁世凯不收敛逆行倒施有关:不然要说灭亡也不会如何的短促。

    对清朝来说,维新派的君主立宪是最好的方法,为什么这样的事情在英国可行、在中国不可行?英国有合适的中产阶级,有这样理性的民众基础,而中国没有,朝廷的循吏和颟顸武夫们不可能领导理性的改良过程,到慈禧太后干灭“维新六君子”之后,以后谈君主立宪,民众都认为那是包着毒药的“立宪糖”,立宪之路失去民众支持,是慈禧太后灭绝了清朝唯一可以苟延残喘的可能。92年上大学到北京的时候,到革命博物馆看看,太多的带血的历史令人感觉阴森感:绞刑架屠刀等。在菜市口那里想到这些历史也毛骨悚然。维新六君子确实可惜。

    清朝末年的湖湘子弟中,从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开始,其后还谭嗣同、蔡锷,杨度等可以说是蔚为大观。这些仁人志士做事只为真理而热切而奔跑,不太看重利益,这是这些人物没有被历史所淹没的重要原因。百年之后圈点清朝末年奔走暮色中的京城名流和名人,尤觉得有需要细细体察的故事和情节:和穿梭于清朝和海外的熊希龄,这个夺取著名学者吴宓倾慕女士的民国总理;评论为眼高于顶的康有为,和一个能吹一个能写的康梁组合;王恺运帝王学培养出的得意门生杨度;……但在这些人物中还是最比较推崇黄兴:在黄花岗多次受伤没有撤出战斗,冲锋在前,大义凛然,作为一个先驱,作为难得的人才,置于生命与不顾,为正义拼死而战,这是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不是跑到宴席上酒喝多了开始没有意识胡乱吆喝“一民主义,二民主义,三民主义,四民主义”的墙上芦苇,阅读黄兴之个性之才器,阅读后依然栩栩如生,气节昂然,令人肃然,对于黄兴黄克强,孙中山和黄兴因为立场屡屡不合,但孙中山的评价最为恳切合适:
    “此 才 不 易”

    原发小百合海外站个人博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发散式思维!
    • 中国不立宪,是因为中央集权太强,和欧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