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周六中央岛上的龙舟赛上午一直伴着小雨, 一直在雨中站立的身体疲乏使我在午夜爬起了身, 索性再写一段。
很难想象如果是我在60岁退休的时候突然背起了百万债务将会如何面对, 但那时确实父亲要面对的现实。
父亲提前退休, 大哥接班身份由“大集体”转正成了“全民工”。 80年代初开始听说万元户这个词, 退休之前一直任医院行政领导的父亲也跃跃欲试开始经商。 父亲的融资能力不用怀疑, 那时候每个月不到100元人民币工资的他在亲戚朋友中凑集了1万块资本, 但是几乎在几天之内这笔钱就全部化为了泡影。
我那时在念初中不太记得细节, 大概是父亲参与了贩鱼, 几个火车皮的新鲜鲤鱼在运往省城的途中突然被停滞在半路,鱼很快腐烂变质, 结果就是父亲和其他合伙人的投资在几天之内全部化为乌有。
家庭收入100多元的父母突然遭遇万元债务,我不知他们如何面对, 我相信父母没有互相指责或者是唉声叹气否则我不能没有留下印象。 那时候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孩子没有离巢, 我还是每天热衷于跟几个死党一起练习“鲤鱼打挺”, 偶尔帮着家里做些事。 一开始好像我记得帮父亲去砍伐过承包下来的每颗2元的砍树任务, 以我当时的力气是可以砍到两颗树基本就歇菜了, 我记得有一天我们爷俩赚了10块钱, 用磨起水泡的手拿着母亲送来的糖饼和“醋溜土豆丝”大口咀嚼的享受20几年后还记忆犹新。
后来家里开始养鸡, 那小鸡们真争气, 51只鸡有一天居然可以下53只蛋, 我们猜测着是哪两只鸡做了功臣。 我们全家(父母和我)一大早就到离家1小时的野外去给这些功臣们采摘野菜, 包括现在城市里奇货可居以两论价的“婆婆丁” 我们都是一袋子一袋子的往回背。 野外的蚊子对我们给予了热烈的欢迎, 一点都不寂寞。
养鸡还是来钱太慢,后来父亲开始养殖一种可以提供类似于貂皮皮毛的动物。。。父亲的尝试都是在跟他的父亲农民出身有关的范围之内, 但这些都没法让我们家翻身, 最后是母亲的医术使我们家扭转了困境。
母亲开诊所之前我只知道她得过“优秀共产党员”的奖励, 我一直用着那本作为奖励的新华字典。 当病患乘坐1个小时车程找我母亲给孩子看病的时候我才知道她有个外号叫“李一针”。 母亲做医生之前是护士出身, 据说不管是多小的孩子,即使是婴幼儿她都能准确找到血管一针扎上。 “李一针”因此当上了护士长, 后来就变成了“李大夫”。
在姐姐们的帮助下,李大夫重新凑集了500块开了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诊所。开诊所后父亲就放弃了其他尝试干起了后勤, 批量进药卫生消毒等等都是他的活。 中国每年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我们家是直接的受益者, 这样几年下来我们家就还清了“巨债”, 自己也终于搭上了万元户的晚班车。 作为医生的姐夫的加盟使小小的诊所更是如虎添翼。
母亲的诊所开到父亲诊断出肝癌终于告一段落。 但这时候我们家已经是小康之家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很难想象如果是我在60岁退休的时候突然背起了百万债务将会如何面对, 但那时确实父亲要面对的现实。
父亲提前退休, 大哥接班身份由“大集体”转正成了“全民工”。 80年代初开始听说万元户这个词, 退休之前一直任医院行政领导的父亲也跃跃欲试开始经商。 父亲的融资能力不用怀疑, 那时候每个月不到100元人民币工资的他在亲戚朋友中凑集了1万块资本, 但是几乎在几天之内这笔钱就全部化为了泡影。
我那时在念初中不太记得细节, 大概是父亲参与了贩鱼, 几个火车皮的新鲜鲤鱼在运往省城的途中突然被停滞在半路,鱼很快腐烂变质, 结果就是父亲和其他合伙人的投资在几天之内全部化为乌有。
家庭收入100多元的父母突然遭遇万元债务,我不知他们如何面对, 我相信父母没有互相指责或者是唉声叹气否则我不能没有留下印象。 那时候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孩子没有离巢, 我还是每天热衷于跟几个死党一起练习“鲤鱼打挺”, 偶尔帮着家里做些事。 一开始好像我记得帮父亲去砍伐过承包下来的每颗2元的砍树任务, 以我当时的力气是可以砍到两颗树基本就歇菜了, 我记得有一天我们爷俩赚了10块钱, 用磨起水泡的手拿着母亲送来的糖饼和“醋溜土豆丝”大口咀嚼的享受20几年后还记忆犹新。
后来家里开始养鸡, 那小鸡们真争气, 51只鸡有一天居然可以下53只蛋, 我们猜测着是哪两只鸡做了功臣。 我们全家(父母和我)一大早就到离家1小时的野外去给这些功臣们采摘野菜, 包括现在城市里奇货可居以两论价的“婆婆丁” 我们都是一袋子一袋子的往回背。 野外的蚊子对我们给予了热烈的欢迎, 一点都不寂寞。
养鸡还是来钱太慢,后来父亲开始养殖一种可以提供类似于貂皮皮毛的动物。。。父亲的尝试都是在跟他的父亲农民出身有关的范围之内, 但这些都没法让我们家翻身, 最后是母亲的医术使我们家扭转了困境。
母亲开诊所之前我只知道她得过“优秀共产党员”的奖励, 我一直用着那本作为奖励的新华字典。 当病患乘坐1个小时车程找我母亲给孩子看病的时候我才知道她有个外号叫“李一针”。 母亲做医生之前是护士出身, 据说不管是多小的孩子,即使是婴幼儿她都能准确找到血管一针扎上。 “李一针”因此当上了护士长, 后来就变成了“李大夫”。
在姐姐们的帮助下,李大夫重新凑集了500块开了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诊所。开诊所后父亲就放弃了其他尝试干起了后勤, 批量进药卫生消毒等等都是他的活。 中国每年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我们家是直接的受益者, 这样几年下来我们家就还清了“巨债”, 自己也终于搭上了万元户的晚班车。 作为医生的姐夫的加盟使小小的诊所更是如虎添翼。
母亲的诊所开到父亲诊断出肝癌终于告一段落。 但这时候我们家已经是小康之家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