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Ad by

将古典入门进行到底(3)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如果能够跨出古典入门的第一步,以一个开明的心态来接受古典音乐,那么我的经历可以告诉大家——后面的路就相对好走了。不过大家也千万不要以为从此便是前途坦然、一帆风顺。我深知对于很多朋友而言,在他们心中关于古典入门这个话题,肯定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进一步地解释。今天我们来分析第一个,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听古典音乐是否一定需要发烧器材?

  不可否认,古典音乐的魅力,其中有一部分来自于音响效果。不少交响乐、协奏曲所体现出的力量、震撼乃至光辉灿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种不同器乐合奏所营造出的美妙音色。欣赏现场表演的时候,这种感觉无疑最为强烈,这便是很多爱乐人始终钟情于音乐会的原因。但并不是经常有高水平的音乐会上演,即便是一场普通的音乐会,票价也往往令普通工薪阶层望而却步。因此,感受古典音乐,在家中欣赏唱片无疑是最为廉价、便捷的方式。谈到唱片,那就必须谈到用来播放唱片的器材。或许有些古典入门者会听到这样的忠告——想真正听好古典音乐,一定要购置一套稍微像点样的音响系统,否则你根本感受不到古典之美。我觉得,这话不算全对,也不算全错。古典音乐包括各种各样不同的类型,其中尤以交响曲、协奏曲这类有大编制乐团参与演奏的作品对器材要求为高。如果要深切体验每一种乐器的音色之美,那么对音响设备优劣更是讲究颇多。就拿古典音乐中最常见的弹奏乐器钢琴来说,要完美重现它的音色决不是很多朋友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事情。

  读到这里,有些朋友或许会困惑——是不是没有优秀的器材,就无法体验古典音乐之美了?当然不是这样。著名作家辛丰年老前辈就在条件非常艰苦,器材非常差劲的年代,坚持对音乐真谛的追求,数十年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素材,攒下了《辛丰年音乐笔记》一书,令无数后来者受益匪浅。这正说明,欣赏古典音乐,一颗赤诚之心才是最重要、最可贵的,器材设备是次要的。不过像辛老前辈这样虔诚无比的爱乐人只是少数,对于目下大部分入门听众,要听好古典音乐,要培养起内心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拥有一套较为优秀的回放系统还是有一定必要的。如果说,我们前面曾经谈过的“入门第一步”是让大家从心理层面抛开对古典音乐的误解和排斥,那么建立在良好器材基础上的欣赏,则可以理解为从主观感知层面更好地接近古典音乐,从而喜欢上她。或许有朋友要问:“什么价位、或者说哪个等级的音响产品,才够得上欣赏古典音乐的要求呢?”事实上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要求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就我个人的经验简而言之,对于器材在古典音乐,尤其是交响乐领域的回放效果,由低到高分成下面几个层次——响度与厚度、细节与音场、动态与感染力。

  首先,回放大编制的作品,需要有足够的响度方才能够体现出音乐中所蕴含的力量。很难想象,在又轻又柔的音量下能够表现出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所以保证音响器材拥有足够的功率,能够提供比较响亮又不至于失真的回放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接下来声音的厚实度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器材嗓门“傻大”,但出来的声音给人的感觉总是漂浮、玄虚而缺乏底气。这样单纯的“响亮”,依旧无法表现出交响乐厚重、沉稳的气质。因此保证声音还原的厚度,才能让交响乐回放效果更上一个台阶。选择采用大口径、高品质扬声器单元的音箱以及大功率、高保真的功率放大器乃至专业的Hi-Fi CD唱机、更换材质设计优秀的信号线和音响线,都是提高声音厚度的途径。当然每个人对“厚度”的要求是不同的,不必刻意穷追,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如果您的系统能够在一定的大音量条件下保证不出现明显失真的情况,同时声音播放又具有一定的厚度与底蕴,那么它基本就可以胜任交响乐以及绝大多数古典音乐的播放。然而这仅仅是胜任而已,古典作品的音色之美还体现在许多细节处理和宽阔精准的音场上。所以进一步提高声音的细节表现能力,注重系统的音场定位效果便是第二个层次。这中间除了需要在器材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之外,对您听音室房间的声学环境、器材的摆位方法等都会提出各种各样更高的要求。如果您的音响系统能够表现出唱片中的一些“细枝末节”,譬如:演奏过程中乐器、旋律、音色、音准等方面的细微变化、演奏者呼呼的喘气声、提琴乐器的擦弦声甚至指挥翻动曲目总谱的声音,那么显然您的设备具有很好的细节表现力。如果您在欣赏音乐的时候闭上双眼,能够准确、生动地体味出乐团不同乐器、乐手所在的位置以及他们的变化,完美还原出近乎真实的声场宽度和纵深度,那么您的系统用来播放古典音乐将会非常不错,因为他能够让音乐表现力更趋于真实、准确。第三个层次则是动态与感染力。拥有一套动态出色的器材是很多音乐爱好者兼发烧友所期待的,因为这样能够带来最强烈的听觉刺激,从而触发心灵,而让音乐更富感染力。兼顾声音的厚度与细节,加上良好的声场定位还原,超大的动态无疑将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音色应该是音乐之美中最为直截了当的吸引力、最容易被普通听众体味到的魅力。许多入门的朋友需要通过体验来自音色的美妙,通过听觉层第一个环节的刺激,来进一步体验古典音乐作品美妙的旋律,进而从音乐中提炼其精髓,最终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典音乐入门听众确实需要一套较为优秀的音响器材。但我们必须了解,古典音乐之美是多方面的。说得片面一点,高档器材所能体现出的仅仅是音色之美(当然这里所指的“音色”概念是很宽泛的),仅仅是音乐的“外表美”。古典音乐更多的精髓蕴含于其内在的“心灵美”。“心灵美”由浅入深体现在优美的旋律、强烈的表现力以及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等方面。显然,旋律、节奏、调性等对于器材的依赖性就不像音色表现那么强了。假设播放同一张唱片,对比普通器材与高档器材之间的差异,可能在音色的饱满度、音场的开阔度和纵深度方面优秀器材会有更好的表现,但是曲目的旋律、节奏、调性是不会随着器材改变有明显变化的(当然,除了个别十分劣质的器材)。因此即使在最普通的收音机上欣赏广播电台的古典节目,只要信号接收平稳,听众同样可以感受到来自音乐的曼妙美感。而我觉得大多数音乐作品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内涵主要是通过跌宕起伏的旋律编织、抑扬顿挫的节奏与调性变化体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起到的是次要作用(当然不是说不重要)。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应该能够领悟出一些道理来。在家中欣赏古典音乐,并不一定强求听众要有很高档的音响器材。普通的低档音响,同样能够体现出古典音乐的魅力,只是在音效贫乏的条件下,入门听众对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将会打一些“折扣”,“折扣”的大小视不同听众的主客观条件的具体情况而会有所不同。在经济环境允许的条件下,主张用优秀的音响器材来播放古典音乐,尤其是交响乐题材的作品,这样可以把作品的魅力以及作曲家的意志、甚至指挥家、演奏家们的二度创作意图最完美的体现出来。一般而言,拥有足够大的不失真功率以及一定声音厚度的器材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古典音乐的播放要求。

  对于器材的追求千万不要走火入魔,应适可而止,我们应该记住一点——再好的器材最终也是服务于音乐的。笔者周围有很多朋友,在拥有了一套入门级的音响设备之后,却没有把心思用到音乐欣赏中,而是反复在器材的音色表现力方面寻不足、找缺点。试问这样如何能体验到音乐中的美妙与乐趣?如何从音乐中获取力量和慰藉?我坚信,在很普通的低档器材上仔细聆听音乐,会比在高档器材上反复对比音色效果得到更多的东西。因为前者是在追求音乐的“心灵美”,而后者只是在追求音乐的“外表美”。目前正在使用或者准备使用随身听、多媒体音箱或者家用台式组合系统等低档设备聆听古典音乐的听众,也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只要能够从音乐中有所得,那么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在有条件的时候,升级更好的器材,再来欣赏您所钟爱的作品,您会感受到更多惊喜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转贴---将古典入门进行到底(1) 刘恩惠 “一旦喜欢上古典音乐,你就找到了自己一生中除了爱人以外的另一个终生伴侣,而且古典音乐是永远不会和你离婚的。”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记得是在2002年年初,我在当时的短歌行网站上开设了名为“边听边入门”的古典音乐赏析板块,当时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栏目后来会得到如此热烈的好评,反响会如此强烈。以至于新版网站推出之后,许多网友立即来信责问我,为什么把这个优秀栏目中的所有文章都撤掉?其实我心中对于这个栏目是很有感情的,之所以没有保留原来的那些文章,只是想把这个板块做得更好。

    老的“边听边入门”是由一篇篇独立的文章以及曲目试听构成的,缺乏条理性,所以只能算一个并不系统的古典音乐赏析指南。回想起来,当时短歌行开办这个栏目的初衷是让更多的朋友来接触古典音乐,也就是面向“入门听众”的,但相对杂乱的更新顺序使许多朋友依旧在古典音乐面前不得要领。我深感虽然这个栏目得到了很大一部分网友的肯定,但距离我心目中理想的境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趁着短歌行改版之际,我也就下定决心把这个栏目重新系统化、条理化起来。

    那么具体如何“系统化、条理化”呢?当然需要一条主线把诸多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条主线就是由我主笔的这个《将古典入门进行到底》系列文章。在这个系列文章中我会按照古典音乐发展的时间顺序,结合诸多书籍指南、名家前辈以及自己的经验,向广大有意接触古典音乐的入门听众,系统化地传授古典音乐的相关知识。同时在“爱乐美文”板块会转载一些与当时介绍主题有关的优秀文章;在“完美试听”板块为大家提供相关曲目的试听下载;在“音乐人星空”板块推出与主题紧密联系的有关音乐人的生平介绍和背景资料。如此这般四管齐下,相信可以把“古典入门”这个主题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不过在进入正题之前,我觉得很有必要用一个章节来说一些自认为比较重要的话,只有把这几个话题说清楚了,大家引领大家进入古典音乐的大门——

    一、什么是“古典音乐”?

    在国外,这种音乐类型被称之为“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有“古典的、正统派的、古典文学的”之意,所以我们国人将之称为“古典音乐”,确切地说应该是“西洋古典音乐”。首先从概念上解释,“古典音乐”是一种音乐类别的名称。然而即使在国外,对于“classical music”一词的具体意义,也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主要异议来自于对“古典音乐”时代划分理念的不同。最狭义的解释是,把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 20年代,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巨头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品特指为“classical music”。最广义的解释则是,把时间前移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从那时起直到后来的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印象主义直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现的现代乐派,甚至包括所有非纯粹娱乐性质的现代专业音乐,统称为“classical music”。

    或许大家看了上面的文字会感觉有些复杂,因为对音乐这样一种自由的艺术形式进行分门别类本来就是一件非常费神的事情。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应该把古典音乐的概念简要化。普遍的观点认为,相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早期音乐和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初露端倪的现代乐派,巴洛克时期直到印象乐派出现之间这几百年的西洋古典音乐发展最为迅捷,也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因此,短歌行的这个入门系列主要为大家介绍的将是从十七世纪直到十九世纪末期,这样一个将近300年时间跨度内的经典西洋音乐作品,这同样也就是我们所特指的“古典音乐”概念。当然一些超出这个时间跨度的优秀著名作品,譬如二十世纪,苏联现代派作曲家肖斯特科维奇的音乐,我们也会适当的择以介绍。

    二、别称——“高雅音乐”与“严肃音乐”?

    在我们国家,很多人喜欢把“古典音乐”与“高雅音乐”、“严肃音乐”混为一谈,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古典音乐的“推崇者”。粗看之下似乎并不不妥,但这两种观点在某些人理解下,却很容易成为“让古典音乐走向大众”道路上的一道鸿沟。

    第一个问题,古典音乐是不是“高雅”?我觉得应该肯定这种说法,不过我们对于这里所指的“高雅”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有些朋友之所以认为古典音乐“高雅”,是因为瞧见了台上指挥家们西服笔挺、冠冕堂皇的庄重模样;是因为看到演奏这些音乐的乐团演奏家们整齐划一、一丝不苟的装束;是因为注意到了音乐厅典雅华贵、祥和隆重的布置气氛;甚至连观众们都要衣冠楚楚、注重礼节。其实,这些表面的“高雅”并不能体现出古典音乐的精髓所在,音乐的高雅气质是从旋律中透出来的!严谨而完整的结构、优雅而曼妙的旋律、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这些才是古典音乐“高雅”的根源。其中我们可以听到属于人类最圣洁的情感、发自心灵最深处的呼唤和最崇高的理想。表面的高雅其实只是长期以来西洋音乐发展中形成的定式与惯例,虽然我们可以将之看作一种“浮华”,但却又很难想象,一群衣冠不整、装束各异、甚至蓬头垢面的演奏家、指挥家出现在观众面前,能够演绎出好的效果。因为表面的堂皇正好可以烘托出西洋古典音乐中那独特的严谨、庄重气质。其实当今的欧美古典乐坛也在力图改变自己过于拘谨、与大众较为疏远的形象,著名的柏林森林音乐会就是很好的例证,在那里人们可以无拘无束的以悠然自得的方式欣赏古典音乐,不必拘泥服饰是否得体,也不必正襟危坐,更可以随心所欲的鼓掌喝彩甚至一边野餐一边听音乐。

    当今中国的教育界尤其喜欢把“古典音乐”称作“高雅音乐”,原因很简单,老师们看不惯学生沉迷于对港台歌星的追捧,所以时常组织学生去欣赏一些所谓的古典音乐会,美名曰“陶冶情操、提高品位”、“让高雅音乐进入校园”等等。这种做法的初衷无可厚非,但如果只是简单的组织学生去看、去听,而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难有实质性的效果,甚至会让学生从小就在心中埋下对古典音乐(高雅音乐)的厌恶之情。加上如今的大环境、大气候,通俗娱乐占据了大部分视线,或许很多人就会终生对古典音乐心存畏惧。

    其次,一些媒体把古典音乐和“严肃音乐”之间划上等号,我觉得更是一种极大的不妥。很多外行人对古典音乐的第一感觉就是“晦涩、难懂”,如果再不分青红皂白统统被冠以“严肃音乐”的统称,恐怕今后对古典音乐感兴趣的人将越来越少。虽然从某种角度来看,一部分古典音乐的表达形式以及旋律主题确实是 “极其严肃”的,但同样应该看到大部分西洋古典音乐的主题是歌颂、是赞美,拥有美妙明快的旋律以及无比欢畅的情怀。而且即使是某些主题严峻、思想深邃的古典音乐,也往往想要传达出一种“严肃中的快乐”。譬如贝多芬著名的《欢乐颂》、勃拉姆斯著名的《第一交响曲》第四乐章和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的第四乐章,虽然这些作品都饱含着高尚而深沉的哲理,但最终无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振奋之感。其实入门之后,听众们就会发现其实古典音乐并不难懂,也并不只有严肃和深沉。

    之所以在国内出现古典音乐的这两个并不准确的“别称”或者说“代名词”,我只能遗憾的说,一些媒体和“学者”对古典音乐的推崇只停留在一个十分形式化的层次上,他们并没有真正对古典音乐有系统的、深刻的理解,以至于弄巧成拙,反而让更多的人感觉到了自己与古典音乐之间遥远的距离,成为一个误区。

    三、古典音乐魅力何在?

    很多没怎么接触古典音乐的朋友,往往觉得听古典音乐的人有些古怪,这是因为他们还不能接受这种音乐表现形式。更有不少朋友,面对古典音乐百年来长盛不衰、乃至世界范围内遍地开花的形势感到不可理解,他们对于古典音乐能够历久弥坚的解释是——“每个年代、每个群落总有那么一些以听古典音乐为高雅情趣的“附庸风雅之士”;这群人并不懂得古典音乐的真谛,却煞有介事的和着音乐,闭目凝神、摇头晃脑;正是因为这样的人多了,所以造就了古典音乐在现代社会的繁华,或者说“浮华”,事实上古典音乐早就已经是时代所淘汰东西了”。很多对古典音乐了解甚少,或者有兴趣入门的朋友,在这种言论下会显出犹豫、彷徨,他们会怀疑古典音乐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那么我们不妨来和大家谈谈这个话题,如果延伸开去,其实就是——古典音乐究竟有什么好听?它的魅力究竟何在?或许,这对于培养入门者的欣赏兴趣是具有一定引导作用的。

    如果只看表象,那么音乐最基本的功能只是取悦听众的耳朵罢了。如果我们要挖掘音乐深层次的内涵,那么我觉得,音乐对作曲家而言是一种表达心境、抒发情感的途径;对于聆听者而言,则是为了从音乐中获取自己需要的情感慰藉、求得精神世界的共鸣。以上两点正体现了音乐的两个特性——娱乐性和思想性。即使是流行歌曲也并非纯娱乐性,而是有思想的。但是古典音乐中蕴含的思想性却要更加深刻、含蓄、多变且耐人寻味。他能够表现出人类最深层、最炽烈的情感和最为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古典音乐不像流行音乐那样直白,但是留给我们遐想、思考、回味的余地更大,所以它耐听、能够经历岁月和时间的考验,有人说:一旦喜欢上古典音乐,你就找到了自己一生中除了爱人以外的另一个终生伴侣,而且古典音乐是永远不会和你离婚的。虽然比喻有些令人忍俊不禁,但也颇有哲理。

    另外,古典音乐拥有经久不衰、常听常新的优美旋律,这与眼下流行音乐源源不断出炉,却迅速又被流行趋势所淘汰的境况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虽然古典音乐肯定不会被这个时代大部分人所接受,但是也不可能被历史所淘汰。原因很简单,不同的听众需要不同的音乐来抚慰心灵。古典音乐中蕴含的那份宁静致远和激情澎湃,能够给我们带来其他音乐类型无法实现的心灵安慰与精神鼓舞。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纷繁复杂的商业社会中,古典音乐的天地无疑如同世外桃源。

    不过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与古典音乐所具备的丰富内涵相比,我的文字实在有些苍白无力。或许一些已经入门的朋友读了上面的文章,会与我取得一定的共鸣,但对于更多站在古典音乐大门外的朋友而言,这些“说教”或许依然难以打动他们。音乐选择是很主观的,所以古典音乐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生活在如今社会环境下的人们。有些朋友一生对音乐这种艺术都没有兴趣,将之视为“噪音”,有些人则一生都不愿意接受古典音乐,认为它过于“枯燥、晦涩”。这些观念上的不同都和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个人偏好乃至知识层面、思想境界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我明白,这个系列文章不可能改变古典音乐在当前的境遇,我只是为了一个理想和爱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因为我遇到了另外一些朋友,他们对古典音乐不熟悉,但是通过一两部作品的引导,却对此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又苦于古典音乐唱片过于昂贵,也不知道该从哪个地方入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与欣赏范围。短歌行的这个古典入门系列正是为这类朋友“踱身定做”的。让我们共同在古典音乐的天空中翱翔,寻找属于自己的音乐理想,共同交流,相互促进,把古典入门进行到底!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将古典入门进行到底(2)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在序章中,和大家探讨了一些问题,看到不少朋友很期待这个系列文章的未来,也看到自己的一些观点能够被大家所认可,这就更坚定了把这篇东西写下去的信心。在前面的序章里,我只是很笼统地谈了一些自己对于古典音乐的看法和认识,而在今天我想和大家继续探讨,究竟应该如何走进古典音乐殿堂的大门。

      我自己是什么时候,如何喜欢上古典音乐的呢?我想和许多爱乐者一样,应该是循序渐进,逐步跨入的,说不上是从哪一年哪一天开始的,更说不好是怎样开始喜欢上的。记得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对于音乐就很有兴趣,听得最多的应该是父亲用那台结婚时候买来的港产“四喇叭”从电台节目中录下来的磁带。诸如王结实、谢丽斯的通俗歌曲、苏小明的《军港之夜》、邓丽君的优柔小调等等。不过在我记忆中家里有一盘唯一的JVC牌60分钟录音磁带(其它录音带都是SONY 的)——标签上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录音的内容,但我至今还记得磁带的塑料外壳是灰色的。之所以念念不忘,是因为里面的录音节目令童年的我十分着迷,那时候曾经问过父亲,回答只说放的是外国音乐。记得当时自己会经常拿出这盘灰色的磁带来,放进“四喇叭”中翻来覆去的听,丝毫不觉厌倦。那时候的我,应该还在念小学。

      进入了初中之后,也许是那个时期必然的兴趣变化,和很多同学一样,我开始迷恋港台流行歌曲,只是烧得还不算高,从来没去看过现场演唱会,只是陆陆续续积攒了大约几百盒正版磁带。如今回想起来,那时候自己听流行歌曲,似乎只是跟着媒体的炒作、宣传而在刻意追逐着一种虚无缥缈的潮流。歌词中的情与爱自己能懂得多少?歌曲中激荡的旋律又有多少现在还能被我记起?似乎一切过往的时尚前卫、流行趋势,都随着自己慢慢的成长与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自己再也无法从流行歌曲中找到精神的寄托。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找到了那盘灰色的磁带。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边响起,似乎把我带回了童年时,专心致志守在“四喇叭”跟前,不断按动“BACK”与“PLAY”,不知疲倦反复聆听的场景。音乐依然如此的动听,令我感动,似乎让我隐隐约约感受到了音乐中最美好的东西。

      当有了一套真正的高质量音乐回放系统之后,我开始尝试着接触古典音乐,这已经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儿。在吃惯了流行歌曲带给我们的“娱乐快餐”之后,接受古典音乐的表现风格,自己着实花了不少时间。记得最早的时候,每当电视台、电台播放那些偏于阴沉、艰涩的古典音乐时,我总会有昏昏欲睡之感。看到一些评论文章介绍,说是能够从古典音乐中听很多东西,我虽觉匪夷所思,但又不由不信。只觉得那些音乐应该距离自己比较遥远。所以最初听古典,我显得没什么耐性,总是回避那些篇幅较长,“旋律找不到准心”的曲子,刻意寻找那种录音效果出色、曲目篇幅较短的古典或交响题材的唱片来练耳。起先,被逼真、辉煌的音响效果震撼了一阵子,其后却又隐约感觉这些唱片中的某些段落好像在哪儿似曾相识过,似乎早就浅埋在脑海中。冥思苦想一番,终于找到了根源——那盘灰色的录音磁带。

      原来,磁带中所录制的这些我小时候百听不厌的“外国音乐”,其实是由古典名曲改编的联奏,荟萃了许多优美经典的段落,不过当时还叫不上名来,后来才逐渐认识——《卡门》中的《斗牛士之歌》、罗德里格《吉他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开始部分、亨德尔《弥赛亚》中伟大的《哈里路亚大合唱》高潮部分等等等等,实在是不胜枚举。虽然演绎得并不正统,带有些轻音乐倾向,乐团规模也不算很大,但却足以让古典门外汉驻足聆听。因为其中挑选的名曲片断旋律优美无比,而且是连续演奏,曲目之间的过渡十分自然流畅,乐团也充满了澎湃的激情。当我对古典音乐有最初了解的时候,方才明白这盘灰色磁带里众多动听旋律的渊源,更重要的是自己恍然大悟——原来古典音乐离我们这么近!

      再次回味磁带中那一段段名曲联奏,虽然音色与CD不可同日而语,甚至比MP3都不如,但却如此倍感亲切。更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蕴含于古典音乐中无尽的宝藏。此时的我自然不再满足于欣赏联奏中的片断,而是急不可耐的想投入古典音乐浩瀚的海洋中,寻找一个个曾经令我着迷过的亮点。就这样,我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与日俱增,从中获得的精神财富也越来越充实。有时候回想起来,那盘灰色的录音带真是我最好的入门导师。虽然磁带早已被封存箱底,但每当我回忆起来总是倍感欣慰。

      以上谈了我自己的一些经历,目的只是想告诉大家——不要把古典音乐看得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她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留意一下如今精美玲珑的手机铃声、听听某些电视广播节目的背景音乐,您会惊异的发现,我们被林林总总的古典音乐名段所包围着。

      所以,抛开对古典音乐的心理障碍是普通听众入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跨出这一步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所谓“功到自然成”,急不来也求不来。如果您看了我们的系列入门文章,依然感觉对古典音乐毫无兴趣,千万不要强求自己,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在序章中我就说过,古典音乐并不适合每个人,大家的性格脾气、人生观、世界观、文化观各不相同,因此古典音乐对不同人的吸引力也就不尽相同。甚至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古典音乐的认识与态度都会有千差万别。所以读者们尽可以用洒脱的态度来看待这第一步,水到渠成之时您会很自然的跨出,甚至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 (作者:刘恩惠)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将古典入门进行到底(3)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如果能够跨出古典入门的第一步,以一个开明的心态来接受古典音乐,那么我的经历可以告诉大家——后面的路就相对好走了。不过大家也千万不要以为从此便是前途坦然、一帆风顺。我深知对于很多朋友而言,在他们心中关于古典入门这个话题,肯定还有许多问题等待进一步地解释。今天我们来分析第一个,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问题——听古典音乐是否一定需要发烧器材?

        不可否认,古典音乐的魅力,其中有一部分来自于音响效果。不少交响乐、协奏曲所体现出的力量、震撼乃至光辉灿烂,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种不同器乐合奏所营造出的美妙音色。欣赏现场表演的时候,这种感觉无疑最为强烈,这便是很多爱乐人始终钟情于音乐会的原因。但并不是经常有高水平的音乐会上演,即便是一场普通的音乐会,票价也往往令普通工薪阶层望而却步。因此,感受古典音乐,在家中欣赏唱片无疑是最为廉价、便捷的方式。谈到唱片,那就必须谈到用来播放唱片的器材。或许有些古典入门者会听到这样的忠告——想真正听好古典音乐,一定要购置一套稍微像点样的音响系统,否则你根本感受不到古典之美。我觉得,这话不算全对,也不算全错。古典音乐包括各种各样不同的类型,其中尤以交响曲、协奏曲这类有大编制乐团参与演奏的作品对器材要求为高。如果要深切体验每一种乐器的音色之美,那么对音响设备优劣更是讲究颇多。就拿古典音乐中最常见的弹奏乐器钢琴来说,要完美重现它的音色决不是很多朋友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事情。

        读到这里,有些朋友或许会困惑——是不是没有优秀的器材,就无法体验古典音乐之美了?当然不是这样。著名作家辛丰年老前辈就在条件非常艰苦,器材非常差劲的年代,坚持对音乐真谛的追求,数十年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素材,攒下了《辛丰年音乐笔记》一书,令无数后来者受益匪浅。这正说明,欣赏古典音乐,一颗赤诚之心才是最重要、最可贵的,器材设备是次要的。不过像辛老前辈这样虔诚无比的爱乐人只是少数,对于目下大部分入门听众,要听好古典音乐,要培养起内心对古典音乐的兴趣,拥有一套较为优秀的回放系统还是有一定必要的。如果说,我们前面曾经谈过的“入门第一步”是让大家从心理层面抛开对古典音乐的误解和排斥,那么建立在良好器材基础上的欣赏,则可以理解为从主观感知层面更好地接近古典音乐,从而喜欢上她。或许有朋友要问:“什么价位、或者说哪个等级的音响产品,才够得上欣赏古典音乐的要求呢?”事实上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要求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就我个人的经验简而言之,对于器材在古典音乐,尤其是交响乐领域的回放效果,由低到高分成下面几个层次——响度与厚度、细节与音场、动态与感染力。

        首先,回放大编制的作品,需要有足够的响度方才能够体现出音乐中所蕴含的力量。很难想象,在又轻又柔的音量下能够表现出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中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所以保证音响器材拥有足够的功率,能够提供比较响亮又不至于失真的回放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接下来声音的厚实度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器材嗓门“傻大”,但出来的声音给人的感觉总是漂浮、玄虚而缺乏底气。这样单纯的“响亮”,依旧无法表现出交响乐厚重、沉稳的气质。因此保证声音还原的厚度,才能让交响乐回放效果更上一个台阶。选择采用大口径、高品质扬声器单元的音箱以及大功率、高保真的功率放大器乃至专业的Hi-Fi CD唱机、更换材质设计优秀的信号线和音响线,都是提高声音厚度的途径。当然每个人对“厚度”的要求是不同的,不必刻意穷追,否则很可能适得其反。如果您的系统能够在一定的大音量条件下保证不出现明显失真的情况,同时声音播放又具有一定的厚度与底蕴,那么它基本就可以胜任交响乐以及绝大多数古典音乐的播放。然而这仅仅是胜任而已,古典作品的音色之美还体现在许多细节处理和宽阔精准的音场上。所以进一步提高声音的细节表现能力,注重系统的音场定位效果便是第二个层次。这中间除了需要在器材上投入更多的资金之外,对您听音室房间的声学环境、器材的摆位方法等都会提出各种各样更高的要求。如果您的音响系统能够表现出唱片中的一些“细枝末节”,譬如:演奏过程中乐器、旋律、音色、音准等方面的细微变化、演奏者呼呼的喘气声、提琴乐器的擦弦声甚至指挥翻动曲目总谱的声音,那么显然您的设备具有很好的细节表现力。如果您在欣赏音乐的时候闭上双眼,能够准确、生动地体味出乐团不同乐器、乐手所在的位置以及他们的变化,完美还原出近乎真实的声场宽度和纵深度,那么您的系统用来播放古典音乐将会非常不错,因为他能够让音乐表现力更趋于真实、准确。第三个层次则是动态与感染力。拥有一套动态出色的器材是很多音乐爱好者兼发烧友所期待的,因为这样能够带来最强烈的听觉刺激,从而触发心灵,而让音乐更富感染力。兼顾声音的厚度与细节,加上良好的声场定位还原,超大的动态无疑将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音色应该是音乐之美中最为直截了当的吸引力、最容易被普通听众体味到的魅力。许多入门的朋友需要通过体验来自音色的美妙,通过听觉层第一个环节的刺激,来进一步体验古典音乐作品美妙的旋律,进而从音乐中提炼其精髓,最终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典音乐入门听众确实需要一套较为优秀的音响器材。但我们必须了解,古典音乐之美是多方面的。说得片面一点,高档器材所能体现出的仅仅是音色之美(当然这里所指的“音色”概念是很宽泛的),仅仅是音乐的“外表美”。古典音乐更多的精髓蕴含于其内在的“心灵美”。“心灵美”由浅入深体现在优美的旋律、强烈的表现力以及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等方面。显然,旋律、节奏、调性等对于器材的依赖性就不像音色表现那么强了。假设播放同一张唱片,对比普通器材与高档器材之间的差异,可能在音色的饱满度、音场的开阔度和纵深度方面优秀器材会有更好的表现,但是曲目的旋律、节奏、调性是不会随着器材改变有明显变化的(当然,除了个别十分劣质的器材)。因此即使在最普通的收音机上欣赏广播电台的古典节目,只要信号接收平稳,听众同样可以感受到来自音乐的曼妙美感。而我觉得大多数音乐作品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内涵主要是通过跌宕起伏的旋律编织、抑扬顿挫的节奏与调性变化体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音色变化起到的是次要作用(当然不是说不重要)。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应该能够领悟出一些道理来。在家中欣赏古典音乐,并不一定强求听众要有很高档的音响器材。普通的低档音响,同样能够体现出古典音乐的魅力,只是在音效贫乏的条件下,入门听众对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将会打一些“折扣”,“折扣”的大小视不同听众的主客观条件的具体情况而会有所不同。在经济环境允许的条件下,主张用优秀的音响器材来播放古典音乐,尤其是交响乐题材的作品,这样可以把作品的魅力以及作曲家的意志、甚至指挥家、演奏家们的二度创作意图最完美的体现出来。一般而言,拥有足够大的不失真功率以及一定声音厚度的器材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古典音乐的播放要求。

        对于器材的追求千万不要走火入魔,应适可而止,我们应该记住一点——再好的器材最终也是服务于音乐的。笔者周围有很多朋友,在拥有了一套入门级的音响设备之后,却没有把心思用到音乐欣赏中,而是反复在器材的音色表现力方面寻不足、找缺点。试问这样如何能体验到音乐中的美妙与乐趣?如何从音乐中获取力量和慰藉?我坚信,在很普通的低档器材上仔细聆听音乐,会比在高档器材上反复对比音色效果得到更多的东西。因为前者是在追求音乐的“心灵美”,而后者只是在追求音乐的“外表美”。目前正在使用或者准备使用随身听、多媒体音箱或者家用台式组合系统等低档设备聆听古典音乐的听众,也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只要能够从音乐中有所得,那么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在有条件的时候,升级更好的器材,再来欣赏您所钟爱的作品,您会感受到更多惊喜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将古典入门进行到底(4)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在系列文章的前三篇和大家交流了一些古典入门的心得体会,很多朋友都嫌我闲话太多了,OK!从本篇开始让我们开始正式启航。不过此前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挠着我——我们该从哪里说起?按照很多前辈的经验,似乎从贝多芬开始入手最为合适,而我自己的经验也是这么告诉我的。但同时又觉得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似乎更加合乎逻辑,能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古典音乐发展的足迹,那么按照计划就应该从巴洛克音乐说起。但问题又出现了,很多有经验的爱乐者都会告诫说:对于入门听众而言巴洛克似乎枯燥、深邃了一些。回顾自己的历程,非常赞同这种说法,初听巴洛克往往会令人感觉宗教气息过于浓重、旋律平淡无奇,从而产生不知所云的困惑,需要经历一段时间方能领悟其中奥妙。这就令我感到两难了,究竟应该遵循音乐发展的时间顺序,还是该向巴洛克妥协?突然脑海中浮现出了《四季》、《皇家焰火音乐》、《水上音乐》这些耳熟能详作品的旋律。没错!巴洛克音乐中同样也有很好的古典入门曲目,这些被录制过无数次的经典曲目至今依然受到绝大多数爱乐者的喜爱。所以我决定还是从巴洛克音乐讲起,但只向大家推荐一些相对较为通俗易懂且悦耳动听的巴洛克曲目。

        首先我们要知道,“巴洛克”是一个时期的简称,这个时期通常是指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这150年的范围。这个时期内产生的音乐作品,习惯上便称之为“巴洛克音乐”。当然时间的概念是刻板的,艺术形态则是相对灵活的。或许有人要问,“巴洛克”为何意?其实它本与音乐无关,“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意思是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而且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来才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巴洛克时期之前的西方音乐发展,从十五世纪中叶一直到1600年,我们习惯将之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正因为巴洛克音乐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区别,所以才被后人划分为两个时代。提倡人文主义思想的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标志,也是文学艺术以及现代科学的开端,在音乐艺术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缺乏有规律的节奏感、没有强弱音变化也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在创作技巧上的局限。此后的巴洛克音乐能够风靡至今,与它在诸多领域的创新与变化是有密切联系的。有人曾经将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时期的美学观放在一起,做了如下的对比——“如果把文艺复兴的美学观比做浑圆的珍珠,而巴罗克的美学观则是形状不整的珍珠,它是宁可打破形式上的均整也要着重于表现强度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可以很形象地总结巴洛克音乐的特点,那就是“对比强烈而略带夸张”。相比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作品力求获得和谐统一、舒缓流畅的效果以及整体四平八稳的风格,巴洛克音乐冲破了这种传统,而变得更加热烈而张扬。虽然这种风格在历史上也曾被指责为“过于夸饰而不够规范”,但巴洛克音乐带动整个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事实,没人能将之否定。西方艺术史认为,在巴洛克时期音乐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

        通常来说,巴洛克音乐有如下一些特色——它的节奏特别强烈、活跃,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跳跃且持续不断;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作曲家普遍强调作品的情感起伏,以至于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在当时相当被看重;曲目的调性也从文艺复兴时期单一而保守的教会调式发展为采用大小调形式。同时西洋管弦乐器也在巴洛克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小提琴的出现、拨弦古钢琴的成形都为巴洛克音乐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力;其他乐器的发展也使得某些特定风格的巴洛克音乐其配器得以朝着多元化、大规模的方向发展。不过诸如管风琴、羽管健琴、维奥尔琴这类颇具历史的古乐器依然被广泛使用。

        在音乐表现形式方面,巴洛克时期要比文艺复兴时期的体裁丰富的多。皇室以及贵族对音乐的需求,促使许多巴洛克音乐家开拓出很多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歌剧的兴起(并不是起源,歌剧的起源要追述到更久之前)便是最为突出的一点。虽然巴洛克时期的歌剧曾被一些专家批评为“矫揉造作”,但却是此后歌剧发展的一个基础。声乐领域的其他表现形式还有神剧、经文歌、清唱剧、受难曲和弥撒曲等,这些都是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由此可见在巴洛克时期,宗教音乐在西洋音乐中依然占有很大的分量。巴洛克时期的器乐曲发展很迅速,出现了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管弦乐组曲、各种舞曲、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赋格和奏鸣曲等诸多表现形式。其中很大一部分通过发展、演变,从而成为了后来更为成熟的形式。

        音乐在巴洛克时期的大发展也得益于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巴洛克时期最早的著名作曲家应该是意大利人蒙特威尔蒂,他出生于1567年,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向巴洛克时期过渡中显赫的人物”、“歌剧改革之父”以及“十七世纪最出色的作曲家”,但现如今他似乎被我们所忽视,起码在国内普通音乐爱好者当中,熟悉蒙特威尔蒂以及他作品的人不会很多。维瓦尔蒂是大家很熟悉的作曲家,其实他和蒙特威尔蒂一样,也是意大利人,但是他却比蒙特威尔蒂晚出世一百多年!所以蒙特威尔蒂堪称巴洛克音乐的祖师爷。另外,巴洛克时期的法国音乐不可小视,库普兰是其中的代表者,同样出生于法国的拉摩也是同期著名的音乐家,他曾被誉为“十八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作曲家”。拉摩与库普兰一同构建了法国巴洛克音乐的辉煌,两者都是拨弦古钢琴领域出色的作曲家。巴洛克时期德国音乐家的代表是泰勒曼和J.S.巴赫,其实亨德尔也是德国人,但他的创作大多在英国完成,而且还入了英国国籍,所以通常被视为英国作曲家。泰勒曼这个名字或许显得比较陌生,但在十八世纪他在世的时候,声誉甚至超过巴赫,但作品流传却不是很广泛。

        我们的文章将要为大家着重介绍的将是其中大家较为熟悉的三人——维瓦尔蒂、J.S.巴赫以及亨德尔。他们属于同一时期的伟大音乐家,维瓦尔蒂最年长,出生于1678年;而巴赫与亨德尔都出生在1685年。维瓦尔蒂的名字与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紧密联系在一起,这部作品应该是最通俗的巴洛克音乐,甚至堪称流传最广泛的古典曲目。虽然其贡献远不如后面二人来的大,但知名度却非常之高,他所作的协奏曲也具有一定的品质。巴赫被誉为“音乐之父”,他的功绩自然非同一般,作品之多、水平之高也是亘古罕见的。亨德尔则具有天才的旋律大师,从他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愉悦、优雅,他的协奏曲作品、歌剧、神剧都是巴洛克时期最为宝贵的音乐财富。这些大师以及有关的作品我们会在后面详细撰文介绍。

        最后简要谈谈巴洛克音乐的演奏。对当今的指挥与乐团而言,演绎巴洛克音乐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其一是采用现代乐器演奏,但是缩小乐团规模,以符合巴洛克作品的特定需要。其二则是采用古乐器或者仿古乐器演奏,甚至成立专门的小编制巴洛克乐团或者古乐团。两种方法相比,显然后一种演绎更能贴近巴洛克音乐的本质。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曾经有专业乐评人说过——乐手手中的乐器是次要的,关键是他们对音乐的领悟与表现力,现代乐器同样能够体现出古乐的精妙、感人之处。当今巴洛克音乐演奏方面的好手包括:加迪纳与他的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哈农库特与他的维也纳爱乐协会古乐团以及马里纳与他的圣马丁室内乐团,他们都是当代乐坛巴洛克音乐最为权威的诠释者。所以购买由这三位名家指挥的巴洛克作品录音是相当安全的。

        好了,在和大家一起仔细倾听诸多巴洛克音乐名作之前,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起一个引导、铺垫的作用。后面的章节,我们会向大家详细介绍维瓦尔蒂、J.S. 巴赫以及亨德尔三人的一些比较容易普及的作品。在此之前,大家可以先去听一下我们同期为您奉献的一张非常好的巴洛克音乐精粹集锦——RR公司出品的《Baroque Favorites》,感受一下巴洛克音乐的风韵。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将古典入门进行到底(5)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深入巴洛克,让我们从维瓦尔蒂开始。虽然他并非巴洛克的开山鼻祖,也不是当时最响当当的人物,但他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号召力。作为巴洛克晚期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三位作曲家之一,维瓦尔蒂是最早出身的,所以我们整个系列文章为大家全面介绍的第一位作曲家便是这个意大利人。凑巧的是,意大利是巴洛克音乐发源、成长的所在,而维瓦尔蒂所作的《四季》也被公认为古典音乐领域最容易入门的巴洛克作品。它被录制过上百次,从而成为世界上录音次数最多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那么维瓦尔蒂何以有如此的魅力?《四季》为什么得到这样的推崇?让我们慢慢说来。

        安东尼奥.维瓦尔蒂(Antonio Vivaldi)1678年3月4日出生于意大利名城威尼斯的一个音乐世家中,父亲是教堂的小提琴乐手,所以维瓦尔蒂从小就在父亲的引领下学习音乐。当时音乐与宗教有很密切的联系,而年轻的维瓦尔蒂则同时接受了音乐教育和宗教教育,这令他受益匪浅。从十五岁开始,维瓦尔蒂开始向教堂的神父们学习,接受宗教方面的训练,十年以后接受圣职,还曾被委任为神父(由于他长有红色的胡须,所以很多人称他为“红发神父”)。在教堂供职的日子里,维瓦尔蒂对音乐的热爱却始终没有减退,不久之后因为经济上的原因,维瓦尔蒂最终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
      深入巴洛克,让我们从维瓦尔蒂开始。虽然他并非巴洛克的开山鼻祖,也不是当时最响当当的人物,但他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号召力。作为巴洛克晚期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三位作曲家之一,维瓦尔蒂是最早出身的,所以我们整个系列文章为大家全面介绍的第一位作曲家便是这个意大利人。凑巧的是,意大利是巴洛克音乐发源、成长的所在,而维瓦尔蒂所作的《四季》也被公认为古典音乐领域最容易入门的巴洛克作品。它被录制过上百次,从而成为世界上录音次数最多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那么维瓦尔蒂何以有如此的魅力?《四季》为什么得到这样的推崇?让我们慢慢说来。

        安东尼奥.维瓦尔蒂(Antonio Vivaldi)1678年3月4日出生于意大利名城威尼斯的一个音乐世家中,父亲是教堂的小提琴乐手,所以维瓦尔蒂从小就在父亲的引领下学习音乐。当时音乐与宗教有很密切的联系,而年轻的维瓦尔蒂则同时接受了音乐教育和宗教教育,这令他受益匪浅。从十五岁开始,维瓦尔蒂开始向教堂的神父们学习,接受宗教方面的训练,十年以后接受圣职,还曾被委任为神父(由于他长有红色的胡须,所以很多人称他为“红发神父”)。在教堂供职的日子里,维瓦尔蒂对音乐的热爱却始终没有减退,不久之后因为经济上的原因,维瓦尔蒂最终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Vivaldi - Four Seasons (Winter)
      • SPRING (VIVALDI FOUR SEASONS)
        • The Calm I Seek. " the next drug to cure any suffering"
        • summer & autumn: (#5436164@0)
          • Thanks. The Winter is the hardest, yet the most satisefying?
            • 演奏难度不太清楚:-) 四季是标题音乐,这里有每个乐章的描述: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春》
              一、春天来了,无限欢欣。小鸟唱着欢乐之歌来迎春。微风轻拂清泉,泉水叮咚流淌。天空乌云笼罩,电光闪闪,雷声怒号。雷鸣电闪转瞬即逝,鸟儿重又婉转歌唱。
              二、在鲜花盛开的草地上,在簌簌作响的草丛中,牧羊人在歇息,忠实的牧羊犬躺在一旁。
              三、伴随着乡间风笛欢快的音响,在可爱春天的晴朗天空下,仙女们与牧羊人翩翩起舞。

              《夏》
              一、夏日炎炎,畜群困倦,松林似火烧。斑鸠和金翅雀在声声歌唱。清新的微风迎面吹来,转瞬间阵阵北风劲吹。牧人惊恐,为自天而降的厄运而哭泣。
              二、困倦的病体辗转难眠,更惧怕那电闪和雷鸣,畜群也为苍蝇所困扰。
              三、啊!他的恐惧才刚开始:倾盆而降的冰雹,毁坏了他的庄稼。

              《秋》
              一、农夫们载歌载舞,喜庆丰收多高兴。大伙儿举杯痛饮,以酣睡结束这场欢乐。
              二、不少人离开了人群,到凉爽的空气中去散心。这季节吸引着人们,来享受那甜美的一觉。
              三、猎人拂晓出发,带上号角、猎枪和猎狗,追赶那逃遁的野兽。猎狗狂吠,猎枪鸣响,受伤的野兽惊恐万状,东奔西窜,精疲力竭,最终被降伏而死亡。

              《冬》
              一、北风凛冽,白雪皑皑,冰天雪地,战栗不止,顿足奔跑路途艰,牙齿咯咯直打战。
              二、熊熊炉火暖身心,室外雨雪下不停。
              三、冰上溜,慢慢行,谨防滑倒要小心,忽然急转而摔倒,爬起身来又急跑,不料滑到冰窟边。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Nice
    • 其实“古典音乐”内容太多,找到自己喜欢的就行;
      • I am trying to find a way through, hopefully I will grab something good for me, find my niche in the classical music world and learn about this intriguing music genre with the help of your experts.
        • 想了一下,要推荐一个音乐列表很难, 任何列表都会挂遗漏万; 可以从意大利歌剧开始吧(这个有很多歌剧爱好者,我是歌剧愤恨者); 室内乐可以从巴若克(如文中提到), 或肖邦,柴科夫司机的钢琴曲开始;交响音乐可从小提琴协奏曲,或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开始;
          • Thank you, Coach. Wish you a Happy New Year by the sea. I bought one Italian Opera Album, 3 CDs, hopefully will get inspired somehow by the passion in the opera songs. And soon, I will get my equipments in place, more classical is ahead. :))
            I sincerely hope I will not go nuts in this dimension.
        • 文中所提的《辛丰年音乐笔记》也可以找来看看,是非常真城热情的爱乐笔记,如同和朋友交谈;
          • 《音乐圣经》也是必备的音乐欣赏索引书, 不管怎么批评这本书如何初级,如何抄袭,但没一个批评者能拿出一本更全的列表出来;
            • 新年快乐!
              本来想砸您的 :D
              • happy new year!
                为什么不砸? 让我一直在求败中孤独着?
                • happy new year.
                  原来,失败也是一种境界!:)))
                • 恭喜恭喜,夏老师竟然达到孤独求败的境界了......
                  什么时候自宫的? :-)
                  • LOL~
    • 这是一个优秀的80后乐迷,很扎实的爱乐经历,对入门很有借鉴价值。
      • After I follow through all his posts, magic will occur, positively.
    • 将古典入门进行到底(8)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其实在系列文章的第六篇,我们在介绍作曲家身世的时候就曾经谈到过,亨德尔在英国的生活经历了一个从受宠到失宠,从荣华到落破的过程,反差之大令他本人心力交瘁。1735年,作曲家已年过半百,然而这时候他的生活状况却变得异常窘迫——歌剧在英国已经不再受到重视,以至于他的创作成果一再付之东流,亨德尔亲手创建的歌剧院也不得不被迫关闭,曾经无比风光的音乐大师一下子成了负债累累的潦倒汉。就在这生活与事业的最低谷,伦敦一位著名的剧作家查理·詹宁斯给亨德尔寄送来了自己创作的三部宗教清唱剧剧本——《扫罗(Saul)》、《弥赛亚(Messiah)》以及《Belshazzar》。詹宁斯和亨德尔早在1725年就成为挚友,詹宁斯才华出众,是当时英国十分出色的剧作家,而亨德尔又发现詹宁斯对自己的音乐作品有相当高的领悟力和理解力,所以两人相互仰慕,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时詹宁斯寄来的三部剧本无疑好似“雪中送炭”,令作曲家欣喜不已。他立刻回信道谢,并决心对这些剧本进行潜心的研究。

        此后的时光,亨德尔在阅读和思索中度过。虽然此时他生活在贫穷和困苦中,但充满宗教色彩的三部清唱剧剧本却让作曲家经历了一次精神世界的洗礼。《弥赛亚》更让亨德尔的思想获得升华,在这部剧作中他体会到了神的力量,心中重现阳光与感动。经过数年的思想积蓄,在1741年亨德尔开始着手创作基于《弥赛亚》剧本的音乐。历史上对于这部作品的诞生有非常详尽的纪录——亨德尔在当年8月22日(星期六)下午开始写作《弥赛亚》,6天之内便完成了第一部份,9 月6日完成第二部份,9月12日完成整曲的架构,然后写了管弦乐部份并加修整。完成整部作品前后一共只花了短短24天,速度是极其惊人且无丝毫的敷衍、懈怠。据闻作曲家在写作过程中,时常被感动得泪流满面,甚至湿透手稿。尤其当他写到第二部分终曲《哈利路亚大合唱》这一段时,还双膝跪倒在地,双手向天,喊著说:“我看到天门开了!”作曲家似乎已经亲身看见、亲手触摸到救世主,所以《弥赛亚》之所以能流芳百世,与亨德尔创作时体现出的虔诚心灵以及成熟的宗教情操是息息相关的。

        无论在处世态度方面还是事业成就方面,《弥赛亚》对于亨德尔而言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这部作品让作曲家有了很多改变——亨德尔不再急功好利,他开始追求人生真实的意义。从此以后,亨德尔与巴赫携手并进,从心底写出对至高上主的赞美与感谢,将一切的荣耀归与真神上帝。也惟有这样伟大的心灵,才能谱出感人至深的音乐,为许多世上迷途的人们指点迷津,照亮他们人生的旅途。

        《弥赛亚》的首演在1742年4月13日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举行,虽然这时候亨德尔的经济条件很不好,但是他还是毅然决定将首演办为公益演出,不带任何盈利性。当时的海报上写着“为了一些困苦的囚犯,以及梅尔舍医院的利益而演出”。结果这次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听众无不被作品所感染。很快,消息传到英国首都伦敦,人们纷纷要求一睹为快。1743年《弥赛亚》在伦敦上演,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第二部分终曲《哈里路亚》奏响时,国王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站起来听完了全曲。由此,《哈里路亚》要站着聆听,便作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最后演出再次获得轰动,在经历了长久的沉寂后,亨德尔终于依靠《弥赛亚》取得了事业上的又一个高峰。

        介绍完了《弥赛亚》的创作背景,让我们一同来解析一下这部作品。清唱剧就是以宗教事件或宗教人物为主角的,以管弦乐与人声歌唱为表现形式的大型作品,通常是作曲家根据剧本唱词写作旋律。《弥赛亚》的内容完全取材于圣经,剧作家詹宁斯对圣经各个篇章故事的采撷、编绘,具备高度的广博性,且能做到融会贯通,所以剧本自身就具备很高的文学素质。作品的中心思想非常明确——颂赞救主基督的全生涯,从旧约圣经的预言,到主耶稣的出生、生活、受难、受死及复活,以迄荣耀的再临,使我们清楚认识到整曲的一贯性。全曲主要精神虽然注重救赎的信息,却超越了教会的教义,成为一种非礼仪的圣乐,而向全世界人类传达救恩的喜讯。亨德尔经过对剧本长达数年的钻研领悟,加上其无比优秀的音乐天赋和创作歌剧时积累下的经验,用自己独特而美妙的音乐语言,将这一严肃的主题表达出来。

        剧本共分成三大部分:“救主降临的预言及他的诞生”、“救赎的信息及救主为全人类的牺牲”以及“救主战胜死亡及最终的审判”,唱词主要选自圣经的《以赛亚书》、《诗篇》等。最终的演出则又分为五十三个章节,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是23曲,第三部分篇幅较短,为9曲。曲目由序曲开始,给人以平安、回归的感觉。亨德尔一开始就用男高音,以宣叙调唱出《安慰你们,我的子民》。在第一部分中间,他倒述救主的降生,而且把降生的情景,如童女怀孕生子,天使向牧羊人报佳音,牧羊人在旷野等都生动描绘出来,使听众如生历其境。合唱曲《光荣属于上帝》,以遥远而轻盈的声音演唱。随着乐团齐奏,音乐逐渐增强。女高音独唱的咏叹调《放牧羊群》,以优美恬静著称。在四声部交替的合唱声中,第一部结束了。第二部分以《以赛亚书》及诗篇为主,默想基督代罪羔羊的苦难,和他光荣的复活。这部份最为突出的是女高音所演唱的悲伤咏叹调和三首哀婉而令人心碎的合唱曲。随后与其形成对比的是一段女高音简短的宣叙调,以及一段赋格式的合唱;紧接着的是五个声部的合唱《醒来吧!》和人们的祈祷曲。结尾曲是亨德尔最著名的作品:《哈利路亚》合唱曲,哈利路亚原意是“将荣耀归给主,赞美救主” 之意。这个合唱成为整部作品的高潮和精髓,也是如今最常上演的段落,在西方国家甚至是妇孺皆知的,其气势宏大,感人至深。第三部分亨德尔说明了救世主对 “未来”的拯救。从女高音演唱的活泼咏叹调《我的救赎主活着》,及以整个乐团伴奏男低音的宣叙调《号角响起了》,然后是充满艺术魅力赋格曲调。最后是以丰富的节奏,仅以一句话构成的《阿门颂》完成这一部伟大的钜作。

        《弥赛亚》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从艺术层面而言,《弥赛亚》既充满着巴洛克时期独有的特点,又显得极其与众不同,其平易近人、雅俗共赏的特点使它成为影响力最广泛的宗教音乐作品之一。同时作品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我们可以听到意大利歌剧、德国受难曲、英国赞美诗等曲式的影子。在艺术气质上既有英国的纯朴、德国的严谨,更有意大利的明朗和法国的高贵。《弥赛亚》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从而成为引领很多人进入圣殿的名篇,但其高度的艺术性也让它成为广大古典音乐爱好者喜闻乐见的声乐作品,崇高的思想、圣洁的气质以及优美的旋律造就了《弥赛亚》的不朽。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Handel - Hallelujah: 14/04/2009: 250TH ANNIVERSARY OF HANDEL'S DEATH
    • 将古典入门进行到底(11)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要说J.S.巴赫最耳熟能详的普及作品应该是《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虽然不能算作曲家乐曲创作事业上的巅峰,但这些协奏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却是有目共睹、无可替代的。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过维瓦尔蒂、亨德尔、科雷利等人的协奏曲,而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无疑是这些巴洛克风格合奏协奏曲中最为出色的作品之一。本着引导初哥初妹入门的宗旨,巴赫系列首先为大家介绍的便是这六首优美动听的作品,其中并没有过多凝重的宗教色彩,也没有笨重、刻板的乐段,从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悠扬、舒心的旋律。
      这六首协奏曲创作于1721年,当时的巴赫正处在自己一生中生活最安稳惬意的一段时期(科藤时期)。传说1719年时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巴赫为勃兰登堡大公的儿子克利斯蒂安.路德维希演奏,这给侯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便请求巴赫为他的乐队写一些作品。两年后,巴赫送给他六首乐曲,便成就了这套传世之作。但是根据一位德国学者贝塞勒的研究,这种说法并不完整。贝塞勒认为真正要求巴赫创作这些作品的,其实是科藤的青年王子雷奥博。前文提到过,当时作曲家在科藤时正是投靠这位王子才得以获得较为安逸的物质生活,所以巴赫必须按照主人的要求创作一些音乐作品供王子欣赏,这些协奏曲便是很多作品中的一部分。而在1719至1720年间,巴赫去柏林演奏获得成功后,勃兰登堡大要求巴赫送给他一些礼物,作曲家便从自己在科藤创作的作品内选择了这六首曲子赠献给侯爵。这被认为是《勃兰登堡协奏曲》较为完整且可信的出处。而有趣是,这些作品的谱子在到了勃兰登堡大公手中后,却由于大公手下乐团的人手不够,竟然无法演奏,珍贵的乐谱不得不被束之高阁,尘封多年。幸而没有遗失,否则我们无法听到如此美妙的旋律,实在将是一大憾事。其实巴赫当时为这部作品定下的标题是《6首不同乐器的协奏曲》,直到作曲家去世后,第一个为巴赫编撰传记的德国音乐学者斯比塔才给这套作品定名为《勃兰登堡协奏曲》,便就此沿用至今。

        这组作品是作曲家自由发挥其技能的最佳范例之一。巴赫遵循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作理念,而创作这些作品的简单目的只是为了取悦宫廷王公贵族,所以他在这些作品中展开了超群的艺术感悟力和音乐表现技巧。无论从乐器配置、乐章结构还是旋律节奏等方面都显得与众不同。有些学者认为,《勃兰登堡协奏曲》初步具备了早期古典交响曲的因素,更接近室内交响曲的风格。

        其实从这套作品的创作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出,《勃兰登堡协奏曲》与亨德尔为了生计而在短时间内集中创作的那些协奏曲不同,巴赫这六首协奏曲原本便不是一套,或者可以说在创作中并没有刻意的连贯性(据考证这些作品大概在3-4年内完成),所以造就了这套协奏曲中六首作品风格各有差异的特点。虽然与同时期的巴洛克协奏曲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巴赫还是显示出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意在探讨各种不同乐器组合方式,以求获得更加丰富的音响效果,更充分地揭示音乐内涵。在作品中,巴赫几乎动员了当时所有可能的乐器编制,规模最小的第六号也有7件乐器(这就是为什么当时勃兰登堡大公的六人乐团无法演奏它的缘故)。其中某些作品中最为别出心裁的地方在于,巴赫并没有按照当时传统协奏曲的做法,将一组同类的独奏乐器作为中心,而是采用互不相同的独奏乐器。譬如其中的第二号是长笛、双簧管、小提琴和高音小号的四重协奏曲,第四号是小提琴和两支长笛的三重协奏曲,第五号是羽管键琴、小提琴和长笛的三重协奏曲。

        在乐章结构上,这六首作品大多采用意大利式的快-慢-快三乐章的布局,但是第一号以及第三号是例外。第一号在快板乐章后面加上了一个小步舞曲乐章,而第三号则以两个柔板的和弦过度替代了慢板乐章。这两首作品在布局上虽有独特的变化,但依旧保留着三乐章的总体构架,可见巴赫求新求变的意识依然是建立在尊重传统基础上的。通常而言,三个乐章有如下的特征:第一乐章主题鲜明、发展有力;第二乐章简洁舒缓;第三乐章轻快自如、富有活力,每个乐章不同形象的对称构成了相互之间的呼应与关联,从而达到每首作品统一的风格和效果。下面我们一同来对这六首作品做逐一地分析。

        第一号协奏曲,BWV1046,F大调,主奏乐器为两把圆号加三支单簧管。这首协奏曲是整套作品中气势较为宏伟的一首,因为除了弦乐队外,巴赫为它加入了为数不少的管乐器以及特殊的高音小提琴。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前面已经谈到过的第四乐章小步舞曲。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如果把小步舞曲前移到第三乐章的位置,那就和后来古典交响曲的典型乐章结构完全一致了!作品的第一乐章由全体合奏开始,展现出明亮、欢快的情调(所以很多人一听到《勃兰登堡协奏曲》的唱片就立刻被它吸引);第二柔板乐章则转向沉思、伤感的情绪;第三乐章则又重现欢腾、热闹的场景;随后的小步舞曲则带有回旋曲的形式,成为整部作品极富特色的尾声。据说巴赫自己对于这首第一号是非常钟情的,其中的素材曾多次被运用在他的合唱作品中。

        第二号协奏曲,BWV1047,F大调,主奏乐器为小号一把、长笛一支、双簧管一支和小提琴一把。这首作品是整套作品中非常著名的,而其中的小号则是最大的亮点之一。据有关文献介绍,当时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巴赫特别为科藤宫廷乐团中技巧出众的一位小号演奏家,在曲目中添置了高音小号演奏部分。这种高音小号兼顾单簧管和双簧管的音色,而在某些高音区甚至可以高过长笛,所以效果非常特别。整首作品充满着欢快的感觉,就连慢板乐章力图体现的也是宁静、安详、清澈的场景,而非第一号中所展现出的忧郁气质,好似一幅景致优美、意境平和的画卷。第三乐章则以小号为主角,演奏出风俗性很强的民间舞曲主题,以赋格体结束。

        第三号协奏曲,BWV1048,G大调。这首作品在乐团编制上没有出现独奏乐器组,除了弦乐组(三把小提琴、三把中提琴、三把大提琴以及一把低音大提琴)外,便只有一台羽管健琴(拨弦古钢琴)。11人的乐器编制竟被作曲家大胆地分为三个声部,从而以各个声部之间的竞奏演化成了独奏乐器对比的效果。这首作品在结构上也比较独特,只有两个乐章。而巴赫为这两个乐章设计了优美、质朴的主题,并用精巧的对位、发展手法将其联系在一起。整部作品用如此小巧的编制刻画出相对庞大的效果,实在不能不说是巴赫的独具匠心。

        第四号协奏曲,BWV1049,G大调,主奏乐器为小提琴两把、长笛两支。这首作品也可视为小提琴协奏曲,因为小提琴声部在这首作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长笛则只是起到陪衬、伴奏的作用。纵览全套《勃兰登堡协奏曲》,这首第四号作品各个乐章之间的对比是最为鲜明的——第一乐章并没有其他作品那般灿烂明媚,反而显得相当含蓄、沉稳,这个行板乐章充满着安详、沉思的意境,发展部则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流畅而富于诗意的第二慢板乐章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作用;第三乐章终以强而有力、乐观向上的精神结束了整部作品。

        第五号协奏曲,BWV1050,D大调,主奏乐器为长笛一支、小提琴一把以及一架羽管健琴。第五号应该是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中大家最熟悉也是普遍最受欢迎的一首,充分展现出独奏乐器组竞奏所带来的那种自由、宽广的效果。在这首作品中羽管健琴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尤其在音色丰富多彩的第一乐章,与其他独奏乐器相比更是占据了主导的地位。羽管健琴明亮、跳跃的音色以及巴赫采用独特的即兴曲创作手法为它写下的声部,让整个乐章在羽管健琴的带动下,听起来充满着兴高采烈的欢快气氛。第二乐章则一下子安静下来,充满了一丝伤感。但在接下来以赋格曲式写成的第三乐章中,富余民歌韵味的欢乐乐思让听众重新感受到了振奋和昂扬。

        第六号协奏曲,BWV1051,降B大调,主奏乐器古中提琴、古大提琴(维奥尔琴)。根据一些专业音乐学者的分析,虽然这首作品编号最后,但创作时间很可能排在六首作品中最早。这首作品与第三号协奏曲有些类似,也是为弦乐器而作的,而且乐器编制更小,除了主奏乐器外只需要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以及羽管健琴各一,所以只需要7个人便可完成这首作品的演出,在形式上更接近于小型室内乐。整部作品充满着纯朴、平稳的特点,我们甚至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它所具备的深刻性和思考性。与其他五首作品相比在效果上虽要逊色一点,但是第六号的音乐设计却是别出心裁的,原因很简单——巴赫用了一个仅仅7人的编制就营造出了一个令人遐想、思考的旋律世界,因此这首作品成为巴赫在协奏曲创作领域天赋的最佳体现。

        说完了作品本身,又该和大家谈谈有关录音的唱片版本了。《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庞大作品系列中,最受大众喜爱的管弦乐作品,所以录音版本相当之多,一般而言可分为古乐团(也有采用现代乐器的室内乐团)演奏的小编制本真版本以及现代大乐团演奏的大编制版本。由于19世纪有许多指挥家肆意扩大乐队的规模,甚至独奏乐器的数量,所以用大乐团演奏《勃兰登堡协奏曲》一度成为时尚,而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本真运动的兴起才让演绎风格重新复古。一般而言,总是推荐忠于原著的小乐团版本,下面三张唱片被公认为是最优秀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录音版本,效果上可谓各有特色: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Bach - Brandenburg Concertos No.3
        • 巴赫是古典乐的Icon,作者深深抓住了这个基本点。古典乐可以没有伯拉姆斯,瓦格纳,但不能没有巴赫,小莫,窃以为。。。
    • 巴赫乐队组曲和G弦上的咏叹调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除了《勃兰登堡协奏曲》,J.S.巴赫在管弦乐作品创作上的另一个高峰便是四首《乐队组曲(Orchestral Suites)》,有时候它也被译为《管弦乐组曲》。这套作品在风格上乍听起来和《勃兰登堡协奏曲》有点相似,很多录音公司也乐于将这两部作品集在一套唱片中,但实际上它们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组曲是巴洛克时期流行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一般由序曲以及库朗特、加伏特、布雷、吉格、帕斯帕尔德等,曾经流行于法、德、英等国的舞曲演化而成的其他乐章所组成。在不断的发展中,这些舞曲逐渐失去了舞蹈伴奏的功能,而成为一种纯粹的听觉艺术形式。因此相比之下,协奏曲各个乐章之间的关联要比组曲更紧密,组曲的风俗性以及娱乐性则更加突出。我们曾经为大家介绍过的亨德尔《水上音乐》以及《皇家焰火音乐》也属于这类乐队组曲的范畴。
      巴赫的这套《乐队组曲》一共有四首,编号为 BMV1066-BMV1069。作品创作于1717年至1723年之间,《音乐圣经》上认为“前三首创作于1723年巴赫迁居莱比锡前夕,第四首创作于作曲家定居莱比锡之后不久”。由此可以看出,《乐队组曲》和《勃兰登堡协奏曲》基本同属于巴赫“科藤时期”的重要作品。根据考证,巴赫所作的《乐队组曲》应该远不止这区区四部,可惜其他作品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失散。遗留下的这四首曲目则显示了当时流行于欧洲的法国式庄重、典雅的舞曲乐风,其中不少乐章后来广为流传。

        巴赫本人有很深的宗教情结,但在这套作品中,他却完全走出了宗教世界,来到平凡躁动但生气蓬勃的尘世,似乎在音乐中的每个音符中,作曲家都倾注出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但旋律中又不乏西方宫廷独有的庄严气氛。下面我们就《第三组曲》为例,向大家详细介绍巴赫这套作品的特点。之所以着重介绍第三号,是因为它在四首组曲中地位最重要。其中的“咏叹调”乐章,后经19世纪德国小提琴家威廉密改编后,成就了流传后世的不朽名作——《G弦上的咏叹调》。
      第三号组曲,BWV1068,D大调,乐团编制为三支双簧管、三支小号、定音鼓、数字低音以及弦乐组,全曲一共由五个乐章构成。全套四首组曲都是由法国式序曲作为开始的,第三号组曲自然也不例外。在巴洛克组曲这种形式中,序曲占有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从巴赫的这首作品我们就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序曲部分的结构最复杂,篇幅也最庞大。因此当时人们习惯把这种包括序曲的组曲,笼统地泛称为“序曲”。传说1830年,当时立志将巴赫音乐重新发扬光大的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曾为德国大诗人歌德在钢琴上演奏了第三号组曲的这首“序曲”。歌德听后赞叹道:“乐曲的开头部份实在太壮丽了,就好像有一大群富丽堂皇的人们正沿着宽大的台阶庄严地迈步而下”。歌德用非常形象的语言概括了这首序曲所营造的辉煌景象,进行曲式的旋律和节奏也为这个乐章频添了庄严的气象。有文字这样形容这首序曲,我觉得非常贴切——在一个由乐器、旋律以及节奏构成的漫长追循过程中,“灵巧的主题旋律穿上不同调性的外衣,踏着节奏不同的步伐,使人们本以为枯燥的复调形式,焕发出动人的情趣与美感。”

        在其余三部组曲中,序曲之后的乐章全都有舞曲所构成,包括库朗舞曲、加沃特舞曲、福拉纳舞曲、小步舞曲、布列舞曲、巴瑟比埃舞曲、萨拉班德舞曲、波罗乃兹舞曲和吉格舞曲等。这些舞曲中蕴含的音乐元素大多来自法国,少部分来自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其中充满了跳跃的节奏和欢快的旋律,时而优雅稳健、时而轻盈明快。不过在第三组曲中,巴赫却用了一个《咏叹调》来作第二乐章。“咏叹调”原是歌剧中一种抒发内心情感的独唱歌曲,巴赫在这里则将它运用到管弦乐作品中,从而创造出一个极富抒情色彩的独特乐章。“第一小提琴好像一位伤感的女高音,咏叹出一支缠绵排恻的旋律。最初是隐忍的怨诉;中途,音乐愈益激动,跳跃和漠进音调,将蕴积在主人公心内的热情与追求倾诉出来;最后又归回到富有感情的低吟之中。这段旋律在古钢琴和弦乐组的伴奏下由第一小提琴奏出。虽然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间或也加以呼应,但终究都是作为伴奏,为主旋律衬出美妙的背景”。

        此后三个乐章都是舞曲,颇具民间韵味的加伏特舞曲多少有些过渡段落的意味,作曲家用它为《咏叹调》和后面两个更加热情澎湃的舞曲乐章搭起一座精巧的桥梁。第四乐章是布列舞曲,第五乐章则为吉格舞曲,在有些演绎和录音中将他们合并为一个欢乐热情的乐章。在这里作曲家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充满乡村气息和田园风情的画卷,处处溢着风俗化的生活情趣和淳朴的山野气息,剩下的便是欢腾不止、激情四溢的舞蹈场景了。

        在巴赫的《乐队组曲第三号》诞生百余年后,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对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作了改编,将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乐器上以小提琴独奏为主,辅以大健琴伴奏,同时又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由此命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此曲一经上演便广受大众欢迎,成为流传广泛的不朽经典。然而追根溯源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原是巴赫的杰作。百余年来,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以其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家以及爱好者们钟爱的曲目。有意思的是,听过《G弦上的咏叹调》的听众远要比知道《巴赫乐队组曲第三号》的人多;而在如今大多数的唱片封面上,《G弦上的咏叹调》的作者栏上并没有“August Wilhelmj”,而肯定是“J.S.BACH”。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Bach - Air on a G String
      • Pachelbel Canon in D Major ( The two you may listen back to back, the perfect, pure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