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先从第49篇起。词曰:
剪风清,足声轻,人面桃花眸如星,无语泪盈盈。
细叮咛,静聆听,离人踯躅不忍行,长亭更短亭。
这首词,从韵律上说,上下两阙各有一个错的地方(其实只能说一个错误,因为上阙可为叠韵也可以不叠,但下阙一定需要),那就是 “ 剪风清,足声轻”与“细叮咛,静聆听”。因为应该用叠韵的地方没有用。叠韵的要求说别了,就是韵脚上用字相同。从平仄上来看,这首词有6个平仄错误,即六处跑调的地方:(1)第12个字如,如是六御,去声,这里应该用平声字;(2)第15个字语,六语,是上(仄)声,这里应该用平声字;(3)第17个·字盈,八庚,它是下平,这里应该用仄声字;(4)下阙第8个字人,十一真,上平,这里应该用仄声字;(5)下阙第9字踯,四质,入声(仄声),这里需要平声字;(6)下阙第10字躅,二沃, 入声,这里需要平声字。
这首词的因 -- 上阙写风清如剪,而离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轻、离的远了,而伊人儿虽然眼睁睁看到离人离去,默默地噙着泪水;果 -- 伊人的表现与对伊人的牵挂使得离人难行,但路程遥远。
从上面来看,这首词描述一对即将分离的恋人在惜别依依的场面,女的不忍道别,男的不忍分离。有因有果,因是分离,果也是道别,虽然因果始终一样,如果把上下两阙相互对调一下,是不是因果更为明确?因为这样可以看成: 因--离人不忍离去正要离去;果--离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轻、离的远了,而伊人儿虽然眼睁睁看到离人离去,默默地噙着泪水。或许,这不是作者所想要的结果吧。所以说,要读懂一个人的作品,必先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词,所谓的历史背景。当然,要猜透作者的心思,很难。
从用词上面,作者用了“剪风”来形容爱人离去风如剪的心情;用”足声“来形容离人行走的远近;用”人面桃花“来形象自己,而用”眸如星“来夸张自己对离人的注目;后又用”无语泪盈盈“来描述自己的心碎。最后,作者引用了古人的”长亭更短亭“,来表现离人去的地方很远,也隐含离人毕竟要离去。这些用词看似平淡,而作者能运用自如在词里,真的是巧夺天工。
从以上来看,此篇被选为12强之列佳作,当之无愧。
vs
【草】 : 有因,有果。不足之处跑调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剪风清,足声轻,人面桃花眸如星,无语泪盈盈。
细叮咛,静聆听,离人踯躅不忍行,长亭更短亭。
这首词,从韵律上说,上下两阙各有一个错的地方(其实只能说一个错误,因为上阙可为叠韵也可以不叠,但下阙一定需要),那就是 “ 剪风清,足声轻”与“细叮咛,静聆听”。因为应该用叠韵的地方没有用。叠韵的要求说别了,就是韵脚上用字相同。从平仄上来看,这首词有6个平仄错误,即六处跑调的地方:(1)第12个字如,如是六御,去声,这里应该用平声字;(2)第15个字语,六语,是上(仄)声,这里应该用平声字;(3)第17个·字盈,八庚,它是下平,这里应该用仄声字;(4)下阙第8个字人,十一真,上平,这里应该用仄声字;(5)下阙第9字踯,四质,入声(仄声),这里需要平声字;(6)下阙第10字躅,二沃, 入声,这里需要平声字。
这首词的因 -- 上阙写风清如剪,而离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轻、离的远了,而伊人儿虽然眼睁睁看到离人离去,默默地噙着泪水;果 -- 伊人的表现与对伊人的牵挂使得离人难行,但路程遥远。
从上面来看,这首词描述一对即将分离的恋人在惜别依依的场面,女的不忍道别,男的不忍分离。有因有果,因是分离,果也是道别,虽然因果始终一样,如果把上下两阙相互对调一下,是不是因果更为明确?因为这样可以看成: 因--离人不忍离去正要离去;果--离人的脚步声越来越轻、离的远了,而伊人儿虽然眼睁睁看到离人离去,默默地噙着泪水。或许,这不是作者所想要的结果吧。所以说,要读懂一个人的作品,必先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词,所谓的历史背景。当然,要猜透作者的心思,很难。
从用词上面,作者用了“剪风”来形容爱人离去风如剪的心情;用”足声“来形容离人行走的远近;用”人面桃花“来形象自己,而用”眸如星“来夸张自己对离人的注目;后又用”无语泪盈盈“来描述自己的心碎。最后,作者引用了古人的”长亭更短亭“,来表现离人去的地方很远,也隐含离人毕竟要离去。这些用词看似平淡,而作者能运用自如在词里,真的是巧夺天工。
从以上来看,此篇被选为12强之列佳作,当之无愧。
vs
【草】 : 有因,有果。不足之处跑调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