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技多不压身,工到自然成:安省技工证书特训班,点击咨询报名!
Ad by
  • 技多不压身,工到自然成:安省技工证书特训班,点击咨询报名!

鸡肋

本意是去听海顿,不料有些困倦。也许是座位不对,也许前一天没有休息好,听到的声音很远,过于柔和,不象以往的海顿。等到完全清醒时,开始想念朗朗。

后半场是Bruckner,实在是难以描述。抒情的手法有些马勒的影子。其他部分在描述怪异的情节,象在描述想象之中的《蝴蝶梦》,还是中世纪的古堡?。指挥的那种有规律性的层次感,固定节拍的起伏如同描画一片又一片的鳞片,缺乏重叠,交融,起伏以及强弱对比。也许我从来没有喜欢过Bruckne吧,所以才会听成这样。不过,其中一段一段的弦乐部十分细腻,并富有感染力。在写听后感时又听了一段其他版本的录音,觉得开始喜欢Bruckner Symphony no. 8 的这种抽象感。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1.今晚去听 Thomas Dausgaard 指挥的曲目,感受如何? 2.有谁喜欢Bruckner? 怎么会有马勒的影子?
    • 不看也帮顶~~~
    • 写写听后感?以飨未听者们。赫赫。
      • 鸡肋
        本意是去听海顿,不料有些困倦。也许是座位不对,也许前一天没有休息好,听到的声音很远,过于柔和,不象以往的海顿。等到完全清醒时,开始想念朗朗。

        后半场是Bruckner,实在是难以描述。抒情的手法有些马勒的影子。其他部分在描述怪异的情节,象在描述想象之中的《蝴蝶梦》,还是中世纪的古堡?。指挥的那种有规律性的层次感,固定节拍的起伏如同描画一片又一片的鳞片,缺乏重叠,交融,起伏以及强弱对比。也许我从来没有喜欢过Bruckne吧,所以才会听成这样。不过,其中一段一段的弦乐部十分细腻,并富有感染力。在写听后感时又听了一段其他版本的录音,觉得开始喜欢Bruckner Symphony no. 8 的这种抽象感。
        • Bruckner建议先从录音听起,听熟了听出感觉了再去现场。
          • 我就是这样,有的音乐会演奏的曲目没听过,事先临时抱佛脚听几遍,现场就没有陌生感,如果听后感觉好,回来再听,感受就会越来越深。。。
          • 可是当把一段曲子听得很熟悉时,我就再也不想碰它。所以我从不主动找音乐来听,也不会去特意地研究。结果对音乐了解得比较肤浅。我觉得,当一个初学者,是一种幸福 - 无论是听音乐,还是做其他的事情 -对于学习,工作,生活,都适用。其范围可涉及物质,亦可精神。
            • 经典的音乐都是常听常新的。比如莫扎特的钢协,其实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可是隔一段时间重新听的话,总有全新的感受和discovery。Bruckner的交响曲我已经一年没听了,也许再听时又会像当初一样震撼。
              以前有个乐迷在签名里写到,求神抹掉门德尔松小协在他脑海中的记忆,好让他重新体验一遍初次听门德尔松小协时的心跳和感动。我觉得这个没必要,只要隔上一年半载再听,就能在某种程度上重拾当年的感觉,因为真正的经典(最高水平的作品)都有常听常新的内在质素(quality)。
              • 在音乐栏目里,我也发觉到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也许吧。 听音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时间和体会。此时我还达不到,也不会刻意地追求。看缘分吧。多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