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转贴一些关于芭蕾舞剧《葛蓓莉娅》的背景资料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做点功课,给自己,也给即将欣赏演出的各位朋友),以下文字引自上海大剧院总监钱世锦的博客:

浪漫芭蕾的衰弱和《葛蓓莉娅》

1870年5月,巴黎,这座崇尚享乐的法国首都就要面临一场战火的洗礼——普法战争迫在眉睫。然而,大街上、店铺中、饭馆里,到处都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毫无意识到即将降临的灾祸。

25日晚上,著名的歌剧院内依旧灯火辉煌。由列奥·德里布作曲、圣·列翁编导的两幕三场芭蕾舞剧《葛蓓莉娅》举行首场公演。在舞剧仍不能单独作为整个晚会的节目上演的年月里,与《葛蓓莉娅》同台献演的是早已成名的作曲家韦伯创作的歌剧《自由射手》。

19世纪60年代之后,芭蕾舞剧进入逐步衰弱的时期。随着塔里奥尼、格丽西等大名星的告老隐退,浪漫芭蕾正日益失去了它那创新时的势头,即便出现了如莱娜妮、热奈等舞蹈家,也无法使芭蕾重新获得浪漫主义全盛时期的声誉。同时,由于欧洲经济的衰退、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动乱,人们开始普遍厌弃浪漫芭蕾的悲剧性格,而希望在剧场内寻求到哪怕暂时的轻松愉快之情,希望看到使他们能忘却烦恼的喜剧表演,在这样的情势下,《葛蓓莉娅》应运而生。

《葛蓓莉娅》又名《瓷眼少女》,是巴黎歌剧院的专业剧本作家查理·纽特根据德国幻想作家霍夫曼的小说《睡魔》改编的芭蕾舞剧。原作者属于中期浪漫主义作家,由于他的作品富有浪漫的情节和幻想色彩,所以经常引起芭蕾艺术家的兴趣。除《葛蓓莉娅》外,后来的著名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其中有众多的芭蕾场面)也都是从他的小说中得到灵感而创作的。

《葛蓓莉娅》的故事情节如下:少女斯旺尼尔达发现未婚夫弗朗兹与每天早晨即坐在对面屋子阳台上的姑娘眉来眼去地调情,心怀妒意的少女和女友们悄悄潜入这所房子,才知晓她的“情敌”原来只是木偶制作者葛白留斯惊心制造的玩偶。调皮的斯旺尼尔达穿起木偶葛蓓莉娅的衣服,作弄了怪老头,最终和未婚夫结成眷属。

舞剧《葛蓓莉娅》通过斯旺尼尔达和弗朗兹这对恋人与木偶之间的“三角”关系,一方面赞扬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诚专一;另一方面又善意地讽刺了犹如古代“炼金士”式的人物葛白留斯,嘲笑了他的不切实际和想入非非。舞剧的第一幕及第二幕第一场基本上依靠哑剧展开,缺少精彩的舞段,但结构巧妙、设想新颖,且洋溢着诙谐的格调,给观众以欢乐。第二幕第二场安排了一系列的舞蹈,对剧情来讲有些节外生枝,但又满足了来看跳舞的观众要求,因此仍受到热烈的欢迎。这些,恐怕就是在皇室的高压统治下,即使面临普法战争的威胁,《葛蓓莉娅》依然能顺利诞生的主要原因。

有趣的是,《葛蓓莉娅》也为在衰落中的欧洲芭蕾找到了一个以木偶作主要人物的舞剧创作新领域。既然人们对浪漫芭蕾的抒情风格已不再有太大的兴趣,一个杜撰的可爱的木偶故事倒使他们觉得新奇。于是,芭蕾便从过去追求非人间的美丽的幽灵世界扩大到了一个新天地,而舞剧创作家们则找到了一个新题材。从《葛蓓莉娅》开始,舞剧史上后来又产生了《胡桃夹子》(剧中的王子是木偶人胡桃夹子变来的)以及纯俄罗斯的木偶舞剧《彼得卢什卡》。

《葛蓓莉娅》也是19世纪下半叶唯一保留下来的浪漫主义舞剧,从此,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国芭蕾沉寂了一段时期,代之而起的是辉煌的俄罗斯芭蕾学派。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转贴一些关于芭蕾舞剧《葛蓓莉娅》的背景资料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做点功课,给自己,也给即将欣赏演出的各位朋友),以下文字引自上海大剧院总监钱世锦的博客:

    浪漫芭蕾的衰弱和《葛蓓莉娅》

    1870年5月,巴黎,这座崇尚享乐的法国首都就要面临一场战火的洗礼——普法战争迫在眉睫。然而,大街上、店铺中、饭馆里,到处都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毫无意识到即将降临的灾祸。

    25日晚上,著名的歌剧院内依旧灯火辉煌。由列奥·德里布作曲、圣·列翁编导的两幕三场芭蕾舞剧《葛蓓莉娅》举行首场公演。在舞剧仍不能单独作为整个晚会的节目上演的年月里,与《葛蓓莉娅》同台献演的是早已成名的作曲家韦伯创作的歌剧《自由射手》。

    19世纪60年代之后,芭蕾舞剧进入逐步衰弱的时期。随着塔里奥尼、格丽西等大名星的告老隐退,浪漫芭蕾正日益失去了它那创新时的势头,即便出现了如莱娜妮、热奈等舞蹈家,也无法使芭蕾重新获得浪漫主义全盛时期的声誉。同时,由于欧洲经济的衰退、生活的艰辛、社会的动乱,人们开始普遍厌弃浪漫芭蕾的悲剧性格,而希望在剧场内寻求到哪怕暂时的轻松愉快之情,希望看到使他们能忘却烦恼的喜剧表演,在这样的情势下,《葛蓓莉娅》应运而生。

    《葛蓓莉娅》又名《瓷眼少女》,是巴黎歌剧院的专业剧本作家查理·纽特根据德国幻想作家霍夫曼的小说《睡魔》改编的芭蕾舞剧。原作者属于中期浪漫主义作家,由于他的作品富有浪漫的情节和幻想色彩,所以经常引起芭蕾艺术家的兴趣。除《葛蓓莉娅》外,后来的著名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其中有众多的芭蕾场面)也都是从他的小说中得到灵感而创作的。

    《葛蓓莉娅》的故事情节如下:少女斯旺尼尔达发现未婚夫弗朗兹与每天早晨即坐在对面屋子阳台上的姑娘眉来眼去地调情,心怀妒意的少女和女友们悄悄潜入这所房子,才知晓她的“情敌”原来只是木偶制作者葛白留斯惊心制造的玩偶。调皮的斯旺尼尔达穿起木偶葛蓓莉娅的衣服,作弄了怪老头,最终和未婚夫结成眷属。

    舞剧《葛蓓莉娅》通过斯旺尼尔达和弗朗兹这对恋人与木偶之间的“三角”关系,一方面赞扬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诚专一;另一方面又善意地讽刺了犹如古代“炼金士”式的人物葛白留斯,嘲笑了他的不切实际和想入非非。舞剧的第一幕及第二幕第一场基本上依靠哑剧展开,缺少精彩的舞段,但结构巧妙、设想新颖,且洋溢着诙谐的格调,给观众以欢乐。第二幕第二场安排了一系列的舞蹈,对剧情来讲有些节外生枝,但又满足了来看跳舞的观众要求,因此仍受到热烈的欢迎。这些,恐怕就是在皇室的高压统治下,即使面临普法战争的威胁,《葛蓓莉娅》依然能顺利诞生的主要原因。

    有趣的是,《葛蓓莉娅》也为在衰落中的欧洲芭蕾找到了一个以木偶作主要人物的舞剧创作新领域。既然人们对浪漫芭蕾的抒情风格已不再有太大的兴趣,一个杜撰的可爱的木偶故事倒使他们觉得新奇。于是,芭蕾便从过去追求非人间的美丽的幽灵世界扩大到了一个新天地,而舞剧创作家们则找到了一个新题材。从《葛蓓莉娅》开始,舞剧史上后来又产生了《胡桃夹子》(剧中的王子是木偶人胡桃夹子变来的)以及纯俄罗斯的木偶舞剧《彼得卢什卡》。

    《葛蓓莉娅》也是19世纪下半叶唯一保留下来的浪漫主义舞剧,从此,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国芭蕾沉寂了一段时期,代之而起的是辉煌的俄罗斯芭蕾学派。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分析舞剧《葛蓓莉娅》--木偶挑起了芭蕾舞 (转自中华舞蹈网)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浪漫芭蕾:是指受浪漫主义思潮影响的芭蕾舞艺术。

      浪漫主义时代的法国芭蕾是古典芭蕾的第一个高峰,人才济济,举目众多,这时芭蕾艺术已经成为可以与歌剧和话剧平起平坐的独立艺术门类。但是好景不长,经过40年左右的时间,法国芭蕾从高峰跌落,蜕变成一种专供消遣的玩意儿。致使编导的主要注意力放在豪华昂贵的布景和服装以及长相漂亮、扭捏作态的女舞星上。

      19世纪50年代末叶起,很少出现题材重大、结构严谨的好作品,大多舞剧都没有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只是一些勉强拼凑到一起的炫耀技巧的舞蹈罢了。尽管其中不乏精品佳作,但是整个舞剧早已被人遗忘。

      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塔里奥尼、格里齐等舞星的告别舞台,浪漫主义芭蕾失去了昔日的光辉,资产阶级上层人士对芭蕾抱敌对态度,剧院和学校的数目大大减少,法国人民生活艰难困苦,社会局势动荡,人们普遍希望在剧场中寻找一点轻松娱乐,喜剧甚至闹剧顺应了这一形势的要求,上演的剧目多半是为迎合上层庸俗趣味的娱乐消遣性质的,内容空洞,炫耀技巧。在这类追求外在舞台效果,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芭蕾舞剧中《葛蓓莉娅》应该说是寿命最长,水平最高的代表作。

      《葛贝利亚》一部取材于德国浪漫派作家E.T.A霍夫曼小说《睡魔》的三幕古典芭蕾舞剧,与童话不同的是,它的视角更新:剧中没有使用睡魔把沙子洒在那些精力过剩的孩子眼中以促其睡觉,这条情节主线。首演于1870.5.25,巴黎帝国歌剧院。在现存芭蕾舞剧中,是广受观众喜爱的一部作品。

      舞剧对比:

      《吉赛尔》堪称芭蕾的一部伟大悲剧,而《葛蓓莉娅》则是喜剧芭蕾的力作。它以欢乐的主题、愉快的音乐,把舞剧的表现触角从幽灵仙女的幻觉世界拓展到活泼可爱的木偶这一新领域,从而扩大了传统舞剧的表现范围,同时又为舞剧舞台立起一个崭新的少女形象。

      两个舞剧讲述的都是爱情故事,其根底既在现实,有存于梦幻之中,在《吉赛尔》中,由鬼魂检验男主人公对女主角的爱;《葛蓓莉娅》中,女主人公则是通过一个美丽无比而无生命的娃娃来试探情人对她的忠诚,木偶娃娃的恬静、机械与现实中的女主人公的活泼可爱形成鲜明对比。《吉赛尔》中,女主人公永远不能复生,男主人公只有在幻想中才能暂短地获得现实中所失去的爱情,其结果是一场悲剧。《葛蓓莉娅》木偶娃娃的机械动作引导主人公找到真爱,结局皆大欢喜。《吉赛尔》的阿尔贝特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葛蓓莉娅》的弗朗兹从教训中获得了长久的爱情。

      1.《葛蓓莉娅》从戏剧结构、思想性上,不如《仙女》和《吉赛尔》,它的内容空洞,但是其浓郁的喜剧风格,清晰地喜剧轮廓,很有特色。

      《葛蓓莉娅》首次将木偶引入舞剧,从题材上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木偶题材舞剧,并对此后的舞剧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出现了之后分别以木偶玩具作为主人公的舞剧,如: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柯达伊的《木头王子》,福金的《彼得鲁什卡》等,为正在衰落的欧洲浪漫芭蕾舞剧开辟了一个以木偶形象和动律为主体的崭新天地。

      2.从艺术上说,这部舞剧除音乐的明显长处而外,在双人舞的编排方面颇有新的创造。相比《仙女》和《吉赛尔》,《葛蓓莉娅》一幕和三幕中的几段斯旺尼尔达和弗朗兹的双人舞,在舞蹈技巧上大有提高,特别是三幕中的婚礼双人舞,经过后来编导大师佩罗与彼季帕的补充改编,成了国际芭蕾舞大赛的比选节目。

      3.奠定性格舞模式

      圣莱昂,浪漫主义芭蕾晚期的大师,才华出众,他在匈牙利和波兰等东欧国家工作多年,实地考察和收集了大批各国民间舞蹈素材,使其有可能在法国浪漫主义芭蕾的审美标准和规范的范围内,对这些舞蹈素材进行改编加工并搬上舞台,二幕中,编导依据全剧风格和情境的要求,通过葛蓓留斯制造的各式玩偶,将这些风格各异的民间舞蹈,如恰尔达什舞、玛祖卡舞、加洛普、西班牙、意大利等舞蹈引进了传统的芭蕾舞剧中,加强了民间色彩和闹剧气氛,使其成为这部舞剧的精华部分,这是一个创举,自此,这种插入芭蕾舞剧中,用以表现某一民族或地区的性格的舞台化民间舞蹈被统称为“性格民间舞”。

      它成功的影响了之后的舞剧创作,为芭蕾舞剧中的性格舞模式奠定了基础,此后,各种依据民族、民间舞改编的舞蹈在芭蕾舞剧中屡屡出现,如《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雷蒙达》等,从而将“性格民间舞”推到了新的高度。

      4.喜剧的悲剧色彩

      《葛蓓莉娅》是一部轻松、滑稽的喜剧,最后又以大团圆结束。首演之夜巴黎歌剧院座无虚席,即将参战并惨败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也聚精会神的欣赏了它。普法战争一触即发,早已厌倦了多年来的战争,渴望从文艺作品中得到消遣与安慰,借以放松过分紧张的神经的需求,不能不说是《葛蓓莉娅》大获成功的主要原因。普法战争爆发后,歌剧院被迫关门,《葛蓓莉娅》在上演18场后告一段落,圣莱昂在2天后,因心脏病发而辞世,不到三个月后,女星博扎克齐因天花过世,从而为这部原本的喜剧芭蕾染上了悲剧的色彩。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顶一下 。 公元2011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