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里面的原住民清唱非常好听。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很长的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推荐。
    • 霧社事件
    • 终于看完4.5个小时的《赛德克.巴莱》,推荐推荐,好久没有看到这种史诗般的电影了。暴力血腥,却给人感觉真实。文明与野蛮,征服与尊严,生存与死亡,历史,文化里的沉重话题,震撼,令人反思。我觉得比阿凡达更好。
      • 有几个镜头很残忍。直接喝动物血,活吃鹿肝,掐死自己的孩子,小孩子用梭镖直接捅死无辜的妇女和儿童,计算人头数目。基本就是8000多年前的原始文明。
    • 里面的原住民清唱非常好听。
    • 看見彩虹
    • 戴立忍:我們在怕什麼?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戴立忍:我們在怕什麼?


      幾天前一個夜晚,我在影院看了《賽德克巴萊 》,上下兩部一氣呵成。走出影院已近凌晨兩點,微雨的街道空無一人。來到露天停車場我將停車卡塞進自動繳費機,單色LCD螢幕隨即顯示240元的應繳金額,我不經思索便打開皮夾拿鈔票餵養面板上那道紅色隙口,一陣機械聲嘎吱亂響後,銅板叮噹掉進金屬溝槽,接著那台黃色塗裝的機器吐還剛才吞下的停車卡。盯著那張懸在面板上的小紙片,我意識到自己不需思索便訓練有素地迅速完成一次其實複雜的交換(空間↔金錢↔時間),而在這之前我花去五個小時試圖理解那個拿獸肉交換鹽巴的叢林信仰卻相對如此困難。

      魏德聖導演選擇了一條困難的路。困難,指的是受眾無法單從影片所提供的資訊理解轉換。

      《賽德克巴萊 》的影像語彙,毫無疑問是採取以美國為主流的系統,無論場面調度、鏡位選擇、分鏡邏輯、攝影機運動方式、影音剪輯蒙太奇手法等等,都近似於主流觀眾習慣的好萊塢電影語彙,其間也不乏幾處頗有新意的動作場面設計,可是說是具備充足商業電影的外觀。但劇本結構鋪陳上,則恰好相反,採單線線性敘事結構,打破商業電影慣用的製造衝突與敘事節奏等定型技巧,時序推衍也給人時快時慢之感,縱橫觀之,產生一種不均衡的感覺,這種感覺一方面來自時序與結構,另方面則來自以主流語彙外觀下的非主流題旨鋪陳。這些因素綜合會在觀影時產生頓挫感,閱讀慣性上和心理預期上造成的頓挫感。

      受眾已習慣從觀看一部電影的情節過程中,獲取一個可與生活經驗參照的簡單命題,這在受眾觀影後的描述當中可以看到,也許不那麼整齊劃一,但脫離不了「大概是那意思」的範疇。受眾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循著簡單命題將觀影所得總結並與他人交換(這三四年的台灣電影氛圍,因這種交換獲致的集體感顯得特別重要)。舉一類同電影的例子,《阿波卡獵逃》的簡單命題指向「即使身處絕境也不輕言放棄」或「愛生出比殘酷更大的力量」,易懂而集中,且符合主流價值無可反悖。情節圍繞著此一命題,受眾觀影過程也在易於思辯的狀態下隨之起伏,這也是現今全世界主流觀眾被養成的觀影習慣。

      以現今社會生活經驗去理解《賽德克巴萊》的簡單命題為何?「徹底實踐信仰才是真正的人」、「寧可犧牲不可苟全」、「逆境橫陳,就用鮮血抹去一切」?無論從哪一面向整理,想來都讓人膽顫心驚,不知該如何安置觀影所感。這令我想起之前閱讀關於日本武士道相關記錄、作品時的衝擊,接著連想起中途島戰役之後美軍目瞪口呆地看著密如蟻蝗的神風機群直向自己撞來、為主復仇的赤穗四十七浪士集體切腹、劫持自衛隊北方司令並發表演說後切腹介錯的三島由紀夫、美軍佔領伊拉克引來前仆後繼的自殺炸彈客...,而這些聯想之所以輕易被招喚,是因為無論古今,這些看似與當代文明價值衝突的行為都曾引發大量思辯,有種種豐富文章史料反覆探討,即使無法徹底理解,但要「安置」這些事件並不困難。而《賽德克巴萊》卻幾近突兀地把一直以來被扁平化理解的史實搬上銀幕,並試圖呈現一種與當代文明衝突的價值信仰。大眾還來不及理解「出草」所代表的信念,「出草」已被輕薄的媒體淪為體毛穿幫的代名詞。

      魏導演選擇不過度評斷的立場,以「合理反應」來推衍情節與人物性格,一小片段一小片段的「合理反應」架構起讓人難以承受的巨大悲劇。這種手法無疑成功了,當第一個頭顱被砍下時,觀眾或許恐懼,但可以理解。直到第十個、二十個頭顱被砍下,我想觀眾已經無法單純理解一次次看似合理的殺戮積累下來的結果。也就是說,導演藉著多次重複的細節表現,把觀眾從「保存生命」為大的生存觀,推向「生命為信念服務」的概觀。這類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仍不斷發生的現場,一旦密集呈現在銀幕上就會讓人無法招架。無論是寫實電影或者殘酷劇場的手法,其核心不外乎擺脫形式桎梏,直指所謂真實的存在進而引發思考、甚至解放思潮,藝術表現形式其背後多為目的而服務,形式大過目的時,除非形式本身便足以提供思維空間,否則往往流於形式作用,甚至讓作品題旨失焦。

      魏德聖導演是我個人非常敬佩的電影工作者,在多數台灣人而言,魏德聖導演也是等於是種表徵。我甚至可以這麼形容,對台灣來說,《賽德克巴萊 》不是電影,而是《賽德克巴萊 》。也因為如此,當第一部《太陽旗》至今票房仍未超越《海角七號》的時候,不免讓人擔心,而接續的《採虹橋》到目前為止更加深了憂慮。自《海角七號》前便已開始積累的巨大能量,反映在票房上不但沒有加乘還打了折扣。或許如同《海角七號》一般,最終需得合併以社會學的角度觀察剖論,才能更析離出箇中原因,但那是未來評論者該做的事情,此刻難竟全貌。此刻能做的是什麼?今晚與親友餐聚,席間有兩位表示看了《太陽旗》之後,反倒沒再看《彩虹橋》的慾望。我問為什麼,他們也說不上來,而是說了些驥望電影能為苦悶生活帶來歡樂的需求、或《賽德克巴萊》是史實大片之類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話語。

      為什麼不把《賽德克巴萊》完整看完?這是一簡單提問,而答案似乎被層層疊疊的什麼卡住了。台灣有史以來最鉅大的電影製作,也是台灣有史以來最自由的創作環境中以最真誠態度面對史實的電影,《賽德克巴萊》不是神話般完美無瑕的作品、不是能一步到位盡解史惑的鉅著,它也許令人恐懼令人失語,它會令某些人期待落空,但這兩部電影還是有被完整觀賞的必要,有被多方討論的必要。不只是因為它盡可能重現了這塊土地上一種存在過的價值,《賽德克巴萊》也是自80年代台灣電影新浪潮後以電影方式進行的另一次尋根運動。多年的的壓抑使得《賽德克巴萊》很驚人,這種驚人表現在作者意志、電影製作、以及表現形式上。但請不要被驚嚇,在這些駭人的巨大背後,是一種質樸的原性和一個真誠的作者。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在线观看链接: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
      • 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
    • 感谢推荐。一直有计划要看的,都忘记了。就是不知道能否有高清下载的?在线观看质量不理想。
      • 不知道,我是用上面链接在线看的,感觉质量还不太差,可以接受。这么长的电影,高清会很大文件的,或者去华人店看看有没有碟吧。
      • piratebay has torrents to download both high-res ones.
    • 感觉很奇怪,你的思维和我很类似,我也研究过波普尔,因为研究通往奴役之路,韦伯的书去研究他的。附带给我外甥的群发EMAIL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通往奴役之路』这个书很难理解,估计是大壮在3-5年后需要阅读的英文原版图书。其他外甥估计还看不懂。
      非常让人震撼的语言,和吉伦特的《极权的诞生》类似。
      Date: Wed, 14 Mar 2012 06:17:16 +0800


      这本书不是很厚,你们可以先看看里面的名言,让人胆颤心惊啊。看过以后让人非常痛恨中国的洗脑教育。

      红色字体是我感受最深刻的话,,,,各位共同体会。




      #尽管历史本身从来不会完全重演,而且正是因为事态发展并非不可避免,我们才能在某种程序上接受以往的教训,避免相同过程的重复。
        #事态的发展如果不是必然地、至少也是可能地会经历类似的过程.
        #如果从长远考虑,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那么,从短期着眼,我们就是我们所创造的观念的俘虏。我们只有及时认识到这种危险,才能指望去避免它。
        #还很少有人愿意承认,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兴起并不是对于前一时期社会主义趋势的一种反动,而是那些趋势的必然。结果。甚至当共产主义俄国和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内部制度许多令人憎恶特点的相似性已广泛为人承认的时候,大多数人还不愿意看到这个真理。结果,自以为与纳粹主义的荒谬绝伦有天壤之别并真心诚意地憎恶其一切表现的人们,却同时在为一些实现起来就要直接导致可憎的暴政的理想服务。
        #仅仅仇恨德国人的一切,而不仇恨支配德国人的那些特别的观念,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使满足于此的人看不出真正的威胁。
        #像我们希望加以说明的那样,德国民族社会主义中“右翼”和“左翼”现存的冲突,是敌对的社会主义派别之间常常发生的那种冲突。但是,如果这个解释没错的话,那就意味着许多仍然坚持他们信念的流亡社会主义者,现在虽然怀有最善良的愿望,却正在帮助其寄居的国家走上德国所走过的道路。
        #民族社会主义之所以兴起,是由于社会主义观点的流行,而不是由于德国与意大利和俄国所共有的普鲁士主义——同时,民族社会主义是从群众中兴起,而不是从深受普鲁士传统熏陶并深受其惠的各阶级中兴起的。
        #我们准备接受对于我们文明当前危机的任何解释,但除开这一点:世界的现状或许是我们自身真正错误的后果,对我们所珍
        爱的某些理想的追求,明显地产生了与我们的预期大相径庭的后果。
        #至少在极权主义的魔影变成真正威胁之前的25年中,我们己经日益偏离了作为欧洲文明基础的基本观念。
        #尽管我们受到德·托克维尔和阿克顿勋爵这些伟大的19世纪思想家的警告,即社会主义意味着奴役,但我们仍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稳步前进。
        #我们正在迅速放弃的不仅是科布登和布赖特、亚当·斯密和休谟、甚至洛克和弥尔顿的观点,而且是在基督教以及希腊人和罗马人奠定的基础上逐渐成长起来的西方文明的显著特点之一。不仅是19世纪和18世纪的自由主义,而且连我们从伊拉斯谟和蒙田,从西塞罗和塔西伦、伯里克利和修昔底德那里继承来的基本的个人主义,都在逐渐被放弃。
        #在安排我们的事务时,应该尽可能多地运用自发的社会力量,而尽可能少地借助于强制,这个基本原则能够作千变万化的应用。深思熟虑地创造一种使竞争能尽可能地有益进行的体制,和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制度,二者之间的差别尤其悬殊。
        #自由主义者对社会的态度,像一个照顾植物的园丁,为了创造最适宜于它成长的条件,必须尽可能了解它们的结构以及这些结构是如何起作用的。
        #甚至可以这样说,自由主义的衰退,正是它的成功所造成的。
        # 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F·荷尔德林
        #现在难能有人还记得,社会主义从一开始便直截了当地具有独裁主义性质。奠定现代社会主义基础的法国作家们毫不怀疑,他们的种种思想只有通过强有力的独裁政府才能付诸实行。
        #民主在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制度。
        #民主和社会主义除了“平等”一词毫无共同之处。但请注意这个区别:民主在自由之中寻求平等,而社会主义则在约束和奴役之中寻求平等。
        #勿庸置疑,对更多自由的允诺使越来越多的自由主义者受到引诱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他们受到蒙蔽不能看到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基本原则之间存在着的冲突,并常常使社会主义者得以僭用旧有的自由党派的名字。
        #“斯大林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相比,不是更好,而是更坏,更残酷无情、野蛮、不公正、不道德、反民主、无可救药”。
        #每一位注意到这些运动在意大利或德国发展的人,都曾对许多领袖人物留下深刻印象,他们从墨索里尼向下数起(并不排除赖伐尔和吉斯林),开始时都是社会主义者,最终都成为法西斯主义者或纳粹分子。
        #民主社会主义,最近几代人的伟大乌托邦,不仅不能实现,而且为之奋斗还会产生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以至现在对之抱有希望的那些人中几乎没有人会准备接受这种结果;除非这种关联全方位地展开,否则是没有人会相信它的。
        #社会主义者信仰两种截然不同甚至也许是相互矛盾的东西:自由和组织。——埃利·阿列维
        #有许多人自称为社会主义者,虽然他们关心的只是第一个意义,热烈地信仰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但他们既不关心也不理解这些目标何以才能实现,他们确信的仅仅是这些目标一定会实现,无论其代价如何。
        #社会主义是集体主义的一种,因而符合集体主义本身的一切东西也必定适用于社会主义。
        #集中的计划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这个词含义的模糊性。
        #我们的计划者所要求的是根据一个单一的计划对一切经济活动加以集中管理,规定社会资源应该“有意识地加以管理”,以便按照一种明确的方式为个别的目标服务。
        #自由主义的论点,是赞成尽可能地运用竞争力量作为协调人类各种努力的工具,而不是主张让事态放任自流。
        #一个有效的竞争制度和其它制度一样,需要一种明智规划的并不断加以调节的法律框架。
        #现代的计划运动是一种反对竞争本身的运动,是一面将竞争的一切宿敌都集结其下的新旗帜。
        #计划与竞争只有在为竞争而计划而不是运用计划反对竞争的时候,才能够结合起来。
        #是我们首先主张,文明的形态趋复杂,个人自由也必定变得越受限制。——B·墨索里尼
        #倾向垄断和计划的趋势,并不是我们不能控制的“客观事实”的结果,而是种种看法的产物,这些看法已酝酿和传播达半个世纪之久,最后它们达到了支配我们一切政策的因素。
        #在社会演进中,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避免的,使其成为不可避免的是思想。
        #倡导计划的运动现在之所以强大有力,主要是由于这一事实,虽则计划现在主要还是一种雄心,但它却结合了几乎所有钻牛角尖的理想家和献身于一种单一任务的男女。
        #从纯粹的并且真心真意的理想家到狂热者往往只不过一步之遥。
        #形形色色的集体主义,如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等等,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它们想要引导社会努力所要达到目标的性质的不同。但他们与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不同,则在于他们都想组织整个社会及其资源达到这个单一目标,而拒绝承认个人目的至高无上的自主领域。简言之,他们是极权主义者这个新词真正意义上的极权主义者.
        #从原始人起,道德已越来越倾向于成为只是对个人随心所欲的范围的限制。采纳一种广泛到足以决定一个单一的经济计划的共同伦理准则,将意味着与这种趋势背道而驰。
        #十分重要的东西是这个基本事实,即任何人都只能考察有限的领域,认识有限需求的迫切性。
        #个人主义者得出结论说,在限定的范围内,应该允许个人遵循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价值和偏好,而且,在这些领域内,个人的目标体系应该至高无上而不屈从于他人的指令。
        #个人主义者得出结论说,在限定的范围内,应该允许个人遵循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价值和偏好,而且,在这些领域内,个人的目标体系应该至高无上而不屈从于他人的指令。
        #个人应尽可能以自己的意图支配自已的行动的信念.
        #在共同目标对人们并非一种终极目标而是一种能够用于多种多样意图的手段的地方,人们才最可能对共同行动达成共识。 #一旦国家控制所有手段的公共部分超过了整体的一定比例,国家行为的影响才会支配整个体系。
        #希特勒无须摧毁民主;他只是利用民主的衰败,在紧要关头获得许多人的支持,对这些人来说,他们虽然憎恨希特勒,但他仍然是唯一一个足够坚强的能有所作为的人。
        #民主不能像阿克顿勋爵正确地论述自由时所说的那样,“是更高的政治目标的手段。”它本身就是最高的政治目标。它并非是为了一个良好的公共管理才被需要,而是为了保障对市民社会和私人生活的最高目标的追求。民主本质上是一种手段,一种保障国内安定和个人自由的实用手段。它本身绝不是一贯正确和可靠无疑的。
        #民主的控制=可能会=防止权力变得专断,但并非仅仅存在民主的控制就能做到这一点。如果民主制度决定了一项任务,而这项任务又必定要
        运用不能根据定则加以指导的权力时,它必定会变成专断的权力。
        #最能清楚地将一个自由国家的状态和一个在专制政府统治下的国家的状况区分开的,莫过于前者遵循着被称为法治的这一伟大原则。
        #集体主义类型的经济计划必定要与法治背道而驰。
        #如果说在某一个制度之下,我们对于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的具体效果要比在大多数其它制度下了解得少是个优点,并且认为,在某一社会控制方法是较好的方法,因为我们不知道它的具体效果,这似乎是很荒谬的。
        #政府不再是一个旨在帮助个人充分发展其个性的实用的机构,而成为一个“道德的”机构——这里的“道德的”一词不是作为“不道德的”反义词来使用的,而是指这样一种机构,它把它对一切道德问题的观点都强加于其成员,而不管这种观点是道德的或非常不道德的。在这种意义上,纳粹或其它任何集体主义的国家都是“道德的”,而自由主义国家则不是。
        #在德国,法治衰落的这种过程,已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发展了一段时间,一种高度的趋向于极权主义计划的政策已为希特勒手中完成的“工程”进行大量的铺垫。
        #正是在形式法律这一意义上的法治,也就是不存在当局指定的某些特定人物的法律上的特权,才能保障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才是专制政治的对立物。
        #任何旨在实现公平分配的重大理想的政策,必定会导致法治的破坏。
        #立法者的权力无限制这一观念,部分地是人民主权和民主政治的结果。
        #不管采取什么形式,任何对这种立法权力的公认限制,都意味着承认个人的不可让渡的权利,承认不可侵犯的人权。
        #如果一个人基于一项措施侵犯了个人的权利而反对这项措施,几乎没有其它事像这件事那样必定会使一个人作为一个反动分子而遭到非难了
        #这一切极其充分地向所有那些希望了解计划怎样在实际中造成政治后果的人证实了,像“由政府控制产业发展”这种表面上无关痛痒的原则,会为那种歧视和压迫政策提供几乎无限的可能性。
        #对财富生产的控制,就是对人类生活本身的控制。——希莱尔·贝洛克
        #经济价值对于我们之所以没有许多东西那么重要,正是由于在经济事务上,我们能够自由决定什么对我们比较重要,什么对我们比较次要的
        缘故。
        #在一个有计划的社会中,当局所掌握的对所有消费的控制权的根源,就是它对于生产的控制。
        #在一个受指导的经济中,当局监视着人们所追求的各种目的,它肯定会运用它的权力协助某些目的的实现,和阻止其它目的的实现。
        #当局的意志,并不是仅仅在我们作为消费者这方面,而且甚至主要不是在这方面来计划和“指挥”我们的日常生活。它甚至更多地是在我们作为生产者这方面来进行这种计划和“指挥”的。
        #虽则公开宣布的计划的目标是,人应当不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事实上——由于在计划中不可能考虑到个人的好恶——个人之仅仅作为工具将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一种由当局用来为所谓“社会福利”、“社会利益”之类的抽象观念服务的工具。
        #读者可能认为:任何谈论所谓“潜在的丰裕”的人或者是不诚实,或者是不知道他所谈论的是什么。但是这个虚幻的希望驱使我们走上计划的道路,在这方面它不亚于任何别的事物。
        #作为任何其它自由前提的经济自由,不能是那种社会主义者允诺给我们的、免于经济劳心的自由,也不可能是只能通过同时解决个人选择的必要性和权力才能获得的自由;经济自由必须是我们经济活动的自由,这种自由,因其具有选择的权利,不可避免地也带来那种权利的风险和责任。
        #在把一切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移交给国家时,就是把国家置于实际上其行动必须决定其它一切收入的地位。赋予国家以这种权力和要求国家应当用这种权力来作出“计划”只意味着,国家应当在充分地了解到所有这些影响的条件下,来使用这种权力。
        #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这不单是对有产者,而且对无产者也是一样。
        #私有财产制度是给人以有限的自由与平等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马克思则希望通过消除这个制度来给与人们以无限的自由与平等。奇怪得很,马克思是第一个看到这一点的。是他告诉我们:回顾以往,私人资本主义连同其自由市场的发展成了我们一切民主自由的发展的先决条件。他从未想到,向前瞻望,如果是他所说的那样,那些其它的自由,恐怕就会随着自由市场的取消而消逝。
        #非人为的力量所造成的不平等比有计划地造成的不平等,无疑地更容易忍受些,其对个人尊严的影响也小得多。
        #虽然人们将会忍受任何大都有可能遭到的痛苦,然而当这种痛苦是由当局作出决定的结果时,人们就不会那样容易忍受。如果我们只是一部无人性的机器中的一个齿轮,这也许是不好的,但如果我们再也不能脱离它,如果我们被束缚在我们的地位上,被束缚在为我们选定的那些上级的身边,那么情况就不知道要糟糕多少倍。当每个人意识到他的命运是某些人有意地作出的决定的结果时,他对其命运的不满,就会同他的这种意识一齐增长。
        #一切的经济或社会问题将都要变成政治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只取决于谁行使强制之权,谁的意见在一切场合里都占优势。
        #那些最早把儿童纳入政治组织中去,以保证他们长大成为优秀的无产者的,不是法西斯主义者,而是社会主义者。那些首先想到在党的俱乐部里把运动和竞技、足球和徒步旅行组织起来,以便其成员不妥其它观点传染的,不是法西斯主义者,而是社会主义者。那些首先主张应以敬的方法和称呼的形式来使党员区别于其他人的,不是法西斯主义者,而是社会主义者。那些通过人们的“小组”的组织和手段来经常地监督私人生活,创造了极权主义政党原型的人们,也就是他们。“法西斯少年组织”和“希特勒青年团”“意大利职工业余活动组织”和“德国群众业余活动组织”、政治的制服和党的军事化编制,都不过是社会主义者原已有过的制度和模仿而已。
        #存在于法西斯主义者或民族社会主义者与原有的社会主义政党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主要地应当被看作是在相互竞争的社会主义派系间一定要发生的一种矛盾。每个人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应由国家的意志来指定这一问题,在他们当中是没有异议的。但什么是各个不同阶级和集团应有的地位,对此他们从前有、将来也永远会有最深刻的分歧。
        #整个社会将成为一个管理处,成为一个劳动平等、报酬平等的工厂。
         ——列宁于1917年
        #在一个政府是唯一的雇主的国家里,反抗就等于慢慢地饿死。“不劳动者不得食”
        这个旧的原则,已由“不服从者不得食”这个新的原则所代替。
         ——托洛茨基于1937年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比较愚钝懒散,谈不上研究,就是好奇,蜻蜓点水或者囫囵吞枣地读书。读过点东西之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自己知道的东西很少,整个人类认识的东西也很有限;所谓的绝对真理都是可以怀疑的,不管是科学还是其他领域。
        也不用奇怪我(或者他人)跟你的思维方式类似,如果对现代哲学/思想研究成果感兴趣,有些名字和著述是避不开的,除非要做一只光荣骄傲的鸵鸟。
    • 刚看完上集。的确是史诗式的电影。
      • 怎么下级看不了?
        • 去dy2018.net下载吧。1.6G。够清晰。下集也看完了。好片!
          • 谢谢!看了,好片子,是中国人都应该看,有血性的汉人都给杀光了!!
    • 太长了,拖沓,并不好听的歌谣长时间的唱,唱得烦死了。不过,是一个好的历史教材,了解台湾日据时代的社会风情。导演魏德圣是一个典型的台南人,台独的情感世界就是这样的:敬日本、厌中华、无奈之中只能认同一个叫台湾的地方。电影不自觉地美化日本,微妙地蔑视了汉人。
      • 在中文电影中,我看到了二个大汉奸:这个鸟魏,还有《南京南京》的那个陆川。日本人决定使用毒气弹的时候说了一句“既然你野蛮就不要怪我不文明“。。。魏德圣的这句台词,是露了自己的天机的,
        怎奈我们大陆那些饭桶领导看不明白,禁演这样的人的电影,实在太应该了!他投入了全部家当拍电影,非常重视在大陆的票房。

        陆川好日本,要逆反大众地表现表现日本鬼子的”人性“也未尝不可,在东北、在华北,日本人也干过些人事;但是日本人的人性唯独不可以选在南京来表现,因为日本人在南京确实是不存在人性的。但是,陆导演就这么干了,一大堆理由。。。

        这二个导演,不是百分之一百,但确实是汉奸,或者说犯了”当汉奸“的错误。
      • 敬日本、厌中华...为何这样说,这本电影不是反日的吗?如果是敬日,我就不麻烦了.
        • 麻烦一下,值得麻烦一下,不同人有不同观感,很正常。
          如戴所说:台灣有史以來最鉅大的電影製作,也是台灣有史以來最自由的創作環境中以最真誠態度面對史實的電影, --不是神話般完美無瑕的作品、不是能一步到位盡解史惑的鉅著,它也許令人恐懼令人失語,它會令某些人期待落空,但這兩部電影還是有被完整觀賞的必要,有被多方討論的必要。
        • 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电影。我话没有说全:我还是很喜欢这个魏导演的电影的。敬日崇洋不是坏事,主要还看你是怎么崇法。麻烦一下吧,说不准你还看不出“敬日厌中”呢,反而陶醉在“史诗”感中。。。
    • mark 1
    • 终于看了上集,真不错。为何没有人拍嘉定三屠,扬州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