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回国记录:上海杂事杂景杂感(上)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年年回国,次次有新发现新感想,而往年的旧感触更增添了力度。因为感想比较多,本着先苦后甜的原则,上集写些稍微负面的现象,好的放在下集欣赏。

首先,回到上海的家,一天讲的话比在温哥华一个月还要多。以致每次回国都会减肥,肾上激素/用气/用力的关系。家有弟妹四个加上儿子媳妇侄子外甥外甥女五 对,从早到晚电话铃声不断,一个人的事就是全家族的事,Gossip来Gossip去都是分享家中的小事。还有对邻小妹隔壁阿哥每天的招呼。我在北美轻声 轻气的说话习惯,到了上海也随乡入俗扯开嗓门,否则人家以为你身体不佳了呢。

其次,每天上街看到的人比在温哥华上街一个月看到的还多,到底是人口两千五百万的城市,占加拿大的三分之二了。人多当然喧哗,我的助听器在上海几乎不用了,省了电池。

再有,上海家每天扫地扫出来的灰尘比温哥华家一周还多,就算门窗紧闭,床底下墙角边还是有一团团棉花似的尘埃。相比几年前有进步的是,那时候的尘埃是灰黑色的,现在是灰白色的。要不是偶尔回去,一定买个扫地机,但是怀疑在这样的环境下,扫地机的寿命要缩短很多。

因此,同样的家务活,在上海就要繁琐很多,扫地没有扫地机;洗衣服要看天气,因为没有烘干机,得一件件晾。吃完饭还要洗碗,因为没有洗碗机。即使烧顿饭, 也比温哥华花时间,因天然气灶只有两个,而温哥华电炉是四个。因此我们小区一般家家都有”阿姨“(家政服务人员),利用地域的劳力价值观不同。

俺家哥哥一到上海,就喜欢躲在家里或者只在小区走走或者只在下雨天出去,因为尘埃的关系。上海的高楼越来越多,可见的蓝天面积就小,更何况蓝天的天数屈指可数。

空气污染不说,餐馆地沟油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我的一些做生意的朋友,以前喜欢在饭店请客,现在都说不卫生,还是家里吃便饭吧。但是偶尔去餐馆,发现 还是人满为患,真是不排除万难也不怕牺牲哈。餐馆的装潢那是没说的了,我一向喜欢环境优雅的餐馆,在温哥华,几乎没有华人愿意把钱投资在中餐馆的装潢上。 坐在上海的餐馆里吃饭,除却对地沟油的恐惧,感觉还是蛮小资的。但是小资环境是有代价的,菜肴价格就绝对值来说,绝对比温哥华贵。我的一对退休教授(养老 金高)朋友夫妇请了我们两次客,每次都是人均110人民币左右,还说这是中等价格。

而我们自己回国的生活开支一点也不比在温哥华低,中国的电费水费电话费首先高于国外,汽油也是(我们改坐出租),牛奶酸奶果汁不用说了,油和米贵的离谱。 蔬菜水果也比温哥华华人超市贵。比较可笑的一件事,因为父母都生病,我偶尔回去当然要尽孝,隔天就要去看望一次。父母不喜欢我北美的随意穿着,认为是 “穷”的表现,所以我每次去,总穿的像参加嘎纳电影节一样。而这样的打扮,到自己小区附近或父母家附近买水果,每次都被斩的血淋嗒滴。开始还没意识到这点,有一次,我拉着小推车穿着家里干活的便服去买水果,突然便宜好多。后来和妹妹们一聊,才知道店家是看人报总价的,尤其是对年轻恋人一起买东西的话,定斩不误。

上次我的帖子“我的上海绿地之家”中显示了上海住宅美好的一面,但是上海仍旧有很多破旧的地方,从我们小区后门出去,穿过一条破旧的棚户区小巷,就是华东 政法大学的边门,穿过宁静而美丽的校园,就是绿树浓郁的中山公园,我们经常走这条路去繁华的中山公园商业圈的龙之梦吃饭,二十分钟的步行路,强烈地对比着上海的贫富差异。


我所接触的上海人中产阶级为多,基本不谈政治,只谈如何养身如何赚钱-身子票子房子车子。我每天翻墙看ROLIA,时政论坛极其热闹的话题,比如那个盲人陈光诚,上海人几乎不感兴趣的,很多人甚至不晓得的。外甥女谈了一个来自农村的毕业于哈工大的硕士生男朋友,小妹比较纠结,因为找了个凤凰男女婿,就意味着女方要承担全部的婚房,到底值得不值得,所以请我外甥女的三大姨/夫四表兄/嫂去搭脉,十来个人对这小伙子面试。席间我们说起六四,80后90后的女孩子们一脸漠然, 那个男孩子虽然知道,但是观点很官方。老百姓和出租司机对于无官不贪的社会只是发发牢骚而已,连我家打扫阿姨,也只注重多做几家的活,让我在小区论坛上发帖找东家,她在上海做了十年,已经在家乡买下了街面房子,现在出租,打算几年后干不动了回家做点生意。


赚了钱,如何享受也是首位的。我家下一代们大多在外企工作,对外国老板的剥削(无偿加班)深痛恶绝,但是拿到手的薪水是五位数的,家用电器也比我温哥华家先进得多。侄子婚后三年换了两次新房子,还有3D的影院设施,不出家门就能欣赏到从网上下载的外国立体影片。但是他的MSN签名则是:I need a prison break。


在房价教育医疗三座大山压人的状况下,赚钱是首位的,民主自由的争取是次要的。所以,我们村热切讨论的中国民主,在不民主的中国(上海)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家忙碌生计都来不及。


唠唠叨叨说了那么多貌似负面的杂事,下集一定说说正面的现象。


我在上海的时候喜欢上海,回到温哥华的时候喜欢温哥华,都好~

下面发一些上海的照片,除了第一张上海夜景和最后一张永远的南京路是网上借来的,其余都出于我那便宜的老旧的傻瓜机。希望大家喜欢,尤其上海人喜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谈天说地 / 回国记录:上海杂事杂景杂感(上)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年年回国,次次有新发现新感想,而往年的旧感触更增添了力度。因为感想比较多,本着先苦后甜的原则,上集写些稍微负面的现象,好的放在下集欣赏。

    首先,回到上海的家,一天讲的话比在温哥华一个月还要多。以致每次回国都会减肥,肾上激素/用气/用力的关系。家有弟妹四个加上儿子媳妇侄子外甥外甥女五 对,从早到晚电话铃声不断,一个人的事就是全家族的事,Gossip来Gossip去都是分享家中的小事。还有对邻小妹隔壁阿哥每天的招呼。我在北美轻声 轻气的说话习惯,到了上海也随乡入俗扯开嗓门,否则人家以为你身体不佳了呢。

    其次,每天上街看到的人比在温哥华上街一个月看到的还多,到底是人口两千五百万的城市,占加拿大的三分之二了。人多当然喧哗,我的助听器在上海几乎不用了,省了电池。

    再有,上海家每天扫地扫出来的灰尘比温哥华家一周还多,就算门窗紧闭,床底下墙角边还是有一团团棉花似的尘埃。相比几年前有进步的是,那时候的尘埃是灰黑色的,现在是灰白色的。要不是偶尔回去,一定买个扫地机,但是怀疑在这样的环境下,扫地机的寿命要缩短很多。

    因此,同样的家务活,在上海就要繁琐很多,扫地没有扫地机;洗衣服要看天气,因为没有烘干机,得一件件晾。吃完饭还要洗碗,因为没有洗碗机。即使烧顿饭, 也比温哥华花时间,因天然气灶只有两个,而温哥华电炉是四个。因此我们小区一般家家都有”阿姨“(家政服务人员),利用地域的劳力价值观不同。

    俺家哥哥一到上海,就喜欢躲在家里或者只在小区走走或者只在下雨天出去,因为尘埃的关系。上海的高楼越来越多,可见的蓝天面积就小,更何况蓝天的天数屈指可数。

    空气污染不说,餐馆地沟油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我的一些做生意的朋友,以前喜欢在饭店请客,现在都说不卫生,还是家里吃便饭吧。但是偶尔去餐馆,发现 还是人满为患,真是不排除万难也不怕牺牲哈。餐馆的装潢那是没说的了,我一向喜欢环境优雅的餐馆,在温哥华,几乎没有华人愿意把钱投资在中餐馆的装潢上。 坐在上海的餐馆里吃饭,除却对地沟油的恐惧,感觉还是蛮小资的。但是小资环境是有代价的,菜肴价格就绝对值来说,绝对比温哥华贵。我的一对退休教授(养老 金高)朋友夫妇请了我们两次客,每次都是人均110人民币左右,还说这是中等价格。

    而我们自己回国的生活开支一点也不比在温哥华低,中国的电费水费电话费首先高于国外,汽油也是(我们改坐出租),牛奶酸奶果汁不用说了,油和米贵的离谱。 蔬菜水果也比温哥华华人超市贵。比较可笑的一件事,因为父母都生病,我偶尔回去当然要尽孝,隔天就要去看望一次。父母不喜欢我北美的随意穿着,认为是 “穷”的表现,所以我每次去,总穿的像参加嘎纳电影节一样。而这样的打扮,到自己小区附近或父母家附近买水果,每次都被斩的血淋嗒滴。开始还没意识到这点,有一次,我拉着小推车穿着家里干活的便服去买水果,突然便宜好多。后来和妹妹们一聊,才知道店家是看人报总价的,尤其是对年轻恋人一起买东西的话,定斩不误。

    上次我的帖子“我的上海绿地之家”中显示了上海住宅美好的一面,但是上海仍旧有很多破旧的地方,从我们小区后门出去,穿过一条破旧的棚户区小巷,就是华东 政法大学的边门,穿过宁静而美丽的校园,就是绿树浓郁的中山公园,我们经常走这条路去繁华的中山公园商业圈的龙之梦吃饭,二十分钟的步行路,强烈地对比着上海的贫富差异。


    我所接触的上海人中产阶级为多,基本不谈政治,只谈如何养身如何赚钱-身子票子房子车子。我每天翻墙看ROLIA,时政论坛极其热闹的话题,比如那个盲人陈光诚,上海人几乎不感兴趣的,很多人甚至不晓得的。外甥女谈了一个来自农村的毕业于哈工大的硕士生男朋友,小妹比较纠结,因为找了个凤凰男女婿,就意味着女方要承担全部的婚房,到底值得不值得,所以请我外甥女的三大姨/夫四表兄/嫂去搭脉,十来个人对这小伙子面试。席间我们说起六四,80后90后的女孩子们一脸漠然, 那个男孩子虽然知道,但是观点很官方。老百姓和出租司机对于无官不贪的社会只是发发牢骚而已,连我家打扫阿姨,也只注重多做几家的活,让我在小区论坛上发帖找东家,她在上海做了十年,已经在家乡买下了街面房子,现在出租,打算几年后干不动了回家做点生意。


    赚了钱,如何享受也是首位的。我家下一代们大多在外企工作,对外国老板的剥削(无偿加班)深痛恶绝,但是拿到手的薪水是五位数的,家用电器也比我温哥华家先进得多。侄子婚后三年换了两次新房子,还有3D的影院设施,不出家门就能欣赏到从网上下载的外国立体影片。但是他的MSN签名则是:I need a prison break。


    在房价教育医疗三座大山压人的状况下,赚钱是首位的,民主自由的争取是次要的。所以,我们村热切讨论的中国民主,在不民主的中国(上海)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家忙碌生计都来不及。


    唠唠叨叨说了那么多貌似负面的杂事,下集一定说说正面的现象。


    我在上海的时候喜欢上海,回到温哥华的时候喜欢温哥华,都好~

    下面发一些上海的照片,除了第一张上海夜景和最后一张永远的南京路是网上借来的,其余都出于我那便宜的老旧的傻瓜机。希望大家喜欢,尤其上海人喜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不回去,就没有这样感受,mom said, stay away from trouble CHINA.
      • 回去一次也好,多点感受
    • 怀念杨梅。
      • 这次回去我吃个够~:-)
        • 我回去也吃了,不过正宗余姚杨梅估计现在才刚上市,你我上个月吃的都是福建出的。照片里水果店卖余姚杨梅的是假冒的。
          • 侬哪能看出来额?因为季节勿对?
            • 浙江杨梅要到六月才上市。
    • 粉来了....托腮凝睛驻看.....写的客观..喜欢照片对比的拍.....中国是不是快完蛋了?....人民是不是很生气....头上冒烟了.....象CAA一样....
      • 不会不会,下集就会说到进步的一面。
    • 感受主要取决于每个人的经济地位和接触的人群。所以很多人对中国的评价,都是在盲人摸象,尤其某个著名的ID,看到了你的那几张花园的照片,就大发感慨,认为很多人在抹黑中国。
      • 其实,这些年政府放开了老百姓的手脚,无论什么手段,确实很多人富裕了,但是有多少人能在上海购置象你那样的房产,而且是两个units?这样的人群又占了人口的多少比例?贫富的差距到底有多大?社会问题到底有多严重?不是靠几张照片就能反映出来的。
      • 这里有很多"墨黑"大师,您是其中之一......我是客观大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巨大进步,但也显露很多问题,遗留的老问题和从没遇到的新问题.....有木有....这样说话比你们"墨黑"大师一边倒的言论客观吧......
        • 你是最客观的,就从你爸退休工资拿到1万,就能得出中国现在确实富了的结论。佩服!我不抹黑中国,我只是抨击共产党。
          • 比你客观.你现在就是以前的共党农民,要造地主的反,打土豪,分田地,根本不是为了自由民主,因为你的话语里体现不到理性,客观和公正.....和共党一路货色....那还不如就留着老骗子,老骗子忽悠不了老百姓了,可老百姓还要花点代价才能识别新骗子......有木有.....
      • 其实对当地人来说,都能找出好坏之处。就像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样。
    • “我在上海的时候喜欢上海,回到温哥华的时候喜欢温哥华,都好~”,随遇而安,到哪都能过好!
      • 这样就能过好每一天
    • 砸点儿砖, 希望LZ不要介意. LZ的文章总透着一股自视清高,自我满足的味道, 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作风.
      • 你说的有道理,自视清高你不说我还不觉得,但是自我满足是肯定的。我觉得自己曾将的所有梦想都实现了,所以很自足~
        • 俗话说, 旁观者清, 当局着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无可厚非. 但能否尊重他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才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正素养.
          • 以前不熟卉樱果,从没看过她的东东...现在看了些她的东东,个人觉的她还是有资本骄傲....但象你所说的"尊重他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才体现了一种真正的西方的先进的价值观和态度...有木有....不过觉的卉樱果的悟性很高呀,修养很不错了...我的脸都红了....
            • 有资本骄傲绝对是值得赞赏和鼓励的, 我也认为她很不简单了. "尊重他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则是另一个层次.人的一生都是个思考,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 说简单一些就是"修行". 我的话也只是和她探讨一下 :).
        • 想知道你的实现了的梦想是哪些.......
          • 很自我的,不是什么远大的理想
            比如九十年代初想跳槽到外企-实现了
            想做个外企主管-实现了
            在车库的底楼住了二十多年,很痛苦,想买房-实现了
            单身妈妈做了十六年,想找个可靠的老伴-实现了
            想出国定居-实现了
            想有个孙辈-儿子结婚八年后实现了
            想儿子媳妇一家技术移民加拿大-明春实现了
            想儿子在加拿大有个与国内一样的好工作-今年实现了-比移民批得还早,现在是工作签证
            • WOW,你的梦想说起来朴实无华,却是踏实和丰富的.....更粉你了.....
              • 比较得意的是,前年年底赶回上海
                为儿子媳妇准备移民文件。先从网上弄明白要准备哪些文件。儿子媳妇那时候实在没空,所以我能做的就帮他们做,比如跑税务局/社保局,填表,翻译了八本劳动合同,再跑公证处。回去一个月后,最后我拿着一大叠文件让他们看,他们在贴有签名标记的地方签名。

                媳妇说,哇,妈妈做事情真了不起哦,到底第一代白领。

                所以他们移民的批准也有我的功劳,当然雅思是儿子去考的,分数也蛮好的。
            • 恭喜恭喜,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
            • 果果姐真棒.
      • 再说一句,总被人认为是知识分子或者教书的,不知道该高兴还是什么。其实我14岁初二没读完遭遇文化革命,16岁就进厂当工人了。
        • 很棒....
        • 相当佩服你的努力, 很不错. 我对你的评价也知识基于你的文字, 未必正确, 如有冒犯, 请多包涵.
          我对知识分子的定义不是说一定要经过正规的学校教育, 而是指读过一些书, 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 每个人读书的目的不同, 比如有人读书是为了功名利禄, 有人是为了认识世界等等, 有人只是做为消遣等等, 这取决于个人的生活观和价值观, 都无可厚非.
          • 哪里会有“冒犯”之说,能和你以及大家网上讨论就是幸运
    • 要不是用中文写的,都怀疑是美帝的前线记者的报道了 ... 得罪。
      • 我说过,先苦后甜,下集有说好的一面
    • 余姚杨梅,交关哉!
      • 馋老了伐?
        • 别的蔬菜瓜果陆续都有了,就是杨梅从来没在加拿大看到过,很怀念啊。你上次拍的小区很漂亮,上海近10年新建的小区配套都做得比较好。
          • 好像蚕豆加拿大也没有。上海新建小区确实不错,尤其绿化环境。但是外墙旧的比较快。
            • 蚕豆我在华人超市(401和Victoria那里的福泰?)买到过,不是那么普遍。
    • 敬佩随遇而安...上海有着和西方任何一个大城市一样的破旧,脏乱的一面...却也有其他地方没有的斩新的一面...
      • 你的评论很客观,下集我会说到上海进步的一面。或许会挨砖。
        • 哈哈...看着吧...你可能会被砸晕....
    • “我们村热切讨论的中国民主,在不民主的中国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 然也。
      • :-D
    • 好帖。
      • 谢谢~
    • 写得好,喜欢实实在在的文章。随便说一句,喜欢您和您先生的画,其中能感觉到一种平和真诚的人生态度。
      • 谢谢你的喜欢,我们会继续努力画的。我会争取画到送人的话,人家真的喜欢
        • 俺到不觉得别人喜欢很重要,本人的理解,对业余画画的人来说,画画的价值更在于画的过程,那种投入,专注,如禅修一样的状态,而画的最后效果,他人的赞美评判,也许会带来附加的满足感,但真正有意义的却是画的过程,是自己内在的收获。。。
          • 俺在画的过程中好痛苦,总觉得没有画好,看来画画的动机要端正下
            • 没错没错,当手头达不到心中的期望时,是有些痛苦。。。说明对自己要求高,希望进步快。。我是懒散型的,所以容易自我满足。。。
              • 你也画画?你肯定有素描基础,所以会进入禅修一样的状态。我是一根火柴棒(不是金字塔),年近花甲开始拿画笔,想画好而画不好,摇摇晃晃的,又不愿意从素描开始学,所以痛苦~
                • 我现在没有时间画。像您这种情况,素描,技法,真的不是那么重要,应该扬长避短,您看看这个法国女画家萨贺芬的画,还有中国的“梵高奶奶”,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
        • 看到那些照片没感觉脏乱,只感到好亲切,特别喜欢上海的小菜场
          • 小菜场的菜新鲜,买起来方便,而且便宜
            • 还有人卖自制的酒酿,那每个小钵都飘着酒香味,还有很多绿油油的菜,鸡毛菜,荠菜,还有水芹菜......
    • 写的很好. 非常喜欢. 听说在上海, 现在一个育龄妇女才生0.7个小孩. 希望上海人多生小孩. 全中国人多生小孩. 至少达到平均2.3个才好. :)
      • 嗯,我媳妇婚后八年才怀孕,下个月我就可以做奶奶啦:-D
        • 恭喜!恭喜! 多生几个啊1 多子多福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
    • 还以为是写吃的,扫了一目,没见一道菜啊。阿拉簌簌侬簌簌。
      • 我对吃的要求很低,最喜欢菜肉馄饨。
        • 出了吃以外,你对贫富差别还是比较关系。
          • 是的,喜欢观察社会现象。在加拿大也一样
            • 鼓励。还以为您是果果呢,原来是移名了。以后得多多鼓励出新画。
    • 倒数第二张照片很亲切。十几年前也在这样的弄堂里住过几年。
    • 写的很不错,上海,从2008到2012,每年都有回去过,抛开政治不谈,其实每年都在进步,空气污染好些了,人的素质高些了,基建是一年一个样。不过不好的地方就像您说的,物价飞涨了,房价飞涨了,这个每个人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了。
      • 基建总得有人出钱吧?
      • 我是2004年来的,每年回去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每次都有感触,好的和差的
    • 我喜欢你的文字。清新智慧。
      • 喜欢你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