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中东问题的历史源流(之三)
----从泛阿拉伯主义到泛伊斯兰主义
林思云
第一次大战爆发后,统治阿拉伯半岛的奥斯曼帝国对英法宣战,被奥斯曼统治的阿拉伯人,于1916年乘机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阿拉伯起义军配合英法对奥斯曼政府军作战,1918年10月,起义军攻占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叙利亚人宣布成立自己的独立国家。可是英法两国早有密约,战后把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阿拉伯领土划归英法两国委任统治,叙利亚被划归法国委任统治。
纳赛尔是“泛阿拉伯主义”的信奉者,他认为阿拉伯世界最终应该走向统一的大阿拉伯联邦。纳赛尔设想的大阿拉伯联邦是超越宗教的政教分离国体,只要是讲阿拉伯语的,不管什么民族,什么宗教信仰,都是大阿拉伯联邦的成员。要达到这个最终目标,纳赛尔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把埃及建成一个富强的国家,成为阿拉伯联邦的基石;第二步,收回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主要是指巴勒斯坦);第三步,建成统一的大阿拉伯联邦。
为了尽快使埃及富强起来,纳赛尔采纳了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方式,重工业、国防工业优先的建国思想。当然纳赛尔的社会主义和苏联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一回事。纳赛尔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奉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既不一边倒向美国阵营,也不一边倒向苏联阵营,为阿拉伯世界开创了一条新的外交道路。
纳赛尔的另一个壮大计划就是歼灭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要达成这个目的,离开大国的支持是不行的。美国支持以色列,纳赛尔就向苏联寻求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出于冷战的需要,也需要在中东寻找一个战略伙伴,双方有共同的战略目的,于是苏联逐步成为埃及的主要军火供应国。在苏联的援助下,埃及的军事力量稳步增加,特别是空军和装甲部队有明显增强,近代战争的作战能力有很大增长。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阿拉伯国家领袖,能像纳赛尔这样得到阿拉伯民众的衷心爱戴。纳赛尔推翻了腐败的封建王朝,建立了进步的共和国,奉行不结盟的独立外交,这些都得到阿拉伯人的赞赏。特别是纳赛尔敢于向西欧列强挑战,收回了苏伊士运河,又使纳赛尔名声大震。纳赛尔口才很好,他富于情感的政治演讲,感染了无数阿拉伯人民。下面摘录一段纳赛尔的有名演讲。
“我们在与西欧列强和以色列双方作战。西欧列强制造了以色列,侮辱了我们阿拉伯民族,而且更有甚者,不管在1948年以前还是以后,西欧列强对我们阿拉伯人一直视而不见,对我们的感情、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权利,从未给过一顾。我们要教会西欧人,那些愚弄我们、侮辱我们、践踏我们权利的西欧人,懂得尊重我们阿拉伯民族,认认真真地把我们当作他们的对手。”
当时沙特阿拉伯等亲美国家禁止出售纳赛尔的画像,人们就从黑市买来纳赛尔的画像挂在家中,向神一样地对纳赛尔祈祷,把阿拉伯复兴的希望寄托在纳赛尔身上。每当埃及的“阿拉伯之声”电台播放纳赛尔的讲话时,收音机旁总是挤满热情的听众。人们传诵着纳赛尔的故事:纳赛尔贵为总统,但仍然住在普通的平房里,他没有艳闻,没有存款,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埃及,为了阿拉伯,,,。很多阿拉伯国家的人民都盼望自己的国家与埃及合并,接受伟大领袖纳赛尔的领导。1958年2 月,叙利亚与埃及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纳赛尔的大阿拉伯联邦的梦想,好像已经看到了曙光。
然而一个统一强大的阿拉伯联邦,必然威胁到以色列的生存,以色列不允许阿拉伯联邦的诞生,要把她扼杀在摇篮中。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发起突然袭击,拉开“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序幕。以色列在几天之内摧毁了埃及十几年装备起来的空军,占领了埃及的整个西奈半岛。埃及军事上的惨败,大大打击了纳赛尔的威信,破碎了纳赛尔的梦,也破碎了阿拉伯人的梦。
1970年 9月28日,纳赛尔因心脏病突发去逝,几十万人为他送葬,人们唱着: “世间唯一的神安拉,纳赛尔是他的爱儿”。那时全世界的阿拉伯人把阿拉伯统一、阿拉伯复兴的期望寄托在纳赛尔身上。纳赛尔死了,埃及败了,阿拉伯的统一和复兴,转眼变成看不到期待的渺茫。
1950年代到1960年代,也就是纳赛尔的时代,泛阿拉伯主义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想。纳赛尔死后,利比亚的卡扎菲、伊拉克的侯赛因都试图继承纳赛尔的衣钵,重新打起“泛阿拉伯主义”的大旗,统一阿拉伯世界。但他们的资历、人品和威望,都无法与纳赛尔相比,纳赛尔没有接班人。此后,泛阿拉伯主义虽然仍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想之一,但其主导地位已逐渐被“泛伊斯兰主义”,即我们所说的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所代替。
泛阿拉伯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非常不同。泛阿拉伯主义是非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联邦,强调不论宗教信仰,不论民族,凡是讲阿拉伯语的都是一家人;泛伊斯兰主义则是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体系,强调不论国家,不论种族,不论讲什么语言,凡是信伊斯兰教的都是一家人。泛阿拉伯主义的基石是阿拉伯语言、阿拉伯文化,而泛伊斯兰主义的基石则是伊斯兰宗教信仰。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是泛阿拉伯主义者,而阿富汗的塔利班则是泛伊斯兰主义者。
“泛伊斯兰主义”或“原教旨主义”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的伊斯兰政治家和宣传家哲马鲁丁·阿富汗尼。1920年代创建的“穆斯林同胞团”,是现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先驱。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为什么近代伊斯兰国家落后了?为什么伊斯兰教徒不断被异教徒欺压?那是因为我们偏离了伊斯兰的真正精神和基本原则。我们必须返回到伊斯兰精神的原点,才能改变伊斯兰世界的现状。”
人们为什么会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其实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也有自己的理论: “现在人类社会的战争、暴行、屠杀、迫害,都是来自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民主主义、法西斯主义等人类头脑中的不洁思想。要消灭战争、消灭迫害、消灭犯罪,达成一个平等幸福的人类社会,就要清除人类头脑中不干净、不纯洁的思想。而达到这个目的的唯一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伊斯兰精神。”
在1960年代以前,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少数派,并没有很多的支持者。但进入 1980年代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迅速抬头,出现了伊朗,阿富汗塔利班这样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国家。被视为恐怖主义分子的本拉登,更是推崇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埃及等比较西方化的阿拉伯国家,也受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很大影响。比如埃及最高法院放弃了1979年制定的男女平等同权的法律,就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回归的一个示例。
从另一方面来看,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抬头,也与阿拉伯国家的近代化发展,经济开发失败有密切关系。阿拉伯国家的普通人民看到的是什么?是上涨的物价,扩大的贫富差距,无德的商人,阴谋的政治家,败坏的社会风气,掠夺阿拉伯财富的异教徒,,,。在这样乌烟瘴气的社会中,一般大众难免产生对社会的怨愤心理,需要寻求一种精神寄托,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正给了他们精神的解脱。
在1970年代前,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民族解放战争,是为民族而战;而现在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圣战”,是为神而战。成立于1960年代的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叫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不叫“巴勒斯坦圣战组织”,而成立于1980年代的阿富汗抵抗组织叫做“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不叫“阿富汗解放联盟”,也反映了阿拉伯世界思想思潮的变迁。
泛阿拉伯主义的酿成和泛伊斯兰主义的酿成,既有阿拉伯人的内部原因,也有国际社会的外部原因。从泛阿拉伯主义到泛伊斯兰主义,表现出当代阿拉伯人对国家和政府的失望,不得不到神的旗帜下寻求解脱的归属意识。
2001年10月16日写于日本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从泛阿拉伯主义到泛伊斯兰主义
林思云
第一次大战爆发后,统治阿拉伯半岛的奥斯曼帝国对英法宣战,被奥斯曼统治的阿拉伯人,于1916年乘机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阿拉伯起义军配合英法对奥斯曼政府军作战,1918年10月,起义军攻占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叙利亚人宣布成立自己的独立国家。可是英法两国早有密约,战后把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阿拉伯领土划归英法两国委任统治,叙利亚被划归法国委任统治。
纳赛尔是“泛阿拉伯主义”的信奉者,他认为阿拉伯世界最终应该走向统一的大阿拉伯联邦。纳赛尔设想的大阿拉伯联邦是超越宗教的政教分离国体,只要是讲阿拉伯语的,不管什么民族,什么宗教信仰,都是大阿拉伯联邦的成员。要达到这个最终目标,纳赛尔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把埃及建成一个富强的国家,成为阿拉伯联邦的基石;第二步,收回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主要是指巴勒斯坦);第三步,建成统一的大阿拉伯联邦。
为了尽快使埃及富强起来,纳赛尔采纳了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方式,重工业、国防工业优先的建国思想。当然纳赛尔的社会主义和苏联的共产主义并不是一回事。纳赛尔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奉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既不一边倒向美国阵营,也不一边倒向苏联阵营,为阿拉伯世界开创了一条新的外交道路。
纳赛尔的另一个壮大计划就是歼灭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要达成这个目的,离开大国的支持是不行的。美国支持以色列,纳赛尔就向苏联寻求军事上的支持。苏联出于冷战的需要,也需要在中东寻找一个战略伙伴,双方有共同的战略目的,于是苏联逐步成为埃及的主要军火供应国。在苏联的援助下,埃及的军事力量稳步增加,特别是空军和装甲部队有明显增强,近代战争的作战能力有很大增长。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阿拉伯国家领袖,能像纳赛尔这样得到阿拉伯民众的衷心爱戴。纳赛尔推翻了腐败的封建王朝,建立了进步的共和国,奉行不结盟的独立外交,这些都得到阿拉伯人的赞赏。特别是纳赛尔敢于向西欧列强挑战,收回了苏伊士运河,又使纳赛尔名声大震。纳赛尔口才很好,他富于情感的政治演讲,感染了无数阿拉伯人民。下面摘录一段纳赛尔的有名演讲。
“我们在与西欧列强和以色列双方作战。西欧列强制造了以色列,侮辱了我们阿拉伯民族,而且更有甚者,不管在1948年以前还是以后,西欧列强对我们阿拉伯人一直视而不见,对我们的感情、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权利,从未给过一顾。我们要教会西欧人,那些愚弄我们、侮辱我们、践踏我们权利的西欧人,懂得尊重我们阿拉伯民族,认认真真地把我们当作他们的对手。”
当时沙特阿拉伯等亲美国家禁止出售纳赛尔的画像,人们就从黑市买来纳赛尔的画像挂在家中,向神一样地对纳赛尔祈祷,把阿拉伯复兴的希望寄托在纳赛尔身上。每当埃及的“阿拉伯之声”电台播放纳赛尔的讲话时,收音机旁总是挤满热情的听众。人们传诵着纳赛尔的故事:纳赛尔贵为总统,但仍然住在普通的平房里,他没有艳闻,没有存款,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埃及,为了阿拉伯,,,。很多阿拉伯国家的人民都盼望自己的国家与埃及合并,接受伟大领袖纳赛尔的领导。1958年2 月,叙利亚与埃及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纳赛尔的大阿拉伯联邦的梦想,好像已经看到了曙光。
然而一个统一强大的阿拉伯联邦,必然威胁到以色列的生存,以色列不允许阿拉伯联邦的诞生,要把她扼杀在摇篮中。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发起突然袭击,拉开“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序幕。以色列在几天之内摧毁了埃及十几年装备起来的空军,占领了埃及的整个西奈半岛。埃及军事上的惨败,大大打击了纳赛尔的威信,破碎了纳赛尔的梦,也破碎了阿拉伯人的梦。
1970年 9月28日,纳赛尔因心脏病突发去逝,几十万人为他送葬,人们唱着: “世间唯一的神安拉,纳赛尔是他的爱儿”。那时全世界的阿拉伯人把阿拉伯统一、阿拉伯复兴的期望寄托在纳赛尔身上。纳赛尔死了,埃及败了,阿拉伯的统一和复兴,转眼变成看不到期待的渺茫。
1950年代到1960年代,也就是纳赛尔的时代,泛阿拉伯主义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想。纳赛尔死后,利比亚的卡扎菲、伊拉克的侯赛因都试图继承纳赛尔的衣钵,重新打起“泛阿拉伯主义”的大旗,统一阿拉伯世界。但他们的资历、人品和威望,都无法与纳赛尔相比,纳赛尔没有接班人。此后,泛阿拉伯主义虽然仍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想之一,但其主导地位已逐渐被“泛伊斯兰主义”,即我们所说的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所代替。
泛阿拉伯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非常不同。泛阿拉伯主义是非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联邦,强调不论宗教信仰,不论民族,凡是讲阿拉伯语的都是一家人;泛伊斯兰主义则是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体系,强调不论国家,不论种族,不论讲什么语言,凡是信伊斯兰教的都是一家人。泛阿拉伯主义的基石是阿拉伯语言、阿拉伯文化,而泛伊斯兰主义的基石则是伊斯兰宗教信仰。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是泛阿拉伯主义者,而阿富汗的塔利班则是泛伊斯兰主义者。
“泛伊斯兰主义”或“原教旨主义”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的伊斯兰政治家和宣传家哲马鲁丁·阿富汗尼。1920年代创建的“穆斯林同胞团”,是现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先驱。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为什么近代伊斯兰国家落后了?为什么伊斯兰教徒不断被异教徒欺压?那是因为我们偏离了伊斯兰的真正精神和基本原则。我们必须返回到伊斯兰精神的原点,才能改变伊斯兰世界的现状。”
人们为什么会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其实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也有自己的理论: “现在人类社会的战争、暴行、屠杀、迫害,都是来自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民主主义、法西斯主义等人类头脑中的不洁思想。要消灭战争、消灭迫害、消灭犯罪,达成一个平等幸福的人类社会,就要清除人类头脑中不干净、不纯洁的思想。而达到这个目的的唯一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伊斯兰精神。”
在1960年代以前,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少数派,并没有很多的支持者。但进入 1980年代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迅速抬头,出现了伊朗,阿富汗塔利班这样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国家。被视为恐怖主义分子的本拉登,更是推崇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埃及等比较西方化的阿拉伯国家,也受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很大影响。比如埃及最高法院放弃了1979年制定的男女平等同权的法律,就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回归的一个示例。
从另一方面来看,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抬头,也与阿拉伯国家的近代化发展,经济开发失败有密切关系。阿拉伯国家的普通人民看到的是什么?是上涨的物价,扩大的贫富差距,无德的商人,阴谋的政治家,败坏的社会风气,掠夺阿拉伯财富的异教徒,,,。在这样乌烟瘴气的社会中,一般大众难免产生对社会的怨愤心理,需要寻求一种精神寄托,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正给了他们精神的解脱。
在1970年代前,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民族解放战争,是为民族而战;而现在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圣战”,是为神而战。成立于1960年代的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叫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不叫“巴勒斯坦圣战组织”,而成立于1980年代的阿富汗抵抗组织叫做“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不叫“阿富汗解放联盟”,也反映了阿拉伯世界思想思潮的变迁。
泛阿拉伯主义的酿成和泛伊斯兰主义的酿成,既有阿拉伯人的内部原因,也有国际社会的外部原因。从泛阿拉伯主义到泛伊斯兰主义,表现出当代阿拉伯人对国家和政府的失望,不得不到神的旗帜下寻求解脱的归属意识。
2001年10月16日写于日本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