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新年好!贴一首巴托克的中提琴协奏曲,前些时候听了很多次,像咖啡一样有味道的音乐。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新年好!贴一首巴托克的中提琴协奏曲,前些时候听了很多次,像咖啡一样有味道的音乐。
    • 八卦了一下。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巴托克中提琴协奏曲的历史背景及版本对比

      萧红梅

      著名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出生于1881年3月25日。1940年,59岁的巴托克作为难民移居到了美国纽约,那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因德国纳粹即将侵占匈牙利,巴托克离开了他热爱的祖国,来到了陌生的异国他乡。初到纽约,巴托克对于新的环境并不适应,而且生活很贫困,1942年起他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直到1945年身体稍有好转以后,他才继续投入到音乐创作之中。为了给妻子一个惊喜,他开始写作他的第三首钢琴协奏曲,同时他答应了出版商而着手创作第七弦乐四重奏,在此期间他还接到过一个关于中提琴协奏曲的委约。

      向他委约作品的是苏格兰著名的中提琴家primrose,他曾经向那个时代的多位炙手可热的作曲家发出过邀约,例如stravinsky,但由于stravinsky忙于其它作品的写作,所以没能满足primrose的要求。当primrose听过memuhin所录制的巴托克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之后,他决定去找巴托克为他创作,起初巴托克犹豫不决,因为他是一位钢琴家,对中提琴作为一种独奏乐器并不熟悉,不过当他听了广播电台所播放的primrose演奏的Walton中提琴协奏曲之后,他最终欣然同意了。primrose于1945年1月22日写信给巴托克,感谢他接受了创作的邀请。大约经过了半年的构思与创作,巴托克于8月5日给primrose的一封回信中提到:他在创作中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他认为在十月底应该能完成钢琴伴奏部分,并提到中提琴协奏曲将由四个乐章组成。然而不知什么原因,这封信并未寄出。

      不过巴托克的创作进展,比他自己预料的要快。一个月后,9月8日巴托克写信给primrose说:“中提琴协奏曲的草稿已经完成,现在只剩下写作总谱了。”信中还说:“此中提琴协奏曲是一首表现演奏家卓越技巧的作品,有一些乐句可能在演奏上有困难,以后根据你的意见我们可以再进行商讨。”可是没料到在9月21日晚上由于巴托克的白血病恶化,医生指令他去医院,当时巴托克请求医生让他在家再住一天,因为他所创作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还剩下七个小节的乐队部分没有完成。由于他当时病情严重,医生拒绝了他的要求。巴托克住进医院不到五天,便于1945年9月26日不幸去世。据巴托克的儿子peter说他父亲临终前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没能完成自己想要创作的作品。

      在巴托克去世前,primrose曾和巴托克相约在9月中旬见面讨论这首协奏曲,primrose原先计划在他去缅因州度假路经纽约时去拜访巴托克,可是在他到达纽约的那一天,雨下得非常大,primrose没办法找到地方停车,因此他决定等到度假回来再去见巴托克,两个星期过后,度假归来的primrose准备去见巴托克那天,他停在纽约市郊吃中饭时随手拿起一张纽约时报,却看到了巴托克已经在前一天去世的消息。Primrose为没能见到巴托克而十分遗憾。因为如果当年Primrose能有机会与巴托克共同商讨这首协奏曲的话,很多手稿里至今都无法解开的迷就不会存在了。

      1945年10月,巴托克家人委托巴托克的好友Serly来完成他的遗作,其中包括第三钢琴协奏曲与这首中提琴协奏曲。Serly也是匈牙利人,他曾随巴托克学习过作曲。重要的是他自己也是一位中提琴手,当时任职于Toscanimi指挥下的NBC交响乐团,而中提琴声部首席就是Primrose。Serly自己还创作过一首中提琴和乐队的狂想曲及一首中提琴协奏曲,他不但非常熟悉巴托克的音乐风格而且对中提琴作为独奏乐器的表现和技术发挥能量都有深刻的了解。所以说Serly被认为是完成巴托克作品的理想人选。Serly在巴托克去世之前曾改编过他的作品,巴托克对他所改编的曲目给予了认可,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因此Serly认为巴托克对他所完成的中提琴协奏曲也会给予肯定的。

      在巴托克弥留之际,Serly曾问他中提琴协奏曲是否已经写完?巴托克回答说:yes and no。这个令人费解而神秘的回答在Serly看到协奏曲手稿时才有所理解。因为Serly拿到的手稿是一份零散奇怪而且没有标明页数及乐章分段的乐谱。在这些乐谱上还写有其它作品的构思。Primrose在看了手稿后说:他简直不知道Serly是怎样将这些乐谱理出头绪来的。因为这些手稿看上去简直就像一个谜。幸运的是Serly曾与巴托克在一起密切地工作过,而且对巴托克的创作程序也有一定得了解。

      Serly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首中提琴协奏曲。因考虑到此曲用中提琴演奏在技巧上会有困难,Serly在完成中提琴版的同时也准备了一个大提琴版本。在两个版本完成后,他邀请了一位大提琴和一位中提琴家分别来演奏这首作品,邀请了巴托克的朋友和同事来投票决定哪个版本效果好。投票结果喜欢大提琴版本的有8票,喜欢中提琴版本的6票,还有两票弃权。因Primrose在巴托克去世时还没付写作佣金,当时巴托克的家人想把这首协奏曲卖给一位大提琴家,直到Primrose拿出了巴托克写给他的有关为他创作这首协奏曲的信件后,他们才不得不履行合约。Serly和Primrose随后共同创作解决中提琴独奏部分中的难题。1949年12月在巴托克去世四年后Primrose在美国的Mineapelis首演了这首作品。

      在演出和出版后这首乐曲深受观众和演奏者们的欢迎。当人们了解到这部作品完成的背景后,便提出了很多有关此曲到底是巴托克还是Serly所创作的疑问,由于当时手稿没有公开,所以有关质疑也无法得以解答。直到1978年手稿被公布于众后,大家才有机会对手稿进行研究并了解到了Serly的版本和手稿之间的区别。此后,不断有很多评论认为Serly的版本不忠实于巴托克的手稿。有些音乐学家甚至还不无挖苦的提出,此曲称之为《巴托克——Serly中提琴协奏曲》更为合适。

      对于这些批评,Serly说:他的目的是要在尽量忠实于巴托克手稿的前提下,把这首作品合理的整理出来,使之能在中提琴上演奏。Serly还说中提琴声部完全是根据巴托克手稿而来。乐队部分是Serly自己写作的。为了能有更好的连贯性,他还在手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小节的音乐。但是仔细看过手稿后,就可以发现他所说的也不完全准确。实际上Serly在中提琴独奏部分的一些地方也加以了改变。而且他把一些段落改换成了高八度来增加中提琴独奏的亮度,使之更适合演奏。可以看出Serly的选择不是从单一的音乐角度出发,而是主要从事及演奏的可行性来考虑的。当然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如果这乐曲由巴托克自己来完成的话,他又得会如何修改。

      从19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很多中提琴手都开始研究巴托克的手稿,尝试演奏自己改编的版本,而且对乐队声部、配器等都加以了许多修改。但由于版权问题,这些版本都无法出版。1995年,巴托克的儿子Peter·巴托克决定发行中提琴协奏曲的修改本,目的是为了更忠实于巴托克的原稿,除此之外他还在同年发行了巴托克的手稿。

      我受nanos唱片公司的邀请曾与布达佩斯爱乐乐团合作录制这首中提琴协奏曲,唱片中包括了Serly和Peter·巴托克的两个版本。至于这两个版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区别并非很明显,由于很多地方的差别很细微,就算是对这部作品有所了解的人也较难分辨,特别是乐队部分的配器和个别音的改变就更难以鉴别了。以下是两个版本之间差别比较明显的片段,通过这些段落我们可以对这两个版本作进一步的比较。

      在第一乐章开始的13个小节,巴托克手稿里写的是用定音鼓伴奏独奏中提琴,但Serly考虑到如果打击乐声部过大,一些小的乐队在演奏这首作品时会有困难。所以他把这段改成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给独奏中提琴伴奏。Peter·巴托克的新版本按照手稿把这段又改回用定音鼓来演奏。因定音鼓与独奏中提琴之间的距离比较远,而且定音鼓的共鸣较大,所以很难配合独奏中提琴快速而自由的演奏。因此自这个段落的演奏上,Peter·巴托克版本要比Serly版本难度更大一些。为了使乐章之间有更好的连贯性,Serly在第一乐章的结尾和第二乐章之间加了四小节,巴托克手稿里所没有的大管独奏。为了更忠实于手稿,Peter巴托克的版本把Serly所加的大管独奏删除了。第一乐章是以中提琴独奏来结束,然后直接进入第二乐章。

      下面我们来对比一下第二乐章中间的Poco Agitato。Serly的版本在配器上用了长笛和短笛给这段音乐增加了色彩。在Peter·巴托克的版本中,乐队伴奏是用弦乐的颤弓来演奏的。和Serly的版本对比起来,色彩上相对比较单一。在第二乐章的结尾,Serly的版本是以中提琴独奏部分结束,然后直接进入第三乐章。Peter·巴托克的版本在中提琴独奏结束后又加入了人16小节的铜管及大提琴声部的独奏,然后才进入第三乐章。在Serly的版本中第三乐章中间的Poco memo mosso是A大调。但巴托克的手稿里是降A大调,并且注明要用泛音来演奏。Serly为了增加中提琴的亮度,把这段改成了A大调,而且还除去了泛音。此段音乐是取材于苏格兰风笛曲调,巴托克之所以用苏格兰风笛音乐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Primrose就是苏格兰人,这首协奏曲就是为Primrose所创作的,除此之外,巴托克本人对风笛音乐也很感兴趣,而且风笛直到二十世纪初在罗马尼亚Transilvania一带仍被用来伴奏民间舞蹈,巴托克之所以注明用泛音来演奏这个乐段,是为了能更好的模仿风笛独特的音色。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三乐章SERLY版本中的198-211小节,此段在巴托克的手稿里写的是单音。Serly在手稿的基础上把这个乐段改成了八度并加长了数小节。为了增加中提琴独奏的亮度和穿透力,他还把部分小节改成用高八度来演奏,并加了连弓。在Peter·巴托克的版本里中提琴独奏部分是根据手稿而来的。所以音位比较低,在和乐队一起演奏时,音色会相对的暗一些。在第二乐章结束5小节之前,为了增加结束感,Serly加了三个小节的合奏,这样能给独奏中提琴一个喘息的机会,然后再演奏最后一个乐句来结束全曲,出于对手稿的忠实,在Peter·巴托克的版本种Serly所加的三个小节乐队合奏被删除了,为了增加结束感,在乐章的最后一个乐句之前,节奏被放慢,然后最后的乐章以原速来演奏而结束全曲。

      除了以上段落之外,对熟悉这首作品的人来说,新版本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中提琴声部有180个音被修改了,另外200个音被改变了8度,而且部分段落的演奏速度,轻响符号及弓法等也有所修改。值得一提的是,巴托克的手稿里只有很少的音乐记号注明,因此这两个版本种的区别,只不过是乐谱编辑们对乐曲的理解不同而已。或许它们都无法表达巴托克的原意。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版本及巴托克的手稿来进一步加深对这首协奏曲的了解,使我们能在演奏上更加切实的来表达这首深受欢迎的作品。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