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Ad by

为什么照片跟当时看到的景物不一样... (转帖)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徐家树老师这本《水云木石》很有些分量,装帧精美,内文的图片更是美轮美奂。内容主要是徐老师多年来拍摄“水、云、木、石”的图片精选,并附有摄影技巧心得。
  我作为一个标准的伪文艺青年,拍照是必不可少的举动。家里也有各种型号的卡片机、微单、单反,但是说实话,我没怎么认真研究过。拍照一直“凭感觉”,有时候蒙上了,被人夸赞拍得好;更多时候是自己乐,非常羞愧地把单反相机跟手机相机当成同一件工具用。
  
  看了《水云木石》,在构图技巧上很有启发。当然,这不是一本“摄影入门指南”,所以讲述的摄影技巧并不多,也不太专业。但是对于外行来说,点到为止的指导反倒容易理解。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困惑:照片洗出来,跟当时看到的景物不一样!
  对此,徐老师指明了原因:
  “人的眼睛不是相机的镜头,人眼的视网膜和大脑皮层也不是胶片或数码的感光元件,二者之间的成像是有差别的。所以我们的观察就应该有一种转换能力,一种透视镜式的观察能力。如果是喜欢拍摄黑白片的人,还需要有一种把彩色转换成黑白灰影调的能力。”
  
  这就涉及两项能力的训练:观察,转换。
  观察训练,就是让心静下来,全身心融入其中,忘掉自己的存在,用内心的每一根敏感神经去体察,去发现平时不会发现的种种细节——线条、色彩、光斑、纹理,小到肉眼难以觉察,大到包罗一切的周围环境变化。
  经过训练,观察能力就能提升,就容易在表面看来普普通通的景色里看出特点来。因为经过多次的训练,摄影的观察已经不再是一般的看,而是一个观察-思考-对比-想象-预见的既迅速又循环反复的复杂过程。
  
  所谓转换训练,就是将眼睛看到的东西,转化成画面。看到的东西不再是日常条件下的所见,应该变成通过相机的不同焦距取得的效果。也就是说,肉眼看到的效果,实际上在大脑里,已自动或有意识地转变成了不同焦距透镜的成像效果。甚至在大脑里已经看到了最终印放出来的照片的样子。
  这些大脑中的图像,实际上不同于眼前的实景,它们是通过摄影器材的选择,不同技术数据的组合,以及冲洗放大时的暗房处理达到的最终结果,它们融入了拍摄者对环境的理解,融入了拍摄者个人的情感,是拍摄熟练和精确应用摄影技术的结果。
  
  这两种能力得到了提升,摄影者对“黑白灰”的层次感就会更加鲜明,取景时在大脑里“自动成像”的功力势必大大增强。
  
  此外,取景时,还需要懂得“less is more”的道理。
  看到美丽的东西,恨不得一股脑拍进画面里,这也是菜鸟级摄影者的通病。简单说,就是画面铺得太满,没有主次。对此,徐老师也给出了建议:“从最初的被触动,到更深入的体验和发现,导致再深入地观察,以至有更新更完美的发现。有些人已经有敏锐的洞察力,但是还没有更深入的体会、分析和比较,没找到什么才是内心最感动的东西,把它突出,把不必要的东西排除,去找到一种表达感动点的最佳方法。”
  
  当然,摄影不仅仅是技术活,好作品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技术是比较具体的,理性的;艺术感觉则是抽象的,感性的。心怀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水云木石,都能拍出诗意,都能记取明媚时光。



---------------------------------------------------------------------------------------------------------------------------------------------------
徐家树,澳籍华人,摄影家,翻译家,旅行家。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
  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家协会会员 ,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曾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第130届国际摄影展银奖、
  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协会全国摄影展览银奖(1991年)、
  美国“Communication Arts”杰出摄影奖(1992年)等。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摄影艺术 / 为什么照片跟当时看到的景物不一样... (转帖) +5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徐家树老师这本《水云木石》很有些分量,装帧精美,内文的图片更是美轮美奂。内容主要是徐老师多年来拍摄“水、云、木、石”的图片精选,并附有摄影技巧心得。
      我作为一个标准的伪文艺青年,拍照是必不可少的举动。家里也有各种型号的卡片机、微单、单反,但是说实话,我没怎么认真研究过。拍照一直“凭感觉”,有时候蒙上了,被人夸赞拍得好;更多时候是自己乐,非常羞愧地把单反相机跟手机相机当成同一件工具用。
      
      看了《水云木石》,在构图技巧上很有启发。当然,这不是一本“摄影入门指南”,所以讲述的摄影技巧并不多,也不太专业。但是对于外行来说,点到为止的指导反倒容易理解。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困惑:照片洗出来,跟当时看到的景物不一样!
      对此,徐老师指明了原因:
      “人的眼睛不是相机的镜头,人眼的视网膜和大脑皮层也不是胶片或数码的感光元件,二者之间的成像是有差别的。所以我们的观察就应该有一种转换能力,一种透视镜式的观察能力。如果是喜欢拍摄黑白片的人,还需要有一种把彩色转换成黑白灰影调的能力。”
      
      这就涉及两项能力的训练:观察,转换。
      观察训练,就是让心静下来,全身心融入其中,忘掉自己的存在,用内心的每一根敏感神经去体察,去发现平时不会发现的种种细节——线条、色彩、光斑、纹理,小到肉眼难以觉察,大到包罗一切的周围环境变化。
      经过训练,观察能力就能提升,就容易在表面看来普普通通的景色里看出特点来。因为经过多次的训练,摄影的观察已经不再是一般的看,而是一个观察-思考-对比-想象-预见的既迅速又循环反复的复杂过程。
      
      所谓转换训练,就是将眼睛看到的东西,转化成画面。看到的东西不再是日常条件下的所见,应该变成通过相机的不同焦距取得的效果。也就是说,肉眼看到的效果,实际上在大脑里,已自动或有意识地转变成了不同焦距透镜的成像效果。甚至在大脑里已经看到了最终印放出来的照片的样子。
      这些大脑中的图像,实际上不同于眼前的实景,它们是通过摄影器材的选择,不同技术数据的组合,以及冲洗放大时的暗房处理达到的最终结果,它们融入了拍摄者对环境的理解,融入了拍摄者个人的情感,是拍摄熟练和精确应用摄影技术的结果。
      
      这两种能力得到了提升,摄影者对“黑白灰”的层次感就会更加鲜明,取景时在大脑里“自动成像”的功力势必大大增强。
      
      此外,取景时,还需要懂得“less is more”的道理。
      看到美丽的东西,恨不得一股脑拍进画面里,这也是菜鸟级摄影者的通病。简单说,就是画面铺得太满,没有主次。对此,徐老师也给出了建议:“从最初的被触动,到更深入的体验和发现,导致再深入地观察,以至有更新更完美的发现。有些人已经有敏锐的洞察力,但是还没有更深入的体会、分析和比较,没找到什么才是内心最感动的东西,把它突出,把不必要的东西排除,去找到一种表达感动点的最佳方法。”
      
      当然,摄影不仅仅是技术活,好作品是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技术是比较具体的,理性的;艺术感觉则是抽象的,感性的。心怀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水云木石,都能拍出诗意,都能记取明媚时光。



    ---------------------------------------------------------------------------------------------------------------------------------------------------
    徐家树,澳籍华人,摄影家,翻译家,旅行家。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
      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家协会会员 ,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曾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第130届国际摄影展银奖、
      澳大利亚职业摄影协会全国摄影展览银奖(1991年)、
      美国“Communication Arts”杰出摄影奖(1992年)等。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已阅并严重同意,转诸摄影高手和新秀。 +5
      • 哈哈。。。。谢谢了:) 讲得太经典了... +3
    • 好文! +5
    • +4
    • 全是高大上的废话 :) +2
    • 好文章! +4
    • 同意。总结就两个字: 意境。首先看意境, 然后才是技巧. -followher2(安知鱼); 10-15 (#9712707@0 +4
    • 其实单反上那么多调节功能除了可以帮助解决复杂的环境光线问题,也可以让你更好地去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单反上很多数值的调换就可以拍出不同的效果,如果把单反当作”到此一游“的记录器有点大材小用了,太浪费了。。。
    • 有时候看到有些朋友要求摄影者发原图,
      我觉得那没有什么意义,通常有一定摄影基础的摄影者,他们都会懂得去调相机里面的数值去达到一种满意或者自己喜欢的效果,比如曝光值,白平衡,还有其它等等。。。。这样尽管拍摄时间地点一样,但懂得调数值的摄影者拍出来照片的饱和度跟一般人用手机或者傻瓜机拍出来的会有很大差别,根本不需要用后期去做什么都已经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 只是探讨哈, 我觉得真正的摄影, 根本就不该纠结是手机, 还是什么相机. 关键是作者要表达什么, 是你被画面牵着走, 还是你牵着画面走, 把观者一步一步带入你的世界. 如果拍出来的东西, 表达给人们的是: iphone 6, or 相数多少, or cm, 那么这个作品就是失败的. +1
        • 很赞同你写的这句,”是你被画面牵着走, 还是你牵着画面走, 把观者一步一步带入你的世界“ 也是我追求的目标。。。哈哈
        • 同意。摄影者表达的东西是第一位的。其实你看历史上有名的照片,很多都是黑白的,画质也不能和今天同日而语,但是就是流传下来了。所以设备只是第二位的。
          • 其实我不排斥PS, 裁减图, 只要这些手段, 能表达主题, 辅助主题, 而不破坏主题, 不把观者的目光都吸引到如何成像的, 就没问题. +1
      • 浪客兄又要开始这个话题了。 哈哈。
        其实我相信,他们说的原片就是你拍完了,直接导出来,不许做别的,这才是原片,这就必须要求你出片是JPEG,而不是RAW,因为RAW不能直接贴片,要通过或者LR,或者别的相机厂家提供的APP导成JPEG。按前面的定义,那就不是原片。 因为导出过程总要或多或少的改变片子的。 我以前也用JPEG,当然是很早了,但我发觉一个问题,JEPG,你打开一次,什么都不做,哪怕是覆盖原片,照片都会被再次压缩一次的,画质也就再一次受损,从那个以后,我除非时间紧张,都是选择RAW。
        • 我不是每次都用RAW格式的,看拍什么片。。。我有不少朋友根本不用RAW。 其实用RAW比较好的,可以有补救的机会。。:)
          • 如果卡的容量足够,可以选择JPEG 和RAW同时出片。
            • 是的,有时也会这样,但很占硬盘位置,我已经用了N个外接硬盘存放图片了。所以,不太重要的拍摄一般用JEP算了。
              • 这样将来人家也会说,这又不是你的本事,是人家CANON事先给你设置的。天这么蓝,你故意在机子上做手脚了。:-)
                • 哈哈。。。。。感觉你好像有很多顾虑。。。。如果真的还有这些新问题,我不想重复去解释了,那就请再细读徐老师的解释吧,他讲得已经够清楚了。。。:)
                  • 俺没顾虑。怕你将来有顾虑 :-)
                    • 哈哈。。。。顾虑什么? 我只顾虑什么时候才能去那些你去过而我还去过的地方拍照.... :)
                      • 我也在想,何时去那些你去过,我没有去过的地方 :-)
                • 其实争论不出在有没有PS上,而是处理过的‘照片’能否被接受 (#9749470@0) +1
                  • 是的,这个讲到点子上了。:)
    • 摄影是一种创作,不是还原。明白这个道理就好了。相机只不过是创作中的一个工具而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