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读者在后台留言,“是否可以写一篇关于边界建立的文章?很多人无法建立自己的边界,又因为很善良,所以总是受到别人的伤害。”
的确,自我边界的建立,是我们在这个世界能够按照“我们的想法”去活着的前提。
如果你因为我坚持自己就感到失望难过,觉得自己受到伤害,指责我不善良;而我无法面对由此产生的强烈的内疚感,并且马上也觉得自己“不善良”----那么在这种认知里,我不可能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
所谓边界,则是另外一种认知方式——将自己与他人分开,在中间划出一条界限。
不让他人控制我们,而我们也绝对不去控制他人。
你可以认为我不善良,但是我还是坚持我对于自己的看法。我不会控制你对我的看法,但是你的看法也不会影响我对自己的看法。
这就是有边界的人。
我有个好友,38岁未婚,最近几年的过年或者长假都尽量不回老家。宁可一个人过中秋,也不想陷入那种人人都要来借着“为你好”对你指手画脚的氛围。
这位好友,是以一种遥远的空间上的距离,来保护自己的边界。
但我想,这个假期,选择回老家的很多人会和开头那位读者一样,没有了空间的距离,在近距离的数天相处中,并开始意识到了“如果再不建立边界,我就真的活得很难受了”。
如何建立一条自己的边界,让自己的婚姻大事、生不生孩子、离不离婚这样的选择,真正成为自己的,而不是父母亲戚或者任何他人都要来掺和的事情——是大家关于边界建立的强烈需求的浓缩体现。
就以被“关心”婚姻大事为例。
如果你回到老家,你是不能阻止价值观和你不一样,生存环境和你不同,文化背景和你有差异的父母等亲戚对你的婚姻大事的窥探或者关心,或者直接干预的。
因为这是他们的选择。无论客观讲对错与否,一定要阻止他人这样做,那就是一种绝对化的控制了。同时也表示,你没有看到父母或他人的边界。
认识到这一点了,继续往下,那么我的边界如何体现呢?
你的边界体现的方法就是,当你的父母这样做的时候,你听到,看到,但是你还是继续做你自己,因为父母只能做出父母的选择。而你的选择,他们永远无法替你做出,无论他们多么想。
在这里,你就可以看到,一条明确的界限。
界限的一边,是父母的心愿,父母的选择,他们采取的各种行动,比如威胁、苦情、讲道理、约相亲甚至上蹿下跳上纲上线道德谴责等等;
界限的另一边,是你的心愿,你的选择,关于自我的坚持。
可是现实是,总是在问边界如何建立,或者一直建立不好边界的人,到这里就卡壳了。
因为,当他们看到了父母的行动、反应、感受到父母的情绪或者评判,他们就陷入了纠缠,把自我和父母纠缠在了一起:
“我要说服他们,改变他们,让他们认同我选择不结婚也能过得很好”
“我希望我妈能理解我,不要因为我不结婚而在亲戚面前觉得丢脸”
“我希望我爸爸不要对着我叹气了,希望他不要拿不生孩子这种事情来指责我不孝”
……
你不但不想结婚、生孩子,你还接受不了你的父母等人,即他人有和你不同的想法和态度;
你不能接受他们因为对这件事不同的认知而产生的负面情绪;
你希望妈妈不觉得你让她丢脸,希望爸爸不觉得你是不孝........
这种“希望”就不只是坚持自己,还包含了对他人反应的强烈控制。
你一方面想坚持自己,另一方面想控制他人,你在坚持自己的同时,还想控制对方的反应,所以,你才无法坚守自己的边界。
边界没有什么学习建立的方法,除非你放下控制,而一旦你真的放下控制,你自然就有边界,就可以坚持自己了。
这是真相。
“我知道,我不应该试图控制我的父母的反应,而且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几乎不可能我也知道,可是如果我令他们有不舒服的反应的话,内疚感就会把我吞没。”
很多人的内心冲突,是这样的:意识到要建立边界,也不想刻意控制他人,但是由于没法忍受内疚、没法忍受“不认同”,而不得不去顾忌他人的反应。
从心理学的多个角度去分析,或者审视我们的原生家庭、文化的影响,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在“做自己”这件事上,并没有建立自己可以信服的理论支持。
首先,潜意识里面可能会觉得,“为自己而活”是非常自私的;同时一些原生家庭创伤比较严重,比如被严重无视而缺乏自我价值感的人,则很容易被他人的坏评价淹没,所以始终都把“让别人满意”而不是让自己满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所以,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属于什么类型的人格特征,看到我们的痛点和最软弱的部分,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培养“我感”,以我的感受为先,凡事更注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他人。
尝试去承受内疚,处理内疚的情绪,而不是一直一直地逃避,宁可违背自己的意愿,也不愿意去体验一点点内疚情绪或负面评价。
如果是这样,你就永远失去了建立自我边界的机会。
慢慢通过尝试,而不是逃避,去克服对内疚和不认同的恐惧,是唯一方法。
我的一个来访者,从来不敢在妈妈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如果想坚持自己,而让妈妈不愉快,她就会极度内疚:
她的妈妈多年前离异,含辛茹苦地将年幼的她带大,动不动就以自己牺牲了一切来养育孩子这种话语去“感动”她,实则是以“付出”在绑架这个来访者的人生。
所以她从小就觉得自己活着就是要让妈妈满意,觉得妈妈为她付出了太多。
她求学、选专业、去哪个城市、做什么工作、和谁恋爱,和谁结婚,就连是否要离婚,都首先想到的是妈妈的感受,妈妈会不会快乐。
实际上,在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到,她曾经别无选择地将自己的生命拱手相让,将自己的生命献祭给了妈妈。
因为孩子都会认同母亲,特别是当我们很弱小没有一个比较有力的人格的时候。但是当我们长大,就可以去重新建立认知体系、自我意识,将生命的主控权拿回来。
建立新的认知,是一种重要方式。在一种新的认知里,她看到了自己和妈妈其实可以有边界。
在她的故事里,这个新的认知是:
1)成年人结婚、生子、离婚的选择,不应该由孩子承担。
2)妈妈当年选择结婚,后来选择离婚,她选择生下你,养育你,这都是她的(主动或被动)选择。有命运的偶然,也有内心模式导致的必然。
3)你不需要为了妈妈的选择和人生好坏背负责任。她过好她的人生,承受她选择的结果;你过好你的人生,去承受你选择的结果,这就是生命的公平。
以上三句话,其实每一句话都和“边界”有关:
成年人和孩子的边界;妈妈的选择,和孩子的选择的边界;还有妈妈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的边界。
(1)认识到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不应推责
(2)自己去承受自己选择的所有结果,包括他人对你的不满
(3)他人的人生由他人承担,你的人生由你自己承担,无关道德
如果能牢牢地守在这样的边界上,那么就能活出自己了。
03
爱不应该是控制,不应该是互相蚕食对方的人生。
没有边界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无论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还是恋爱、婚姻。
任何一种真正的爱,都不可能建立在让对方出让自由的基础上。
这种爱,既不道德,也不高尚。
如果一个妈妈将孩子的人生牢牢掌控说这是爱,或者一个丈夫将对妻子全方位的控制说成是爱,这都是无视他人生命边界的表现,而“爱”只是将践踏边界这件事“合理化”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对于那些放弃自我的边界,不惜代价去满足爱人的人,我想问:
如果你坚持自己,爱人就会离开你或者不再爱你吗?
你是否在用一种自我牺牲的方法,去换取对方对你的选择和投入,换取一段和他在一起的关系,或者他(她)妻子或丈夫的那个位置?
如果真的是这样,有一天你发现你要做回自己时,他也就不再愿意为你停留,你会怎样?
你真的能享受这种出让自我边界,得到“爱”的回应的状态吗?
所以我觉得最好的爱情,并不是两个圆相遇变成了一个圆,而是两个圆仍然是两个圆,他们可以重叠、可以分开、可以保持一定距离遥望。
无论对方如何变化,他们还是自己那个圆。
而最好的父母的爱,则是无论父母做出了什么牺牲或者选择,所为的都是让孩子可以毫无负担地成为他自己,不是一个大圆去包围了一个小圆。
我记得有人曾经这样形容过真正的慈善,说真正的慈善是一种给予,但同时还要照顾到接受者的尊严。
其实真正的爱也可以这样理解,那就是无论你在关系中做了多大的给予,都一样要去尊重接受者的边界,不要践踏他的自我。
撕掉那些合理化的理由、表面化的道理,我觉得这才是人性中真正的道德之光。
当你理解了控制他人对你的看法会影响边界的建立,理解了好的爱是尊重他人的边界,理解了你没有责任去背负别人的生命而出让自己的底线——那么你就已经具备了建立边界的基本认知。
如果因为维护边界,而造成的内疚感、道德压力、自我谴责让你难受,有一个词,可以帮到你——“自我悲悯”。
治愈系心理学家贝弗莉.恩格尔提出了这种疗愈方法。
她说:“悲悯心不仅是羞耻感的解药,同时也能化解病态内在评判者释放的毒素。当你开始悲悯自己时,你就能让病态内在评判者沉默无言。”
“悲悯自己也能让你正确地审视自我的价值,能更理解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认为自己在本质上是善良的。即使犯错,你也能原谅自己。”
维护边界,不等于不善良。
如果你总是无法维护自己,或者觉得维护自己的边界就是自私的、不应该的甚至有罪的,如果你无法停止因为别人的反应而评判自己,那么你需要更多地“自我悲悯”。
你要去感受你被侵蚀的生命发出的痛苦的呐喊,你需要告诉自己,我要悲悯我自己。守住边界,是为了让我自己免于被伤害和被吞噬。
就像开头提出问题的我的读者,她说,很多人因为善良,而无法守住边界因此被伤害,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你需要重新去审视“这种善良”。
一旦拒绝他人,引起他人的不快,就觉得自己不善良的人,可以多思考几遍贝弗莉.恩格尔的话,你是否相信自己本质上就是善良的?你能接纳你自己吗?
而这也是关于边界的魔咒,很多人一触碰到就会退回来。
边界和善良无关。愿你能打破这个魔咒。
- The End -
- 壹心理创作者简介 -
周小宽 / 心理咨询师
一个温柔而有力量的陪伴者
作者公众号:周小宽(ID:xiaokuanjoy)
△
我的心理必修课
探索我才能超越我
↙阅读原文加入心探社,成为壹心理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