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散文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散文 - 家

canoneye(天天心晴)

母亲常说,呆在家里的我,很象一只小虫子, 惫懒的很, 可一接个电话要出门,立刻生龙活虎起来. 那时"恰同学少年",呼朋引伴,聚会玩乐是常常的事. 记的一日,三五个朋友在一个酒楼打边炉, 竟然有个妹妹在献唱. 当那妹妹凄凄地唱到"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的时候, 我们突然地,不约而同地静默下来...... 不是不触动啊, 虽然都还住在家里,一切好似都理所当然, 可什么时候真正用心地去"看看"这个家呢?

到了那年,我执意要出国. 母亲很伤心,她叨叨了很久,她的担心和焦虑. 父亲也叨叨了很久,让我自己要保重的话. 不是不眷恋的. 带着母亲的牵挂,父亲的叮嘱, 更多的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我走了,离家万里. 在这陌生的国度,我成了一个没有家的人了. 上班的第一天,和一个西人同事聊天, 他是个很直接坦率的人,三言两语就了解了我的生平. 最后他感叹道:"在这里一个亲人也无,就这么来了. 你真是个勇敢的女孩." 我, 啼笑皆非...

后来,在我家上演的,多是分离和团聚的故事. 而亲情象一根无形的绳, 越来越紧的牵引着我. 渐渐明白,家,是一种感觉. 我从来都拥有它.

现在,平安和团圆是我们一家人共同的念想. 祝福我们吧, 也祝福大家......

++++++++++++++++++++++++++++++++++++++++++++++++++++++++++++++++++++++++++++++

家有喜蛛

PIGGY

小时候,家是爸爸妈妈疼爱我的地方。那是一幢很老的俄式房子,举架高的象教堂,地板也空空作响。我最愿意做的,就是躺在地板上看天花板,因为上面总有蜘蛛在结网,偶尔像蹦极一样挂下来,也不敢去打。妈妈说那是喜蛛,是给家里报喜来的。

后来搬了家,离开了那个喜气洋洋的老房子,就很少见喜蛛了。可高考发榜前的一天,妈妈在屋子里发现了一只,于是全家人都说我能高中。果然,我考了全校第一,莫非蜘蛛真的有灵气?

初恋时,我兴奋地给家里写信,让妈妈找找屋子里是否有喜蛛。妈妈说没有,结果后来就真的黄了。直到工作后,在校园里搜索到了一个中意的姑娘。回到家拼命找蜘蛛,发现壁橱里有好几只。就是她了,我拼命去追,终于得手。

妻子怀孕了,家里的蜘蛛也多了起来。朋友们来串门,都说我懒,连房子也不扫,我说等生完孩子再说。原来看P超像女孩,结果是个8斤多的大胖小子,你说蜘蛛神不神?

来多伦多几年也没见着喜蛛,爸爸也去世了。前些天意外地在屋里发现一只,晚上就接到了政府批准妈妈移民的通知,神了!

++++++++++++++++++++++++++++++++++++++++++++++++++++++++++++++++++++++++++++++



Jennica(在山一方)

我以前家的阳台上还另外住着两家:一家是鸽子,一家为一种不知名的小鸟。

鸽子与小鸟两家各占一方,鸽子家大而小鸟家小。鸽子居家早而占绝对优势,家居材料亦五花八门,有干草枯枝,细线烂布,大小羽毛,仔细查看后不禁赞叹鸟亦有如此温暖小家。鸽子既有舒适小窝,生命之繁荣便无可阻挡,常见有两枚鸽蛋刚下过不久,母鸽坐窝数日便有小鸽出世。上对鸽子刚刚长大飞走,窝里又很快会有两枚新蛋出现。春天一到,母鸽就几乎变为全职主妇,除偶尔外出,其他时间均在家里制造或保护后代。雄鸽则日日外出觅食,回来时将虫子或吃食从嘴里吐出到家中大小嘴中,乐此不疲。

小鸟搬来不知不觉,鸽子家显然极为不满,雄鸽经常要跳过去啄那小鸟,或者大声叫唤吓走他们。小鸟每次飞回必先落到旁边阳台仔细观察,若雄鸽在就停在那里不动,雄鸽一飞走则赶快回来料理家事。每天要直到天黑两家才能彼此安息。小鸟就生活这样的环境里,却也在放置的纸盒里安居乐业,繁衍起了后代。曾在一星期内便下了五个小蛋并慢慢孵化出来。但小鸟家的故事与鸽子家并不相同,小小鸟出壳后不久,这小鸟不知怎的就成了单亲母亲,身肩数职,她的孩子没有鸽子家的幸运,只要母亲出去便没有了监护,所以成活率并不高,那一窝记得最后只有三只能飞的小小鸟。但这小鸟抓虫的水平极高,那些孩子们每天便都很欢快地叫着并长得飞快。

看这两家忙碌而温馨的的生活,我常常要感叹生命力的丰富和顽强:一个小小的地方便能成为鸟儿们休养生息的家园,而作为人类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无论走到哪里,都先要找一间或大或小的屋子当成家,然后像鸟儿一样地去觅食,一样地生儿育女,再像鸟儿一样快乐而坚强地生活。

+++++++++++++++++++++++++++++++++++++++++++++++++++++++++++++++++++++++++++++++



阿苏

有一个地方,是你心的港湾...

家于每人,都是一个放松自我,松懈疲惫的地方。对于我这样闲散的人,更是占据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地方。

少女时期,幻想着在瑞士的山脚林旁有一个自己的小木屋。火苗在壁炉里欢快地跳跃,玻璃窗外的雪花也调皮得敲打窗户。皑皑白雪的山顶,弥漫着松香的空气,老式但舒适的摇椅,一杯香茶,几碟点心,还有一墙壁我喜欢的书。

长大后逐渐知道这真的只是幻想而已。那种房子很贵,为了生计要劳累奔波在喧嚣的城市里,不能住在偏僻的山里。所以渐渐地割舍了少女情怀。

只是,却养成一种习惯,每居一处,无论长短,势必将其整治舒适。因为梦虽不再,这种心情却不愿丢。外界的纷扰狼狈,俱应抛在门外,而家里的,只有舒适,洁净,温暖,一如此时柔软的心境。

初初抵加时,租住在一间不到10平的小屋里。节俭持家的房东太太在我的窗外,原本是porch的地方加建一房,供其父母居住。所以,隔着窗户,卧榻之上常闻他人鼾声。小小的厨房,却是4家房客,14口人共用。那样逼仄的环境,我仍坚持每日亲手擦拭地板,好让我享受赤足的放松。厨房三餐后必清洁一次,从油烟机到地板,给我略添做饭的享受。还去附近的Yard Sale逛回来一副古旧的烛台,略添些许情调。

当住满一个月搬离时,房东太太依依不舍,只是她不知道,我只是为了自己有个好的心境而已。生活已够狼狈,不想让心的家也杂乱不堪。

其后的日子里,搬了无数的家。有蟑螂满地,污渍斑驳的老式公寓,有拉起围帘住了四个月的公寓客厅,有嘈杂陈旧的学生宿舍。每至一处,必先卷起袖挽,花上数周的时间彻底清洁,用喜爱的花布蒙住破损的家具,用绿色的植物增添生趣。用拮据的预算淘来物超所值的二手电器播放音乐。当每日身处窗明几净,虽然简陋却决不脏乱寒酸的家时,心也不会疲惫低落了。

所以当朋友问我,是不是有洁僻,为什么家要整洁得象让人参观的旅馆时,我微笑默想,是我的心上有一方净土,不能容忍一丝的污垢。

+++++++++++++++++++++++++++++++++++++++++++++++++++++++++++++++++++++++++++++++



AnnZhou 好姐

很理解那些露宿街头的人为什么能自得其乐。如果我是单身一人,我也开心四处漂流四海为家。

很羡慕那些不为儿女考虑的父母活得潇洒。如果我可以让孩子们钻个睡袋地板上打发,我也可以三百刀租间房子包打包唱,然后存很多钱,摆很多大方。

可是我有孩子。

可是我想给孩子有家的感觉。

于是,我买了房子,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卧房。

于是,我努力支撑维护这个家,让孩子们随时随地都感到安稳温暖。

我问儿子:住外面好还是住家里好?儿子说:当然是住家里好,家里床铺都舒服多了!我乐,家是一个让孩子感觉舒服产生留恋的地方。

我问儿子:为什么四五个星期才离开妈妈一次,却一大清早就打电话要回来?儿子说:我要看我的电视节目呀,只有我们自己家里才有这些频道啊。我笑,家是一个让孩子有主人的优越感,而且爱做啥做啥,想蹦跳蹦跳的地方。

儿子问我:妈,你想装修家里什么地方啊?我说,想加个厕所,想换厨房和卫生间,那样家里就更方便舒适了!儿子说:别急,等我上班赚钱了,这些我都可以做。我欣慰,家是孩子知恩图报愿意投入的地方。

。。。

家在哪里?我每天都告诉孩子:只要有妈就有家。

什么是家?家是我和孩子互相给予并互相享受爱与关怀的地方。

+++++++++++++++++++++++++++++++++++++++++++++++++++++++++++++++++++++++++++++++

何处是我家

LINGER 若水

早晨,机场,忙碌的人群。

有一点漠然,一点机械。有着突然多起来的拥挤,多起来的乡音,却没有多起来的兴奋。

被问:“哪里是你的常驻地?”

脱口:“BOTH。”

再问:“那么哪里是你更主要的呢?”

理智终于谢天谢地地回来:“加拿大。”

这么说,我不是经常告诉同事的“Coming Back”(回到家里,不再回来),而是真正的“Going Back”(只是从家里回到以前的地方休假,会再回来)。

真好,他们容忍了我的蹩脚英文,也许他们比我更了解我自己?也许这里才是我的家吧。

只是,从一开始兴奋的“Coming Back”,我是何时改成了“Going Back”?

不只是语言的那点点改变吧,有点迷惑了。

+++++++++++++++++++++++++++++++++++++++++++++++++++++++++++++++++++++++++++++++



feiwu(非吾)

相信也好,不信也罢,小的时候总是觉着有外婆在的地方才是家。说起来好笑,小时候并不觉得时光会匆匆而过,反而是度日如年,有点无奈,那是因为总是盼望着自己长大。长大, 好为家,外婆在的地方,做点事情。

前几天,在<幸福家庭>里,看到醉里吴音提到她小时的‘家’。她是这样说到,“我家四世同堂的时候, 我是觉得很享受很不错, 有老太爷罩著, 爸爸妈妈连外婆都不敢管我。” 这样一句话,看似漫不经心的话语, 却添上了多的清新的惬意,是多么地刻骨铭心, 让人无端地感叹。

长大了,娶妻生子,出国留学,异地扎根。可是,几十年如一日,谁有真的把这个当成过自己的家。前些日子,打电话到家里,竟和母亲聊起了小时后的事情,几个月会走路,几个月会说话,津津乐道。记得有人说过,开始回忆过去是衰老的象征。可是,我并不老,起码从生理角度来看我不算老。也许是行的太远了,让我开始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开始在乎那些已然渐行渐远的往事。也或许是突然发现、离家太久,太久地让我无知无觉,让我知道要想在过往的年华中抓住‘家’这个根。

记得三毛的《滚滚红尘》最后一幕,那是踏尽红尘何处是吾乡。也许一个人,当看尽繁华与沧桑,当历尽通达与坎坷,回头发现,一切都是能样的苍白。而在他的心里,会留下永永远远忘不掉的是:家。

++++++++++++++++++++++++++++++++++++++++++++++++++++++++++++++++++++++++++++++++



yang588(妩媚灵魂)

记得小时候,每年暑假,父母总是将我们姐妹轮渡送往姥姥家,因为姥姥家热闹,舅舅的3个儿子同我们年纪相仿,可以一起玩耍,不过每每受了表哥表弟们的欺负,我总是哭着喊着我要回家。任姥姥姥爷舅舅舅妈怎么劝解也不济事,只好将我送上回家的长途汽车。那时候,只知道,家就是有爸妈的地方,我象只羽翼未丰的小鸟,在父母的呵护下快乐的成长。

渐渐长大成人,学会恋爱,在单位也曾独自拥有一间宿舍小屋,但每每经受挫折,痛苦难抑时,这个小屋始终不能温暖受伤的心,于是总是带着满身的伤痛潜伏回家,下意识中带着我回归父母的身边,那里有安慰,有支持,心才会安宁。

曾经一位朋友,母亲很早去逝,留下年幼的她同妹妹,父亲再娶,每次我们朋友几个玩至很晚,大家嚷着娇情着要回家时,只有她从来不说回家,只道“我得回去了”,后来,我逐渐了解了她心底的那份忧伤,那个地方对她而言的确不是家,只是个借宿的地方,就象她的父亲无偿提供给她们的免费旅店,所以能多早离开她就多早离开,能捱到多晚就捱到多晚才回去住上一宿。她甚至害怕回到那里,没有温暖,缺乏安全,更难有自由。她甚至将我的一间宿舍当做她心底的家,她总是喜欢窝在我的小屋里,我们乱侃乾坤,倾听音乐,她说这里才有家的感觉。原来,家对于可怜的她竟是这么BEI微的希望。

后来,云游四海来到加国,家在心中的概念也渐渐放大。记得那回受伤大出血后,我再次惊恐地嚷着我要回家,老公搂着我孱弱的身躯,轻言相抚:“我就是你的家。。。。。”但我依然恐惧。那一刻,我突然澄明:家不只是深夜里有盏等你夜归的温暖的灯,也不仅是工作疲惫后有所休憩的窝,家是一个受伤时让人痊愈,惊恐时给你安慰,胆怯时予你力量,失败时将你含容,成功时有人分享,灰心时催你奋进的心灵的安宁之所。

家在我心中。

+++++++++++++++++++++++++++++++++++++++++++++++++++++++++++++++++++++++++++++++

心安处既是家

penshurst(笔瑟)

最喜欢这句英文: “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 十几年前在国内逛书店,一本题为“心安既是家”的书,蓦地触动了我的心。就凭这几个字, 我买下了那本上海女作家素素的散文集。

今天, 我早已经想不起那书里写些什么。可“心安既是家”这句话, 却一直留在我心里。

童年的家, 在一个群山环绕的小城。 那间简陋的排屋, 坐落在缓缓的半山坡上。 夏天的早晨, 房前屋后的障子上, 开满了牵牛花和眉豆花儿. 眉豆是妈妈种的,绿色的藤蔓蜿蜒着爬满障子,开着粉色的甜丝丝的小花儿。新结的豆荚儿,嫩得像古代宫女那弯弯的柳眉。在这绿叶红花的墙上,常有美丽的蝴蝶和蜻蜓在翩翩飞舞, 更有许多花大姐(七星瓢虫)落在眉豆叶子上. 偶尔来了兴致我们几个小丫头会每人捉一只在放着手心儿里, 对着它唱歌儿般喊到: 花大姐花大姐臭----美!

早晨我赖床不起, 父亲会攥着拳头轻轻在我额头上滚动着:“再不起来就给你吃滚头梨。”母亲会把滚热的荷包蛋端到我面前。姐姐弄来的“红楼梦”,“牛虻” “林海雪原”还没有看完就让我霸占起来,并日夜将自己埋在史湘云醉眠芍药裀,少剑波雪夜萌情心那似懂非懂的遐想之中.

夏天的晚上, 我会把小学校发给我的那架破旧的扬琴支在院子里, 在月光下叮叮咚咚弹着一些跑调的浏阳河, 嘎达梅林…… 也会望着静谧的星空, 对着我幻想中的英俊少年, 信口编唱着忧伤的歌儿……

后来, 我在北方的一座美丽的滨城有了一个自己的小家. 这个家也座落在半山坡上. 站在六楼的窗前, 正好可以看到那一片蔚蓝的海湾和那酷似探进海里喝水的虎头形的山. 那片海滩正是得名于这有着美丽的传说群山.

这个家里重又响起了噶达梅林, 那是女儿那稚嫩的手指在钢琴上笨笨的摸索. 曲子被她弹的断断续续, 我心里的歌却依然悠远: 南方飞来的小鸿雁呀不落长江不啊不起飞, 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

多少个安静的夜晚, 我和女儿一大一小并排靠床头坐着, 各自捧着自己的书, 母女俩的坐姿竟一模一样.

在美国的一个南方小镇, 也曾有过我们的家. 那个叫CONWAY的小镇, 几乎所有的街道两旁, 都长着高高的枝叶繁茂的大树. 路边的房子, 就这样掩在树荫里, 显得格外安宁. 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绿色, 空气中永远散发着淡淡的青草和鲜花的味道.

我们的家, 就在这清幽的树荫里. 虽然房子是和别的同学合租的, 虽然床和桌椅是毕业的校友们留下的, 日用品也大多来自镇上的yard sale. 可这并没有影响我和女儿把这里当成家. 早晨上学的路上, 总有成百上千的鸟儿在树上唱歌儿, 那些颜色鲜艳, 形状各异的鸟儿, 让我女儿开心不已: “妈妈, 以前我只有在书里才见到这么多这么漂亮的鸟儿.”

下了夜课, 我会从学校的Cafeteria 带了Pizza 给女儿宵夜, 周末的午后, 她会陪着我在学校的图书馆上班. 假期里我们一起参加当地和学校里的各种活动.

我和女儿在这座美丽的南方小镇度过了我们难忘的留学生涯. 现在她偶然闻到什么花草的气味, 还会说, Conway 味儿.

如今, 我们在多城也生活了多年, 虽然刚来时不很习惯, 可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住下来, 也渐渐把这里住成了家. 知道了随着季节的变化该去哪里玩儿, 哪个饭店有爱吃的菜肴. 更重要的是, 我的女儿在学校里, 在社会活动中, 不断地进步, 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着, 在度过了少女的反叛期后, 更知道理解和体贴别人了. 去年她在渥京的一个政府部门做co-op, 临别时上司说希望她下学期再回去. 她婉言谢绝: 我希望下学期能在多伦多工作. 因为我妈妈在那里.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由于家庭的变故, 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妈妈不得不住在一个废弃的Trailer 里. 一个小女孩对男孩说, 人人都说你们没有家, 很可怜. 小男孩回答说, 我们有家, 我们只是没有一座房子把家搬进去.

从东到西, 从南到北, 这半生几度迁居. 回首过往的路, 曾经的地方, 终究还是相信那句话: 我心安处既是家.

+++++++++++++++++++++++++++++++++++++++++++++++++++++++++++++++++++++++++++++++

家念

太极云彩熊

秋水时节,念家切切,

思念至处,枫重情浓。

家是那盏不息的明灯,无论何时都能让你找到归程,照亮人生;

家是永远的大后方,时刻让你满载,续航远征;

家更是永恒的思念,无论年长还是年轻...

+++++++++++++++++++++++++++++++++++++++++++++++++++++++++++++++++++++++++++++++



星姐

小时候,家是两间房一个院儿,是母亲丰盛的饭桌,是父亲慈爱的笑脸,是我的天堂,是世界的中心。

大一些了,家是渴望挣脱的牢笼,家是梦想流浪的围墙,欢笑热闹的时候心里没家,委屈孤独的时候会回家掉掉眼泪

然后,家是甜蜜温馨的小窝,是放弃理想的原因,是迷失自我的借口,是全部的心的世界

可是,开始了流浪的步伐,我也没有了家的感觉

重新的,我知道自己终究只能是自己,身上有责任,肩上有担子,分不开卸不下,还得弯下腰,拣起那个迷失的自己。家,开始跟着脚步一站一站向前走。那份经久不变的思念,是父母,是根。

++++++++++++++++++++++++++++++++++++++++++++++++++++++++++++++++++++++++++++++++

思念

星姐

这样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夜晚,天空扯着丝丝云彩,勾挂着一些碎了心的星,月亮也应该在的,只是不想转身看一看是不是在天的另一面;风很紧了,兜起满心的寒凉,可是对面高速上疾驰而过的车却似乎没什么感觉地风驰电掣。

人们,就是这么匆匆忙忙地,用一切的混乱来填充空虚。我也是。

告别故乡,我迈出了流浪的步伐。身后,有找不回来的思念,又继续着将来的思念

万水千山,大洋内外,填充每一个朝朝暮暮的是我的淡然我的风尘我的随波逐流。可是,这样一个平常的夜晚,我不经意地就茫然得无所适从,思念,爬满我的天空。

至今,没有回你“现在好吗?你哪儿?”的问候。因为我知道,问候之后,是穿越不了的时空,还有人群,人从生下来,就不是为自己活着的了。当我们读懂了彼此的时候,就读到了结局。

我不是计较,更不是骄傲。我是无助,我了解自己的渺小和懦弱,我只好给自己驻一道高墙。

已经是多年以后了,这里的秋天依旧凄清冷寂,这里看不到人只有车,这里人们都冷酷着面孔在虚拟中寻找嘈杂,这里除了我自己我依然谁都不认识。

明天,还是会挂上笑容去迎接朝阳,因为那里有生命的意义。就今夜,我让思念铺张,让迷茫浪费

++++++++++++++++++++++++++++++++++++++++++++++++++++++++++++++++++++++++++++++

家--放“心”的港湾

清扬婉兮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朋友问我:“Hi,跟我说说你的家吧,比如,你的孩子、你的妻,还有。。。你爱你家么?等等。。。”听完一大串的发问,我笑着说:“家对我来说,就是有一间不很大的房子,有两个相爱的人,一起营造梦想的天堂。”

的确,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十年前,妻子为我盘起乌黑飘逸的长发,做了美丽的新娘,并为我生下一对的女儿。与我共同建设了一个虽然不太富裕但却很温馨很和睦的家。妻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女子,虽不似南方女子那样有着似水的柔情,但却贤惠能干,这几年来家中的一切都被她收拾的井井有条,是孩子们眼中的好妈妈。

记得十年前,和妻认识在一个木棉花开的春天。

那时候,我刚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妻也是新分来的毕业生。当时,公司里年轻人多,所以每个周末都有舞会。一天周末,同寝室的同事拉我去跳舞,说是去看看一位新分来的毕业生,人不但好看,舞姿也很棒。我说,算了吧,我又不会跳舞,就让我安安静静的看一会儿书吧。可是,在几个哥儿们的围攻下我最终还是被拉到了舞场。走进灯光交错人影流动的舞厅,年轻的同事们早已抛下了我滑进了舞池,一对对青年男女在或悠扬或欢快的旋律中翩翩起舞,我找了一处幽静的地方坐下来,一边听音乐一边百无聊赖地欣赏着那些从眼前晃过的舞影。突然,一只手伸在我的面前:“嗨,你好!我可以请你跳个舞么?”我抬起头,哦,昏暗的灯光下,我看到了一双好看的眼睛,这不就是同事说的新来的小丫头么?恐慌中的我,不好意思拒绝这双美丽的眼神,于是硬着头皮牵住了她的手,走进“蓝色多瑙河” 迈出我笨拙的第一步。已经忘记那个夜晚自己的脚踩了她几次,也忘记了舞会结束的时间,只记得脸上一直红晕一片一直心跳很快。当然,那以后很久一段时间我都成了哥儿们嬉弄的对象。

就这样,我和妻开始恋爱。

从相识、相知到相恋,我们终于在一个另一个木棉花开的春天走进婚姻的殿堂。十年的时光,无情的岁月的带走了我们的青春,也带走了我们无数憧憬过的梦想,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里享受欢乐的同时也承受了对生活更多的惆怅。特别是这几年,由于出国、打工、读书,生活一直都在起起落落中度过。妻子默默地承担着所有的家务,并将女儿们照顾的健康可爱。妻说,出国让她放弃了太多的东西,但是也让她获得了很多东西。虽然如今的她再也不能跟她的姐妹们谈那些所谓的事业,但是她有一个家,一个让她心里很踏实的家。

而我呢,我喜欢如今的生活,喜欢这个温馨的港湾。每当下班回家,对我一对可爱的宝贝,什么烦心的事情都忘记了。加拿大的夏天太短暂,所以每到周末,只要有空我都会和家人到郊外野炊游玩,我想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感受到一个父亲的爱。有时,我也会呆在家里给孩子们讲述一些自己过去和书中的故事,我想让她们多了解一些外面的世界;过好每一天幸福的童年。

当然,我也知道婚姻生活的琐碎和平淡。十年琐碎的家庭生活,早已冲淡了我和妻子心底的那份浪漫。有时,妻也会和我开玩笑:老公,如果现在我们才结婚,我一定不要这两个孩子,我们一定要好好跟你丁克,把我们的浪漫进行到底。每次听她这么说的时候,我总是笑,笑里藏着我的内疚也藏着我的满足。内疚,是因为我为妻子为孩子付出的太少;满足,是因为我感谢上苍给了这个贤惠的妻,是她给了我这样一个温暖的家---一个放“心”的港湾!

++++++++++++++++++++++++++++++++++++++++++++++++++++++++++++++++++++++++++++++



7y7 (醉里吴音)

  出国后几番奔波,从小城搬到大城市,又从市中心搬到郊外小镇。出生成长在上海,我以为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城市动物。可是不多几日,却越来越喜欢小镇生活。自己都很诧异,从千万人口的都市到十几万人口的小镇,竟适应得如此怡然自得。每次去35公里外的市中心回来,下高速公路进入住家社区,总忍不住舒口气:“噢,到家了。”

  

  不知道怎样定义家乡。中国人对家族的追溯如此固执,常常费劲地和西人解释,中国人的籍贯不是出生地,甚至不是父母的出生地,而是祖父的出生地。因此很多人是从来没在表格上的家乡住过三天以上的。

  

  每次回乡都在清明时节。江南的春天,小雨洇郁,轻雾腾腾,老宅前对遍野油菜花,后依芦篙竹柳掩蔽的河埠头,小时候公路还不方便,从这里上船去祭祖。不知哪位祖宗动的灵机,两百多年的祖坟遍栽桃花,桃红柳绿蜂飞蝶绕的三月天,把祭祖衬得好像狂欢节。

  江南小村如诗如画,毕竟是诗里画里身份证上的一个定义。我真正成长的地方呢,圆卵石铺成的小巷,黑瓦青石板的弄堂,阁楼窗外一线青天,午夜梦回的片断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大上海新上海,正是在我童年将尽的时候如大梦初醒,迅速脱胎换骨,从灰黯年代迅速长成灯火辉煌的东方名姝。当年老宅拆迁的时候是多么兴奋啊,却不知将用一生怀念宅前无花果,亲手种下、再没有长大的新桑、石榴、月季,和西窗暮色中听外婆讲古的时光。童年记忆中的所有地点荡然无存,竹篱蔷薇,里弄老宅,成片地变成高楼大厦,从地图上抹去。我和我的故乡,都这样急急成长,待到回头时才发现失去的已不能重现。

  

  怀念家和家乡,是因为亲朋和回忆。回过几次上海,整片街坊,整个地区,几乎没有一点熟悉的痕迹。就连母校们----小学全部翻新,中学造成宾馆式的高楼,大学索性完全挪了个地儿。校园里几十年的老腊梅,广玉兰,紫藤花架,曾听过我们多少心事,曾以为只有这些沉默的老友将永远守护校园,连他们都消失不见了!郊外也迅速失去江南乡村风光,纵横的小河道填成了高速公路,留不住年轻人的老家大宅日渐颓败。

  

  越来越辉煌的城市,越来越远离故乡的回忆。都说北美没有历史和文化底气,本地同学却能自豪地指点:“这是200年前第一批欧洲移民建起的教堂,这是我爷爷种的枫树,这是我长大的房子。”而我们呢,我们离开的家乡也离弃了我们。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实在怕了辗转迁徙,这个平静的小镇比起喧闹的城市、永远变化的世界,是个多么平静的世外桃源,竟比任何地方更象家乡:青山绿水,亘古不变。年纪渐长,对生活的梦早已不是去华尔街搏杀。只想守住一栋小房,花一生的功夫修成黑顶白墙的江南民居,种遍蔷薇海棠。更要紧的,是一个不会拆迁消失,永远守望的家。

+++++++++++++++++++++++++++++++++++++++++++++++++++++++++++++++++++++++++++++++



阿苏 的儿子

对我来说,我的家是一个住所。一个住所提供食物,和温暖。可是我的家不光提供那些。他也提供玩具和睡眠的地方。

我家里也有爸爸,妈妈,外公,和外婆。其实每个动物都有一个家。我们的家只是更舒服一些。我的家是复式五层搂。地下室有三层,上面有两层。

一个房子不是一个家如果没有一个人住。对一个人来说,一个房子不是一个家如果他没有付钱。对一个小孩来说,一个房子不是一个家如果没有家长在跟他在家。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Modify
Report